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8 人体的呼吸、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含答案)2025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08 人体的呼吸、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含答案)2025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3 18:58:48

文档简介

专题 08 人体的呼吸、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描述循环、呼吸、泌尿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常结合结构图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呼吸
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 2、气体交换过程 道的结构和功能;对呼气和吸气过程一般
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3、血管类型与功能 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常结合膈与肺的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 4、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路径 变化示意图出题,具有综合性。
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5、泌尿系统与尿液形成 “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等常结合图
3、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 6、排泄途径 表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考查血液化验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 近三年中考“人体的呼吸”专 单常与生活和健康结合,创设情境考查。
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 题命题实验分析题、跨学科综 心血管的结构与物质运输的途径常结合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合题增多;“人体物质运输” 图解进行考查。
4、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 专题综合应用题和图表分析题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 增加;“人体废物的排出”专 用是排泄的重点和难点,考题多样。以选
的健康状况。 题实际情境题和数据解读题经 择题的形式考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
常出现。 别。以识图题综合考查人体的生理活动。
★重难点 0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________。
2.呼吸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肺的________,叫作
________,________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________。
3.呼吸道的功能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________或________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2)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①温暖: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________,能温暖空气。例如,北欧人比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长、更大。
②湿润:鼻腔黏膜、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分泌的________使空气变湿润。
③清洁:鼻腔内的________能阻挡灰尘,呼吸道黏膜分泌的________可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4.呼吸道虽然能对空气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________的。咽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通道,
所以吃饭时不能任意说笑,以免食物________。
5.肺
(1)位置:位于________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右肺有________。
(2)结构:________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功能:________的主要器官,________的场所。
(4)呼吸频率:人在正常情况下,呼吸大约________/分钟。
【例题展示 01】(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③误入气管
B.⑤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C.⑥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
★重难点 02 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原理:呼吸运动,即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2)吸气和呼气过程:
(1)在吸气时, 肋间外肌 、膈肌________,胸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顶________,胸廓________,
肺的容积________,外界空气在________作用下通过________进入肺部;
(2)在呼气时, 肋间外肌 、膈肌________,胸骨、肋骨向里向下运动,膈顶________,胸廓________,
肺的容积________,肺内气体在________作用下通过________排出体外。
(3)呼气和吸气的曲线:
ABC 段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CDE 段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
态;若运动加剧,呼吸深度________,呼吸频率________。
(4)膈肌运动模拟实验
①下图为膈肌模拟实验,A 表示吸气过程,B 表示呼气过程。
②请在图中标出 a~e 分别模拟的结构名称。
③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此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5)①通过________,即吸气和呼气,可实现________的气体交换。
②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区别
a.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含量增多的气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气体成分
没有变化的是氮气和其他气体。
b.呼出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证明呼出气体中________。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________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________的地方向浓度________的地方扩散,直到
两边平衡为止。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________很多,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都很________,只由一层________构成,适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需穿过________层细胞(4 层
细胞膜)。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中的________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________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________的过程排出体外。结果血液中
________增多,________减少。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________。
氧气
(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血液变化:________变为________。
【解题技巧 02】(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液面高度变化模拟肺内气压变化
B.若模拟膈肌收缩,则下拉橡皮膜,液面 A 会下降
C.若模拟呼气过程,则下拉橡皮膜,液面 B 会上升
D.若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则向下拉橡皮膜,液面 B 会上升
★重难点 03 血管类型与功能
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离心),特点是管壁________,弹性________,血流速度
________。
2.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特点是分布________,管壁最________,由一层________
构成,只允许________________,血流速度最________,利于________。
3.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向心),特点是管壁较________,弹性________,管腔________,
血流速度________,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
4.静脉“________”,动脉“________”,“毛细”排成________。
5.血流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上的青筋和输液扎针的部位都是________,中医望闻问切中“切脉”是________。
【例题展示 0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①管壁厚,弹性大,是动脉
B.血管②管腔大,管壁薄,是静脉
C.血管③管壁最薄,管腔最细,是毛细血管
D.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血管②破裂最危险
★重难点 04 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路径
1.心脏的结构:
(1)心脏位置:位于________中部,偏________。
(2)结构层次:主要由________组成的中空的器官。
(3)心脏的腔室及血管:
