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翻开课本,阅读经典,那些流淌在文字间的情感的细流,常常令我们动容。我们见证了闻一多先生为国家民族的崛起qiè( )而不舍的努力,这实在令人A.震悚;我们也见识到善良的阿长为我买来粗拙( )的“三哼经”,给我以童年的温暖;我们还体会到鲁迅先生对青年的爱之深,为他们写信潦草而B.深恶痛绝;我们也聆听到东北平原上那幽远的车铃和那深夜的lán( )语,感受到作者对故乡C.挚痛的爱;至于那些峭( )壁上D.酣然入梦的战士们,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揪住了每个读者的心。
1、请给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qiè( )而不舍 (2)粗拙( )(3)lán( )语(4)峭( )壁
2、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 B.深恶痛绝 C. 挚痛 D.酣然入梦
3、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①⑥⑤③②④ B.⑥③②①⑤④ C.④①⑤⑥②③ D.⑥①⑤②③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B.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回首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D.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5.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6.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吧。
7. 下列传统文化常识正确的是( )
A.“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B.“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C.十二生肖中“猴”排在“狗”的后面。
D.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节日,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8.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是__________,它描写了人力车夫 的故事。此外,作品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2)《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请你写一句推荐词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4)《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任务二】在这次活动中,各班都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参与其中,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一: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
活动二:
活动三:
(3)【任务三】在这次班会活动中,你听到你的同桌小明抱怨他的奶奶管他太多,早上出门时还因此和奶奶吵了一架。请你运用以下名言中的一句来劝说他。
名言:A.长幼有序。 B.百善孝为先。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2.前两句中“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后面“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是否矛盾?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
(4)见往事耳
(5)即更刮目相待
14.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新绿
胡竹峰
(1)时令一节节过。雨水、惊蛰、春分,待到清明,窗外彻底亮了,天清地明,景物如诗,诗中有画。
(2)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像天气真应了诗句一般。人在雨中,望着烟笼远树,景致更妙,雨飘在庭院,飘在池塘,飘在田垄,飘在坡地,也飘在人的头面。连下三天雨,半夜有鲤鱼跃上溪头浅滩。凉月如眉,挂在水湾的柳稍上。
(3)柳稍风味最好,丝丝绦绦长长短短,焕然一树新绿。微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终日有纸鸢在天上飞着,高高低低。女孩子穿上春衫,布袖飘摇,韶华胜极。
(4)不独人物鲜活如此,屋前弯弯绕绕几条田埂,也若游蛇一般。田里有浅浅一洼水,远看如镜,映得云白、山绿、树翠。田边有山,不甚高大,却青葱莫名,从山岗绿到岭脚。
(5)清明前后的菜哇,一脉新生。豌豆灌荚了,像是长满一地绿月,摘回来烹熟,风味大佳。韭菜尤好,有种香甜。古人说蔬食以春韭秋崧滋味最胜,这是知味之言,也是经验之谈。韭菜清炒,或炒鸡蛋,都有春鲜美味。
(6)每年清明前后,乡野风味挠心,遂从都市繁华中逃离,去那桑荫稠密、禽鸟幽雅的乡下住几日。一碟青菜,一碗泥螺,喝点新茶,无需饮酒,乘着山风,竟也微感醺然。然后在天清气明的春日夜里,看月亮升上山来,梦也做得清明。
(7)窗口一亮,人就醒了。醒得更早的是采茶人。清明时节的茶最珍贵,可以补贴家用,乡下人舍不得自家喝。绿芽近半寸长时,不论天晴下雨,人总要去采茶。我小时候偶尔也去,人与茶树一般高,一叶叶摘下,半天刚刚盖住箩底。采茶雨天多有不便,连日晴空,也觉得辛苦。从此知道生活不易,一口热饭滚汤要从劳作中来。至今对茶有爱意也有敬意。
