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信息卷(二)
历史试题
2025.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诗经·周颂·良耜》的诗篇中有“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歌咏,表明农民发现薅除的杂草腐烂后成为肥料,可以使作物生长更加茂盛。到了战国时期,在《荀子·富国》中也记载了“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以上材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政府重视土地的开发耕种 B.生产工具初具专业化特征
C.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特点 D.黍和稷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2.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以获取汗血马为由,发动了一场对大宛国(位于中亚)的大规模战争。其长途奔袭,远征作战风险很大,部分大臣认为大宛国距离较远、威胁不大,纷纷上书阻拦,但汉武帝对出兵坚定不移。汉武帝此举旨在( )
A.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B.扩大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C.加强对边疆地区开发 D.保障丝绸之路商贸的畅通
3.三国时期,公孙氏割据辽东约五十年,公孙度及其子、孙三代经营辽东,建立了较稳固的封建政权,被称为三国之外的“第四国”。公孙氏统治下的辽东地区战乱相对较少,公孙氏又积极采取招徕、安置流民的措施,因此大批中原人口北迁辽东。据此可知,公孙政权( )
A.推动了辽东地区的开发 B.阻碍了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C.加速了地方政权的分裂 D.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4.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航海家,他远航非洲,足迹广及西南太平洋至大西洋,范围超过前代有记载的航海家,其所著的《岛夷志略》,包含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汪大渊本人也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 )
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朝贡贸易体制渐趋成熟
C.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D.对世界的认知有所提升
5.公元1380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1382年,置都察院。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应明朝的13个行省,总计设立七品监察御史110人。从机构编制规模来看,都察院监察御史人数比御史台扩大了2倍以上。据此可知,都察院的设立( )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效率 B.加强了政府监察力度
C.扩大了监察御史的权力 D.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
6.按清朝皇帝最初的设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只是一个随时可能裁撤的临时性机构。但之后,总理衙门大臣的人数却由5人增加到7—11人,他们大多由各部尚书、侍郎兼任,甚至出现“办夷之臣,即秉政之臣”的格局。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统筹规划地方预备立宪 B.协同政见寻求自强之道
C.加强对涉外事务的重视 D.机构设置注重相互制衡
7.清末,西方列强用火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双方的物品加强流通,西式的彩票也在其中。两江总督刘坤一批准发行了“江南义赈彩票”,用来筹集资金赈济江南。之后这种类型的彩票(下图)逐渐流行起来。这种类型的彩票发行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凝聚国民的力量
C.发展本民族工业 D.加强应对灾害能力
8.清末,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开始传入我国。民国时期,在回国的欧美留学生的推动下,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国内产生了更加积极且深入的影响。下表是部分中国留学生在统计学方面的研究课题,由此可知( )
姓名 学校 研究领域 获学位时间 论文题目
朱君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教育心理学 1922 中国留美学生:成功的要素
陈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学 1923 中国移民研究
唐启宇 美国康奈尔大学 经济学 1924 中国农业的经济学研究
陈钟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经济学 1925 中国人口普查:历史性与批判性研究
赵承信 美国密歇根大学 社会学 1933 从分裂到整合的中国生态学研究
郑名儒 瑞士弗里堡大学 经济学 1936 大战前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统计比较
A.近代留学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 B.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转型
C.近代留学生治学报国的家国情怀 D.国家热衷培养高科技人才
9.《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当时由田汉撰写歌词,聂耳为其谱曲。1935年5月10日,《义勇军进行曲》歌谱发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人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使其进一步传播。这说明( )
①广大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华北事变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 ④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得到蓬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鞍山市信利上海熏腊店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1956年为使支援鞍钢的上海人吃到家乡味道,由上海迁入辽宁省鞍山市。其极具江南风味的美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信利上海熏腊店的迁址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国家政策以及工业建设的影响
C.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 D.东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1.2023年11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这说明( )
A.科技创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B.大国主导国际高新技术的竞争
C.中国导航技术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D.通信技术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
12.波斯帝国曾经的都城帕萨尔加德的遗迹上伫立着一根石柱,石柱上的雕刻是波斯国王居鲁士(下图)。他穿着伊朗西部高原埃兰人风格的外袍,戴着埃及人风格的王冠,系着亚述人和腓尼基人风格的绳结,身后是波斯人风格的四个翅膀。雕像反映了( )
A.波斯帝国的希腊化现象 B.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样态 D.经济发展对艺术的推动
13.英国王权经历过多次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野蛮人的军事领袖”;第二阶段是“封建贵族中的第一人”;第三阶段是“主权的君主,国家的化身”;第四阶段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推动英国王权从第二阶段向第三、四阶段演变的主要动因是( )
A.宗教改革的推动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民族国家的形成 D.欧洲国家间的战争
14.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
1887年 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
1891年 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
1898年 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
1900年 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
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学术发展 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增长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演变
15.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并实施中央银行国有化,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平衡发展,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保障政策等。这一变化体现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推行 B.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
C.发达国家政治影响力得到强化 D.欧洲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
16.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文明的死亡是一种悲剧,但是当一个文明已经僵化到无法自我更新的地步时,这种死亡也许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汤因比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社会结构的角度 B.文明演进的角度
C.全球联系的角度 D.时间和空间角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市场专家章利国先生,在其著作《艺术市场学》中指出:中国艺术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汉代已出现了书画市场的初级形态,即“佣书”“佣画”市场,至唐代中国书画市场才真正形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及:“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这或多或少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景象,而且说明在唐代已有书画在市场流通,书画已形成一个有市场的行业了。到宋代,书画交易日益兴盛。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在汴梁相国寺殿后的资圣门前,就专门辟有买卖“书籍玩好图画”的店铺。据记载,在宋代有一种特殊的交易中介人叫牙侩,书画也有书画牙侩。他们活跃在书画市场上,联系买主、卖主,协调书画价格,收取一部分佣金。牙侩还是艺术鉴赏家,兼有艺术评论家和商人的双重身份,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职业。古代书画交易全靠个人的眼力,所谓的诚信也全靠个人的道德及良知,无论是古玩铺还是文物商店的书画交易,都是一对一的买卖关系,这种古代的书画交易方式至今还存在。