①四个腔:左侧有左心房和左心室;右侧有右心房和右心室。上________下________,同侧________,异侧
________。
②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与左心房相连的是________,与右心房相连的是________,与左心室相连的是
________,与右心室相连的是________。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③四个腔心壁的厚度:心室壁比心房壁更_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更________,心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__。根据血液输送距离的远近判断:左心室将血液送到________,右心室将血液送到________,左心室
输送血液的距离最远,壁________。
(4)瓣膜:心脏内有房室瓣和动脉瓣,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使血液朝一定的方向流动。心脏内的血液流向:
静脉→________→________→动脉,不会倒流。
________: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朝心室开,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________: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动脉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静脉瓣:位于________静脉,朝心脏方向开,血液从全身各部流回心脏。
2.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途径,二者同时进行,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
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送来________和________,又不断地运走________等废物。
体循环:
①途径: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级静脉→________→右心房。
②结果: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含________较少颜色________)。
肺循环:
①途径:右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心房。
②结果: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________较多颜色________)。
3.动脉血与静脉血
(1)除________流静脉血外,其他所有动脉都流动脉血;除________流动脉血外,其他所有静脉都流静脉血。
(2)心脏四腔中,左心房与左心室流________,右心房与右心室流________。
4.血液循环的应用
(1)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________,到达作用部位(除肺外)应至少经过心脏________,
循环路线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2)氧气含量最多的部位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血管是________;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________,含量
最多的血管是________。
【例题展示 04】(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A~D 表示心脏四腔,1~5 表示血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静脉血的结构有 A、B、4、5
B.若扎紧 2 处,从 1 处注入水,则水会从 4 处流出
C.在 A 和 B 之间、C 和 D 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D.当 B、D 同时收缩时,B 和 4 之间、D 和 3 之间的动脉瓣都打开
★重难点 05 泌尿系统与尿液形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________: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________:输送尿液。 ________:暂时贮存尿液。 ________:
排出尿液。
2.肾脏的结构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________。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构成。肾小球两端都连________,而且流的都是________;
出球小动脉两端都连________。
①肾小球:是________球,由________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具有一定的________。
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________。
③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分出的。
3.尿液的形成
(1)________作用:
肾单位的________和________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________和大分子的
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
________。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________。
(2)________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________、全部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被________
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________。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 180 L,但每天排
出的尿液约________。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流________血,肾动脉内流________血,肾静脉内流
________血。肾静脉与肾动脉相比,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含量__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尿素
等代谢废物的含量________。
【例题展示 05】(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B.①②血管内都流动脉血
C.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D.⑤是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重难点 06 排泄途径
排泄途径:
①呼吸: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以气体形式通过________排出。
②排汗: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________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③排尿: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________形式通过________排出(主要途径)。
【例题展示 0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
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A.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 B.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
易错字提醒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3.尿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方法点拨
点拨 01:膈的方向判断吸气还是呼气
气体进出肺的方向和膈的运动方向一致。膈舒张向上运动,则气体向上排出,表现为呼气。
点拨 02:肺活量的测定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取三次测量的
最大值,不取平均值。
点拨 03:动脉瓣的位置
动脉中没有动脉瓣,动脉瓣在心室和动脉的交界处。
点拨 04:血液循环与血液的变化
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
动脉血。
点拨 05:血液流经肾后的变化
肾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流经肾的血液中一些代谢废物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的废
物和氧气减少。尿液比原尿的废物浓度高。
思维警示
警示 01:判断血管类型
根据各种血管的管壁厚薄、管腔的大小进行判断;还可以根据血流的方向进行判断。动脉→毛细血管→静
脉。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为静脉,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微细血管为毛细血管。
警示 02:判断心脏的左右
如果是实物,可以用手捏心室壁,厚的一侧是心脏的左边。还可以根据心脏的心尖方向判断,心尖所指方
向是心脏的左面。
警示 03: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
原尿与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尿素与无机盐的浓度
增大;尿液与血浆相比较,尿液中无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是水、尿素和无机
盐。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4·云南昆明·模拟)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对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室外寒冷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温度仍然可升至 37℃,说明呼吸道能清洁空气
B.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因为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顺畅通气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可佩戴口罩避免有害物质的危害
2.(2024·云南昆明·模拟)通过体育训练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肺活量,当呼气深度增强时,如图所示 a 肋间
肌、b 膈顶和胸廓的状态是( )
A.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B.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缩小
