专题 10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要求能列举并描述动物的多种运动形式(如飞行、 1、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
游泳、奔跑等),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能区分 2、动物的行为 的结构,观察脊椎动物
先天性行为(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和学习行为(如 3、动物行为的探究 的肌肉、骨骼、关节的
鹦鹉学舌),并分析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 近三年中考“动物的运 基本结构是常考查的内
意义 动和行为”专题命题以 容,多以识图分析题形
2、掌握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等基本结构及其 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 式出现。动物行为的相
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这些结构的协调作用。举 题为主。命题特点是注 关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
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如蚂蚁分工、狼群协作),总 重基础与生活联系,并 生产关系密切,区分动
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工合作、等级制度等),并阐明 强化探究能力。备考过 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群体内信息交流(如声音、气味、动作)的意义 程中要注意强化试验, 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
3、通过实验或观察(如解剖关节模型、观察动物运动 并力求突破难点,从近 社会行为,是中考常考
视频),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学习研究动物行为 三年的真题中获得灵感 的内容,多以选择题、
的方法,并理解学习行为在动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和经验。 材料题形式出现。
★重难点 01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
(1)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
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
(3)关节的结构和特征:
①关节的结构: 包括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
②与灵活有关的结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能减少相邻两骨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关节腔内含有滑
液(由关节囊分泌),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③与牢固有关的结构:关节囊及里外的韧带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4)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①肌肉的结构: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组成。骨骼肌的两端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与骨
连接的肌肉至少是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②肌肉的特性:受到刺激后,具有收缩的特性。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
动。
(2)运动的协调: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
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屈肘与伸肘运动: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逃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例题展示 0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2024 年 4 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
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肌肉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答案】C
【解析】A.在这个模型中,①②可以模拟人体的骨,因为骨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肌肉提供附
着点并支撑身体。而③④则模拟了人体的肌肉,因为肌肉是产生运动力的主要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驱
动骨骼运动,A 正确。
B.在人体中,肌肉通过收缩来牵动骨骼绕关节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将⑤是关节的模拟,而④
作为肌肉在收缩时会牵动①②(模拟骨)绕⑤(模拟关节)进行活动,B 正确。
C.在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向后的力来驱动小腿的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这个
力应该由模拟肌肉的④来提供,因此③应该处于舒张状态。而模拟肌肉的④处于收缩状态,C 错误。
D.机器人的运动确实需要由某种形式的控制系统来指挥和协调,这个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模拟的神经系统,
D 正确。
【解题技巧 01】
(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
节活动而完成的。
(2)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图中: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肌肉,⑤模拟关节。
★重难点 02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孔雀开
屏、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蜘蛛织网、公鸡报晓、飞蛾扑火、吃梅分泌唾液等。
3.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惊弓
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望梅止渴、猴子骑车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
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4.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如:白蚁、蜜蜂、狮子、狒狒、羚羊等
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蜜蜂靠跳舞传递信息,
猩猩靠声音传递信息,狗沿途撒尿(气味)等。
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无法判
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解题技巧 02】(2024·海南·中考真题)下列诗词所描述的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答案】D
【解析】ABC.“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中的雁、蜜蜂、猿的群体内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ABC 不符合题意。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描写的青蛙的群体内部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
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 D 符合题意。
【解题技巧 02】
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
活的行为。
★重难点 03 动物行为的探究
1. 确定研究主题与问题
选择目标行为:明确要研究的具体行为(如捕食、求偶、迁徙、社会互动等)。
提出科学问题:例:"光照如何影响小鼠的夜间活动?"例:"群居蚂蚁的分工机制是什么?"
2. 背景研究与假设
形成假设:提出可验证的预测。例:"增加光照强度会减少小鼠的夜间活动时间。"
3. 实验设计与方法
控制变量(保持恒定):如温度、湿度。实验分组:实验组 vs 对照组(如光照组 vs 黑暗组)。
观察/实验方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如迷宫、Y 型管)。
4. 数据收集与记录
定量数据:次数、频率、持续时间(如"小鼠每晚行走 500 米")。
5. 数据分析
验证假设:数据是否支持或否定原假设?
