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八章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8.2.1 海水“晒盐”的过程
情 境 导 入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
新 课 探 究
第一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这是一种古老且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晒盐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苦卤)
多种化工原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是将海水完全蒸干吗?
不是
3.母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4.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呢?
饱和溶液
2.为什么不把溶液完全蒸干获得更多的食盐呢?
1.资源浪费
2.食盐中含有杂质
含有
思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常温下,取少许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实验现象:
玻璃片上有固体析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海水晒盐
结晶: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
像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的过程,便是蒸发结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思考:
1. 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
你根据什么现象判断溶液已经变饱和了?
玻璃片上有固体开始析出
蒸发溶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思考:
2.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
(1)气候温和
(2)光照充足
(3)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粗盐的成分
主要成分:氯化钠
杂质:
不溶性杂质:泥沙
可溶性杂质:
氯化镁、
氯化钙、
硫酸钠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盐类物质之一。我国劳动人民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能够从海水中提取海盐。我国海盐年产量超过 3 000 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硫酸铜晶体
食盐晶体
明矾晶体
课 堂 小 结
1.海水晒盐过程:
2.结晶与蒸发结晶的定义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2024 扎赉特旗校级模拟)下列各图所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B.钻木取火
C.海水晒盐
D.酸雨的腐蚀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①、结晶池发生了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2024 开州区校级模拟)近日,哈工大成功发射通遥一体化卫星系统“威海壹号”,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海洋目标探测识别的卫星星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海水煮沸可以得到纯水
B.“海水晒盐”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a
D.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最主要原因是温度太低
B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2023秋 福山区期中)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并予以保护。
(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
不同进行分离的。
(2)海水晒盐。晒盐时,采用结晶的方法是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饱和;
沸点
蒸发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