(8)茶摘回来即摊晾在檐头廊下堂前宽敞处,碧绿绿一地,让人心生欢喜。
(9)谷雨后,芭蕉叶大栀子肥,茶叶也粗大了,这时农人才去摘一些回来自己喝。那时候的茶。苦,且味道生涩,劳作时倒是格外解渴。
(10)母亲做茶,总在夜里。屋外,风吹田野,蛙声很热闹,虫鸣更热闹。冬日糊上的窗纸,残损大半,炒过的青茶在砧板上,揉搓成紧紧一团,碧绿的汁液渗出来,一股股香气透过窗纸,在山村飘荡。茶叶摊放一夜,才干爽爽收进铁桶,密封得紧紧的,以免走气。
(11)清明时,地气升腾,茶见天长,农人三两天就要去一次茶园。野草越长越高,蒲公英冠毛结成绒球随风飘洒,荠菜也老得开了花。牛终于不用嚼棚里的干稻禾,每日早晨可以吃大把鲜草。午后,有牧人牵它上山,山林里茅草遮身,牛儿吃得肚皮浑圆。山地阴凉,草浅处可卧可眠可立可坐,满满山野之气。
(12)光阴流转,四季时序轮回。清明时节乡野,遍地庄稼,一片翠绿,一片祥和。近年来,乡农造屋早已不用土窑砖瓦,不废柴火。几年里养得山林茂盛繁密。
(13)天地日月清明,人世也安定清明。春阳流水与畈(fàn大片天地)上新绿有远意,水声经流不息。春天凝在花红叶绿里,溪涧池塘涨满水,积蓄自然之力。
17、文章将清明时节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围绕“新绿”,填写下表,梳理文章脉络。
地点 新绿之景
雨中 烟笼远树、鱼跃浅滩
水湾 凉月如眉、( 1 )
田埂 水洼如镜、( 2 )
菜畦 ( 3 )、韭菜香甜
茶园 绿芽满园、茶汁碧绿、( 4 )
18、语言是文章的灵魂,好的语言能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雨飘在庭院,飘在池塘,飘在田垄,飘在坡地,也飘在人的头面。”句中连用五个“飘”字,有何表达效果?
(2)柳稍风味最好,丝丝绦绦长长短短,焕然一树新绿。(分析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19、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第6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0、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屋外,风吹田野,蛙声很热闹,虫鸣更热闹。
21、散文是作者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文学作品。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浓情深思。请你揣摩一下,作者在结尾处传递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叛逆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
(1)与班主任明争暗斗了整整一个学年后,我不得不因数学17分的“光辉事迹”被迫留级。母亲生怕我就此失学,急着四处托人,使我终于有了归处。
(2)漫长的假期里,我想了很多很多。每每看到母亲那双暗藏泪光的眼睛,我心里总会掠过一丝莫名的苦楚。我决定一切重新开始,决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决定走正常孩子的路线,决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辛劳的母亲。
(3)开学第一天,我被安排到了教室角落的空位上。阳光穿过春日的树叶,斑驳地洒在窗台上,远处,有一群飞鸟在蓝天上盘旋。我心里恍然有了一种重获生机的喜悦。
(4)第一节数学课,我虽然听得有些迷糊,但还是坚持把板书的内容抄到了笔记本上。对于我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5)课后,前排男生聊得前仰后合,惟独我默然地坐在窗台旁,享受这份被集体忘却的孤独。有几次,我真想插上前去,和他们说上几句,并因此熟悉,成为日后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6)下午体育课的时候,自由活动的哨声刚响,那些原本在我周围与我紧密相贴的同学们便一哄而散,将我抛在了广袤的操场上。
(7)我坐在荒凉的台阶上,看远处的男生们狂奔,投篮,呐喊,尖叫。偶尔,会有一个棕色的篮球朝我飞来,我稳稳地将它接在掌中,朝远处的那群男生抛去。顷刻间,他们又恢复了喧闹,将前一秒的我深深忘却。
(8)终于有一天,数学老师想到了我,问了我一个关于几何公式的问题。我站在众人的目光中,紧张得语无伦次。结果,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受到了第一个别样的惩罚,誊抄公式一百遍。
(9)前排男生悄悄递来纸条:“需要帮忙吗?五十遍,十块钱,轻松帮你解决问题。”我顿时火了,将揉皱的纸团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脑袋上。
(10)我们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后,我彻底被前排男生们孤立了。每次分发作业,我的作业本都会被他们扔在杂乱的讲台上。于是,我的作业本便经常是新的。
(11)我留了长发,并誓死不剪。为了保持我原有的特立独行,我彻底放弃了数学课。班主任几次找我谈话,均无果而终,最后,在班里大肆批评,我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没出息、最叛逆的孩子。
(12)清早,班上女生在校门外的岔路口遭歹徒抢劫,我信手提起砖头,只身狂追了整整三条街,最后气喘吁吁地将他制服。
(13)录完笔供,已是中午一点多。我胡乱吃了碗清汤面,在网吧的沙发上睡了一个钟头,醒来后再三挣扎,自己到底要不要去上课。
(14)刚进教室,便被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吓到了。前排男生一同高呼:“英雄!英雄!英雄!”