6. 结论与讨论
总结发现:例:"光照显著抑制小鼠夜间活动。"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环境差异等。
【例题展示 03】(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
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 5 次,不能得
出( )
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
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
D.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答案】C
【解析】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
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行为,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需要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建立起条件反射后,才能够较熟练地
走出迷宫,并且还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故 C 符合题意。
D.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用不同的小鼠
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故 D 不符。
【解题技巧 03】
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
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方法点拨
点拨 0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点拨 02: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关
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与其他生活环境有关,不能根据动物的类别来区分,如会飞行的动物有昆虫、
鸟类,还有哺乳类蝙蝠。
点拨 03:动物行为的分类
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社会行为
等。从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思维警示
警示 01:运动系统相关结构的层次
骨骼肌、关节和骨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警示 02:外骨骼与骨骼
外骨骼是节肢动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坚韧结构;
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称为骨,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如椎骨称为骨,脊柱则
称为骨骼
警示 03:关节炎与肌肉瘫痪
关节炎是关节囊发生病变,导致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的现象。如果一块肌肉瘫痪甚至萎缩,最
可能的原因是支配这块肌肉的神经受损。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5·河南焦作·模拟)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该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的作用是使关节灵活
B.③是关节腔,腔内有滑液
C.⑤是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牢固
D.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二者共同围成③
【答案】B
【解析】A.②关节囊的作用是包裹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它主要使关节更加牢固,
而不是使关节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主要由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等因素决定,A 错误。
B.③是关节腔,它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可
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B 正确。
C.⑤是关节软骨,它覆盖在关节面上,能减少运动时的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
更加灵活,而不是更加牢固,C 错误。
D.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它们共同构成了关节面,但二者并不围成③关节腔。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D 错误。
2.(2022·云南临沧·模拟)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A 错误。
B.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B 错误。
C.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 正确。
D.两组骨骼肌只有一组跨越关节,D 错误。
3.(2024·江苏宿迁·三模)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
A.骨髓腔 B.骨密质 C.骨松质 D.成骨细胞
【答案】C
【解析】A.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而不是骨髓腔中,A 错误。
B.骨密质:致密而坚硬,主要分布在骨骺,骨干的内侧,不具有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B 错误。
C.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
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胎儿和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六岁以后,长骨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但红骨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骨松质内,继续保持造血功能,C 正
确。
D.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但成骨细胞中不具有有造血
功能的红骨髓,D 错误。
4.(2022·江苏无锡·模拟)下图记录跳绳、慢跑、游泳和散步四项运动平均每小时消耗能量,下列推测正
确的是( )
A.每小时散步比慢跑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B.每小时游泳比跳绳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C.每小时跳绳比散步需要的氧气少
D.每小时游泳比慢跑需要的氧气少
【答案】B
【解析】A.每小时散步比慢跑需要的能量少。释放的二氧化碳少,A 错误。
B.每小时游泳比跳绳需要的能量多,释放的二氧化碳也多,B 正确。
C.每小时跳绳比散步需要的能量多,需要的氧气也多,C 错误。
D.每小时游泳比慢跑需要的能量多,需要的氧气也多,D 错误。
5.(2025·广西来宾·模拟)“三月三”是广西—重大节日,会举行盛大的歌会、舞龙舞狮、抛绣球等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绣球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B.抛绣球屈肘时,图乙中的肌肉 a 舒张、肌肉 b 收缩
C.抛绣球时,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
D.抛绣球时,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软骨和滑液有关
【答案】B
【解析】A.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骼肌、关节、骨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
的,A 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
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
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抛绣球屈肘时,a 肱二头肌收缩,b 肱三头肌舒张,B 错误。
C.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抛绣球时,需
要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C 正确。
D.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
进入关节腔,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抛绣球时,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
软骨和滑液有关,D 正确。
6.(2024·湖南长沙·模拟)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动作和神态的功法。下列不属
于这套功法中包括的运动方式的是( )
A.飞行 B.攀爬 C.游泳 D.行走
【答案】C