C.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D.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3.(2024·云南昭通·模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血液开始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
从上到下血液成分依次是(  )
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
B.白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4.(2024·广东揭阳·模拟)图甲是微镜下人血涂片,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图甲中的②形状不规则,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C.图乙中 a、b、c 三条血管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b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5.(2024·云南昆明·模拟)《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
B.图中②④为动脉,其中④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C.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血管①和血管②与毛细血管甲连通,血管①中的含氧量低于血管②
6.(2024·云南文山·模拟)某 AB 型血的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需马上输血治
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可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效果
C.可快速输入大量 A 型或 B 型血
D.此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和止血功能异常
7.(2024·陕西西安·模拟)尿液是人体代谢排出的废物,也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如图是尿的形成过
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①和②都表示的是动脉血管
C.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③发生病变
D.⑤可以把葡萄糖重新吸收回④
8.(2024·江西赣州·模拟)在一次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一个肾单位模型如下图所示,关于
肾单位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型中,大的塑料颗粒模拟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B.图中 A 部位模拟是肾小球的结构
C.若漏斗末端液体检测出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发生病变
D.图中 B 部位里的液体是动脉血
9.(2024·陕西渭南·模拟)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许多废
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 100 万个形成尿液的“过滤工厂”——肾单位(如图
一)。那么,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过滤(滤过)装置来模拟肾单
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二是小秦所在小组的作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秦准备代表本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过滤装置与肾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如下表表格,请你帮他
补充完整:X: ;Y: 。
过滤(滤过)装置 模拟的结构或物质
液体 a 模拟图一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血液中的 X_____
双层滤纸 Y_____
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
模拟图一②中的原尿

(2)小秦及其组员仅模拟了尿液形成的过滤(滤过)作用,没有模拟的另一过程是 作用。
(3)人体排出尿液的过程是:肾脏→ →膀胱→尿道。正常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该反射活动属
于 反射。
(4)通过排尿,人体将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除以上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排
出废物呢?请你也写出一种: 。
(5)血液流经肾脏属于血液循环途径中的 (填“体”或“肺”)循环。若某人因肾小球发炎,通过静脉注
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结构名称)。
(6)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有的人在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发生病变所致,
也可能与 (填激素名称)的分泌过少有关。
10.(2024·山东威海·模拟)图 1 模拟的是呼吸运动的情况。图 2 是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 的示意图,
它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该设备能将患者的血液导出体外,再将血液输回体内,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
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ECMO 通过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使患者自身的心脏、
肺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脏、肺脏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玻璃罩代表胸廓,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气球代表的是 。
(2)如图 B 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在人体内进行该过程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
张”),膈顶 ,完成 (填“吸气”或“呼气”)。
(3)图 2 中 (填“甲”或“乙”)与图 1 中的气球模拟的结构相同,它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
的 。
(4)图 2 中的血管 A 和血管 B 是患者连接 ECMO 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
(选填“血管 A”或“血管 B”),其中乙处的人工膜相当于 和毛细血管壁。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图 1 是“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示意图,图 2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小鱼尾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图 3 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图 2 中,
根据血流方向判断,表示静脉的是[ ](填字母)。
(3)图 3 中,当②的数量明显增多时,说明身体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选填“贫血”或“急性炎症”)。
12.(2024·河南南阳·模拟)慢性肾脏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肾毒性药物
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为探究退烧药 A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并
回答下列问题:
(1)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小分子废物,人体内每日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液排出。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
意图,肌酐经肾小球过滤后进入②肾小囊,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都仅由
层细胞构成。当原尿流经③ 时,其对肌酐无 作用,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血浆中的肌
酐含量升高则表示肾脏功能损害。
(2)科研小组成员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 40 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处理方式如下表所示,表中“?”处的处
理方式应为 。
血浆中肌酐含量
组别 生活条件 处理方式
(μmol/L)
对照
? 67.07
组 相同且适

实验 每天注射 0.2mL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退烧
92.27
组 药溶液
(3)为保证单一变量,科研小组成员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4)根据表中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结果,可推测退烧药 A 对肾脏功能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
用。
13.(2024·河南驻马店·模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主要有两种——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
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同
时还是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肺泡受损后可以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从而让肺泡再生。图甲为肺泡形成
示意图。
资料二:人体的肾脏是个惊奇的器官,它每天 24 小时可以不停地工作。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要滤过大
约 2000 升血液,最终产生约 1.5 升尿液。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甚
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乙 a、b、c 所