(15)我笑笑,在众人的注视中低着头,走向教室的角落。一个精致的礼品盒,安静地躺在我的座位上;零乱的课桌,也不知何时被收理得整洁有序。
(16)我几乎已经忘却了,自己是何时与他们融在一起的,自己又是何时剪短了头发,重新拾起数学课本,做一名循规蹈矩的中学生。
(17)只是,我比谁都清楚,叛逆的孩子其实最为孤独。他们之所以坚持己见、特立独行,无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旁人的关注。但谁又能料到,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
22.认真阅读全文,依照表格提示,补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留级后 “我” 决定不再叛逆
“我”重新选择叛逆
见义勇为后
23.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4.文中塑造了“我”这个鲜明的形象,你感受到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5.“我”认为“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叛逆”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答案
1、锲、zhuō、谰、qiào 2.A 3.B 4.D 5.C 6.D 7.C 8.(1)老舍;祥子买车;祥子; 刘四; 虎妞; 小福子
(2)《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将带你感受旧中国的北平城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细细品读,回味无穷。(言之有理即可)
9.(1)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独坐幽篁里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双袖龙钟泪不干
10、(1)孝亲敬老,从小做起
(2)举行“孝亲敬老”诗文朗诵
组织“孝亲敬老”绘画比赛
(3)小明,你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所有孝行中最首要的。奶奶爱你,才会来关心你。即使有啰嗦或者说错了的地方,我们也应该理解,并心存感激,所以,请你今天回家后应该跟奶奶道歉,今后有事也都要好好沟通!
11.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哭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12.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所有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前后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3.(1)推托 (2)研究儒家经典 (3)只,只是 (4)了解 (5)重新
14.(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15.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16.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7、(1)柳稍新绿(2)树翠山青(3)豆如绿月(4)野草鲜茂
18、(1)“飘”字传神地写出了春雨落下时柔和轻盈的姿态,与“笼”字相呼应,进一步写出春雨的细密缥缈。五个“飘”字连用,更展示了春雨无处不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态。
(2)运用叠词,有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重叠,强调了柳稍的细密柔亮和错落有致,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
19、承上启下。先写清明时节乡野风味挠心,从而逃离都市,置身乡间,享受乡村风物从而承接上文作者对春鲜美味的喜爱和赞美;再写春夜月明,梦亦清明,开启下文写清明早醒的忙碌采茶人及有关清明茶的人、事和景。
20、环境描写。通过写屋外格外热闹欢乐的田园风光,来反衬夜里屋内母亲做茶时的安宁静谧的氛围,表现对做出的茶的喜爱和赞美,从而表达对孕育茶的乡野自然的热爱。
21、作者在结尾处表达了对春天充满生机活力的万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伟力的赞美和对人世清明安定的向往。
22、被集体孤立后 “我”彻底告别叛逆
2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被集体忘却,被隔离之后的难受、孤寂之感。
24、孝顺、懂事、上进、渴望友谊(怕孤独)、自尊心强、叛逆、见义勇为都可,注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
25、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阐述清楚即可。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