【解析】虎、鹿的运动方式是奔跑或行走,熊的运动方式是行走,猿的运动方式是攀爬,鸟生活在空中,
运动方式是飞行,不属于这套功法中包括的运动方式的是游泳。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7.(2025·黑龙江大庆·模拟)一群狮子在山林中活动,发现猎物时,狮王负责指挥,其它个体负责驱赶和
捕捉。狮群有首领、有分工,这体现了(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求偶行为
【答案】A
【解析】A.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
形成等级。狮群有首领、有分工,属于社会行为,A 正确。
B.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B 错误。
C.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C 错误。
D.求偶行为:指伴随着性活动和作为性活动前奏的所有行为表现,D 错误。
8.(2025·湖南·模拟)以下描述,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家犬识别主人、飞蛾夜间活动、老马凭借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B.家猫捕捉老鼠、蜻蜓在水面上产卵、鹦鹉模仿人类语言
C.蜜蜂采集花蜜、蜘蛛织网捕食、大雁季节性迁徙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答案】C
【解析】A.家犬识别主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飞蛾夜间活动是由遗传决定的趋光性行为,
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凭借记忆找到回家的路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不全是先天性行为,A
错误。
B.家猫捕捉老鼠是先天性行为,但家猫的捕鼠技巧可能通过后天的练习和学习改进;蜻蜓在水面上产卵是
由遗传决定的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模仿人类语言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不全是
先天性行为,B 错误。
C.蜜蜂采集花蜜是由遗传决定的觅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蜘蛛织网捕食是由遗传决定的捕食行为,属
于先天性行为;大雁季节性迁徙是由遗传决定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全部是先天性行为,C 正确。
D.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属于学习行为;谈虎色变是通过语言和经验获得的条件反射,属于学习行为;孔
雀开屏是由遗传决定的求偶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不全是先天性行为,D 错误。
9.(2025·广东东莞·模拟)2025 年 3 月 23 日,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在广东信宜举行,吸引
了 450 多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参加。据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发令枪响后,参赛选手马上开始骑行。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 反射,完成这一反射的
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和 。
(2)骑行者完成骑车动作,需要 系统的调节。当骑行者向下踏脚踏板时(如图乙),股四头肌
(填“收缩”或“舒张”),牵拉胫骨绕 运动。
(3)骑行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他们深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增大,吸
入的氧气在 (填细胞结构)中参与呼吸作用为运动员提供大量能量。
(4)在骑行过程中,若脚踏频率过快,容易造成图丙中的[ ] 磨损,影响关节的灵活性。请你结合生
活经验,为参赛选手提出一条骑行运动中保护关节的措施: 。
【答案】(1)复杂(条件);耳蜗 ;大脑皮层
(2)神经;收缩;膝关节(或关节)
(3)收缩;线粒体
(4)③关节软骨;骑行时佩戴护膝;骑行前进行热身活动等
【解析】(1)听到发令枪响后,参赛选手马上开始骑行。这一行为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因此
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这一反射的感受器,即接收声音刺激的部分,位于耳蜗内;而
神经中枢,即处理这一刺激并产生反应的部分,则位于大脑皮层。
(2)骑行者完成骑车动作,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这是一个复杂的动作,涉及到多个肌肉和关节的协调。
当骑行者向下踏脚踏板时(如图乙所示),股四头肌会收缩,通过肌腱牵拉胫骨绕膝关节进行运动。
(3)骑行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他们深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会收缩,这使得胸廓
增大,胸腔内的气压降低,外界气体得以被吸入。吸入的氧气随后进入肺部,并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
身各处的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气参与呼吸作用,为运动员提供大量能量。
(4)在骑行过程中,若脚踏频率过快,容易造成关节的磨损。特别是图丙中的 3 关节软骨,它是关节面上
的一层光滑、有弹性的软骨组织,能够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因此,若脚踏频率过
快或用力过猛,就容易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影响关节的灵活性。为参赛选手提出一条骑行运动中保护关
节的措施可以是:戴护膝(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量、科学的训练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关节在
运动中的损伤风险。
10.(2025·湖南邵阳·模拟)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
如下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和轴承分别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
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填字母)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 (填字母)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
手反射。
(2)某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提出了建议:缩手反射除 关节以外,还有人体最灵活的肩关节参与,因此
该模型还可以完善。
(3)在展示过程中,轴承松动,轻质铝材 1 不慎从轻质铝材 2 上滑脱,这类似关节中的 现象。
(4)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
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答案】(1)骨;关节;A;B
(2)肘
(3)脱臼
(4)神经系统
【解析】(1)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由图可知,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
统中的骨,起杠杆作用;轴承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关节,起支点作用。
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A(肱二头肌)收缩,
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 B(肱三头肌)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
从而产生各种动作。缩手属于屈肘运动,除肘关节以外,还有肩关节参与。
(3)在人体中,关节的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类似地,轻质铝材 1 从轻质铝材 2 上滑脱可以视作
模型出现了脱臼现象。
(4)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
才能完成。所以其模型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神经系统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11.(2023·北京通州·模拟)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
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信鸽是家鸽的一种,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信鸽传信,属于 行为。
(2)飞行过程中,信鸽的胸肌 ,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家鸽的嗅觉形成与人类似,是在 形成的。