示。
(1)由资料一可知,构成肺泡的Ⅰ型、Ⅱ型细胞交替排列,都是由 分化形成的。肺泡外还有 细胞
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
(2)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原因是:羊水减少,给予细胞的压力不足,
无法形成扁平的 (填“Ⅰ型”或“Ⅱ型”)细胞,影响气体交换。
(3)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乙中①具有 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 形成
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4)肾小管不同区段中,a 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命观念。专题 08 人体的呼吸、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描述循环、呼吸、泌尿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常结合结构图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呼吸
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 2、气体交换过程 道的结构和功能;对呼气和吸气过程一般
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3、血管类型与功能 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常结合膈与肺的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 4、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路径 变化示意图出题,具有综合性。
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5、泌尿系统与尿液形成 “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等常结合图
3、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 6、排泄途径 表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考查血液化验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 近三年中考“人体的呼吸”专 单常与生活和健康结合,创设情境考查。
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 题命题实验分析题、跨学科综 心血管的结构与物质运输的途径常结合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合题增多;“人体物质运输” 图解进行考查。
4、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 专题综合应用题和图表分析题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 增加;“人体废物的排出”专 用是排泄的重点和难点,考题多样。以选
的健康状况。 题实际情境题和数据解读题经 择题的形式考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
常出现。 别。以识图题综合考查人体的生理活动。
★重难点 0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作呼吸道,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
共同器官。
3.呼吸道的功能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2)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①温暖: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例如,北欧人比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长、更大。
②湿润:鼻腔黏膜、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使空气变湿润。
③清洁:鼻腔内的鼻毛能阻挡灰尘,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4.呼吸道虽然能对空气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所以吃饭
时不能任意说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5.肺
(1)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2)结构: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4)呼吸频率:人在正常情况下,呼吸大约 16 次/分钟。
【例题展示 01】(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③误入气管
B.⑤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C.⑥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
【答案】A
【解析】A.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②咽误入气管,A 不正确。
B.⑤支气管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B 正确。
C.⑥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 正确。
D.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
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D 正确。
【解题技巧 01】
(1)图中的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2)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
★重难点 02 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原理:呼吸运动,即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2)吸气和呼气过程:
(1)在吸气时, 肋间外肌 、膈肌收缩,胸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的容积增大,
外界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2)在呼气时, 肋间外肌 、膈肌舒张,胸骨、肋骨向里向下运动,膈顶上升,胸廓变小,肺的容积变小,
肺内气体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3)呼气和吸气的曲线:
ABC 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DE 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若运动加剧,呼
吸深度加大,呼吸频率加快。
(4)膈肌运动模拟实验
①下图为膈肌模拟实验,A 表示吸气过程,B 表示呼气过程。
②请在图中标出 a~e 分别模拟的结构名称。
③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此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5)①通过呼吸运动,即吸气和呼气,可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的区别
a.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气体是氧气,含量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水分;气体成分没有变化
的是氮气和其他气体。
b.呼出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
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需穿过 2 层细胞(4 层细胞膜)。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
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结果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气
(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解题技巧 02】(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液面高度变化模拟肺内气压变化
B.若模拟膈肌收缩,则下拉橡皮膜,液面 A 会下降
C.若模拟呼气过程,则下拉橡皮膜,液面 B 会上升
D.若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则向下拉橡皮膜,液面 B 会上升
【答案】C
【解析】A.该模型中,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肺
内气压的变化影响玻璃钟罩内气压的变化,进而导致 U 形管液面的变化,A 正确。
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
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向下拉橡皮膜,代表吸
气过程,模拟了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液面 A 下降、液面 B 上升,B 正确。
C.若模拟呼气过程,需要上推橡皮膜,钟罩内气压增大,液面 B 会下降,C 错误。
D.若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即模拟吸气过程,应需向下拉橡皮膜,此时钟罩内气压下降,液面 B 会上升,D
正确。
【解题技巧 02】
(1)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
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
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图中,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
★重难点 03 血管类型与功能
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离心),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2.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特点是分布广,管壁最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
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质交换。
3.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向心),特点是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四肢
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静脉“聚”,动脉“散”,“毛细”排成一条线。