——摘编自何海锋《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看唐代书画艺术市场形成的条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书画交易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书画交易兴盛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49年底,中国的公路通车总里程仅为8万公里,那时的公路条件堪忧,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与民众出行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政策的推动,公路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战略工程之一。20世纪60年代,公路建设主要依赖国家出资,在重重困难下仍坚持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机制的引入迅速推动了公路建设。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高速公路建设浪潮带动了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变革。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视,为公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在交通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债务、吸引民间投资,解决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经济活动与居民生活。进入21世纪,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交通的兴起为公路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对交通流量、路况信息的实时监控,提升通行效率,减少拥堵情况。
——摘编自《新世纪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城交交通运输智能化全书》等
材料二
在美国建国初期,各地区之间的长距离交通主要是靠水路,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城镇和村庄,穿越旷野,只能靠步行、骑马或者乘马车。美国建立联邦政府后,领导层开始意识到国家需要建设一个运输网络,以便将松散的州编织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美国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由地方政府修建的本地道路,以满足城镇内的交通需求,并没有跨区域的公路网。“好路运动”是一个民间组织发起的运动,旨在倡导国道系统团结一致的理念。1893年,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了道路调查办公室(Office of Road Inquiry),归属农业部。该办公室的任务是让农业部部长能够调查全美的道路管理系统,调研最佳筑路方法,并授权部长协助农业研究院和实验站传播有关道路的各种资讯,后该办公室更名为公共道路办公室。1915年,公共道路办公室又更名公共道路局,1949年该局正式划入美国商务部,1966年,该局改制为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归属于新成立的美国交通部。
——摘编自官阳《理想之路:漫谈道路交通科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公路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美两国公路建设的共同因素及其启示。(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在古代,西方饮食文化主要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注重饮食的仪式和品质,例如,古希腊人在宴会上会用酒杯祝酒,而古罗马人则有“宴会三部曲”,即前菜、主菜和甜点。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饮食更加简朴,主要以粗粮、豆类和蔬菜为主。同时,也有一些人饮食中包括肉类和奶制品,而采用这种饮食方式更多的是特权阶层。从16世纪开始,西方饮食文化经历了巨大变革,新大陆的食物和调味品被引入欧洲,这些新的食材和调味品,丰富了当时的饮食文化。例如,番茄、马铃薯、玉米和辣椒等食材的引入,使炸薯条、玉米饼等成为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品。19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和方便食品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便利性,汉堡、热狗、披萨等快餐产品风靡一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餐店的数量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跨国快餐巨头迅速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快餐的传播和发展。
——摘编自【美】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概述16世纪以后欧洲饮食文化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保护理念和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经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和弘扬中焕发新生机。
下表为部分世界遗产:
名称 地点 类别 登录年份 编号
泰山 中国山东泰安 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1987年 437
长城 中国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文化遗产 1987年 438
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中国山东曲阜 文化遗产 1994年 704
明清故宫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中国北京东城区、辽宁省沈阳市 文化遗产 1987年(北京故宫) 2004年(沈阳故宫) 439bis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法国巴黎西南郊外 文化遗产 1979年 83bis
独立大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 文化遗产 1979年 78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意大利中部 文化遗产 1982年 174
德文特河谷工业区 英国中部 文化遗产 2001年 103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或多个文化遗产案例,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5届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信息卷(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B C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B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答案】
(1)特点:历史悠久,长时间发展;有专门的市场和专业的中介;依靠个人眼力及诚信交易。(6分)
(2)原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地域的严格限制);书画牙侩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市民阶层兴起,文化需求增加。(6分)
18.【答案】
(1)发展状况: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公路建设起步艰难,主要依赖国家出资,条件较差但仍坚持发展。②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大变革。③21世纪以来,公路建设进入智能交通时代,通行效率提升。(6分)
(2)共同因素:经济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发展的推动;民间力量的参与。(4分)
启示: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支持;注重科技创新;发挥民间力量;加强国际合作。(5分)
19.【答案】
(1)特点:注重饮食的品质;注重饮食的仪式感和社交性;饮食的阶级性明显;饮食种类较为丰富。(5分)
(2)变化:外来食材和调味品引入并成为代表性食品;饮食文化发生巨变;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或答快餐文化和方便食品的出现)。(4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欧洲食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更加全球化的饮食文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4分)
20.【答案】
示例
选取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1分)
论题: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1分)
阐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充满智慧的精华。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强调“为政以德”;长期从事教育事业,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将教育扩展到民间,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他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被后人尊为教育始祖。(3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中许多思想内容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民俗习惯的准则。《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杰作,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一个时代它都可以给人们新的触动、新的启示。(3分)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还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孔子热”的潮流充分体现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世界意义。(2分)
结论:由此可见,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具有极高价值,更通过在其中举行的祭祀、教育和文化活动建构了中华文化认同,树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超越时空,影响世界,是人类智慧的源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