(4)科研人员在研究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时。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 组用含木犀草
素的蒸馏水麻醉家鸽嗅觉,B 组用 处理作为对照。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
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结果如图 1。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 ,放飞距离较远时,
两组出现了显著差异,根据图 1 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科研人员在研究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时,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的增加,家鸽归巢的速度减慢。他们
在不同雾霾程度下,在同一地点放飞大约 1500 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 2 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 。
②图 2 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学习
(2)发达
(3)大脑皮层
(4)蒸馏水;A、B 两组差异不太明显;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
(5)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不支持;因为随着雾霾严重程度增加,家鹤归巢速度逐渐加快
【解析】(1)信鸽传信是在遗传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属于学习行为。
(2)信鸽属于鸟类,胸肌发达,能收缩、舒张,在飞行中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家鸽的嗅觉形成与人类似,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4)科研人员在研究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时。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 组用含木犀
草素的蒸馏水麻醉家鸽嗅觉,B 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观图 1 可知。放飞距离在 20-30 千米时,A、B
两组差异不太明显,由此可以得出放飞距离较近时 A、B 两组差异不太明显,当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
现了显著差异,根据图 1 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
关系越大。
(5)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
②观图 2 所示实验结果:随着雾霾严重程度增加,家鹤归巢速度逐渐加快,因此,不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
12.(2024·河南焦作·模拟)多种证据表明,被动吸烟会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为探究“被动吸
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小鼠暴露在不同剂量的被动吸烟环境中,通过跳台实验来检测小鼠
的学习记忆能力。跳台实验是指通过躲避电刺激来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如图 1)。
步骤一: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小鼠共 4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4 组,分别为正常
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步骤二: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分别放在染毒柜中,用自制的被动吸烟装置让三组小鼠
分别被动吸 1 支、2 支、4 支香烟的烟雾量,被动吸烟速度为 1 支/10min,吸完后从染毒柜中取出小鼠,
一天一次,自由进食,持续 7 天。正常组小鼠自由进食,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7 天后进行跳台实验,测量小鼠的第一次跳台错误次数,24 小时后测量小鼠的第二次跳台错误次
数,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注:小鼠受电刺激后跳回站台的逃避行为为正确次数,未跳回站台为错误次
数。)
(1)本实验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小鼠的目的是 。
(2)每组的实验结果应取 10 只小鼠每次跳台错误次数的 ,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由图 2 中的数据可知,小鼠的跳台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4)与正常组相比,被动吸烟的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 (填“增多”或“减少”),这说明被动吸烟会影响
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比低、中、高 3 个剂量组的数据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对你的启示是 。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平均值
(3)第二次跳台错误次数显著减少/小鼠在第二次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较第一次有所减少,这表明小鼠通过
学习和记忆,能够改善其逃避电刺激的行为
(4)增多;被动吸烟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剂量越高,影响越明显。
(5)儿童青少年应远离二手烟环境
【解析】(1)本实验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小鼠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实验组
之间的对照性和可比性,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每组的实验结果应取 10 只小鼠每次跳台错误次数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3)根据图 2 中的数据可见,小鼠在第一次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较多,而在经过 24 小时后的第二次跳
台实验中,错误次数显著减少,这表明小鼠从第一次实验中获得了经验及记忆,从而在第二次实验中表现
出更好的跳台行为,因此可以判断跳台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
(4)图 2 数据显示,被动吸烟的小鼠相比正常组错误次数增多,表明被动吸烟降低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对比低、中、高 3 个剂量组的数据后,可以发现随着被动吸烟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也呈现增
加的趋势,这表明被动吸烟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剂量越高,影响越明显。
(5)本实验对我的启示是被动吸烟对学习记忆能力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特别是
青少年儿童应远离二手烟环境,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学习记忆能力。
13.(2024·广东梅州·模拟)资料一:蝗虫是农业害虫。全世界有 1 万余种。蝗虫繁殖速度很快,一只蝗虫
一生可以繁殖 200~1000 枚卵,从卵发育到成虫只需要不到 30 天时间,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不能飞,若
虫经过多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成虫非常善于弹跳和飞行,大量蝗虫能集群迁飞,巡天蔽日,所经之地往
往寸草不留,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资料二:2020 年 1 月中旬,东非肯尼亚出现 3000 亿只蝗虫,随后这些蝗虫以每天 90 英里的速度向其他非
洲国家和亚洲进发,蝗虫粪便、虫体、卵囊及其泡沫挥发的聚集信息素是引起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员通过释放飞蝗群聚拮抗剂,阻止飞蝗的聚集和迁飞。
请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蝗虫和虾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它的触角、 和
都分节。
(2)蝗虫能在干旱地区生活,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其体表具有 ,不仅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还具有防止
的作用。
(3)蝗虫能以每天 90 英里的速度向其他地区迁徙的原因是它具有运动器官 。沙漠蝗虫集群活动时,个
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通过它头部的一对 来识别气味(如聚集信息素)。
(4)根据资料推断蝗虫是否有社会行为? (填“是”或“否”)原因是 。
