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
1.茶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某博物馆计划以“茶播世界”为主题布展如下:
A.山东郑国故城遗址战国墓出土的原始瓷碗中残留茶叶样品 B.《品茶图》(明) C.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发掘鸟瞰图 D.朝鲜半岛最早种植茶叶的地理山
E.浙江湖州出土东汉“茶”字印纹青瓷四系器 F.《备茶图》(辽) G.《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法国油画,创作于1866年) H.广州十三行行商潘振承肖像画
(一)商品属性的“茶”
(1) ①如图图片中,与“茶源自中国”说法最相符的是 ______ 。(把材料字母填涂在答题纸中,双选)
②如图图片中,与“茶之税政”这一古代贸易管理制度相关的是 ______ 。(把材料字母填涂在答题纸中,双选)
(2) 材料F《备茶图》描绘了北方契丹民族品尝来自南方的茗茶,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源自 ______ 。(单选)
A.绍兴和议
B.俺答封贡
C.榷场互市
D.徽商贩运
(3) 为了更好地展现“茶播世界”主题,策展人布置了“茶叶之路”单元,主要有 ______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万里茶道
D.草原丝绸之路
E.西南丝绸之路
将“茶叶之路”与如图中线路进行匹配,填涂在答题卡中。
(二)文化符号的“茶”
材料一:天之悦乐惟此芳茶兮,亦自然自真至实之财利。盖快适之疗治兮,而康宁之信质……茶必继酒兮,犹战之终以和平。群饮彼茶兮,实神人之甘露。
——(法国诗歌)蒙忒《茶颂》 1712年
(4) 材料一与材料G能否进行互证?说明理由。
(5) 以下有关“茶播世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单选)
A.16世纪后由周边传播发展至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传播
B.材料B、F、G三幅图呈现了不同区域却特征相似的茶文化
C.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
D.茶播世界过程中,茶文化通过相互借鉴不断向前发展
2.国际秩序是指使国际社会运行的行为规范及保障机制。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及力量对比态势。
(1) 根据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材料一: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联合国宪章》
(2) 据材料一可知,二战后国际社会力图构建的国际格局是 ______ (单选)
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一超多强格局
材料二: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联合国之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材料四:苏、美、英三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外蒙古(蒙古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乙)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苏美英三国雅尔塔协定(摘要)》( 1945年2月11日)
(3)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国际社会对国际秩序的共同愿景。
(4) 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分析影响国际秩序的主要因素。
3.“左图右史”是指在读史、研史过程中,运用图像和文字互补的方式,以探寻历史的真相,丰富对历史的认识。
(1) 以下描述符合图1雅典的是 ______ (双选)
A.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B.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
C.古典希腊文化的中心
D.颁行公民法影响深远
(2) 关于运用示意图、复原图研究历史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双选)
A.图一示意图能用以研究雅典城邦的制度治理
B.图二复原图能用以研究古罗马的社会生活
C.示意图的证史价值高于复原图
D.示意图与复原图均可直接反映历史真相
请你给郑州商城遗址的文字说明(材料三)配图。
材料三: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朝早中期都城遗址。城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城市布局反映出郑州商城已具备行政、手工业的功能。
以下是两张郑州商城遗址图:
(3) 如与材料三相匹配,你更倾向于选用图三、图四中的哪一张?说明理由。
(4) 参考材料三,写一段与图一相匹配的文字说明。
4.从一国之计时、报时,到全球时间的统一,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自京城达于各省府州县镇,莫不有钟,严夜禁,缉奸匿,载之制书较然矣。
——(明)邓炳《太平府钟楼记》
材料二:在天,齐昏晓者惟日月;在人事,齐昏晓者惟钟鼓。故藩服郡县,皆置钟鼓,剖昏晓,齐庶政。
——(清)《历城县志》
(1) 材料一、二,归纳钟鼓楼在古代社会治理中的功能。
材料三:古巴比伦人已发明“分”这种时间单位,但“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不大。14、15世纪,机械钟被发明,但那时的时钟也没有分针。大概除了铁路、车站等地方以外,在19世纪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根时针就足以划分一天的时间了。到20世纪初,很多人不仅在乎“分”,而且也注意“秒”。
——俞金尧《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四:1870到1914年间,全球有四分之一地区落入欧洲、北美列强掌控。欧洲列强能够说服亚、非国家领导接受标准时间,原因就在于其中许多领导本身是殖民地总督。
——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2)结合材料三、四与所学,概括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对计时需求的变化及其原因。
(2) 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藏在“时间”里的历史?
答案
1.【答案】
1.(1)AE;(2)CH
2.C
3.①A ②E ③B ④D ⑤C
4.能/不能均可,需要围绕互证探究的主题,分析材料一与材料G的史料类型及两则史料反映的时空与内容匹配度,据材料一“亦自然自真至实之财利……康宁之信质……犹战之终以和平……实神人之甘露(法国诗歌)蒙忒《茶颂》1712年”可知,材料一的诗歌是18世纪法国文人对茶的赞美。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以来茶被广泛传播到欧洲引起了上层人士的喜爱的角度分析。据材料“《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法国油画,创作于1866年)”可知,图片G展示了19世纪左右法国的饮茶场景。结合所学从19世纪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大量茶叶被销往西方的角度分析。因此18世纪的诗歌不能直接证明19世纪茶叶在欧洲的传播。
5.B
2.【答案】(1)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欧洲。
E:两极。
F:多极化。
(2)C。
(3)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推动国际规则制定与执行。
(4)政治博弈、经济波动、科技变革、公共卫生危机及地缘冲突。
3.【答案】
(1)AC
(2)AB
(3)图四;理由:材料三提到郑州商城的城市布局反映出其已具备行政、商业的功能,而图四的多重城垣平面图能够更清晰地展示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有助于理解其行政和商业功能的分布。
(4)说明: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展示了古希腊雅典城的布局,反映了其作为古典希腊文化中心的特征。城内包括重要的公共建筑如神庙、剧场和广场,这些建筑不仅是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核心。雅典的城市规划体现了其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同时也展示了其作为民主政治发源地的独特地位。
4.【答案】(1)功能报时功能;治安功能;政务功能。
(2)变化对时间的计量越来越精确,从只关注小时到在乎分,甚至注意秒。原因: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殖民扩张。
(3)看法:“时间”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古代钟鼓楼的计时到近代时间计量的精确化和标准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古代钟鼓楼主要服务于社会治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形态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特征。近代以来,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时间的计量和标准逐渐统一,这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表现,也反映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还体现了列强在全球的政治、经济主导地位。时间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