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09: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神奇的探险之旅




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和一位生物学家以及表哥一起前往神秘丛林发掘宝藏。
1
遭遇大棕熊袭击,我们爬上大树躲避。
2
在丛林深处发现小湖,打捞宝藏。
3
我们带着宝藏,坐竹筏离开。
4
习作要求:
从教材的示例中选择一组人物或自创一组人物,确定一个探险的目的地,带上合适的装备,尝试写一个探险故事。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这个探险故事。
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难 点
重 点
这个探险故事真精彩,听完仿佛身临其境!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发挥想象,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并给大家讲讲吧!
目的
探寻奥秘
发掘宝藏
拯救生命
保护环境
挑战极限
场景
茫茫大漠
热带雨林
海中荒岛
幽深洞穴
南极冰川
装备
指南针 地图
饮用水 食物
医疗箱 帐篷
登山杖 火柴
防护服 钉鞋
险情
遭遇猛兽
暴雨来袭
突发疾病
断水断粮
落石雪崩
2
3
想象当地的环境和危险
洞穴幽深黑暗、岔路很多,可能会迷路,甚至遭遇毒虫、野兽的攻击
根据潜在危险确定合适的成员
我、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好奇心强的妹妹
1
选定探险地点
(示例)神秘的洞穴探险之旅
4
5
应对潜在危险的装备
探照灯、防虫喷雾、打火机、易燃汽油、医疗箱、水、食物等
创设探险经历
狼蛛从四面八方爬来,点燃火把驱散
破解山洞里的机关,发现宝藏
行文模板
提纲示例
开 头
标题
交代地点、人物
热带雨林探险记
“我”和表哥成成、探险爱好者李叔叔一起前往亚马孙热带雨林探险。
中 间
出发准备
遭遇险情
惊险逃生
探险装备:毛巾、帐篷、指南针、小刀、水壶、食物、便携医疗箱、火柴、易燃汽油、驱虫药等。
“我们”欣赏热带雨林的美景时,一条绿水蚺
(rán)正在悄悄向“我们”靠近。
李叔叔迅速捡起一根粗壮的木棍,在一端缠上毛巾,淋上汽油后点燃,逼退了绿水蚺,“我们”乘机逃离。
中 间
再遇险情
顺利脱险
结束探险
“我”在打水的过程中不慎被毒虫咬伤,李叔叔用消毒水和解毒剂给“我”清洗伤口、解毒,收效甚微。
李叔叔找到可以解毒的草,喂“我”吃下,“我”终于恢复正常。
“我们”收拾装备,跟着指南针指引的方向返回,离开了这片热带雨林。
抒发感受
做任何事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从容应对!
结 尾
标题可以直接以本次习作话题“神奇的探险之旅”命名,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在标题里直接点明探险地点,如《极地冰川历险记》《神秘山洞探险》。我们可以拿与第二讲的提纲示例对应的获奖例文来分析:
【例】热带雨林探险记
好标题先声夺人
1
开门见山,点明探险地点。
常用的命题方法
点明探险地点
南极探险
荒岛奇遇记
惊险的海底之旅
交代探险目的
寻宝之旅
科学考察之行
拯救北极熊行动
提示惊险情节
斗蛇记
迷失之旅
森林探险之遭遇恶狼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探险故事,可以开门见山,在开头交代探险的时间、地点、人物;也可以描写探险地点的环境,直接把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如,获奖例文《热带雨林探险记》的开头是这样的:
【例】在观看了许多有关热带雨林的影像资料后,我对热带雨林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决定和表哥成成、探险爱好者李叔叔一起前往亚马孙热带雨林探险。
好开头引人注目
2
直入主题,交代探险地点及人员组成。
常用的开头方法
在这片神秘的大海里,一条章鱼正在海底悠闲地散步,海底光线昏暗,隐约能看见大片大片的珊瑚丛,五颜六色的,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好看极了。(选自获奖例文《探索深海》)
环境烘托法
我、胆大的表哥和生物学家林博士,在探险途中走进了充满未知的热带雨林,这里将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和惊吓等着我们呢?(选自获奖例文《神奇的热带雨林
探险之旅》)
设置悬念法
表哥脸色苍白,声音越来越微弱,好在向导林叔叔及时拿来了医药箱。他赶紧拿出解毒剂给表哥喂下,表哥这才慢慢恢复脸色。表哥之所以会这样,还要从一周前我们踏上探险之旅说起。(选自获奖例文《惊险逃生》)
倒叙导入法
好故事精彩纷呈
3
在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根据选择的场景、人物、装备,想象“可能会遭遇的一个或多个险情→依靠现有的人和装备如何脱离险境→在脱险过程中又会发生哪些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故事写具体。如,获奖例文《热带雨林探险记》中的探险过程是这样的:
【例】在李叔叔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以下探险装备:毛巾、帐篷、指南针、小刀、水壶、食物、便携医疗箱、火柴、易燃汽油、驱虫药等。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热带雨林。刚一进入热带雨林,我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满眼皆是绿色,到处是从未见过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巨树,它们与缠绕着的藤萝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这里的花草也都奇形怪状,是在城市的花店里
列举携带的装备,表现出“我们”的准备充足。
很难见到的,许多色彩斑斓的小虫点缀其中,组成了一个奇妙的热带雨林王国。我和表哥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完全沉醉在这美景中了。
“你们俩别动!”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叔叔突然冲我和表哥大吼一声,并指了指我们身前不远处的那一丛草。我们疑惑地望过去,吓得脸都白了——一条巨大的蛇正吐着芯子快速向我们靠近。“别慌,赶紧往回退!”李叔叔拿着一根木棍跑过来,把我和表哥拉到身后,“这是绿水蚺,靠捕食水鸟、龟、水豚、貘(mò)等动物为生。它的力气极大,猎物一旦被它缠住,就无法挣脱,直到窒息而死。有时候,鳄鱼都不是它的对手!”李叔叔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毛巾,绑在木棍的一头,然
后淋上汽油,用火柴将其点燃,举着火把朝绿水蚺挥舞。绿水蚺果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依然死死地盯着我们,似乎不想放弃这几个“猎物”。李叔叔则把火把立在绿水蚺面前,阻止它继续前进,然后带着我们快速逃离了。
描写热带雨林的景象,形象具体,令读者身临其境。
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展现出李叔叔的反应迅速,侧面反映了他的探险经验丰富。
险情一:遇到绿水蚺。
我们继续往热带雨林深处走去,同时还记录着周围奇特的植物。渐渐地,我们身上携带的水所剩无几,于是决定先寻找水源。好在我们运气不错,通过地面流动的水线,我们顺利找到一条小溪。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溪边打水,突然手臂传来一阵疼痛,低头看到一只大虫子狠狠地咬住了我。我顿时吓得大叫,将虫子甩开。表哥跑了过来,拿出驱虫药帮我将周围的虫子都驱散,而我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栽倒在地。“不好,这虫有毒!”表哥检查我的伤口后大喊,李叔叔闻声立马赶过来,拿出医疗箱里的消毒水、解毒剂给我清洗伤口、解毒。可我迟迟不见好转,连脸和嘴
都失去了血色。“这可怎么办!”表哥抱着我,急得满头大汗。李叔叔则起身,焦急地在周围草丛翻找着什么。“找到了!找到了!”李叔叔拔下一棵草,兴奋地拿来给我,“一些在毒虫生活的地方生长的草可以解毒,这棵草就是,吃下就没事了。”我赶紧吃下解毒草,果然,很快恢复了精神。
“迟迟不见好转”“脸和嘴都失去了血色”反映出“我”的情况不容乐观,营造出紧张、危急的气氛,牵动读者的心。
险情二:“我”被毒虫咬伤。
到了晚上,我们在热带雨林里找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支起帐篷,燃起火堆,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检查发现带来的物资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收拾好装备,跟着指南针指引的方向返回,离开了这片热带雨林。
略写故事的结局,做到详略得当。
根据选材的不同,可从不同角度表现探险过程的惊险
环境渲染
惊险情节
人物表现
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突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乌黑的海面像无底的黑洞,又如同巨兽,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了低沉的咆哮。(选自获奖例文《惊险的海底之旅》)
我们三个人脸色都变白了,吓得直冒冷汗,腿也忍不住发抖,一时间无法想出应对的办法,只能胡乱地挥动着手中的火把,试图赶退狼群。(选自获奖作文《荒岛求生》)
猴王学着表哥的样子向我扔来一块大石头,群猴也纷纷效仿,我躲闪不及,一块边缘尖利的石头划破了我的脸,更有甚者,直接跳到了我们的身上,用嘴咬,用爪子挠。我们奋力甩开它们,向林外逃去,可猴子们穷追不舍,不一会儿,我们就被追上了。(选自获奖例文《探索神秘森林》)
好结尾画龙点睛
4
本次习作的结尾一般是对这次探险之旅进行总结,抒发感想,从而起到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如,获奖例文《热带雨林探险记》是这样结尾的:
【例】这一趟热带雨林之旅让我大开眼界,我也从中意识到,做任何事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从容应对!
