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4 生物技术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理解微生物在食品制作 1、发酵技术 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腐败的
中的作用,掌握发酵的基本 2、食品保存方法 原因,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发酵
原理及实际应用。 3、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常以选
2、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4、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择题的形式出现,以综合题形式考
掌握防腐原理和方法。 近三年中考“生物技术”专题命题中常见 查如何保鲜肉汤的探究实验。
3、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的是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及综合应用题。 转基因技术也是考查的重点,常结
及应用实例,理解基因工程 预估新一年命题会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进 合现代科技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或
的基本原理及其社会意义。 一步强化实验探究,并且会结合科技前沿 材料分析情境,考查转基因技术的
4、初步认识克隆技术的原 以及跨学科整合。备考强化基础知识、重 操作流程,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
理及其应用。 视实验分析并积极关注热点问题。 现。
★重难点 01 发酵技术
1、发酵: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功能,使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现象: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________、水果放久了会有________味
原因:由________引起的。
2、发酵技术的应用
(1)酿酒、做面包、馒头—________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水果有酒味—________产生酒精
(3)果酒变酸—________产生醋酸
(4)制酸奶、泡菜—________产生乳酸
(5)制酱油、腐乳—________
(6)制醋—________菌
(7)利用发酵技术生产________。
【例题展示 01】(2021·甘肃定西·中考真题)制作下列发酵食品时,利用微生物错误的是
A.利用酵母菌制作醪糟 B.利用霉菌制作豆瓣酱
C.利用大肠杆菌制作陈醋 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重难点 02 食品保存方法
1、食品腐败的原因:由________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2、食品保存的原理: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延长食品保质期。
3、食品保存的方法
(1)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晒干、风干、________、糖渍、________、酒泡等;
(2)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灌装、________、冷冻、真空包装、添加________、采用________等。
【解题技巧 02】(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秦发现酸奶胀袋了。关于酸奶及其胀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胀袋后不可以食用
B.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
C.酸奶制作不灭杂菌
D.胀袋是杂菌光合作用所致
★重难点 03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1、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________进行改造的重组技术。
原理: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遗传密码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是通用的。
2、转基因技术:在________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________分离
出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生物的体内,从而改变其某些遗传性状。
3、转基因生物:含有________基因的生物。
4、应用:(1)定向改良作物和家畜品种。
(2)用于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
(3)可以生产某些药物。
【例题展示 03】(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早在 1978 年,科学家就成功利用生物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
入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属于生物反应器
B.大肠杆菌转变为人胰岛细胞
C.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D.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重难点 04 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1、细胞工程:是指在________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训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的技术。
2、克隆:为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________生殖,克隆技术即________技术。
3、应用:(1)快速培育优良品种
(2)挽救濒危动物
(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
4、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去核—________—________—胚胎—________。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大现代生物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濒危动物的繁殖和人体器官移植等方面。
【例题展示 04】(2024·陕西·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童第周采用
克隆技术培育成“克隆鱼”,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鱼”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相似
B.培育“克隆鱼”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C.培育“超级水稻”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超级水稻”的性状可以遗传
方法点拨
点拨 01:酿制酒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防止污染;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点拨 02:食品保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但并不能杀死它们;腌制食品时可以使用较高浓度的盐或糖,它
们能够使细菌脱水而死亡;食品在干燥和脱水处理中,去除了大部分水分。水分的去除使食品表面的微生
物失活,因为它们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需要水分。
点拨 03:克隆是无性生殖
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来自动物的体细胞而不是卵细胞,因此,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思维警示
警示 01:酵母菌在无氧和有氧环境中发酵产物不用
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酒精。
警示 02:乳酸菌发酵与酵母菌发酵
