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3 20: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西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睿
2.建立前秦政权的是下列哪个民族(  )
A.匈奴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3.观察下图,这一时期的五个主要少数民族的相似之处是( )
A.内迁 B.混战 C.迁都 D.分立
4.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野蛮的胡人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历史上被称为“五胡”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鲜卑、越、匈奴、羌、氐
C.羯、越、匈奴、氐、羌 D.匈奴、越、羯、氐、羌
5.爷爷给马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马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是指( )
A.司马迁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6.下图方框空白处应填入的朝代是( )
A.西晋 B.西汉 C.魏蜀吴 D.宋齐梁陈
7.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不断内迁。与这一时期的迁徙有关的民族有( )
①匈奴族 ②鲜卑族 ③犬戎族 ④羯族 ⑤氐族 ⑥羌族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8.对于“短命王朝”西晋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评论道,“魏削宗室而权臣篡,晋封同姓而骨肉残”。材料中“封同姓而骨肉残”是指( )
A.牧野之战 B.国人暴动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9.爷爷给小历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历认为不对,因为最终完成三国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个人是( )
A.王导 B.苻坚 C.司马炎 D.司马睿
10.东汉末年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在当时黄河流域形成了民族交融的趋势,促进祖国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为隋朝统一创造了条件。下列历史史事能印证该历史结论的是( )
A.匈奴人冶铁,杂居地汉人经营畜牧业 B.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
C.八王起兵争夺中央政权 D.分封诸王不利国家统一
11.下图两幅壁砖画发现于甘肃嘉峪关,反映了魏晋以来以来北方内迁民族( )
A.生活习俗转变 B.思想观念转变 C.饮食爱好转变 D.生产方式转变
12.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太、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
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
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二、材料题
13.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请写出秦长城的东西起点。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简述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两大趋势,并任意列举两个内迁的少数民族。
三、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材料一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
(2)图中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形势?哪一场战役对这个局势产生了关键性影响?
(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国家短暂统一的政权是哪一个?
1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根据材料,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C A B D C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3.(1)目的:抵御匈奴;东西起点: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2)趋势:北人南迁、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任选2个)
14.(1)曹操,汉献帝;刘备。
(2)曹丕、刘备、孙权(如果不标注国家顺序错)。
(3)三国鼎立;赤壁之战。
(4)西晋。
15.匈奴,乌丸,鲜卑,西域。匈奴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融合加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