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芣苢》《插秧歌》联读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芣苢》《插秧歌》联读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3 17: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芣苢》《插秧歌》
来自远古的绝响

劳动
1.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2.鉴赏表现艺术,品味诗歌魅力
3.感受劳动之美,认识劳动价值
学习目标
我校九月份举办“展劳动之美,礼赞劳动者”劳动文化节,文化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劳动微视频展”,现在我们要以《芣苢》《插秧歌》为内容,拍摄一部歌颂劳动的纪录短片。
学习活动一:再现画面之美,复原劳动场景
现在要将《芣苢》与《插秧歌》这两首诗的内容分别拍成微视频,其中的歌词就是这两首诗,请你朗读两首诗歌,并用150字左右构思与描绘视频画面内容。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情?
朗诵《芣苢》,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 苢

朗诵《插秧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情?
读诗如赏画,发挥想象并描述画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 苢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如是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何以旷。”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情?
读诗如赏画,发挥想象并描述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学习活动二:善用音乐之美,把握情感基调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梳理。
篇目 主人公 劳动场景 情感色调 背景音乐基调
《芣苢》
《插秧歌》
学习活动三:掌握艺术手法,撰写拍摄脚本
视频在拍摄时需要经过设计拍摄分镜头,通过一定的剪辑和转场,才能拍摄出故事性强、可看性强的视频,所以请大家按照要求撰写《芣苢》《插秧歌》的拍摄脚本。
观看《水稻的一生》,完成拍摄脚本

掌握艺术手法,撰写拍摄脚本

镜号 景别及运镜 时间 画面内容 台词 音乐 转场


学习活动四:撰写短片推荐词,火爆微信朋友圈
视频拍摄好之后,我们想在文化节宣传我们的“劳动之歌”微视频,需要大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短视频,并写一段简短的推荐词,推送给你的朋友们。
总结
在这片古老的以农业为本的土地上,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吟唱,始终是这个民族血液里最滚烫乐章。《芣苢》对采摘芣苢的女子欢快劳动场景的逼真描绘,《插秧歌》对全家人齐上阵、勤苦不辍劳动情形的生动再现,令人想起当今时代无数勇敢追梦的普通劳动者。
作业布置
【必做】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合作完成拍摄一个表现劳动场景的短视频。
要求: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源,也可以加入学生表演,要将诗句中的动词所描写的劳动行为展现出来。时长不超过三分钟。
56,000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36,000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86,000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作业布置
【选做】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简要写一篇300字的评论,谈谈你的看法。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就以上现象,说说你的观点和看法。
谢谢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