乳酸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酵母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2·福建福州·模拟)生活中很多美食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下列食品与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关系错
误的是( )
A.豆腐乳——大肠杆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酵母菌 D.米醋——醋酸菌
2.(2021·内蒙古包头·模拟)传统发酵与微生物息息相关,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制成酸奶
B.酵母菌可以直接利用糯米中的淀粉产生酒精,制作米酒
C.制作米酒、酱油用到的主要菌种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D.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每种乳酸菌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2025·云南昭通·模拟)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微生物可以通
过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生物制药方面发挥拯救人类生命的作用,也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霉菌中提取的青霉素,可以用于疾病治疗
B.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泡菜
C.做面包、蒸馒头等可以使用酵母菌
D.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真菌
4.(2024·陕西渭南·模拟)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
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有关传统米酒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糯米蒸煮后需要立刻加入菌种
B.发酵装置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酵母菌是发酵生产米酒的主要微生物
D.温度越高,米酒发酵的速度就会越快
5.(2025·广东茂名·模拟)生物技术不仅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是亟待开发与拓展的领域。将下
列生物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克隆技术快速改良某些动物的性状
B.低温处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
C.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抗虫棉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快速培育某些优良品种的植物
6.(2024·陕西渭南·模拟)科学家将乌金猪的去核卵细胞与巴马香猪体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再将融合细胞
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陆川猪代孕产出克隆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猪长得像巴马香猪
B.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克隆猪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
D.克隆猪与“试管婴儿”运用技术相同
7.(2024·江苏盐城·模拟)生物技术是 21 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
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技术可以使许多价格昂贵的药品实现商品化生产
B.防范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具有的潜在威胁是必要的
C.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D.生物技术可用于油污清理、污水净化等保护环境方面
8.(2024·湖南长沙·模拟)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错
误的是( )
A.克隆技术可以拯救濒危动物
B.转基因大肠杆菌可以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C.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育名贵花卉
D.现代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好处,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9.(2025·山西运城·模拟)自制泡菜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探究泡菜制作在中国已有超过 3000 年的历史,中国
泡菜不仅可以保持新鲜蔬菜原有的色泽,而且在口感上比新鲜蔬菜更爽脆,同学们对制作泡菜有极大兴趣,
为此进行了如下项目探究活动。
【制作与分析】
(1)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细胞中 (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其生殖方式是 。
(2)制作泡菜之前需要将容器高温蒸煮或用开水烫洗,其目的是 。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分解蔬
菜中的 ,泡菜有酸味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
【实验与探究】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险。同学们制作泡菜后又进行了如下
探究。
【探究一】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3)如图是某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曲线图。本实验提出的问题: ?根据本实验结
果,你认为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是 天以后。
【探究二】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下图表示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本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果与建议】
(5)在进行了本次探究实践之后,请你对同学们制作和食用泡菜提出建议: 。
10.(2024·山东烟台·模拟)黄豆酱是我国传统调味酱,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它是以黄豆
为主要原料,利用米曲霉为主的微生物发酵而成。
(1)米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与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
(2)黄豆酱的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培养的 、水分及氧气等条件。米曲霉、酵母菌分泌大量蛋白酶
将黄豆中的蛋白质分解为 ,因此黄豆酱味道鲜美。
(3)生产中可通过检测氨基态氮的含量判断发酵程度,以确定发酵时间,且需要节约成本。以下为氨基态氮
随着发酵天数的含量变化
发酵时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间(天)
氨基态
氮含量
0.59 0.61 0.69 0.70 0.73 0.74 0.95 0.96 0.99 1.00
(克
/100 毫
升)
据表中信息可知,生产中选取的黄豆酱发酵时间最好为 天。理由是 。
(4)生产过程中还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盐水不仅可以调味,还有 的作用。
(5)酯类物质为黄豆酱酱香味的来源之一。研究人员推测酵母菌发酵与酯类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分别在发酵
的第 3、6、9 天添加等量酵母菌,并检测了每种添加方式发酵过程中的总酯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不同时刻添加酵母菌均能 ,且第 天为添加酵母菌的最佳时刻。