【答案】(1)节肢;身体;附肢
(2)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3)翅;触角
(4)否;蝗虫群体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没有形成等级,蝗虫聚集是挥发性的聚集信息素
引起的(答出社会行为的其中两个特征)
【解析】(1)蝗虫和虾身体都分部,附肢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都属于节肢动物。因此
蝗虫和虾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它的触角、身体和附肢都分
节。
(2)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但具有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柔软的结构,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
于干旱的陆地生活。
(3)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三对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有力,适于跳跃,
一般具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所以,蝗虫能以每天 90 英里
的速度向其他地区迁徙的原因是它具有运动器翅。
蝗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蝗虫的触觉和嗅觉器官,所以,沙漠蝗虫集群活动时,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
式是通过它头部的一对触角来识别气味。
(4)具有社会行为的各成员之间都有明确的分工,而蝗虫群体内部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
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因此根据资料推断蝗虫没有社会行为,原因是蝗虫群体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
一定的组织,没有形成等级,蝗虫聚集是挥发性的聚集信息素引起的。专题 10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要求能列举并描述动物的多种运动形式(如飞行、 1、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
游泳、奔跑等),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能区分 2、动物的行为 的结构,观察脊椎动物
先天性行为(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和学习行为(如 3、动物行为的探究 的肌肉、骨骼、关节的
鹦鹉学舌),并分析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 近三年中考“动物的运 基本结构是常考查的内
意义 动和行为”专题命题以 容,多以识图分析题形
2、掌握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等基本结构及其 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 式出现。动物行为的相
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这些结构的协调作用。举 题为主。命题特点是注 关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
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如蚂蚁分工、狼群协作),总 重基础与生活联系,并 生产关系密切,区分动
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工合作、等级制度等),并阐明 强化探究能力。备考过 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群体内信息交流(如声音、气味、动作)的意义 程中要注意强化试验, 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
3、通过实验或观察(如解剖关节模型、观察动物运动 并力求突破难点,从近 社会行为,是中考常考
视频),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学习研究动物行为 三年的真题中获得灵感 的内容,多以选择题、
的方法,并理解学习行为在动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和经验。 材料题形式出现。
★重难点 01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
(1)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
成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________。
(2)作用:骨起________作用,关节起________作用,肌肉起________作用。
(3)关节的结构和特征:
①关节的结构: 包括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
②与灵活有关的结构:________表面光滑,能减少相邻两骨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________内含有
滑液(由________分泌),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③与牢固有关的结构:________及里外的________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4)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①肌肉的结构:由中间较粗的________和两端较细的________组成。骨骼肌的两端绕过________附着在
________的骨上,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________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②肌肉的特性:受到刺激后,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___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
会产生运动。
(2)运动的协调:运动并不是仅靠________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
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屈肘与伸肘运动: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
3.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________、________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例题展示 0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2024 年 4 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
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肌肉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重难点 02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大致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________、由体内________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孔雀开屏、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蜘蛛织网、公鸡报晓、飞蛾扑火、吃梅分泌唾液等。
3.学习行为则是指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如
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望梅止渴、猴子骑车等。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________,适应环
境能力也就________,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4.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 ③有的还
形成________。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如:白蚁、蜜蜂、狮子、狒狒、羚羊等
5.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蚂蚁靠________传递信息,蜜
蜂靠________传递信息,猩猩靠________传递信息,狗沿途撒尿(气味)等。
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________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干扰雌雄虫之间的________,使雄虫无
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解题技巧 02】(2024·海南·中考真题)下列诗词所描述的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重难点 03 动物行为的探究
