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五节 美国 教学设计
课题 美国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商务星球版2024)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标分解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培养区域认知素养。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分布及其特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说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5.运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 6.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人种构成、移民及文化特点、城市分布等,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教材分析 《美国》是商务星球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的重要章节。此前,学生已对世界地理的基本格局和部分国家有了初步认识,而美国作为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极具典型性。通过对美国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深化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能为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联系与差异,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后续探究其他国家地理提供思路和范例。教材开篇点明美国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跨度,决定了其多样的自然环境。紧接着介绍美国复杂的地形地貌,三大地形区对气候、农业和人口分布产生深远影响。气候部分,丰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进一步阐释了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是重点内容,农业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工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突出了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美国的人口、种族和主要城市,展现了美国多元的社会文化特征,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国家地理认知体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原理,如美国农业带形成的原因、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等,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美国作为学生较为熟悉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经济对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通过数据和资料,说明美国的人口和人种特点。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理解农业地区专门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4.运用相关资料,了解美国工业的特点并说明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的原因。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领土组成和邻国分布,培养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美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收集美国的地理信息,如新闻报道、统计数据、旅游攻略等,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4.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理解美国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任务 利用地图能够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利用地图能够说出地科学考察的历程和意义。能够树立“保护极地、人人有责”的价值观。
重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美国高度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4.美国的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主要城市的职能和特色。
难点 1.分析美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探讨美国农业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理解美国人口和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美国简介视频 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美国。 设计意图:视频让学生轻松进入到本节课中。
任务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自主完成】找出美国濒临的三大洋,说明其海陆位置的优越性。2.描画30°N和50°N纬线,判断美国本土所处的热量带,说出其纬度位置的优越性。3.美国由哪些领土构成?4.找出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描述美国地形、地势分布特点。5.读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示意图,归纳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特点。6.说说美国本土各地的气候特点。7.说出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河流特征。8.说出美国湖泊分布及特点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两洋屏障,国防安全;全球航运与贸易枢纽;丰富的海洋与陆地资源;全球军事与战略优势。学生回答:北温带;美国的纬度位置使其成为全球少数兼具气候适宜性、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性和地缘战略优势的国家之一,这为其经济发展和全球影响力奠定了自然基础。学生回答:美国﹦本土 + 两个海外州学生按要求回答:地形特点:地形分成南北纵列的三部分,西部是以落基山为主的高大山地,中部是中央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由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可知美国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学生回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学生回答:在西部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山脉的阻挡,在西海岸迎风坡形成多雨的条带状的湿润地区;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以及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中部平原地区多飓风、寒潮、龙卷风、冰雹等气象灾害;东部地区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学生回答:密西西比河全长6021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干流主要流经中部的平原地区,灌溉价值高,并可通过运河与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相连通,航运价值大。学生回答: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之间有运河连接,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是唯一一个在美国境内的湖。 考查优越的自然环境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40分)1.找出美国濒临的三大洋,说明其海陆位置的优越性(5分)2.描画30°N和50°N纬线,判断美国本土所处的热量带,说出其纬度位置的优越性。(5分)3.美国由哪些领土构成?(5分)4.找出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描述美国地形、地势分布特点。(5分)5.读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示意图,归纳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特点。(5分)6.极说说美国本土各地的气候特点。(5分)7.说出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河流特征。(5分)8.说出美国湖泊分布及特点(5分)
任务二:现代化的农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说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在图中找出小麦区、玉米带和乳畜区,描述其分布特点。3.阅读图中不同农业带(区)的发展条件,说出其布局的合理性。4.说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学生总结:学生按要求回答:春小麦区:集中在北部平原;冬小麦区:主要位于中部平原的南部;玉米带: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中部平原;乳畜区:集中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各州。学生回答:学生回答:(1)农业地区生产的专门化——农业带,农业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布局(2)农业机械化程度高(3)良种化(4)社会化 考查现代化的农业(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20分)1.说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5分)2.在图中找出小麦区、玉米带和乳畜区,描述其分布特点。(5分)3.阅读图中不同农业带(区)的发展条件,说出其布局的合理性。(5分)4.说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5分)
任务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说出美国工业的特征。2.说出美国工业分布的状况。3.美国形成最早、工业最集中的应该是哪个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 4.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背景是什么?5.说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就?【探究活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1)结合材料,说明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大的原因。(2)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说明美国对全球气候变暖应承担的责任。 学生探究后回答: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发达,发展工业的条件十分优越。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达到高峰,钢铁、汽车、化工和电器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学生回答:美国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是制造业发达的传统工业区。0世纪50年代以来,西部、南部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以航空航天、电子、石油化工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学生回答:美国形成最早和最集中的工业区是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造船、电子电器、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工业等;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煤炭、铁矿和水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④乳畜带分布区,副食品供应方便;⑤英国殖民者最先到达这里,开发最早。学生回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能耗高、污染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而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学生回答: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领了世界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学生讨论后回答:(1)美国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人均用电量高,汽车保有量高,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环境污染者和资源消耗者,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该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应该履行更多的义务。 考查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30分)1.说出美国工业的特征。(5分)2.说出美国工业分布的状况。(5分)3.美国形成最早、工业最集中的应该是哪个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4.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背景是什么?(5分)5.说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就?(5分)6.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5分)
任务四:人口与城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说出美国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2.美国人口由哪些人种构成,带来什么影响?3.说出美国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学生按要求回答:①2024年,美国人口约为3.358亿,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②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学生回答:①美国早期居民以印第安人为主。②现在大部分美国人是欧洲裔的白种人,美国的黑种人大多是非洲黑种人的后裔,拉丁美洲和亚洲移民后裔也不少。③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不仅为其带来了文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其多元文化的形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④美国也存在种族歧视严重、贫富差距大、犯罪率高等问题。学生回答:美国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和东北部的五大湖区是人口与城市密集区。以纽约为中心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将众多城市连成一体,聚集着美国1/5的人口;五大湖区簇拥着底特律、芝加哥、匹兹堡等众多工业城市;洛杉矶和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休斯敦是墨西哥湾沿岸最大的城市。 考查人口与城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10分)1.说出美国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2分)2.美国人口由哪些人种构成,带来什么影响?(5分)3.说出美国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分)
课堂拓展 NBA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于1946年6月6日在纽约成立,由北美三十支队伍组成的男子职业篮球联盟,汇集了世界上顶级的球员,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 NBA一共有30支球队,分为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每个联盟又被划分为3个赛区,每个赛区由5支球队组成。NBA每年赛季开始之前都会选秀,选秀之后有各球队新秀的夏季联赛,10月上旬季前赛开始,10月中下旬开始常规赛,此外在2月中下旬时有一项特殊的表演赛事NBA全明星赛,4月中下旬后常规赛结束后,东西部前八名的球队开始季后赛的争夺,决出东西部冠军,晋级NBA总决赛。NBA总决赛中表现最优秀的球员获得总决赛MVP荣誉,一般得分最高者得FMVP。
课堂小结 说出美国的地理特征。 学生口头说美国的地理特征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主要种植冬小麦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甲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 ) ①气候冷湿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的工业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美国工业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区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太平洋沿岸 B.西部工业区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C.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传统工业区 D.南部工业区气候冷湿,污染严重4.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运 ③肥沃的土壤 ④湿润的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特色资源:美国独特的景观和发达的经济条件。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独特的美国地理环境 ,通过了解美国地理环境,分析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经济通过合作学习和老师的引导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困难。通过美国的学习,学生自己归纳美国的地理特点以及发展特色的经济,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