11.(2024·陕西渭南·模拟)微生物除了在食品发酵方面应用广泛,在垃圾处理、害虫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
用。请分析回答问题:
【微生物与垃圾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以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
产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二者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淀粉乳酸杆菌没有 ,因此
属于原核生物。
(2)为了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不同乳酸杆菌菌株发酵等量厨余垃圾,测定
发酵后的淀粉和乳酸浓度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实验结果表明,菌株 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微生物与害虫防治】球孢白僵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害虫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
(3)图乙中②是球孢白僵菌的 ,与繁殖有关,将其按一定比例与其他成分加工可制成生产上常用的白
僵菌制剂。
(4)白僵菌可以通过昆虫体表侵入虫体内部,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出[①] ,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同时产
生有毒物质使虫体僵硬萎缩,只留下体表坚韧的外骨骼,称为“白僵虫”。白僵菌与被入侵昆虫之间的关系
为 ,但它对人、作物及瓢虫等有益昆虫基本无害,因而被广泛应用。
(5)白僵菌制剂的杀虫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由图丙可知, ,从而影响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繁殖,进而
影响杀虫效果。
(6)相对于用农药或杀虫剂灭虫,利用球孢白僵菌灭虫有什么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
12.(2024·河南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应用所学生物知识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利用奶牛生产人类血
清白蛋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转基因技术最终能够在奶牛乳汁中提取出人类 ,是因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将③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胚胎,这个技术要点和 技术很
相似,“多莉”羊便是由此技术诞生的,“多莉”羊诞生的生殖方式是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将⑤胚胎植入奶牛 A 的子宫内,并通过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并一天天成长,最后产出能分泌含有
人类血清白蛋白乳汁的小牛。
(4)上述过程中主要运用哪两项现代生物技术 和 。
13.(2024·湖南岳阳·模拟)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全身各种组织损伤的疾病,从发现胰岛素,到治疗方法
的不断改进,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为糖尿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希望,充分体现了科学和技术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69 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能分泌胰岛素。最初获得
胰岛素的方法就是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纯胰岛素,由于胰液的存在,导致提取难度很高,产量极低。1921
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1965
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是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可喜的
一大步。1978 年科学家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DNA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造福了更多的患者。2014 年,哈佛大学某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B 细
胞。2024 年 4 月 30 日,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
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
例。
(1)胰岛素是蛋白质,但最初提取胰岛素难度高,产量极低,主要是因为胰液影响胰岛素的提取,请分析其
主要原因是 。
(2)1921 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产量明显上升的原因
是 。
(3)1965 年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证明了关于生命化学起源学说中 的过程是可能
发生的,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4)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位于如图所示的结构 (填图中字母)中细胞分泌的。1978 年科学家利用
了 技术,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DNA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5)今年我国首次利用干细胞的 功能培养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专题 14 生物技术
课标要求 重难考点 2025 考向预测
1、理解微生物在食品制作 1、发酵技术 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腐败的
中的作用,掌握发酵的基本 2、食品保存方法 原因,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发酵
原理及实际应用。 3、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常以选
2、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4、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择题的形式出现,以综合题形式考
掌握防腐原理和方法。 近三年中考“生物技术”专题命题中常见 查如何保鲜肉汤的探究实验。
3、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的是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及综合应用题。 转基因技术也是考查的重点,常结
及应用实例,理解基因工程 预估新一年命题会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进 合现代科技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或
的基本原理及其社会意义。 一步强化实验探究,并且会结合科技前沿 材料分析情境,考查转基因技术的
4、初步认识克隆技术的原 以及跨学科整合。备考强化基础知识、重 操作流程,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
理及其应用。 视实验分析并积极关注热点问题。 现。
★重难点 01 发酵技术
1、发酵: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功能,使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现象: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
原因:由微生物引起的。
2、发酵技术的应用
(1)酿酒、做面包、馒头—酵母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水果有酒味—酵母菌产生酒精
(3)果酒变酸—醋酸菌产生醋酸
(4)制酸奶、泡菜—乳酸菌产生乳酸
(5)制酱油、腐乳—霉菌
(6)制醋—醋酸菌