表达自己的探险感受和获得的启示,升华主题。
常用的结尾方式
意犹未尽式
首尾呼应式
总结启发式
我们找到一个安全的山洞,躲了进去,并生起火堆防止野兽靠近,这才放下心来,闭眼休息一会儿。明天,还会有什么样的惊险刺激在等待我们呢……(选自获奖例文《洞穴惊魂》)
我在观看纪录片时,被雪莲花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恰巧生物学家刘阿姨和好奇心强的妹妹也想一睹雪莲花的美,于是我们组成小队,开启了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我们用相机拍下了雪莲花的美丽姿态,然后收拾好装备,离开雪山,结束了这次神奇的探险之旅。(选自获奖例文《雪山之行》)
这次神奇的沙漠之旅,让我深切感受到沙漠环境是多么恶劣。如果环境持续遭到破坏,沙漠面积将会越来越大,这会对人类造成多大的威胁呀!我们一定要保护自然环境,还地球一片绿色。(选自获奖例文《沙漠之旅》)
开头
结尾
考场作文·必背好词和好句
好词
与探险有关的词语
描写遭遇险情
描写环境
描写冒险精神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十万火急
四面楚歌 一触即发
岌岌可危 火烧眉毛
雪上加霜 间不容发
白雪皑皑 寒气袭人
滴水成冰 朔风凛冽
狂风暴雨 惊涛骇浪
冰天雪地 烈日炎炎
黄沙漫漫 酷热难当
不毛之地 穷山恶水
铤而走险 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 迎难而上
临危不惧 以身试险
披荆斩棘 单枪匹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名家金句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选自[英]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好句
名家金句
这时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就在近处有一些岔道。与其死守在这里挨过这沉甸甸的时间,还不如到其中一些岔路上去试试。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风筝线,把它绑在一个凸出物上,他和贝琪行动起来,汤姆打头,一边往前摸索,一边把线放开。走了二十步之后,到了通道的“尽头”。汤姆跪了下来,往下面摸索,然后尽可能伸长双手往角落里摸索。(选自[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获奖佳句
水流加快了,一个急转弯,我们来到了“猿人世界”。在茂密的森林中,我看见了人类的祖先的身影,他们有的坐在草地上,围着一个圆东西看着;有的灵活地在树木之间穿梭、嬉戏;还有的在水边洗脸、洗脚……(写法亮点:运用排比,场景描绘得细致)
无边的荒野,连绵不断的雪山,白云在半空中涌动,就像滚滚的海浪悬在山顶。成群的藏羚羊漫步在荒原中,远处的山沟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雪豹的吼叫。(写法亮点:环境描写让人如临其境)
李伯伯并不慌张,他悄悄地绕到蛇的后方,打算乘其不备将其制伏。谁知,蛇突然转过头,死死地盯着李伯伯。就这样一人一蛇紧张地对峙着,谁也不敢妄动。(写法亮点:情节反转,牵动人心)
1
神奇的探险之旅
开头
开门见山,点明洞穴探险,交代探险动机和团队成员
抒发感悟
介绍携带的装备
中间
结尾
遭遇险情,一波三折
探险服、工具、食物等
蝙蝠袭击,惊险逃脱
遇到蜘蛛,收获颇丰
再遇蜘蛛,成功出洞
遇到困难要善于开动脑筋
神奇的探险之旅
交代故事背景,介绍探险人物、地点。
五月的一个晴日,我在看一本介绍洞穴里的生物的课外读物时突发奇想,想要去实地观察书本上的生物。于是我叫上了胆小而心细的同学阿珍,邀请了见多识广的向导小莫,打算去一处神秘的洞穴探险。
我们穿好厚实的探险服,并准备了水、食物、手电筒、打火机、棉球、探测仪器、药粉、收集的蝇虫、高倍摄像机、记事本等物品放进了探险包里,然后背上探险包,开始了探险之旅。
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我”在遇到险情时的镇定从容。
走进洞穴,到处都是像岩石一样十分奇特的东西,它们构成了许多洞口,洞口的样子大多相似,看上去阴森森的。不久,我们借助探测仪器,探测到第一个洞里藏着许多奇异的蜘蛛。于是我们跟着探测仪器的指引进入第一个洞,可是并未见到蜘蛛的踪影,反而看到了几十只蝙蝠盘旋在我们的头顶,看得出来它们并不欢迎我们这些外来之客。我赶忙从随身携带的探险包中,取出一个小瓶子,放出了提前准备的活的蝇虫,以此分散蝙蝠的注意力,我们则趁机跑向第二个洞口,躲了进去。
巧的是,第二个洞里趴着许多外形奇异的蜘蛛,个头也大得很。见到有人出现,它们快速向我们爬过来,甚至
写遇到蜘蛛后又遇到蝙蝠,一波三折,反映出探险过程的惊险。
还跳了起来,想攻击我们。我赶忙叫小莫从探险包中取出一瓶药粉,撒在我们四周,蜘蛛这才暂时不敢靠近。我们开着手电筒仔细观察这些蜘蛛,惊喜地发现其中就有我们
要找的巴西游走蛛。这真是太好啦!我们十分兴奋,用高倍摄像机拍下了它的样子,并将它的习性特点记录了下来,随后赶紧离开了。谁知出洞时,那些蝙蝠又回来了,我连忙用打火机点燃几团棉球朝蝙蝠扔去,同时带着同伴们快速往洞穴入口的方向跑,最终有惊无险地逃了出去。
这次探险可真刺激呀!也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一味地横冲直撞,要善于开动脑筋,才能解决难题!
