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3 20:2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横峰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
1.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
A. 城邦制度 B. 武士制度 C. 奴隶制度 D. 种姓制度
2. 公元10世纪前后,西欧正处于罗马教廷的高压统治下,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东欧和小亚的拜占庭帝国正在经历马其顿王朝统治下的“黄金时期”;东方的日本正处于大化改新后的封建制国家;非洲的阿克苏姆王国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中亚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这表明中古时期世界
A. 具有多元面貌 B. 完全没有联系 C. 不存在阶级斗争 D. 宗教信仰相同
3. 下表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制下农产品的消费和售卖情况统计表。这说明,当时的庄园()
年份 农产品直接消费占比(%) 农产品市场售卖占比(%) 农产品加工后售卖占比(%)
1250年 60 25 15
1300年 45 35 20
1350年 30 40 30
A. 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生产技术严重倒退 D. 土地耕种面积大幅减少
4. 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埃及后,保留了埃及原有的灌溉水利系统,同时任命当地有威望的部落首领负责管理水利设施的维护与修缮,并且规定这些部落首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当地民众进行水利工程的季节性调整,确保农业用水的稳定供应。这些做法()
A. 加剧了帝国内部民族矛盾 B. 促进了帝国统治的稳定
C. 阻碍了埃及农耕文明发展 D. 减轻了埃及农民的负担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文化与外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 非洲文明受外界文明影响最多 B.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相对落后
C. 文明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 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
6. 哥伦布在日记中写到,作为虔诚信奉神圣基督教并致力于将其传播到其他地方的天主教会和君主,决意派遣他前往印度地区,谒见那里的君主,访查各地的风土人情,最终使其他地方的人民也皈依基督教。由此可见,哥伦布远航()
A. 主要为了开展外交活动 B. 有着浓厚宗教传播色彩
C. 根本是为探寻黄金白银 D. 关键为建立殖民地据点
7. 新航路开辟100年间,美洲印第安人减少了90-95%,并且这里族群构成变化巨大,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 欧洲的殖民入侵 B. 奴隶贸易的盛行 .
C. 疾病的传播 D. 南美战乱频繁
8. 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 蒙古帝国西征的成果 B. 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 拿破仑帝国繁荣兴盛 D. 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9. 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这里的“个体的自由”主要是指
A. 信仰上帝的自由
B. 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
C. 不信宗教的自由
D. 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10.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使得议会最终战胜了无限制的王权。这主要体现在《权利法案》 (  )
A. 清除了君主制度残余 B.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给予议会全部统治权 D. 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11.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进步事业”是指()
A. 日本明治维新 B. 美国南北战争 C. 德意志完成统一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12. “这次变革以新兴的钢铁、石油、电气、化工等工业震撼了世界。”这里的“变革”指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3.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A. 欧洲的人文主义 B.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4. 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规定,各国禁止向非洲土著销售军火;各国赞同德国的有效占领原则;任何签约国在占领非洲海岸某一据点时,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其它签约国。这些规定()
A. 消除了列强在非洲的矛盾 B. 导致了非洲全部沦为殖民地
C. 有助于非洲社会的安定 D. 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5. 为了对印度进行有效的管理,1861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将之前的1855年开始实行的“通过竞争考试择优任用文官”的原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逐渐形成为制度,打破了之前由婆罗门和刹帝利等上等种姓垄断政府职位的传统。该法的实施()
A. 意在改变印度落后的社会面貌 B. 清除高种姓对政府职权的把控
C. 客观上推动印度的近代化转型 D. 使英国在印统治赢得广泛支持
16.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不仅受到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而且还受到其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
1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庭文明是欧亚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在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地区建立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帝国文化的发展从此被纳入基督教的轨道中……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聚的便利,而且使他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
——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三拜占庭文化的西传出现过多次高潮……这个时期从君士坦丁堡抢夺的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拜占庭文明融合了哪些文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拜占庭对东西文明交往产生了什么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的罪恶。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3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1)据示意图指出15世纪后中西科技出现不同走向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比较中西科技的不同特点。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标志着有文字记录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根本的一次人类生活转型。不妨将当年英国描述为:世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唯一的帝国主义者、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而且因此也是世界唯一的海军强权、唯一拥有真正世界政策的国家。从某一角度来说,工业化的“英国”时代仅仅是一个阶段,是当代历史的初始或早期阶段。对英国而言,工业化时代的含义显然远大于此。
——摘编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完整)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单选题答案
  1.D
  2.A
  3.B
  4.B
  5.C
  6.B
  7.A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16.B
  材料题答案
  17 题
  (1)融合文化:古希腊罗马文明、东方文明、基督教文明。
  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之间);统治阶级推动;对罗马帝国文明的传承;商业发展便利;商业活动和军事活动促进文化交流。
  (2)影响:推动希腊古典文化保存、中古西欧文化传承、斯拉夫文化启蒙、文艺复兴发展及阿拉伯文化丰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18 题
  (1)粮食作物:麦、水稻。
  “商业革命” 表现:欧洲商人奔走世界各地;商品市场扩大;英法荷等国建立特权贸易公司;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改变。
  (2)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来源;扩大海外市场;促进英国制造业发展。
  19 题
  (1)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解放运动兴起。
  中国:小农经济主导;君主专制强化;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2)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总结、综合,服务农业。
  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理论、分析,服务工业。
  20 题
  论题示例: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引领者。
  阐述: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凭借纺织、冶金、交通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成为 “世界工厂”。其殖民扩张加速世界市场形成,海军强权和资本输出确立全球霸权。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推动议会改革,完善君主立宪制;社会结构变革催生无产阶级,促进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英国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示范,深刻影响 19 世纪全球现代化方向,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根本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