(7)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
【例题展示 01】(2021·甘肃定西·中考真题)制作下列发酵食品时,利用微生物错误的是
A.利用酵母菌制作醪糟 B.利用霉菌制作豆瓣酱
C.利用大肠杆菌制作陈醋 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答案】C
【解析】A.酒酿也叫醪糟、甜酒酿,是江南地区传统小吃,是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
的微生物酵母菌)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A 正确。
B.豆瓣酱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是使用了霉菌的发酵技术,B 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C 错误。
D.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
化,具有甜酸风味,D 正确。
【解题技巧 01】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
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
素等。
★重难点 02 食品保存方法
1、食品腐败的原因:由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2、食品保存的原理: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延长食品保质期。
3、食品保存的方法
(1)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2)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灌装、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采用酶制剂等。
【解题技巧 02】(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秦发现酸奶胀袋了。关于酸奶及其胀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胀袋后不可以食用
B.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
C.酸奶制作不灭杂菌
D.胀袋是杂菌光合作用所致
【答案】A
【解析】A.胀袋通常由于杂菌进行生命活动导致的,这些杂菌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胀袋的酸奶不宜食
用,A 正确。
B.虽然冷藏可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但任何食品都不可能永久保存。酸奶也有其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酸
奶不宜食用,B 错误。
C.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措施消灭杂菌,以确保乳酸菌能够在无杂菌的环境中进行发酵,C 错
误。
D.杂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可能会产生气体,导致胀袋,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和某些含光合
色素的微生物中,与酸奶的胀袋无关,D 错误。
【解题技巧 02】
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2.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
化。
★重难点 03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1、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改造的重组技术。
原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遗传密码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是通用的。
2、转基因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
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生物的体内,从而改变其某些遗传性状。
3、转基因生物: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
4、应用:(1)定向改良作物和家畜品种。
(2)用于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
(3)可以生产某些药物。
【例题展示 03】(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早在 1978 年,科学家就成功利用生物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
入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属于生物反应器
B.大肠杆菌转变为人胰岛细胞
C.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D.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菌体内,能使之生产胰岛素,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生物反应器,该技术的生物
学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大肠杆菌并没有转变为人胰岛细胞。综上所述 A、C、D 选项不符合题意,只
有 B 选项符合题意。
【解题技巧 03】
利用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细菌常常作为基因
工程的受体细胞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
品。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重难点 04 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1、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训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的技术。
2、克隆:为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无性生殖,克隆技术即无性生殖技术。
3、应用:(1)快速培育优良品种
(2)挽救濒危动物
(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
4、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去核—取核—融合—胚胎—代孕。主要应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三大现
代生物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濒危动物的繁殖和人体器官移植等方面。
【例题展示 04】(2024·陕西·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童第周采用
克隆技术培育成“克隆鱼”,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鱼”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相似
B.培育“克隆鱼”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C.培育“超级水稻”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超级水稻”的性状可以遗传
【答案】B
【解析】A.细胞核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克隆鱼”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相似,A 正确。
B.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
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
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克隆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B 错误。
C.杂交是通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通过生殖细胞相
