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07:34:29

文档简介

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 老河口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试题
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
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 18 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年龄结构是决定种群数量特征的直接因素
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是一个种群
2. 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对于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
C.当旅鼠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不变
D.对生活在同一片冻原中的旅鼠和雪兔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3. 图 1 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图 2 为另一个种群中,λ值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中当种群密度在 a~b 时,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B.图 1 中当种群密度长时间小于 a 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
C.图 1 中在种群密度达到 b 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图 2 所示时间内,种群仅在 d~e 时期呈“J”型增长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1 页
4. 科研人员对某种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面积为 5km2。初次捕捉 100 只野兔,标
记后放回。若标记个体在重捕前死亡 10 只,但由于繁殖因素,该野兔的总数仍保持不变;
重捕数为 100 只,其中标记个体为 30 只,由于操作不当,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死亡 5 只,
则该种野兔的种群密度约为( )
A.60 只/km2 B.67 只/km2 C.72 只/km2 D.80 只/km2
5. “菇一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
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X、Y 表示物质,图中 X 和 Y 可以达到平衡,但是仍需
从外界输入物质
B.该模式可根据气候的季节性变化选择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
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
D.该模式遵循了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6. 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
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
H2O2 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杨酸能缓解 H2O2 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死亡率会升高,种群密度降低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7. 某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有两种关键树种桦树和赤杨树作为优势种,逐年调查它们的现存生物
量得到了 C 值(桦树现存生物量/赤杨树现存生物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期间赤杨树取代桦树成为混交林中的优势种
B.若引入比桦树和赤杨树还要高的热带雨林植物,群落中桦树
和赤杨的优势地位会被取代
C.这片混交林的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 无法确定 b~c 年间桦树的生物量变化
8. 稻鱼共生农田,即在水稻田中养鱼,是我国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
价值。如图为稻鱼共生农田中存在的部分营养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焚烧留灰作底肥的措施来处理水稻秸秆,增加碳的利用率
B.该生态系统中鱼和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种间竞争
C.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稻田中养殖的鱼属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D.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的生态足迹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2 页
9.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且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
最小种群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
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碎片生境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C.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易地保护
D.分布于不同碎片生境中的同种植物之间传粉困难会降低其遗传多样性
10.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
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
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种蛾与其天敌之间可能是捕食或寄生关系
B.这种化学物质有利于种群繁衍
C.这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D.人工合成该化学物质类似物,对有害动物进行生物防治
11.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结果偏大的有( )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菌液中的大肠杆菌时,培养时间过长
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均使用小网眼的渔网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没有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12. 襄阳积极进行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的工作,将水岸线打造了襄水源生态公园,该公园
的设计以保护襄水源生态环境为原则,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郊野游园为目标,共分为陂
塘湿地区、疏林草地区、山林湖畔区及生态草荡区(堰塘渔村)四个区,实现既治水又致富
的目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过程是次生演替,随着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
B.改造后降低了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
C.襄水的治理过程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四个区的建设都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3 页
13.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
B.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以及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C.生态农业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D.在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可放养昆虫、兔子等小型动物以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14. 酸乳是牛奶在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作用下发酵形成的, 其制备工艺为鲜乳→杀菌
→接种→发酵→后熟→成品。为了筛选能平衡肠道菌群和降解胆固醇的乳酸菌,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获得乳酸菌单菌落
B.以胆固醇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C.酸乳有调理肠道的作用是因为后熟过程未经高温处理,活性乳酸菌可改善肠道微生态
D.筛选时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筛选后还需检测目的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15.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细胞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研究人员利用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天然辣椒素的工厂化生产,其主要流程为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分离提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外植体应先后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C.利用辣椒细胞培养可工厂化生产初生代谢产物辣椒素
D.该工厂化生产利用悬浮培养的条件,提高了单个细胞中辣椒素的含量
16. 下列技术或过程与植物细胞工程无关的是( )
A.培育玉米单倍体植株 B.培育无病毒的兰花
C.天竺葵营养器官的嫁接与扦插 D.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
17. 紫花苜蓿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富含单宁,单宁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
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出了抗鼓胀病的新型牧
草,研究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IOA 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 可抑制线粒体的功能。
A.在制备两种植物原生质体时,一般将细胞置于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的低渗溶液中
B.过程①常使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诱导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的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②为脱分化,过程③为再分化,杂种细胞团的形成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
D.愈伤组织再分化为试管苗时细胞分裂素比生长素比值一般先高后低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4 页