总结全文,表达收获的启示。
小作者选材新颖,想象大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了探险过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通过运用大量的动作描写,具体地写出了遭遇的险情及求生的方法,同时呼应了前文的探险准备,足见小作者的严谨。
佳作颁奖词
2
南极之旅
开头
开门见山
总结全文,抒发探险感悟
介绍探险准备,描写南极景象
中间
结尾
遭遇险情,惊险逃生
点明南极探险,交代探险动机和团队成员
“我”身下的冰面裂开,利用绳索脱险
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地面对
结束探险,乘直升机返回
偶遇鲨鱼,“我”巧妙化解危机
南极之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南极,洁白而神秘,勾起了人们探险的欲望,善变的“脸色”和冰冷的“体温”则令人望而生畏。为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和好奇心强的妹妹思思在知识渊博的王博士的带领下,开启了南极之旅。
我们准备好指南针、食物、医疗箱、饮用水、信号弹、铁锤、绳索等物品,便乘直升机前往南极。刚下直升机,眼前是白茫茫的冰雪荒原和连绵不断的雪山,白云在半空中涌动,就像滚滚海浪悬在山顶。一阵风吹来,我顿时感到刺骨的寒冷。“看!是企鹅!”一旁的思思兴奋地喊道。
运用环境描写,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南极的景象,带读者进入情境中。
语言描写既点明了危险的发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突显出王博士探险经验丰富、冷静、当机立断的特点。
这时,我才注意到有一群企鹅正在不远处玩耍。它们好可爱呀!有的在水里觅食,有的把肚皮当作滑雪板来滑雪,还有的似乎在玩游戏,好不快活!
忽然,企鹅们停止了它们的活动,一个个转过身,摇摇摆摆地离去,有些甚至连滚带爬,匆匆忙忙。我正纳闷,脚下突然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王博士大喊:“快往左边跑!冰面要裂开了!”话音刚落,附近的冰面猛地裂开了一条缝儿,不一会儿,那边只剩下一片蔚蓝的海水。我们赶紧逃跑,这时,我脚底打滑,摔了一跤。咔嚓!大事不妙!我周围的冰面毫无征兆地裂开了。我随着浮冰往远处漂去,离思思他们越来越远。“怎么办?怎么办?”我害怕地大喊。“别紧张,冷静下来,
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反映出“我”善于随机应变,同时也交代了求生的方法。
看看你的背包里有什么可以救你。”王博士说道。我打开背包,发现了绳索,麻利地将它拿出来,将一头绑上一个大铁钉,拿锤子钉进身下的浮冰,再把另一头绑上锤子,用力抛向王博士。王博士一把抓住了绳索,并和思思一齐拉动绳索,把我身下的浮冰往回拖。
可就在我即将被拉回王博士和思思身边时,不远处的海面有东西正向我快速地游过来。“鲨鱼,这里怎么会有鲨鱼?”王博士惊恐地大喊,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我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腿软得站不住了。这时,背包里的香肠露了出来,我灵机一动,从医疗箱里拿出麻醉剂注射进香肠,然后把香肠撒向周围。鲨鱼闻到香味赶忙去吃。很快,麻醉剂起了作用,鲨鱼一动不动了。我此时也已靠岸,这才松了一口气。
“吓出一身冷汗”“腿软得站不住”表现出“我”内心的恐惧,“灵机一动”写出了“我”的反应迅速,突显了“我”的机智。
总结全文,抒发探险感悟。
随后,王博士带着我们四处检测海水,想回去后弄清楚这里为什么会出现鲨鱼。收集好数据后,王博士发射信号弹引来直升机,我们乘直升机离开了。
这次的探险之旅可真刺激呀!也让我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应对,才能克服困难。
这真是一次惊险的南极之旅,还没揭开南极神秘的面纱,惊险就陡然而至——冰面碎裂,偶遇鲨鱼,引得读者也为文中的主人公们捏了一把汗。幸好“我”在王博士的鼓励下想出办法,才化险为夷,可见有一个好探险搭档是多么重要。最后,小作者从探险之旅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正是探险的意义所在。
佳作颁奖词
3
神奇的探险之旅
开头
点明户外探险,交代探险动机和团队成员
抒发探险感受和体会
介绍携带的装备,点明探险地点
中间
结尾
偶遇洞螈,小心避开
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
遭遇大蛇袭击,惊险逃生
天色渐晚,结束探险
有惊无险
如释重负
神奇的探险之旅
交代探险背景,点明探险人物。
最近,一则介绍户外探险的新闻报道勾起了我强烈的探险欲望。于是我和胆小而心细的弟弟、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李叔叔组成了一支探险小分队,计划进行一次户外探险!