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因此,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C 正
确。
D.利用杂交技术培育“超级水稻”改变了基因,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它的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D 正确。
【解题技巧 04】
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
亲的遗传特性;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的后代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
2.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多莉”的过程中采
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方法点拨
点拨 01:酿制酒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防止污染;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点拨 02:食品保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但并不能杀死它们;腌制食品时可以使用较高浓度的盐或糖,它
们能够使细菌脱水而死亡;食品在干燥和脱水处理中,去除了大部分水分。水分的去除使食品表面的微生
物失活,因为它们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需要水分。
点拨 03:克隆是无性生殖
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来自动物的体细胞而不是卵细胞,因此,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思维警示
警示 01:酵母菌在无氧和有氧环境中发酵产物不用
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酒精。
警示 02:乳酸菌发酵与酵母菌发酵
乳酸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酵母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2·福建福州·模拟)生活中很多美食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下列食品与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关系错
误的是( )
A.豆腐乳——大肠杆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酵母菌 D.米醋——醋酸菌
【答案】A
【解析】A.豆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将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而制成的,因此利用
霉菌制作豆腐乳,A 错误。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
化,具有甜酸风味,B 正确。
C.葡萄酒的酿造需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 正确。
D.参与米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D 正确。
2.(2021·内蒙古包头·模拟)传统发酵与微生物息息相关,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制成酸奶
B.酵母菌可以直接利用糯米中的淀粉产生酒精,制作米酒
C.制作米酒、酱油用到的主要菌种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D.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每种乳酸菌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答案】C
【解析】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
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A 错误。
B.酿酒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粮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
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注意: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中的淀粉产生酒精,B 错误。
C.制作米酒要用到的酵母菌和制作酱油要用到曲霉,都属于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营养方式都是异养,C 正确。
D.制作酸奶的乳酸菌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染色体,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
生物,D 错误。
3.(2025·云南昭通·模拟)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微生物可以通
过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生物制药方面发挥拯救人类生命的作用,也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霉菌中提取的青霉素,可以用于疾病治疗
B.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泡菜
C.做面包、蒸馒头等可以使用酵母菌
D.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真菌
【答案】D
【解析】A.青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由细菌引起的疾
病,A 不符合题意。
B.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蔬菜中的糖分,产生乳酸,使蔬菜具有独特的酸味和口感,
B 不符合题意。
C.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
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因此,做面包和蒸馒头时也要用到酵母菌,C 不符合题意。
D.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而不是杀死了它们。在低温环境下,
细菌、真菌的代谢活动减缓,繁殖速度降低,从而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D 符合题意。
4.(2024·陕西渭南·模拟)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
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有关传统米酒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糯米蒸煮后需要立刻加入菌种
B.发酵装置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酵母菌是发酵生产米酒的主要微生物
D.温度越高,米酒发酵的速度就会越快
【答案】C
【解析】A.糯米蒸煮后,需要先冷却到一定温度(通常是约 30℃),再加入含有酵母菌的酒曲。如果立
刻加入菌种,高温可能会杀死菌种,导致发酵失败,A 错误。
B.米酒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果发酵装置
中保持空气流通,会引入氧气,影响无氧发酵过程,B 错误。
C.酵母菌在米酒发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将糯米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赋予米酒特
有的香甜醇美口感,C 正确。
D.虽然温度是影响发酵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温度越高发酵速度就越快。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酵
母菌活性降低甚至死亡,从而影响发酵效果。米酒发酵通常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约 30℃),D
错误。
5.(2025·广东茂名·模拟)生物技术不仅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是亟待开发与拓展的领域。将下
列生物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克隆技术快速改良某些动物的性状