5.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6.手上的青筋和输液扎针的部位都是静脉,中医望闻问切中“切脉”是动脉。
【例题展示 0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①管壁厚,弹性大,是动脉
B.血管②管腔大,管壁薄,是静脉
C.血管③管壁最薄,管腔最细,是毛细血管
D.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血管②破裂最危险
【答案】D
【解析】A.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其管壁较厚,弹性大,能够在心脏收缩时承受较大的
压力,并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A 正确。
B.静脉是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的血管,其管腔较大,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这有助于血液在重力和静
脉瓣的作用下顺利流回心脏,B 正确。
C.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其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也极细,只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使得毛细血管能够成为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C
正确。
D.虽然静脉破裂会导致出血,但由于静脉内的血液压力较低,且静脉管壁较薄,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因此
出血速度相对较慢,出血量也较少。相比之下,动脉内的血液压力较高,如果动脉破裂,将会导致大量、
快速的出血,这可能会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动脉破裂才是最危险的,D 错
误。
【解题技巧 03】
题图中:①是动脉,②是静脉,③是毛细血管。
★重难点 04 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路径
1.心脏的结构:
(1)心脏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2)结构层次: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
(3)心脏的腔室及血管:
①四个腔:左侧有左心房和左心室;右侧有右心房和右心室。上房下室,同侧相通,异侧不通。
②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
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③四个腔心壁的厚度:心室壁比心房壁更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更厚,心壁最厚的腔是左心室。根据血液输
送距离的远近判断:左心室将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右心室将血液送到肺部,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最远,壁最
厚。
(4)瓣膜:心脏内有房室瓣和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朝一定的方向流动。心脏内的血液流向:静脉
→心房→心室→动脉,不会倒流。
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朝心室开,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动脉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静脉瓣:位于四肢静脉,朝心脏方向开,血液从全身各部流回心脏。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二者同时进行,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
个组织细胞不断地送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
①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
房。
②结果: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肺循环:
①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②结果: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含氧较多颜色鲜红)。
3.动脉血与静脉血
(1)除肺动脉流静脉血外,其他所有动脉都流动脉血;除肺静脉流动脉血外,其他所有静脉都流静脉血。
(2)心脏四腔中,左心房与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与右心室流静脉血。
4.血液循环的应用
(1)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右心房,到达作用部位(除肺外)应至少经过心脏2次,循环路
线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2)氧气含量最多的部位是肺泡,含量最多的血管是肺静脉;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含量最多的
血管是肺动脉。
【例题展示 04】(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A~D 表示心脏四腔,1~5 表示血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静脉血的结构有 A、B、4、5
B.若扎紧 2 处,从 1 处注入水,则水会从 4 处流出
C.在 A 和 B 之间、C 和 D 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D.当 B、D 同时收缩时,B 和 4 之间、D 和 3 之间的动脉瓣都打开
【答案】A
【解析】A.A 右心房、B 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4 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5 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 错
误。
B.若扎紧 2 下腔静脉,从 1 上腔静脉注入水,水会从 4 肺动脉流出,因为血液会从同侧心房流向心室,再
流向相通的动脉,水分流经的途径与血流方向一致,B 正确。
C.在 A 右心房和 B 右心室之间、C 左心房和 D 左心室之间,为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有房室瓣的存
在,C 正确。
D.B 右心室和 D 左心室时收缩时,B 右心室和 4 肺动脉、D 左心室和 3 主动脉之间的动脉瓣都打开,使血
液由心室到动脉单向流动,D 正确。
【解题技巧 04】
图中:A 右心房、B 右心室、C 左心房、D 左心室、1 上腔静脉、2 下腔静脉、3 主动脉、4 肺动脉、5 肺静
脉。心脏内存在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和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防
止血液倒流。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将含氧血液从左心室输送到全身,肺循环将缺氧血液
从右心室输送到肺进行气体交换。
★重难点 05 泌尿系统与尿液形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的结构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 100 万个肾单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共同构成。肾小球两端都连动脉,而且流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两
端都连毛细血管。
①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③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由出球小动脉分出的。
3.尿液的形成
(1)滤过作用:
肾单位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
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
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80 升。
(2)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血
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 180 L,但每天排出的尿液约 1.5
L。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流动脉血,肾动脉内流动脉血,肾静脉内流静脉血。肾静脉与肾动脉相比,
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尿素等代谢废物的含量减少。
【例题展示 05】(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B.①②血管内都流动脉血
C.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D.⑤是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A 正确。
B.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B 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④肾小囊内的液体含有葡萄糖,C
错误。
D.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 正确。
【解题技巧 05】
①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②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共同构成。肾小球两端都连动脉,而且流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两
端都连毛细血管。
★重难点 06 排泄途径
排泄途径:
①呼吸: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②排汗: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③排尿: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主要途径)。
【例题展示 0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
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A.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 B.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
【答案】D
【解析】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排出尿液都属于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
