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中考模拟生物学试题(一)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火红的木棉花、嫩黄的鸡蛋花……广东人以花入汤,用智慧提取花中物质,这些物质所携带的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A.液泡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2.2022年8月,科学家利用小鼠干细胞产生其他细胞,最终培育出大脑和心脏,前一过程称为(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增殖
3.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①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②和③能放大物像
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清晰
D.弱光用⑦的凹面
4.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水稻叶肉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壁 B.线粒体 C.液泡 D.叶绿体
5.某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只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 湿土 阴暗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 湿土 阴暗 20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应分别为阴暗和明亮
C.左右两侧应分别为20 ℃和30 ℃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6.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下列做法与所依据的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中耕松土——促进呼吸作用 B.剪掉部分叶片——减弱光合作用
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7.奥运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大熊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大熊猫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C.大熊猫的心脏、血管和血液都属于器官
D.与竹子相比,大熊猫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主题探究】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某同学测定了某绿色植物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并绘制了如下曲线图。请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该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曲线BC段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D.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一直增强
9.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C.直接焚烧农作物秸秆 D.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10.草莓可压条繁殖,与此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繁殖 B.嫁接苹果枝条
C.播种花生种子 D.兰花组织培养
11.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
B.“女大十八变”,引起该变化的器官是卵巢
C.在子宫内形成受精卵并发育为胎儿
D.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之一
12.观察血涂片实验,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13.红心火龙果肉富含甜菜红素,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排出体外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①膀胱 ②肾脏 ③尿道 ④输尿管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4.下列关于望梅止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效应器为唾液腺
C.神经中枢在大脑 D.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
15.“运动演绎精彩,健康成就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D.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16.在日常训练中,除了过度使用眼睛,射击运动员的耳朵还要承受巨大的枪声以及场馆内的回声。这会导致他们体内对光线、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 )
A.角膜和鼓膜 B.晶状体和听小骨
C.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视网膜和耳蜗
17.某同学制作了呼吸系统模型,模拟呼吸运动(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模拟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
B.甲图模拟呼气,④模拟的膈肌正在收缩
C.该模型②的结构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
D.①模拟的结构对吸入人体的空气有清洁、湿润的作用
18.下列关于传染病与免疫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红眼病、白血病是传染病 B.接种疫苗主要是保护易感人群
C.艾滋病能通过握手传播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9.了解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对保障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可随便购买服用 B.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
C.动脉出血时可用创可贴止血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0.健康是实现一切人生价值的基础,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是( )
A.为提高成绩,熬夜学习 B.沉迷网络,废寝忘食
C.为宣泄压力,暴饮暴食 D.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21.2023年3月,中山大学发现的新物种“丹霞真龙虱”,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鞘翅目 B.节肢动物门 C.动物界 D.昆虫纲
22.20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发现了现存人类与已灭绝原始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直立行走是人猿区别的重要标志
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唯一证据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人类进化
D.古人类用火烤熟食物,从而改善营养摄入,促进脑部发育
23.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梅花的主要结构是美丽的花瓣 B.松树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竹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根 D.梅的食用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4.某同学准备用池塘水、河沙、鱼、虾等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
A.材料应严格地杀菌消毒 B.定期往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C.加入适量的藻类作为生产者 D.所选用的动植物材料能形成食物链
25.近年某市大力发展香菇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下列关于香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26.关于“细菌和病毒与人类健康生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的细胞结构简单
B.葡萄球菌(细菌)使人患足癣
C.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均由放线菌产生
D.肠道中的有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27.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青山资源,伐木开荒
B.生态环境与经济要协调发展
C.引进外来物种丰富我国生物资源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动、植物园
28.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克隆猴“中中”“华华”均属于无性生殖
B.鸟卵的卵黄为胚盘发育提供水
C.蝗虫和蚊子都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时期
D.青蛙抱对,可提高受精率
