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5课时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5课时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08: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二节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课时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7~9年级:①列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②知道枝条和叶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营养繁殖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如扦插、压条、嫁接)。能够述芽的分类,用顶端优势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增产的具体措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区分扦插和压条,培养学生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法。励学生用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型思维。
探究实践:通过处理扦插枝条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认识植物营养繁殖对于生产生活的作用,了解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面对植株培养失败时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中对常见植物的扦插繁殖较为熟悉,但对于未参加过农业劳动的学生来说,较少接触嫁接、压条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教师可从学生接触到的常见营养繁殖方式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营养繁殖的概念;借助探究实践,让学生尝试完成扦插枝条的处理,结合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继续引导学生探究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既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还可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更可用探究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对于芽,学生在春季植物生长时见过这一结构,但往往没有深人观察其生长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顶芽对侧芽的影响,继而形成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科学观念。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3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五课时,继植物的有性生殖后,进一步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教材给出三种基本方式:扦插、压条、嫁接。通过对植物扦插枝条的处理,提升探究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思考提高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最后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结构。学生要根据芽的着生部位和发育情况学习芽的不同类型,通过顶芽对侧芽的影响,介绍植物的顶端优势以及农林生产中消除顶端优势的应用。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如何快速引种
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优良品种的葡萄价格虽
要求尽快、大量种植,保留葡萄的原本味道 贵却广受欢迎,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如
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境和资料卡片,引发疑问 果我们要引种这个品种的葡萄,我们可以选
择哪些方式进行葡萄的种植
过程诊断
调研分析:如果我们要引进优良品种的葡萄,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方式进行葡萄的种植
学校任务② 对比有性、无性繁殖,明晰各自优劣
学习活动 (1)营养繁殖是植物利用营养器 教学活动 (1)什么是营养繁殖?
官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扦插、压条、嫁接 营养繁殖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是三种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2)对比两种培育方式,扦插有什么优点?
(2)营养繁殖可以使繁殖时间更短,同时 (3)营养繁殖保留了亲本的优良性状,那
保留亲本的优良性状。 如果亲本的性状不优良是否会保留?
(3)营养繁殖由于完全保留亲本性状,故
无论亲本性状如何都会完全保留给子代,所
以我们选择营养繁殖的亲本植物,往往会选
择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个体。
过程诊断
(1)结合香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知识,说说种子繁殖有什么优点。(2)对比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葡萄,哪种方式更好 说明理由。(1)种子繁殖可以产生更多变异,利于产生新的品种。(2)葡萄快速引种应该选择扦插,更快且能保留其优良性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 尝试枝条扦插,明晰操作要领
学习活动(1)有芽可以让植物产生植物激 教学活动
素(生长素)从而加速枝条生根。(2)保留 (1)为什么选择有节、保留芽的插穗?
叶片可以让植物光合作用合成营养而叶片过 (2)为什么剪去多数叶片,留下少数叶片?
多会丧失较多的水分,在没有根的情况下不 (3)下端为什么削成斜面?
容易成活。(3)削成斜面可以增加吸水面积 (4)为什么套上透明塑料袋?
增加吸水量。(4)套上透明塑料袋,可以增
加植物周围的空气湿度,从而减少植株水分
的散失。
过程诊断
通过实践操作和感官认知,对扦插的操作要领有更深刻的认知。通过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扦插操作,提升学生的解释、分析等高阶思维能力。教师也可拓展延伸,探究“不同年份的枝条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校任务④ 分析打顶摘心,熟悉芽间影响
学习活动 (1)芽是未完全分化的细胞,是 教学活动 观看葡萄藤开花前的“打顶摘心"
未发育的枝叶或花。(2)根据着生部位可分 视频,同时观察番茄植株打顶与否的视频,
为顶芽和侧芽,根据其最终发展的器官可分 结合资料卡,分析打顶的作用。
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3)顶芽生长旺盛 (1)芽是什么?
时会影响侧芽生长,叫顶端优势,植物整体 (2)芽有哪些类型?
呈宝塔形;而顶芽被摘除后,侧就会迅速生 (3)芽对植物的树形和结果量有什么影响
长出的植株大致呈圆球形。(4)葡萄打顶后 (4)为什么葡萄要进行打顶?
就可以增加其结果的数量,同时可以使果实生长得更加旺盛。
过程诊断
本环节通过葡萄藤“打顶摘心"这一操作引发学生思考。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学习芽的相关知识,既紧扣本节课的主线“怎么让葡萄高产",同时也提升学生将知识用于真实情境中的能力。
达标检测
如果要对葡萄植株进行组织培养,你知道培养基的配方怎么配置吗?组织培养对操作环境和培植环境有什么要求?
查阅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如“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现状。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