B.低温处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
C.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抗虫棉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快速培育某些优良品种的植物
【答案】A
【解析】A.克隆技术主要用于复制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个体,而不是用于改良性状。改良性状通常需要通
过基因编辑或传统的育种方法来实现。克隆技术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不能生改变生物的性状,故 A 错
误。
B.低温处理可以减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繁殖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这是食品保鲜中常用的方法
之一,故 B 正确。
C.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可以培育出抗虫棉,减少害虫对棉花的侵害,提高棉花的
产量和质量,故 C 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提高繁殖效率,保持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
故 D 正确。
6.(2024·陕西渭南·模拟)科学家将乌金猪的去核卵细胞与巴马香猪体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再将融合细胞
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陆川猪代孕产出克隆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猪长得像巴马香猪
B.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克隆猪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
D.克隆猪与“试管婴儿”运用技术相同
【答案】D
【解析】A.因为克隆猪的细胞核来自巴马香猪,而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克隆猪长得像提
供细胞核的巴马香猪,A 正确。
B.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 DNA,它储存着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 正确。
C.克隆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融合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C 正确。
D.克隆猪运用的是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将受
精卵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二者运用的技术不同,D
错误。
7.(2024·江苏盐城·模拟)生物技术是 21 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
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技术可以使许多价格昂贵的药品实现商品化生产
B.防范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具有的潜在威胁是必要的
C.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D.生物技术可用于油污清理、污水净化等保护环境方面
【答案】C
【解析】A.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可以大量生产一些原本稀缺或昂贵的药品,如胰岛素、生
长激素等,A 正确。
B.转基因生物可能通过基因漂流等方式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进行严格
的监管和评估,B 正确。
C.虽然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但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未知的影响,且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能断言转基因食品完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C 错误。
D.生物技术如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油污、净化污水等,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
污染处理技术,D 正确。
8.(2024·湖南长沙·模拟)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错
误的是( )
A.克隆技术可以拯救濒危动物
B.转基因大肠杆菌可以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C.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育名贵花卉
D.现代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好处,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答案】D
【解析】A.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完全保留母本的性状,不会改良动植物性状,克隆技术可以挽救濒临灭绝
的物种,故 A 正确。
B.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然后培养该菌,可生产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故 B 正确。
C.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名贵花卉,
故 C 正确。
D.现代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好处,但不一定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也有不足,如转基
因食品的安全性,故 D 错误。
9.(2025·山西运城·模拟)自制泡菜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探究泡菜制作在中国已有超过 3000 年的历史,中国
泡菜不仅可以保持新鲜蔬菜原有的色泽,而且在口感上比新鲜蔬菜更爽脆,同学们对制作泡菜有极大兴趣,
为此进行了如下项目探究活动。
【制作与分析】
(1)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细胞中 (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其生殖方式是 。
(2)制作泡菜之前需要将容器高温蒸煮或用开水烫洗,其目的是 。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分解蔬
菜中的 ,泡菜有酸味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
【实验与探究】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险。同学们制作泡菜后又进行了如下
探究。
【探究一】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3)如图是某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曲线图。本实验提出的问题: ?根据本实验结
果,你认为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是 天以后。
【探究二】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下图表示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本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果与建议】
(5)在进行了本次探究实践之后,请你对同学们制作和食用泡菜提出建议: 。
【答案】(1)乳酸菌;无;分裂生殖
(2)杀死容器中的杂菌;糖类;乳酸
(3)制作泡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如果变化的;12
(4)食盐浓度;食盐浓度为 5%时,亚硝酸盐含量在 12 天后含量最低
(5)腌制时食盐浓度要适量,并且要适当储存后再食用
【解析】(1)乳酸菌发酵能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因此制作泡菜主