叫做粪便,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叫排遗,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解题技巧 06】
排泄有三条途径:
(1)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2)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3)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易错字提醒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3.尿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方法点拨
点拨 01:膈的方向判断吸气还是呼气
气体进出肺的方向和膈的运动方向一致。膈舒张向上运动,则气体向上排出,表现为呼气。
点拨 02:肺活量的测定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取三次测量的
最大值,不取平均值。
点拨 03:动脉瓣的位置
动脉中没有动脉瓣,动脉瓣在心室和动脉的交界处。
点拨 04:血液循环与血液的变化
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
动脉血。
点拨 05:血液流经肾后的变化
肾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流经肾的血液中一些代谢废物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的废
物和氧气减少。尿液比原尿的废物浓度高。
思维警示
警示 01:判断血管类型
根据各种血管的管壁厚薄、管腔的大小进行判断;还可以根据血流的方向进行判断。动脉→毛细血管→静
脉。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为静脉,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微细血管为毛细血管。
警示 02:判断心脏的左右
如果是实物,可以用手捏心室壁,厚的一侧是心脏的左边。还可以根据心脏的心尖方向判断,心尖所指方
向是心脏的左面。
警示 03: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
原尿与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尿素与无机盐的浓度
增大;尿液与血浆相比较,尿液中无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是水、尿素和无机
盐。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4·云南昆明·模拟)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对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室外寒冷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温度仍然可升至 37℃,说明呼吸道能清洁空气
B.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因为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顺畅通气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可佩戴口罩避免有害物质的危害
【答案】A
【解析】A.外界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 37℃,避免对肺造成损伤。这说明呼吸道
能温暖空气,A 错误。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湿润作用,黏液能粘住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气体具
有清洁作用,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B 正确。
C.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顺畅通气,C 正确。
D.我们需要佩戴口罩以防止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体现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D 正确。
2.(2024·云南昆明·模拟)通过体育训练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肺活量,当呼气深度增强时,如图所示 a 肋间
肌、b 膈顶和胸廓的状态是( )
A.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B.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缩小
C.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D.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答案】A
【解析】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
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
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故 A 正确,BCD 错
误。
3.(2024·云南昭通·模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血液开始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
从上到下血液成分依次是(  )
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
B.白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答案】D
【解析】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 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
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是暗红色的红
细胞。因此,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血液开始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从上到下血液
成分依次是: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4.(2024·广东揭阳·模拟)图甲是微镜下人血涂片,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图甲中的②形状不规则,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C.图乙中 a、b、c 三条血管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b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的①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包围并吞噬病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故 A 正确。
B.图甲中的②血小板,形状不规则,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没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故 B
错误。
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a 血管中的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为静脉;b 血管是连接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
的静脉之间的血管,为毛细血管;c 血管中的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故 C 正确。
D.图乙的 b 表示毛细血管,其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故 D 正
确。
5.(2024·云南昆明·模拟)《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
B.图中②④为动脉,其中④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C.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血管①和血管②与毛细血管甲连通,血管①中的含氧量低于血管②
【答案】D
【解析】A.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故 A 正确。
B.②是肺动脉、④是主动脉,其中④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故 B 正确。
C.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故 C 正确。
D.血管①和血管②与毛细血管甲连通,血管①中的含氧量应该高于血管②,因为血管①是肺静脉,携带
富含氧的血液,而血管②是肺动脉,携带含氧量较低的血液,故 D 错误。
6.(2024·云南文山·模拟)某 AB 型血的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需马上输血治
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可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效果
C.可快速输入大量 A 型或 B 型血
D.此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和止血功能异常
【答案】C
【解析】A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血型为 AB 型的人,要输入 AB 型血,如快速输入大量 A
型或 B 型血会有危险,故 A 正确,C 错误。
B.该患者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成分输血),只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
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故 B 正确。
D.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此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和止血功能异常,故 D 正确。
7.(2024·陕西西安·模拟)尿液是人体代谢排出的废物,也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如图是尿的形成过
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①和②都表示的是动脉血管
C.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③发生病变
D.⑤可以把葡萄糖重新吸收回④
【答案】C
【解析】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 A 正确。
