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1 06:30:54

文档简介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1.对学生来说,贵州省是相对陌生的省区,地形特征和本区(深圳)差别较大,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2.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基础知识尚不完善,基本能力也没有熟练应用。
3重点难点
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4新设计
1.能多的给学生以具体内容的呈现,让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2.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课堂。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和学生运用地图,了解贵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自然灾害。
5.1.2学时重点
了解贵州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认识喀斯特地貌,了解贵州的自然灾害。
5.1.3学时难点
对地形的影响和气候成因进行分析。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与自然灾害
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一个比较陌生但美丽异常的图片。
活动2【讲授】贵州省的位置
贵州省位于什么位置?
包括经度,纬度,海陆,相对位置等,让学生就自己的认知进行叙述。并就其中的纬度造成的温度影响进行提示。根据经度、纬度范围粗略估算贵州省的东西和南北距离。
活动3【讲授】贵州的地形
通过看图片,与学生一起初步了解贵州省的地势,地形,水文和喀斯特地貌。
活动4【活动】贵州的气候
与学生一起通过分析研究这里的气温、降水等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情况。
活动5【练习】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1)自然环境。
①地理位置: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_____,平均海拔______米
左右。
②地形地势:地势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地
表崎岖。
③气候类型及特征:属___________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
雨。
④河流:_____、北盘江、赤水河等。
活动6【活动】地形特征及影响
通过图片阅读,和学生一起了解贵州地形,分析地形的影响。
1、地形:贵州高原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2、影响:
人口和城镇多集中于山间平原和盆地
小结:
地形特点
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成因
这里分布有大面积的石灰岩,气候温和湿润,石灰岩长 期被告雨水冲刷、溶解、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喀斯特地貌,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带来的影响
1、交通不便。
2、人口、城镇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地
3、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活动7【讲授】喀斯特
补充一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1)石灰岩大面积分布
(2)气候温和作用
实质是水和二氧化碳共
同作用的结果。
活动8【活动】自然灾害
和学生一起通过读图,了解当地的自然灾害:
冰雹;冰冻;干旱;滑坡;泥石流;石漠化……
活动9【活动】带学生一起去旅游……
欣赏图片。
布依族,苗族,彝族……民族风情;溶洞;桥……
活动10【练习】自然灾害小练习
2.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1)自然灾害:贵州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出现_______现
象;每逢暴雨容易发生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环境问题:严重的_____或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严重
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课件46张PPT。贵 州第一课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东部位 置四川云南广西湖南重庆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省会贵阳。地 势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地 形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有“地无三尺平”之说。
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我们国家在整个地球来看,处于五代中的温带,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纬度比较低,比温带热,比热带凉,属于亚热带;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 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0℃10℃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不甚分明;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贵阳、遵义一带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左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问题:请同学们在贵州省地图上找出贵州的主要山脉?地形的影响2018年11月19日12自然地理概况贵州的经纬度位置 北纬:24°37′--29°13
东经:103°36′--109°35 1.自然地理概况:
(1)自然环境。
①地理位置: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_____,平均海拔______米
左右。
②地形地势:地势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地
表崎岖。
③气候类型及特征:属___________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
雨。
④河流:_____、北盘江、赤水河等。东部1 100西高东低高原山地亚热带季风乌江二、地形特征及影响喀斯特地貌表面龙宫内部河流1、地形:贵州高原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1)石灰岩大面积分布
(2)气候温和作用
实质是水和二氧化碳共
同作用的结果。2、影响:
人口和城镇多集中于山间平原和盆地
(2)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成因及其影响自然灾害。。。 。。。布依族服饰布依族石板房苗族美酒苗族服饰苗族芦笙舞彝族服饰彝族火把节安 顺 龙 宫兴 义 万 峰 林织金洞简介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是一
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遵义会议会址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遵义历史 历史名都—遵义遵义会议会址 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黔北佛教名山—金鼎山,位于遵义市金鼎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牛蹄场2公里处,山分九支,犹如九龙环拱,故历史上曾名“九龙山”,海拔高1608米,山势磅礴、群峰峻峨、削立万仞、直插天际,南宋播州(今黔北一带)被尊为播州“群龙”祖山。2.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1)自然灾害:贵州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出现_______现
象;每逢暴雨容易发生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环境问题:严重的_____或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严重
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石漠化滑坡干旱3.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实施_______综合治理、_________等生态
工程。
(2)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_____、生态_____、生态城市的
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石漠化水土保持农业工业课件制作:光明中学 陈勇执教:光明中学 陈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