要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通过分裂方式繁殖。
(2)制作泡菜之前需要将容器高温蒸煮或用开水烫洗,其目的是杀死容器中的杂菌,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制作泡菜用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呼吸时可以分解蔬菜中的糖类,生成乳酸,使泡
菜有酸味。
(3)从绘制的曲线可以看出实验测定的是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因此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制作
泡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如果变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 12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且基本不变,因
此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是 12 天后。
(4)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验的变量是食盐浓度,对比曲线图可以得出结论:食盐浓度为 5%时,亚硝酸盐
含量在 12 天后含量最低。
(5)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食盐浓度过低或过高,亚硝酸盐含量都会升高,因此腌制时食盐浓度要适量,
并且要适当储存后再食用。
10.(2024·山东烟台·模拟)黄豆酱是我国传统调味酱,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它是以黄豆
为主要原料,利用米曲霉为主的微生物发酵而成。
(1)米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与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
(2)黄豆酱的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培养的 、水分及氧气等条件。米曲霉、酵母菌分泌大量蛋白酶
将黄豆中的蛋白质分解为 ,因此黄豆酱味道鲜美。
(3)生产中可通过检测氨基态氮的含量判断发酵程度,以确定发酵时间,且需要节约成本。以下为氨基态氮
随着发酵天数的含量变化
发酵时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间(天)
氨基态
氮含量
(克 0.59 0.61 0.69 0.70 0.73 0.74 0.95 0.96 0.99 1.00
/100 毫
升)
据表中信息可知,生产中选取的黄豆酱发酵时间最好为 天。理由是 。
(4)生产过程中还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盐水不仅可以调味,还有 的作用。
(5)酯类物质为黄豆酱酱香味的来源之一。研究人员推测酵母菌发酵与酯类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分别在发酵
的第 3、6、9 天添加等量酵母菌,并检测了每种添加方式发酵过程中的总酯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不同时刻添加酵母菌均能 ,且第 天为添加酵母菌的最佳时刻。
【答案】(1)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度;氨基酸
(3)21;此时氨基态氮的含量较高,已基本完成发酵,继续发酵会增加成本
(4)抑制杂菌生长/杀菌
(5)产生酯类物质;6
【解析】(1)细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真菌的结构由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因此,乳酸菌属于细菌,米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与乳酸菌在细胞结构
上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营养物质等。可见,黄豆酱的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培养
的温度、水分及氧气等条件。米曲霉、酵母菌分泌大量蛋白酶将黄豆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具
有鲜味,因此黄豆酱味道鲜美。
(3)生产中可通过检测氨基态氮的含量判断发酵程度,以确定发酵时间,且需要节约成本。黄豆酱的发酵
过程需要控制其温度、水分和氧气,确保发酵的顺利进行。据表中信息可知,生产中应选取的黄豆酱发酵
时间为 21 天。理由是此时氨基态氮的含量较高,已基本完成发酵,继续发酵会增加成本。
(4)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适量的盐,有除调味以外,还逐渐析出食品中的水分,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食品腐败变质。因此,生产过程中还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盐水不仅可以调味,还有抑制杂菌生长的
作用。
(5)制作黄豆酱时,适当添加酵母能够促进酯类物质的生成,有利于提高黄豆酱酱香味。通过图示分析可
知,在不同的时间段添加酵母菌都能促进酯类物质的生成,但是在第 6 天添加,更有利于促进酯类物质的
生成。
11.(2024·陕西渭南·模拟)微生物除了在食品发酵方面应用广泛,在垃圾处理、害虫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
用。请分析回答问题:
【微生物与垃圾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以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
产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二者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淀粉乳酸杆菌没有 ,因此
属于原核生物。
(2)为了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不同乳酸杆菌菌株发酵等量厨余垃圾,测定
发酵后的淀粉和乳酸浓度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实验结果表明,菌株 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微生物与害虫防治】球孢白僵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害虫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
(3)图乙中②是球孢白僵菌的 ,与繁殖有关,将其按一定比例与其他成分加工可制成生产上常用的白
僵菌制剂。
(4)白僵菌可以通过昆虫体表侵入虫体内部,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出[①] ,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同时产
生有毒物质使虫体僵硬萎缩,只留下体表坚韧的外骨骼,称为“白僵虫”。白僵菌与被入侵昆虫之间的关系
为 ,但它对人、作物及瓢虫等有益昆虫基本无害,因而被广泛应用。
(5)白僵菌制剂的杀虫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由图丙可知, ,从而影响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繁殖,进而
影响杀虫效果。
(6)相对于用农药或杀虫剂灭虫,利用球孢白僵菌灭虫有什么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B
(3)孢子
(4)菌丝/营养菌丝;寄生
(5)空气相对湿度会影响产孢量和孢子萌发量
(6)避免污染环境
【解析】(1)淀粉乳酸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
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二者在结构上最大
的不同是淀粉乳酸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由图甲可知,菌株 A、B、C 中,添加了菌株 B 后厨余垃圾中淀粉浓度明显降低,故菌株 B 分解淀粉
的能力最强。
(3)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以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图乙中②是球孢白僵菌的孢子。
(4)球孢白僵菌可以从害虫的体表入侵,在害虫体内产生细长的①菌丝,这些①菌丝会从害虫体内吸收
营养,最终导致害虫死亡。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僵菌通过昆虫体表侵入虫