1. 确定研究主题与问题
选择目标行为:明确要研究的具体行为(如捕食、求偶、迁徙、社会互动等)。
________________:例:"光照如何影响小鼠的夜间活动?"例:"群居蚂蚁的分工机制是什么?"
2. 背景研究与假设
________________:提出可验证的预测。例:"增加光照强度会减少小鼠的夜间活动时间。"
3. 实验设计与方法
控制________(保持恒定):如温度、湿度。实验分组:实验组 vs 对照组(如光照组 vs 黑暗组)。
观察/实验方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如迷宫、Y 型管)。
4. 数据收集与记录
定量数据:次数、频率、持续时间(如"小鼠每晚行走 500 米")。
5. 数据分析
验证假设:数据是否支持或否定原假设?
6. 结论与讨论
________:例:"光照显著抑制小鼠夜间活动。"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环境差异等。
【例题展示 03】(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
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 5 次,不能得
出( )
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
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
D.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方法点拨
点拨 0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点拨 02: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关
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与其他生活环境有关,不能根据动物的类别来区分,如会飞行的动物有昆虫、
鸟类,还有哺乳类蝙蝠。
点拨 03:动物行为的分类
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社会行为
等。从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思维警示
警示 01:运动系统相关结构的层次
骨骼肌、关节和骨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警示 02:外骨骼与骨骼
外骨骼是节肢动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坚韧结构;
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称为骨,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如椎骨称为骨,脊柱则
称为骨骼
警示 03:关节炎与肌肉瘫痪
关节炎是关节囊发生病变,导致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的现象。如果一块肌肉瘫痪甚至萎缩,最
可能的原因是支配这块肌肉的神经受损。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5·河南焦作·模拟)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该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的作用是使关节灵活
B.③是关节腔,腔内有滑液
C.⑤是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牢固
D.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二者共同围成③
2.(2022·云南临沧·模拟)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4·江苏宿迁·三模)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
A.骨髓腔 B.骨密质 C.骨松质 D.成骨细胞
4.(2022·江苏无锡·模拟)下图记录跳绳、慢跑、游泳和散步四项运动平均每小时消耗能量,下列推测正
确的是( )
A.每小时散步比慢跑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B.每小时游泳比跳绳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C.每小时跳绳比散步需要的氧气少
D.每小时游泳比慢跑需要的氧气少
5.(2025·广西来宾·模拟)“三月三”是广西—重大节日,会举行盛大的歌会、舞龙舞狮、抛绣球等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绣球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B.抛绣球屈肘时,图乙中的肌肉 a 舒张、肌肉 b 收缩
C.抛绣球时,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
D.抛绣球时,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软骨和滑液有关
6.(2024·湖南长沙·模拟)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动作和神态的功法。下列不属
于这套功法中包括的运动方式的是( )
A.飞行 B.攀爬 C.游泳 D.行走
7.(2025·黑龙江大庆·模拟)一群狮子在山林中活动,发现猎物时,狮王负责指挥,其它个体负责驱赶和
捕捉。狮群有首领、有分工,这体现了(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求偶行为
8.(2025·湖南·模拟)以下描述,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家犬识别主人、飞蛾夜间活动、老马凭借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B.家猫捕捉老鼠、蜻蜓在水面上产卵、鹦鹉模仿人类语言
C.蜜蜂采集花蜜、蜘蛛织网捕食、大雁季节性迁徙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9.(2025·广东东莞·模拟)2025 年 3 月 23 日,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在广东信宜举行,吸引
了 450 多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参加。据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发令枪响后,参赛选手马上开始骑行。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 反射,完成这一反射的
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和 。
(2)骑行者完成骑车动作,需要 系统的调节。当骑行者向下踏脚踏板时(如图乙),股四头肌
(填“收缩”或“舒张”),牵拉胫骨绕 运动。
(3)骑行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他们深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增大,吸
入的氧气在 (填细胞结构)中参与呼吸作用为运动员提供大量能量。
(4)在骑行过程中,若脚踏频率过快,容易造成图丙中的[ ] 磨损,影响关节的灵活性。请你结合生
活经验,为参赛选手提出一条骑行运动中保护关节的措施: 。
10.(2025·湖南邵阳·模拟)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
