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中2024一2025学年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语文测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十四中2024一2025学年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语文测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9 09:2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十四中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检测
初一语文测试卷
2025.4
班级:
姓名:

1.本试卷共4页:共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君子文化内涵的认识,班级组织开展“君
子文化大家谈”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追根溯源知君子
下面是一位同学以“君子”为主题所做的读书笔记。请帮他修改笔记内容,做好汇报准备。
“君子不器”的训诚中藏着儒家对人格的终极追求。孔子周游列国时“锲而不舍”,颜回“黛
食瓢饮”时“概淋酒”,皆是君子风骨的注脚【甲】鲜为人如的是,管仲曾三战三逃,却能在辅
佐齐桓公时“潮锯尽瘠”,终成“九合诸侯”的伟业,恰如《论语》所言“君子不责人所不及”。
真正的君子往往“档立鸡群”却不自矜。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诚惶诚恐”地陈情,字里
行间却透着“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乙】苏轼谪居黄州时与农人同耕,面对困境仍能忍俊不禁
地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丙】这些穿越千年的剪影,都诠释着“君子”
的真谛一不在完美无瑕,而在蛟尽脑汁永恒精进。
1.请在答题纸上用正楷抄写“迫追根溯源知君子”这几个字,不得涂改。(1分)
2,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音、形、义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锲而不舍”中的“锲”是“刻”的意思,“锲”应该读作“q1白”。
B.“鲜为人知”中的“鲜”是“新鲜”的意思,所以应读作“xi”。
第1页,共8页
C.“鞠躬尽瘁”的“瘁”是“过度劳累”的意思,所以“鞠躬尽瘁”中有错别字。
D,“诚惶诚恐”形容小心递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所以“诚惶诚恐”中有错别字。
3,文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2分)
A.慷慨淋漓B.鹅立鸡群C忍俊不禁D.绞尽脑汁
4.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2分)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活动二】借助花木识君子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因品性独特,常常成为文人雅士寄情言志的对象,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①梅,剪雪就冰,一身做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贯:竹,第风界月,萧洒一生:菊,凌霜自行,
不趋炎势。②清华其外而淡泊其中一梅兰竹葫如此,人中“君子”不也如此吗?
③在中华传统丈化的长河中,“花中四君子”做然挺立,平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④千百年来,
其高洁、坚强、一无畏的品格,犹如一泓清泉,滋养着一代代国人的心灵。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
更应悟其精髓,使君子之风不昕传杨。
5.几名同学对文中四句使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发表了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第①句同时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缘辞,交代了梅兰竹菊得名“花中四君子”的原因。
B。第②句同时运用了拟人和反问的修辞,强调梅兰竹菊的特点正是君子应具备的品格。
C第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傲然挺立”写出了梅兰竹菊的坚强而不可动摇的形象。
D第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梅兰竹菊比作一泓清泉,写出了滋养国人心灵的作用。
【活动三】演说轶事赞君子
一位同学准备讲述“君子之争”的故事;请帮他完普文稿。
北宋时期的范镇与司马光不仅同朝为官,而且是至交好友。一次,他俩都奏请皇帝领布乐律
度尺的法令。因为见解不同,两人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二人都是博学大才,
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