在李叔叔的安排下,我们准备了食物、水、刀、带探照灯的头盔、手电筒、打火机、棉布等物品。收拾妥当,李叔叔开车带我们来到一座神秘的大山的脚下,并带着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中找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
点明探险地点,为下文作铺垫。
才刚进入山洞,眼前瞬间漆黑一片,我们戴好头盔,打开探照灯,在李叔叔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我一边走,一边警觉地观察周边的情况,生怕黑暗中突然冒出什么来。这时,弟弟突然扑到我怀里,发出惊叫:“啊!这是什么呀?”我和李叔叔顺着弟弟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不远处的石壁上趴着几只灰色的、身子细长的四脚动物。李叔叔打开手电筒照了照,镇定地说:“不用怕,这是洞螈(yuán),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随后他带着我和弟弟小心地绕过洞螈,没有惊动它们,继续向山洞内部走去。
越往里走,山洞也越阴冷。咝咝……咝咝……耳边突然传来奇怪的声音,我四处张望,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很快,我发现某个角落里有一团黑影正在向我们靠近。我
写初入山洞见到的景象,“扑、惊叫”突显了弟弟胆小的特点。
“瞪大了眼睛”“脸色苍白”反映出李叔叔内心的恐惧,说明了情况的危急。
连忙拉了拉李叔叔的袖子:“那儿有东西在动!”李叔叔上前两步想看清楚,却瞬间瞪大了眼睛,脸色苍白地拉着我和弟弟连连后退:“不好,是蛇!快站到我身后,不要乱跑!”那条蛇见我们后退,立刻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向我们逼近。我这才看清这蛇大概有10多米长,身子比李叔叔的腿都要粗,令人不寒而栗。李叔叔镇定地把我和弟弟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打算独自面对大蛇。嗖嗖,大蛇趁李叔叔不备,爬到李叔叔的跟前,用身子围住李叔叔,张口就想咬李叔叔。李叔叔敏捷地跳到一旁,快速地掏出小刀扎在大蛇身上,大蛇感到疼痛缩回了头,痛苦地扭动着身子。李叔叔又拿出棉布点燃后不断扔向大蛇,彻底赶走了大蛇。弟弟和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运用动作描写具体写出了求生的方法,体现出李叔叔的遇事镇定和经验丰富。
总结全文,抒发探险感受和体会。
李叔叔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下午了,洞内的温度会越来越低。于是我们不再前进,原路返回,离开了山洞。
这次探险之旅,虽然十分惊险,但也令我回味无穷啊!它让我明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冷静,迎难而上,找出解决办法。
这篇探险故事,小作者带我们走进了神秘的山洞,体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小作者想象严谨,根据设置的险情描写探险前的准备,并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反映人物心理,突显人物的特点。习作内容完整,整体读来流畅自然。
佳作颁奖词
4
荒岛探险
开头
创设情境
中间
结尾
乘船出海,遭遇暴雨时船触礁
张伟将船补好,“我们”乘船继续寻宝
发现船也漂至荒岛,“我们”得到铁锅、指南针和所剩不多的油
看《金银岛》,得到地图,开启寻宝之旅
乘救生艇漂流至荒岛
张伟凭借丰富的经验得到淡水和食物
利用水瓶聚光煮海水
自制钓竿钓鱼
荒岛探险
开篇创设情境,使故事更具神秘色彩,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一天,我在看《金银岛》这本书的时候,突然从书中飘出一张地图。我捡起一看,在背面发现了一行小字:“如果你想要我们没拿走的银锭和武器的话,那就来这个岛上寻找吧!”正面则标明了岛的经度和纬度以及宝藏的具体位置。我收好地图,找到见多识广的向导张伟,准备和他一起去寻找宝藏。可这事却被心细而胆小的李达知道了,没办法,我只好把他也带上,最后我们带好一些必需品,租了一艘船就出发了。
环境描写表现出出海过程的惊险,通过描写张伟的语言,反映出他的当机立断。
海上的天气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开始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大海也由之前的风平浪静变得波涛汹涌,此时我们的船也随着波浪漂浮不定。突然,轰隆一声,船剧烈地晃动了一下——我们的船触礁了。张伟声嘶力竭地吼道:“快放下救生艇!”我迅速放下救生艇,坐了上去,紧接着,张伟和李达也上来了。救生艇随着波浪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