【主题思考】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小组针对厨余垃圾的堆肥方法与肥料使用,开展项目式研究,请回答29和30题。
29.同学们将厨余垃圾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活菌后,放进堆肥桶(如图),密封发酵,形成有机肥料。下列正确的是( )
A.剩饭、剩菜和过期药物均属于厨余垃圾
B.发酵产生的泡菜气味,是酵母菌产生的
C.密封容器给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细胞核
30.幼苗在稀释后的发酵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的好,是因为前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 )
A.脂肪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中国“端午节”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划龙舟是传统习俗。人体参与这些活动的部分系统结构如图,请据图回答。
(1)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其含有的淀粉在图一中[ ]____________内被彻底消化,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后,最早到达图二心脏的[ ]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最后到达骨骼肌参与____________作用。
(2)划龙舟时,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请用图二和图三中的序号写出肺循环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间用箭头连接)。图三中的b气体是________,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释放能量。
(3)下列哪幅曲线图表示在划龙舟过程中的呼吸情况?________。
(4)在划龙舟过程中,运动员会产生一些尿素等废物,图四 处的尿素含量比处的尿素含量________(选填“多”或“少”);若此人的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可能是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或是图四的[ ]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发生病变,慎吃粽子。
3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分析资料作答。
资料一:如图是珠三角地区“桑基鱼塘”的示意图,在水多易涝环境下,当地人采用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肥基,构成了良性生态循环
资料二:广东坚持适度控制近海养殖用海规模,积极培育珠海白蕉海鲈、汕尾晨洲蚝、湛江对虾等优质渔产。为了保护其生态环境,人们采取休渔、增殖放流等方法,补充和恢复海洋生物数量,打造“粤海粮仓”。
(1)上述资料提到的桑、蚕、白蕉海鲈、蚝、对虾等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包括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 ③无脊椎动物 ④脊椎动物
(2)桑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填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沿着____________流动。
(3)汕尾晨洲蚝和湛江对虾的“盔甲”都比较坚韧,前者的贝壳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能保护柔软的身体;后者体表有具有保护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均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____________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4)人们采取“桑基鱼塘”、“休渔”等措施,主要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践行低碳生活,守护“绿水青山”。
3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不同浓度某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五个课室进行消毒。
②培养皿上标好班级名称,每班在不同位置放置A、B、C三套,打开培养皿盖10 min后,盖上培养皿,置于28 ℃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
③统计各培养皿内的菌落数(如表)。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喷洒消毒液的浓度 1∶100 1∶200 1∶300 1∶600 ①
菌落数 A 2 6 10 19 53
B 3 4 11 18 50
C 3 5 12 19 48
平均数 2.67 ② 11 18.67 50.33
杀菌率/% 94.70 90.07 78.15 62.90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五班课室作为对照组,①处应填写____________。
(2)②处的数值是________,其计算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观察到某菌落表面光滑,推测其可能为___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4)分析可得:与五班相比,其他班菌落数有不同程度减少,说明该消毒液有________作用;消毒液配比浓度过高会危害健康,建议最佳浓度为__________(杀菌率为90%以上效果好)。
(5)喷洒消毒液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对于教室环境的消毒和清洁的方法,除使用消毒液外,请给出两个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劳动教育,某中学开设“开心农场”校本课程,同学们利用学校空地种植豌豆、辣椒等,对这些植物的栽培和生长过程做了观察记录。请分析作答。
(1)春分后气温升高,同学们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挑取平整地块,施足肥料,浇水松土,然后播种,这些措施依次保证了种子萌发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外部条件)。幼苗破土而出,首先是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
(2)成长的辣椒幼苗成了同学们的探究乐园。一个晴明的早上,他们给整个植株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中午时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傍晚,他们将带火星的细木条伸进了塑料袋,袋内的气体使木条瞬间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随后,再次给植株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刚天亮,将点燃的细木条伸进袋内,细木条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纯种圆粒和纯种皱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是圆粒(如图甲),让收获的子一代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结果如图乙)。豌豆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若控制豌豆种子粒形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R、r表示,则在子二代的圆粒豌豆中,出现基因型为RR的概率是________。
(4)豌豆和辣椒的果实内都有多粒种子,原因是子房内有多个________,如果豆荚出现籽粒空瘪,主要是因为在开花时期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生物学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B 2. B 3. B 4. D 5. B
6. B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D 17. D 18. B 19. D 20. D
21. A 22. B 23. B 24. A 25. A
26. D 27. B 28. D 29. C 30.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 分。
31. (1)② 小肠(两空均答对得 1 分,下同) 葡萄糖 ⑦ 右心房 呼吸
(2)⑧→⑨→⑤ 氧气
(3)B (4)少 胰岛素 肾小管
32. (1)②③④ (2)生产者 光合作用 食物链
(3)外套膜 外骨骼 环境 自然选择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节约用纸,每张纸双面打印/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绿色出行(答案合理即可)
33. (1)消毒液配比浓度 0(或清水)
(2)5 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回答“减小实验误差”也得 1 分)
(3)细菌 (4)消毒(或杀菌) 1:200
(5)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及时清理垃圾/保持课室整洁/紫外线消毒(答对 1 个给
1 分,答对 2 个给 2 分,答案合理即可)
34.(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胚根
(2)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前一晚没有光照,一整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第二天刚天亮时,塑料袋中的缺氧环境使得燃烧的细木条熄灭(2 分,答案合理即可)
(3)圆粒 1/3 (4)胚珠 传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