如下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和轴承分别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
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填字母)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 (填字母)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
手反射。
(2)某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提出了建议:缩手反射除 关节以外,还有人体最灵活的肩关节参与,因此
该模型还可以完善。
(3)在展示过程中,轴承松动,轻质铝材 1 不慎从轻质铝材 2 上滑脱,这类似关节中的 现象。
(4)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
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11.(2023·北京通州·模拟)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
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信鸽是家鸽的一种,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信鸽传信,属于 行为。
(2)飞行过程中,信鸽的胸肌 ,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家鸽的嗅觉形成与人类似,是在 形成的。
(4)科研人员在研究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时。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 组用含木犀草
素的蒸馏水麻醉家鸽嗅觉,B 组用 处理作为对照。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
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结果如图 1。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 ,放飞距离较远时,
两组出现了显著差异,根据图 1 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科研人员在研究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时,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的增加,家鸽归巢的速度减慢。他们
在不同雾霾程度下,在同一地点放飞大约 1500 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 2 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 。
②图 2 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
12.(2024·河南焦作·模拟)多种证据表明,被动吸烟会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为探究“被动吸
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小鼠暴露在不同剂量的被动吸烟环境中,通过跳台实验来检测小鼠
的学习记忆能力。跳台实验是指通过躲避电刺激来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如图 1)。
步骤一: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小鼠共 4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4 组,分别为正常
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步骤二: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分别放在染毒柜中,用自制的被动吸烟装置让三组小鼠
分别被动吸 1 支、2 支、4 支香烟的烟雾量,被动吸烟速度为 1 支/10min,吸完后从染毒柜中取出小鼠,
一天一次,自由进食,持续 7 天。正常组小鼠自由进食,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7 天后进行跳台实验,测量小鼠的第一次跳台错误次数,24 小时后测量小鼠的第二次跳台错误次
数,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注:小鼠受电刺激后跳回站台的逃避行为为正确次数,未跳回站台为错误次
数。)
(1)本实验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小鼠的目的是 。
(2)每组的实验结果应取 10 只小鼠每次跳台错误次数的 ,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由图 2 中的数据可知,小鼠的跳台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4)与正常组相比,被动吸烟的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 (填“增多”或“减少”),这说明被动吸烟会影响
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比低、中、高 3 个剂量组的数据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对你的启示是 。
13.(2024·广东梅州·模拟)资料一:蝗虫是农业害虫。全世界有 1 万余种。蝗虫繁殖速度很快,一只蝗虫
一生可以繁殖 200~1000 枚卵,从卵发育到成虫只需要不到 30 天时间,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不能飞,若
虫经过多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成虫非常善于弹跳和飞行,大量蝗虫能集群迁飞,巡天蔽日,所经之地往
往寸草不留,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资料二:2020 年 1 月中旬,东非肯尼亚出现 3000 亿只蝗虫,随后这些蝗虫以每天 90 英里的速度向其他非
洲国家和亚洲进发,蝗虫粪便、虫体、卵囊及其泡沫挥发的聚集信息素是引起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员通过释放飞蝗群聚拮抗剂,阻止飞蝗的聚集和迁飞。
请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蝗虫和虾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它的触角、 和
都分节。
(2)蝗虫能在干旱地区生活,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其体表具有 ,不仅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还具有防止
的作用。
(3)蝗虫能以每天 90 英里的速度向其他地区迁徙的原因是它具有运动器官 。沙漠蝗虫集群活动时,个
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通过它头部的一对 来识别气味(如聚集信息素)。
(4)根据资料推断蝗虫是否有社会行为? (填“是”或“否”)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