我们上岸后,便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李达很快发现不远处有几棵椰子树,带着我们一起去摘了几个椰子。回到岸边,我们看见船竟也漂过来了。我们连忙上船检查,
“很快发现”突显李达心细的特点。
承上启下,自然引出求生办法。
发现船上还有铁锅、指南针和所剩不多的油,欣喜万分,然后将这些东西都搬了下来。可饮用水和食物都没了,只剩下几个空瓶子。
现在我们缺少淡水和食物,怎么办呢?只见张伟不慌不忙地捡来几块平整的石头,搭起一个简单的土灶,上面架起一口锅,底下放上拾来的树枝,往锅里倒上海水,再在锅里放件干衣服。原来他是想烧出海水中的盐,然后使海水变成淡水,可火又从哪里来呢?这可难不倒“智多星”张伟,只见他将空瓶子里装满海水,再根据太阳的位置,将瓶子放在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并不断调整位置,使通过瓶子聚焦的阳光落到树枝上。经过漫长等待,树枝果然被点燃了!等海水烧干后,他将衣服一拧,拧出了淡水,
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张伟烧水、钓鱼的熟练,突显他见多识广的特点。
接着把椰子切开,和我们吃起了椰肉,但难以果腹。他便用岛上的树枝、衣服里拔出的线,绑上从李达衣服上取下的回形针,做了一根钓竿,再用剩下的椰肉做诱饵,钓上了鱼;之后,他用油和烧海水得到的盐,以及钓到的鱼,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鱼肉大餐。吃饱喝足后,我们也彻底放松下来,纷纷躺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醒来时,发现船已经被张伟用岛上的木材补好了,我们收拾好行装,登上了船,继续寻找宝藏……
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意犹未尽。
本篇习作结构完整,详略得当,细节描写具体,读起来如身临其境。全文语言流畅自然,想象丰富,介绍岛上探险求生的方法独特,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生动具体地再现了探险之旅的求生过程。
佳作颁奖词
5
热带雨林探险之旅
开头
点明雨林探险,交代探险时间和团队成员
中间
结尾
结束探险,表达愿望
向导警示“我们”热带雨林危机四伏,要小心
遭遇原始部落居民追赶,向导用信号枪逼散
在树林中迷路,借助北极星找到方向
“我”一定还要再来一次!
夜晚下暴雨,惊险逃脱
热带雨林探险之旅
通过向导的话,强调了热带雨林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趁着“五一”假期,我与好奇心强的妹妹、见多识广的向导一起去神秘而危险重重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探险。
亚马孙古木极多,像一根根与天连接的柱子,我们见了,背后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向导镇定自若地说:“你们进去之后要跟紧我,切不可掉以轻心,这里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命丧于此,都记住了吗?”我们点头答应。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村落,正当我们以为可以休息时,向导挥了挥手,示意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他小声提醒道:“前面很有可能是原始部落,
据说原始部落战斗力强,我们要是落在他们手上,可能活不过今晚,我们还是绕道吧!”就在这时,一根用树枝做成的箭擦身而过,钉在了我们身旁的一棵树上!“快跑!”我和妹妹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向导抓着胳膊逃离,身后也响起了奇怪的呜哇乱叫的声音。我和妹妹好奇地回头望,只见一群身着奇怪服饰、身上涂画着古怪图案的人,正举着弓箭向我们追来,我们俩顿时被吓得大声尖叫,脚步也加快了。那群人跑得太快了,眼看就要追上我们 。向导连忙从包里取出信号枪,朝他们的脚边开了一枪。那群人似乎从未见过这种东西,顿时被吓得乱作一团,我们则趁乱跑远了。
“大声尖叫”“脚步也加快了”描绘出“我”和妹妹惊慌失措的样子,“眼看就要追上我们”表现出逃跑过程的惊险。
通过向导的话,既点明了求生的方法,又传授了野外生存小知识。
眼看着那群人已经彻底消失不见,我们这才放下心来。向导找了一些柴草,带我们在一处空地上点了火,烧了水,我和妹妹喝了点儿热水,吃了点儿干粮,这才松口气。稍作休息后,我们跟着地图继续前进,但走了很久都好像在原地转圈,指南针也失去了作用。不管走哪条路总会回到起点,仿佛进入了迷宫一样。渐渐地,天暗下来,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意志也变得消沉,开始萌生放弃的想法。此时,向导仿佛想到了什么,激动地说:“我知道怎么出去了,大家快看天上!”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那是北极星!它出现的位置就是北方。”我们赶紧振作精神,拿着手电筒往北极星的方向走去,终于走出了这片树林,出来后才发现,这边树林的树木竟然会自己改变位置,稍有不慎,就永远走不出来了。