18. 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可将发酵产物分为菌体、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三类,下图为三类产
物随发酵时间积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需随时检测微生物数量及产物浓度
B.图中曲线 a、b、c 分别对应菌体、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
C.发酵产物为单细胞蛋白时,其积累情况可用曲线 a 表示
D.发酵产物为青霉素时,其积累情况可用曲线 b 表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19. (12 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芨芨草是草原上的一种高大草本植物,伯劳鸟
经常留在芨芨草上捕食布氏田鼠,且把鼠尸体插在芨芨草上临时贮藏。而芨芨草旁边也常见
鼠洞,芨芨草的茎叶基部常被布氏田鼠简单切断,但布氏田鼠不采食芨芨草,伯劳鸟对调查
样地的访问次数与芨芨草覆盖度呈正相关。研究人员为探究布氏田鼠破坏芨芨草的原因,并
对内蒙古草原进行拯救,进行了相关实验。
(1) 生态学上用于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该牧场不同地段植物的种类、数量有
一定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常表现为______分布的特点。
(2) 布氏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布氏田鼠、芨芨草和伯劳鸟_______(填
“能”或“不能”)构成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研究牧场中布氏田鼠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填标号)。
①性别比例 ②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③栖息环境 ④布氏田鼠的食物资源
(4) 研究发现,布氏田鼠的挖洞和啃咬行为可以显著降低芨芨草生长速率和体积。进一步发现,
在没有防护网的实验围栏中,伯劳鸟访问频次增加,显著增加了布氏田鼠对围栏内芨芨草的
破坏,反之亦然。在实验围栏内,人为移植不同大小体积的芨芨草后,伯劳鸟对布氏田鼠的
捕食成功率随芨芨草体积增加而增加,布氏田鼠的存活率随之下降。
请推测布氏田鼠降低被捕食风险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5 页
20. (18 分)如图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
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湿地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小
型鱼虾类的产量将_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小型鱼虾类的能量
只有 1.2%传递给食鱼性鱼类,该数据不在 10%-20%这一范围,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由此可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否则容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2) 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两类食物链,一种是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捕食食物链,还有一种
是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使能量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其原因除了实现
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外,还可以让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直接流入
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_____%(保留 2 位小数),这说明____________
食物链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3) 湿地修复过程中,种植挺水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华”的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
(答两点)。沉水植物的“绿色”为草鱼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lmm×0.1mm)对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若吸取藻
细胞样液 1mL 并稀释 100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由 400 个小
格组成)计数。图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
胞平均数为 15,则 1mL 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个。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6 页
21. (18 分)人误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研究者尝试
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部分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编号
代表实验步骤。
(1) 步骤⑤培养肠道共生菌的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X 水
用量 200.0g 20.0g 20.0g 1000mL
①表格中的物质 X 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②表格中马铃薯可以提供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生长因子等。
(2) 图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需同时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研究者分离出蜻蜓肠道菌株 A,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药液 A”。欲比较“药
液 A”与庆大霉素液(用无菌水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请根据
图在表格中填写简要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方案(所有实验均在无菌环境操作)。
步骤 操作与要点
接种微生物 在①________(填“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基上均匀涂布金黄色 葡萄球菌菌液
加入药物 用无菌镊子将分别浸过 A、B、C 液和无菌水的圆纸片沥干后均匀置于上述 培养基表面。A、B、C 液分别为“药液 A”、②______、庆大霉素液
培养微生物 将培养基在 37℃下培养 24 小时
观测并分析 结果 测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比较、得出结论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7 页
22. (16 分)中医治疗疾病多用复方,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常见药用植物,二者
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
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
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具体操作如图 1。
(1) 过程①通过酶解法去除____________获取原生质体,并向三白草和鱼腥草细胞酶解液中分别
加入红、绿荧光色素(带荧光色素的原生质体仍能融合和再生)。过程②利用化学诱导剂
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选择带_______________的杂种原生质体。
(2) 研究者研究不同的原生质体密度对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注:双核异核融合体指具有两个不同来源细胞核的细胞
由图 2 可知,双核异核融合体的融合率不能达到 100%,可推知该培养液中还存在_______种
类型的双核融合体,促进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密度为_______。
(3) 通常情况下,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判断融合
体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种小鼠 30 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处
理如下表。
组别 A 组 B 组 C 组(空白对照组)
三白草和鱼腥草直接混合
蒸馏水
实验处理 后的蒸馏水提取物
每天一次等量灌胃,连续一周,检测各组小鼠的胸腺重量
①请将表格中 A 组的实验处理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
术将复方的配伍提前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共 8 页)第 8 页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 老河口一中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C B C A C D B A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C D B B C D D
19. (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12分)
(1)物种组成(1分) 水平(1分) 镶嵌(1分)
(2)种群密度(1分) 不能(1分) 群落应该包含该区域内所有生物,这三种生物只是部分
生物,缺少其他生物
(3)②③④(不全不给分)
(4)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可能有利于改善视野,避免伯劳鸟停留(2分),降低自身被天敌捕食的风
险(1分)
20. (每空 2分,共 18分)
(1)降低 小型鱼虾类中的能量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 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3.33 腐生
(3)挺水植物一方面起到遮光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和浮游植物竞争无机盐,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2.4×108
21. (每空 2分,共 18分)
(1)琼脂 碳源、氮源、无机盐(答全才可得分)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偏小 有的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繁殖形成
(3)检测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或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4)中性或弱碱性 丙酮 圆纸片周围无菌落生长区域(透明圈)的大小(直径)
22. (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16分)
(1)细胞壁 PEG(聚乙二醇) 红、绿荧光色素
(2)2 1×106个·mL-1
(3)三白草和鱼腥草杂种愈伤组织(或融合体)的蒸馏水提取物(3分)
A、B两组的胸腺重量基本相同且都大于 C组(3分)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生物学答案(共 1 页)第 1 页
{#{QQABAQAUogiAAAIAABhCAw1SCAAQkBEACQoGwBAQsAABg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