B.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都是动脉血管,故 B 正确。
C.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来
不能过滤的蛋白质也能过滤到原尿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因此尿中出现蛋白质,
故 C 错误。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
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
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⑤肾小管可以把葡萄糖重新吸收回④血液,故 D 正确。
8.(2024·江西赣州·模拟)在一次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一个肾单位模型如下图所示,关于
肾单位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型中,大的塑料颗粒模拟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B.图中 A 部位模拟是肾小球的结构
C.若漏斗末端液体检测出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发生病变
D.图中 B 部位里的液体是动脉血
【答案】D
【解析】A.塑料颗粒模拟的是血液中各种血细胞和物质,大的塑料颗粒模拟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这样
可以形象地展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和变化情况,故 A 不符合题意。
B.图中 A 模拟的是肾小球,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进入,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后,由出球小动脉流出,故 B
不符合题意。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的功能,可以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漏斗
末端液体检测出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发生病变故 ,故 C 不符合题意。
D.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会发生物质交换,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 D
符合题意。
9.(2024·陕西渭南·模拟)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许多废
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 100 万个形成尿液的“过滤工厂”——肾单位(如图
一)。那么,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过滤(滤过)装置来模拟肾单
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二是小秦所在小组的作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秦准备代表本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过滤装置与肾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如下表表格,请你帮他
补充完整:X: ;Y: 。
过滤(滤过)装置 模拟的结构或物质
液体 a 模拟图一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血液中的 X_____
双层滤纸 Y_____
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
模拟图一②中的原尿

(2)小秦及其组员仅模拟了尿液形成的过滤(滤过)作用,没有模拟的另一过程是 作用。
(3)人体排出尿液的过程是:肾脏→ →膀胱→尿道。正常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该反射活动属
于 反射。
(4)通过排尿,人体将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除以上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排
出废物呢?请你也写出一种: 。
(5)血液流经肾脏属于血液循环途径中的 (填“体”或“肺”)循环。若某人因肾小球发炎,通过静脉注
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结构名称)。
(6)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有的人在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发生病变所致,
也可能与 (填激素名称)的分泌过少有关。
【答案】(1)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①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输尿管;复杂/条件
(4)呼气/排汗(合理即可)
(5)体;右心房
(6)肾小管;胰岛素
【解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
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
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
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中,液
体 a 模拟了①肾小球中的血液;绿豆和小米模拟了血液中的 X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双层滤纸模拟 Y①
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模拟了②肾小囊中的液体,即原尿。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
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
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小秦及其组员仅模拟了尿液形成的过滤(滤过)作用,没有模拟的另一过程
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
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尿液由输尿管运送到膀胱暂时贮存起来,当达
到一定量时,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形成和排出尿液的 过程是:肾脏→输尿管→
膀胱→尿道。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 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
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时储存,尿液储存到一定
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它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控制低级排尿中枢一脊髓完成排尿反射,
因此正常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4)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 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
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故除排尿
的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呼气、排汗排出废物。
(5)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
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流经肾脏属于血液循环途径中的体循环。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肾小球发炎,药物到达肾小球经过的途径是: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小球,因此药物最先到
达心脏的右心房。
(6)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
糖;若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则会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
萄糖随尿液排出。另外, 胰岛素可促进糖的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和脂肪,当胰岛素
分泌不足时,也可能使尿中含葡萄糖。因此,在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处的生理过程
异常所致,也可能与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过少有关。
10.(2024·山东威海·模拟)图 1 模拟的是呼吸运动的情况。图 2 是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 的示意图,
它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该设备能将患者的血液导出体外,再将血液输回体内,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
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ECMO 通过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使患者自身的心脏、
肺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脏、肺脏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玻璃罩代表胸廓,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气球代表的是 。
(2)如图 B 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在人体内进行该过程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
张”),膈顶 ,完成 (填“吸气”或“呼气”)。
(3)图 2 中 (填“甲”或“乙”)与图 1 中的气球模拟的结构相同,它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
的 。
(4)图 2 中的血管 A 和血管 B 是患者连接 ECMO 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
(选填“血管 A”或“血管 B”),其中乙处的人工膜相当于 和毛细血管壁。
【答案】(1)肺
(2)收缩;下降;吸气
(3)乙;气体交换
(4)血管 B;肺泡壁
【解析】(1)图 1 中玻璃罩代表胸廓,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气球代表肺。