描写夜晚休息时遭遇暴雨,体现出探险过程的一波三折。
此时夜更深了,我们都累极了,于是找了一处空地搭起帐篷,睡下了。谁知没过一会儿,天空突然下起暴雨,地面开始积水,还渗进了帐篷,我们纷纷惊醒,连忙收拾东西往山上跑去。好在我们在山上找到了一处山洞,可以躲雨。再往山下看,我们的帐篷已经被水淹没了。向导搭起一个火堆给我们烤衣服,欣慰地说道:“还好及时醒过来了,不然我们明天就要成为食人鱼的盘中餐了。”
“食人鱼,那是什么?”妹妹睁大眼睛,好奇地问。
“那是一种长30厘米左右的鱼,它长得不大,但恐怖就在于它们一旦发现猎物,就会蜂拥而上,死死咬住猎物。据说它们能在几秒钟之内将一头牛啃得只剩骨头。”
运用语言描写介绍了食人鱼,说明了热带雨林暗藏的危险。
交代探险的结果,表达内心的愿望。
我和妹妹听完都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困意再次袭来,我们就靠在山洞的石壁上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我们本打算继续探险,可惜昨晚的雨下得太大,山下积水迟迟不退。向导只好借助通信器呼叫直升机,准备返回。我坐上直升机,看着下面神秘的热带雨林,暗想:我一定还要再来一次!
习作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衔接自然,能够很巧妙地融入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所存在的危险元素。情节跌宕起伏,紧紧牵动着读者的心,仿佛身临其境。另外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得生动细致,很棒!
佳作颁奖词
6
求生记
开头
“我”和表哥、生物学家一起去海底探险
中间
结尾
抒发探险感受
乘潜水艇进入大海
表哥修好通信器,“我们”获救
惊险逃离潜水艇,被爆炸冲上孤岛
真是“又惊又险”
遭遇巨型章鱼
求生记
交代探险背景及探险人物、装备,一目了然。
我一直向往去神秘的海底探险,于是这天我邀请了一位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并叫上探险经验丰富的表哥,打算来一次海底探险。我们带上指南针、通信器、潜水装备和食物等,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三人登上了潜水艇,扑通一声,潜水艇被扔进了海里,生物学家一拉拉杆,潜水艇立刻启动螺旋桨飞驰。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洋“无光区”的最深处。可正当我们准备进行水下探测时,一条几乎比蓝鲸还大的巨型章鱼突然现身,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它的触角就甩了过来,把我们的潜水艇打飞了,我们也因冲击
先介绍在海底探险时,偶遇巨型章鱼,惊险逃生。
“赶紧拉回”“迅速启动”表现出“我”和表哥的反应迅速、当机立断。
力被甩到潜水艇的角落。更糟糕的是,这一击使潜水艇受
损,出现了裂缝,海水一下子涌了进来,潜水艇操作室顿时亮起了红灯警报。“必须马上离开,潜水艇已经无法运作了。”生物学家大喊道。我们赶紧穿上防压潜水服,从应急舱门离开潜水艇。生物学家突然想到自己的资料没有带出来还想回头去拿,谁知那只大章鱼又游了过来,用触角死死缠住潜水艇,用力挤压,我和表哥赶紧拉回生物学家,迅速启动潜水服上的动力装置,向海面逃离。
没过多久,背后忽然传来潜水艇因故障而爆炸所产生的巨响。瞬间,巨大的冲击波扩散开来,一下子把我们给抛上了海面……
通过描写表哥自制打火机的过程,可见他探险经验丰富的特点。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我们已被冲上海上一座渺无人烟的孤岛。我叫醒表哥他们,问道:“这是哪儿?”“不知道,可能是一个无人岛吧。”生物学家说。好在随我们一起冲上岸的还有潜水艇的残骸,表哥将一些零件拆下后自制了打火机和手电筒。天色已晚,我们在岛上找到一个既能避雨又能防风的山洞,生起火堆,便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我们各自分工,生物学家去找食物,我和表哥来求救。我和表哥再次返回潜水艇残骸处,试着用艇上的通信器发信息,可通信器已损坏,孤岛上更是迟迟接收不到信号,我急得满头大汗,一遍又一遍地发消息,
“我”和表哥修复通信器,生物学家找食物,结合了人物特点分工,合情合理。
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时,表哥四处翻箱倒柜,找来其他还能正常运作的设备进行拆解来修补通信器。他将衣服套在手上,捡来一段完好的电线,与通信器上的电线进行替换,又将信号板搬到海滩上,四处检测信号强度,全都收效甚微,我们只好拿着通信器和信号板垂头丧气地返回山洞。好在生物学家摘了许多野果,还在几棵矮树上找到了鸟蛋,我们才不至于挨饿。
老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天表哥再次拿着信号板去找信号,这下终于接通了通信器。下午,一艘搜寻舰便找到了我们,我们得救了!
