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
繁衍生息和发展。鲜艳的花
朵,丰硕的果实,挺拔的枝
干,都离不开这片土地。那
么,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怎样
的?是什么力量让沧海变桑
田?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土壤又有什么关系?
第1节探索地球表面
第1课时 地球结构、地形和地形图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
一、地球的结构
鸡蛋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可分为内地核(呈固态的)、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蛋壳
蛋白
蛋黄
一、地球的结构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部分共同组成。
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处;(分上地幔、下地幔)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分外地核、内地核)。
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层次:高密度的内层,称为地核;密度较小的中层,称为地幔;密度很小且很薄的外层,称为地壳。
地壳厚度不均,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大陆部分地壳较厚。
地球内部结构是通过分析地震波测定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和波形能反映所通过区域的性质。
地球被大气所包裹。大气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呼吸所必需的,
它能减少来自太阳辐
射的伤害,它能保温
使之适合生物生存,
也影响着天气和气候
的变化。
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既彼此分离,又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大气圈底部:地面以上10千米
岩石圈表面:地面以下2~3千米
水圈大部:水面以下11千米
生物圈范围
生物圈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该环境中的全部生物
二、地形和地形图
陆地地形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五种类型。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高低起伏的态势,包括坡度的陡缓程度和地表的相对高度。
海拔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国各地的海拔,均指相对于黄海基准面的高度。
观察图,并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的地形,描述不同地形的基本特征。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地面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你的家乡属于哪类地形?这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金华的地形:以金衢盆地为核心,四周环山,中部为丘陵和平原交错。
经济影响:
盆地:利于农业,如水稻、花卉等,形成“浙江粮仓”之一。
山地:利于中药材、林业、种植业(如东阳香榧、磐安药材)。
丘陵:利于种植(如金华佛手); 利于交通,成就浙中核心,推动商贸物流(义乌小商品市场)。
非金华地区的点击链接找答案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相对高度
特征
分布
高500
米以上
高500
米以上
较低200
米或以上
很低200
米以下
大
小
小
小
坡度较陡,峰峦高耸,
沟谷幽深。
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小,平坦。
地面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周围山脉围绕,四周高,中间低。
____
——
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如,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辽东丘陵。
喜马拉雅山脉、天目山脉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用什么方法能把地形表示在地图上?
答:可以通过地图上绘制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1. 用橡皮泥、马铃薯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山峰模型。
2. 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 cm)依次画上等高线,如图所示。
3. 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 俯视山峰,你看见的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5. 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线画到白纸上?
6. 山峰上的等高线在白纸上呈什么形状?
答:圆形或椭圆形
先给山峰模型拍照,然后在照片上勾勒出等高线,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
围绕山峰中心的一系列闭合或开放的曲线,曲线的间距和形状会反映山峰的高度和坡度变化。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
A.岩石圈、地幔、地核
B.地壳、岩石圈、地核
C.地壳、岩石圈、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内部地壳以下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B.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地球内部结构平均厚度由小到大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C
3.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
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
B
4.如图所示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若EF附近发生泥石流时,小科正处于图中乙处,他选择的正确逃生路线是 和 。
鞍部
②
④
鞍部
5. 地处某山区的村镇,要从图示的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水电站大坝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答:C点适宜建大坝拦水。C点位于小河下游,且山谷两边高,中间低,建大坝最短, C点能汇集水流且建大坝的成本低,适合拦水。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七下第 4 章第 1 节探索地球表面 1
1.成语“高峻挺拔”和“一望无际”分别形容的地形是---( )
A.山地 盆地 B.山地 平原 C.平原 丘陵 D.丘陵 盆地
2.五大地形类型中,海拔低、相对高度小的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3.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处为---( )
A.山脊 B.山谷 C.缓坡 D.峭壁
4.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5.甲地海拔为 8848 米,乙地海拔为-400 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8448 米 B.8848 米 C.9248 米 D.400 米
6.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山沟,则此人位于---(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底部
7.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8.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 m B.1300 m C.500 m D.300 m
9.如图所示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请你判断甲、乙、丙
分别表示---( )
A.陡坡、缓坡、峭壁
B.缓坡、陡坡、峭壁
C.陡坡、缓坡、鞍部
D.缓坡、陡坡、鞍部
10.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数值关系是 a>b>c>d,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
B.甲地位于山谷
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
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
1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12.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的地形一定是高原
13.读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 )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A.①<③ B.①<② C.①> ③ D.③=④
15.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山地为_______,高原为_______,平原为_______,丘陵为_______,盆地为_______。
16.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如让你在 A、B、C、D、E、F、G 处选址的话,你会选择______
处最合适。
17.读图并回答问题。
(1)丙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
是________;
甲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________。
(2)标出本地最高的山峰,海拔
________米。
(3)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
经过 A 处还是 B 处施工容易?
为什么?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答案
1.B 2.A 3.D 4.C 5.C 6.B 7.D 8.D 9.A 10.C 11.A 12.B 13.C 14.C
15.乙 丙 甲 丁 戊
16.D
17. (1)盆地 山谷 (2)600 至 700
(3) B 处容易,因为从两条平行等高线之间穿过,坡度缓,施工容易。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