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疆域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3重点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展示黄土高原的幻灯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活动2【讲授】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师出示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 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自然地理环境
【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 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地形特点】同学们,我们从幻灯片“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P99课文“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 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 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 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P100活动题的对话,分组 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 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活动3【活动】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首先,让学生读P99课文“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其次,让学生阅读P100活动题的对话,分组 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最后,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活动4【练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课堂作业】(单项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鄱阳湖平原3.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 B.千沟万壑 C.雪山连绵 D.崎岖不平4.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不正确的是( )A.过度樵柴,植被受破坏 B.不合理开垦,植被受破坏C.开采矿产,植被受破坏 D.圈养牲畜,植被受破坏5.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自然灾害频繁 ③湖泊面积减少 ④酸雨灾害严重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6.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7.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 )A. 陡坡上开垦耕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植树种草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相结合C.引进良种,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D.发展第二产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人数8.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 )A.大秦线 B.京包线 C.陇海线 D.哈大线9.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布达拉宫 B.避暑山庄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黄山10.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 )A. 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B.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C. 黄土高原的分布规律 D.黄土高原的特殊景观
活动5【测试】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1.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详细信息2.难度:中等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详细信息3.难度:中等
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详细信息4.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详细信息5.难度:中等
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详细信息6.难度:中等
“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泰山
B.衡山
C.华山
D.嵩山
详细信息7.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详细信息8.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详细信息9.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详细信息10.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详细信息11.难度:中等
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活动6【作业】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填空1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南连___________、北抵___________。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2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3 .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月份,而且多______雨。4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32张PPT。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乌鞘岭长城秦岭太行山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图片点击可放大)上帝的游戏这个游戏大约从240万年前就开始了,风就是上帝抛沙的手第5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黄 土 塬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平原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或平原面。塬面平坦、塬坡较陡,周边为沟谷环绕。塬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黄土塬黄土梁是指沟谷之间的长条形高地。长度大小不等,最长达几十公里,宽几十米到几百米。黄 土 梁黄土梁 黄土峁是圆形、近圆形的黄土丘。峁坡呈凸形坡,坡度20°左右。
黄 土 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地貌(图片点击可放大)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严重的水土流失读图8.6 ,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答题注意: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
②烧杯内水量多少;
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 结论: 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看法: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并且归根到底,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或者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植被少黄土特性疏松气候原因干旱地形陡峭人类活动影响修路陡坡毁林开垦采矿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有地形陡、降雨集中多暴雨、土壤疏松(地面物质组成)、植被覆盖少等。 2.人为因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水带走了什么?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讨论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流走之后,导致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6.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7.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气候干旱多暴雨饮水困难洪灾只能种耐旱的作物水土流失人口的增加人地关系恶化脆弱的生态环境地形破碎加剧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修拦土坝修梯田工程措施植树种草生物措施沙棘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突破口穿过黄土高原北部的三北防护林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被称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现有人指出“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保草”,谈谈你的看法。三北防护林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放羊娃的故事记者“你为什么放羊?”答“赚钱呗。”“赚钱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范围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改造自然工程措施:修梯田修拦土坝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改造人类控制人口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退耕还林,还草.头脑大比拼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BD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 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BDD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1地形破碎 2气候干旱 3水土流失严重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D 1、2、3、4D8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 施是 ( )
A植树种草 B 陡坡地建梯田 C 全部发展耕作业 D全部发展畜牧业A9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