(2)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
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因此,如图 B 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表示吸气,在人体内进行该过程时,膈肌收缩,膈顶
下降,完成吸气。
(3)分析题图 2,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故乙相当于肺,与图 1
中的气球模拟的结构(肺)相同;它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分析题图 2,血液经装置乙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的含氧量升高后,首先流经
血管 B,再经过人体的组织器官,最后流至血管 A,故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血管 B。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
作用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成分之一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
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故氧合
器的隔离膜模拟了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图 1 是“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示意图,图 2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小鱼尾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图 3 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图 2 中,
根据血流方向判断,表示静脉的是[ ](填字母)。
(3)图 3 中,当②的数量明显增多时,说明身体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选填“贫血”或“急性炎症”)。
【答案】(1)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2)低;A
(3)急性炎症
【解析】(1)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需要通过鳃来获取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絮
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可以确保棉絮上的水分不断蒸发,从而维持小
鱼鳃部的湿润,保证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信
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
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
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因此,图 2 中,根据血流方向判断,表示静脉的是 A 血管。
(3)图 3 中②是白细胞,当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时,身体可能出现的一些发热、乏力、继发感染、贫血、
出血、组织坏死、代谢及功能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身体正在对某种感染或疾病作出防御反应,说明
身体可能出现急性炎症。
12.(2024·河南南阳·模拟)慢性肾脏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肾毒性药物
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为探究退烧药 A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并
回答下列问题:
(1)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小分子废物,人体内每日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液排出。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
意图,肌酐经肾小球过滤后进入②肾小囊,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都仅由
层细胞构成。当原尿流经③ 时,其对肌酐无 作用,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血浆中的肌
酐含量升高则表示肾脏功能损害。
(2)科研小组成员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 40 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处理方式如下表所示,表中“?”处的处
理方式应为 。
血浆中肌酐含量
组别 生活条件 处理方式
(μmol/L)
对照
? 67.07
组 相同且适
实验 宜 每天注射 0.2mL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退烧
92.27
组 药溶液
(3)为保证单一变量,科研小组成员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4)根据表中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结果,可推测退烧药 A 对肾脏功能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
用。
【答案】(1)一;肾小管;重吸收
(2)每天注射 0.2mL 生理盐水
(3)小鼠生长状况相似,生活条件相同且适宜,只有每天注射的液体不同
(4)抑制
【解析】(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的内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
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此时肌酐也和尿素一起形成尿液,所以肾小管对肌酐无重吸收作用。
(2)分析题干得知研究主题是退烧药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因此应该以退烧药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其他条
件保持相同;故表中“?”处的处理方式为每天注射 0.2mL 生理盐水。
(3)为控制“退烧药”这一变量,该科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 40 只小鼠并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中的小鼠生活
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注射等量的溶液等。
(4)肌酐是小分子代谢废物,可以从血浆中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血浆中肌酐含量降低;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每天注射 0.2mL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退烧药溶液,血浆中肌酐升高,推测退烧药对肾
功能起抑制作用。
13.(2024·河南驻马店·模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主要有两种——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
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同
时还是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肺泡受损后可以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从而让肺泡再生。图甲为肺泡形成
示意图。
资料二:人体的肾脏是个惊奇的器官,它每天 24 小时可以不停地工作。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要滤过大
约 2000 升血液,最终产生约 1.5 升尿液。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甚
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乙 a、b、c 所
示。
(1)由资料一可知,构成肺泡的Ⅰ型、Ⅱ型细胞交替排列,都是由 分化形成的。肺泡外还有 细胞
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
(2)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原因是:羊水减少,给予细胞的压力不足,
无法形成扁平的 (填“Ⅰ型”或“Ⅱ型”)细胞,影响气体交换。
(3)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乙中①具有 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 形成
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4)肾小管不同区段中,a 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命观念。
【答案】(1)祖细胞;成纤维
(2)Ⅰ型
(3)过滤/滤过;肾小囊
(4)a 段细胞有大量微绒毛,能够增大重吸收的表面积(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由资料一图甲可知,构成肺泡的Ⅰ型、Ⅱ型细胞交替排列,都是由祖细胞分化形成的。肺泡外
还有由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
(2)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资料一中提到“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
换功能”,因此,羊水减少,给予细胞的压力不足,无法形成扁平的Ⅰ型细胞,影响气体交换。
(3)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图乙中①肾小球具有滤过作
用,可使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物质进入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用,最终形成尿液。
(4)肾小管不同区段中,a 细胞所在的区段(通常是近端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这是因为这个区段
的细胞具有许多突起(微绒毛),这些突起极大地增加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因此,具有更多表面积的细胞
膜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了肾小管对原尿中水分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效率。这体现了生
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