体内部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白僵菌与被入侵昆虫之间的关系为寄生。
(5)分析图丙可知,白僵虫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量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变化,说明空气相对湿度会影
响产孢量和孢子萌发量,从而影响球孢白僵菌生长繁殖,进而影响杀虫效果。
(6)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
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利用球孢白僵菌灭虫属于生物防治的以菌治虫,这种方法最
大的优点是避免污染环境。
12.(2024·河南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应用所学生物知识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利用奶牛生产人类血
清白蛋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转基因技术最终能够在奶牛乳汁中提取出人类 ,是因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将③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胚胎,这个技术要点和 技术很
相似,“多莉”羊便是由此技术诞生的,“多莉”羊诞生的生殖方式是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将⑤胚胎植入奶牛 A 的子宫内,并通过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并一天天成长,最后产出能分泌含有
人类血清白蛋白乳汁的小牛。
(4)上述过程中主要运用哪两项现代生物技术 和 。
【答案】(1)血清白蛋白
(2)克隆;无性
(3)胎盘
(4)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解析】(1)基因控制性状,将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单细胞的细胞核,后又经过克隆技术得到奶牛 B,所
以能够在奶牛乳汁中提取出人类血清白蛋白。
(2)克隆羊“多莉”是将母羊 A 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母羊 B 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胚胎,
植入母羊 C 子宫中。
将③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胚胎,这个技术要点和克隆技术很相似。
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未经两性生殖细胞的
结合,直接由母本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所以克隆羊“多莉”诞生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3)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所以将⑤胚胎植入奶牛 A 的子宫内,并通过胎盘与母体进
行物质交换。
(4)转基因技术:基因片段(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
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
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
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克隆技术:克隆羊“多莉”是将母羊 A 中的细胞核取出,放入母羊 B 去核卵细胞中,再由融合细胞发育成为
胚胎,植入母羊 C 子宫中。
①②所以上述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两项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13.(2024·湖南岳阳·模拟)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全身各种组织损伤的疾病,从发现胰岛素,到治疗方法
的不断改进,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为糖尿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希望,充分体现了科学和技术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69 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能分泌胰岛素。最初获得
胰岛素的方法就是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纯胰岛素,由于胰液的存在,导致提取难度很高,产量极低。1921
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1965
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是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可喜的
一大步。1978 年科学家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DNA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造福了更多的患者。2014 年,哈佛大学某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B 细
胞。2024 年 4 月 30 日,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
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
例。
(1)胰岛素是蛋白质,但最初提取胰岛素难度高,产量极低,主要是因为胰液影响胰岛素的提取,请分析其
主要原因是 。
(2)1921 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产量明显上升的原因
是 。
(3)1965 年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证明了关于生命化学起源学说中 的过程是可能
发生的,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4)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位于如图所示的结构 (填图中字母)中细胞分泌的。1978 年科学家利用
了 技术,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DNA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5)今年我国首次利用干细胞的 功能培养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
【答案】(1)胰液中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胰液分解,影响提取。
(2)酸性和低温条件影响胰液中酶的活性,使胰液不能分解胰岛素
(3)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4)A;转基因
(5)分化
【解析】(1)胰岛素的成分是蛋白质,而胰岛位于胰腺中,在提取的过程中胰液中的蛋白酶会将蛋白质分
解,导致提取失败。
(2)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
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胰蛋白酶活性降低或丧失。
(3)牛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牛胰岛素,由此可见:有机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
分子有机物是由可能的。
(4)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素直接进入血
液循环,因此 A 是胰岛素所在的部位。根据题意可知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DNA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
属于转基因技术。
(5)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
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细胞群,今年我国首次利用干细胞的分化功能培养再生胰岛移植,成
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