我不由得感叹,真是“又惊又险”啊!
结尾抒发探险感受。
小作者的想象生动且大胆,选择了两个探险场景并自然地进行衔接。情节生动,一波三折,牵动着读者的心弦。同时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不仅生动具体地交代了探险时求生的方法,也使探险人员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可感。
佳作颁奖词
7
沙漠之旅
开头
先声夺人,设置悬念
中间
结尾
“我们”找到传送门离开,意犹未尽
“我”、明明和秦叔叔从传送门摔下
交代探险背景
遭遇沙尘暴,惊险逃生
误入沙漠,开始沙漠之旅
明明缺水中暑,顺着仙人掌的根挖出水源
沙漠之旅
先声夺人,点明探险人物。
“啊——”我、心细而胆小的同学明明和探险爱好者秦叔叔一起从空中的一道传送门摔下,我们大喊:“系统!你咋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三人约好来到探险社,机器人把我们送到预约好的机器前,然后我们便躺下,原本是要去世外桃源的,谁知却被传送到沙漠,探险社的通信手表也失灵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沙漠之旅。
探险原因设计巧妙,引发读者的好奇。
进入沙漠,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金色的沙砾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深绿色的仙人掌星星般散落在沙漠……当我和明明还沉浸在这与众不同的美景时,秦叔叔开口了:“沙漠环境险恶,我们还是快赶路找到传送门吧。”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突然,远处出现一条长长的白线,犹如千军万马般向我们奔腾而来。其气势之凶猛,令人生畏。“不好,沙尘暴来了!”明明见状,脸都吓白了,腿直发软 ,在原地一动不动。我和秦叔叔连忙拉起明明,朝避风处跑去。秦叔叔还不忘提醒我们:“快用衣物裹紧自己!遮好口鼻眼!”我们赶紧照做,这才勉强撑过去。
“脸都吓白了”“腿直发软”等描写突显明明胆小的特点,通过秦叔叔的话表现出他的经验丰富,也交代了求生方法。
通过写“明明中暑”这一突发情况,表现出此刻情况的危急,说明了环境的恶劣。
沙尘暴过后,我们发现携带的很多东西都被吹跑了,最让人糟心的是,最珍贵的水也没了。好在明明提前放了一袋水在自己身上,能暂时解渴。但后面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这点儿水怎么够呢?秦叔叔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一般植物的根下都有水源的,我们顺着仙人掌往下挖,应该就能找到水源了。”
这下我们有了动力,纷纷使出全力往仙人掌的根下挖。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明明脸色通红,呼吸也变得不稳定,随后便晕了过去。秦叔叔连忙过来检查他的状况:“糟了,是中暑了!我们可得赶紧挖!”我赶紧加快速度,秦叔叔则砍下几块仙人掌,用刀削去外皮后敷在明明身上,帮他
结尾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意犹未尽。
降温,还喂了一点儿给他吃下,明明这才逐渐恢复正常呼吸。秦叔叔忙完又赶紧接着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股清泉涌了上来。“我们成功了!”我们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番,明明也清醒了过来。
“系统提示,朝着落日的方向走,即可到达传送门。”通信手表此时终于变亮,并响起了提示音。夕阳西下,天空是那么美,我们三人的背影在夕阳的照耀下逐渐拉长,延伸,映照在沙漠上,我们慢慢地向前走,进入传送门……
新颖的开头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描写沙漠的美丽将读者带入情境当中,并借助人物语言提示沙漠的危险与神秘,为后文的遇险埋下伏笔。精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都让惊险之味激荡人心。故事结尾的留白,引起了读者的探究,为故事再添一层神秘的色彩。
佳作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