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 9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 9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4 23:28:15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评价卷(九)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1.(2024·泰安期中)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 N
B.一名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 Pa
C.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约为260 N
D.泰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2×105 Pa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 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玻璃管内有少量的空气
D.换用更粗的玻璃管
3.(2024·泰安二模)压强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压强的利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肌肉注射是利用大气压强的作用将药液注入体内的
B.高压锅利用增大锅内压强的方式提高锅内水的沸点
C.龙卷风将屋顶掀起是由于屋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用锋利的菜刀切肉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4.如图所示的现象,其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图甲:用吸管喝饮料
B.图乙:高压锅可以较快的煮熟食物
C.图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D.图丁:吸盘被压在墙上
5.(2024·泰安期中)下列关于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甲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仍为760 mm
B.如图乙的自制气压计,从泰安市政广场拿到泰山玉皇顶,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将会升高
C.如图丙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膜右侧的压强更大
D.如图丁的气体压强传感器,粗管内的气体流速最小,压强也最小
6.(2024·泰安一模)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 B.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C.用吸盘搬运玻璃   D.托里拆利实验
7.(2024·泰安三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C.图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使盆景内的水位保持不变
D.图丁煤气灶点燃煤气后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
8.(2024·泰安期末)图示是自制简易蛋黄分离器,挤压矿泉水瓶,让瓶口贴近蛋黄,松开手蛋黄被吸进瓶子里,这是利用________的作用。
9.(2024·泰安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自制了一个气压计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他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发现管内的液柱高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24·泰安二模)高山上普通锅不容易煮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1.(2024·泰安二模)如图,小美用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发生严重变形,这是因为伞面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伞面下方的空气压强导致的。
12.如图是在某地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的实验装置图,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管内的A点是与液面相平的一个点。此时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Pa。(g=10 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
13.(2024·泰安一模)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该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若考虑空气的流体压强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快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自身重力
B.汽车行驶速度越快,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越大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
A        B
C        D
15.(2024·泰安期末)下列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②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③用高压锅能更快地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④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是因为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6.(2024·泰安期末)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图乙: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③图丙: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④图丁: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7.(2024·泰安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  )
①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小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后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③图丙所示的实验中,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反映探头处水产生压强的大小 ④图丁所示的实验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8.(2024·泰安期中)某同学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周末他带着简易气压计乘坐爸爸的轿车外出,当轿车从山脚开到山顶时,不考虑温度改变,简易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_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9.如图所示的容器是________器。塞子拔出后各液面高低不同,以下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热气球在空中飘浮 ②C919大客机在空中飞行 ③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
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有摩擦。
(1)他先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在右端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继续增加钩码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增加钩码数量,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6 N,小明又找来刻度尺测量针筒全部刻度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总长度为________cm,由以上数据测出本地大气压强的值为________Pa。
21.(2024·菏泽)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压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气压强
B.泰山山顶的大气压强比山脚下的小
C.潜水员在水中上升过程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大
D.飞机机翼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设计的
22.(2024·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23.(2024·烟台)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机翼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机翼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评价卷(九)
1.B 2.C 3.A 4.B 5.D 6.B 7.B
8.解析:由于瓶子受挤压,瓶内的空气被挤出,使瓶子内的压强小于瓶子外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和瓶内压强差的作用下,蛋黄被压入瓶内。
答案:大气压
9.解析: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海拔降低,则大气压变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管内的液柱被压回瓶内,液柱高度变小。
答案:变小
10.解析:气压大小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在高山上用普通锅不容易煮熟饭。
答案:低
11.解析:伞的上方凸起,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面下方的气压大于伞面上方的气压,所以伞面被“吸”发生严重变形。
答案:小于
12.解析: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为760 mm-10 mm=750 mm,此时的大气压强p=ρ水银gh=13.6×103 kg/m3×10 N/kg×0.75 m=1.02×105 Pa。
答案:1.02×105
13.A [由于太阳能汽车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因此上表面空气流速快,下表面空气流速慢,由于流速快的压强小,因此流过汽车的空气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所以汽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汽车行驶速度越快,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越小,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故A正确,B错误;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由A、B选项分析可知,汽车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
14.B [A、C图中模型上下表面对称,即空气流速相同,压强相同,无压强的差值,不会获得向上的升力,故A、C不符合题意;B图中模型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快,向下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向上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因此该图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D图中模型上平下凸,上方空气流速慢,向下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快,向上压强小,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差,压力差,不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故①正确;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因为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②错误;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用高压锅能更快地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③正确;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④错误。故选A。]
16.A [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不大,但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了很多,水产生了较大的压强把水桶压裂了,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①正确;乙图,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能让高压锅很快地煮熟食物,故②正确;丙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向B管中吹气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③错误;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 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④错误。故选A。]
17.C [题图甲所示的实验中,木块匀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①正确;题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小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后,海绵受到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②正确;题图丙所示的实验中,探头所处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所以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反映探头处水产生压强的大小,故③正确;题图丁所示的实验中,当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故④错误。故选C。]
18.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当高处的大气压强减小时,细管内液面上方承受的气压变小,瓶内气压把液体压入细管,使细管内液柱上升。
答案:上升
19.解析:题图中容器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连通器。塞子拔出后,粗管处液柱高细管处液柱低,是因为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热气球在空中飘浮,冲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浮力等于重力,故①不符合题意;C919大客机在空中飞行,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获得升力,故②符合题意;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受到地球引力,故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连通 ②
20.解析:(1)先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在右端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由二力平衡知识,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活塞的拉力大小等于活塞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知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 N。由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继续增加钩码数量,活塞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2)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增加钩码数量,活塞恰好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6 N,此时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和大气压向左的压力与针筒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此时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为F=F拉-f=4.6 N-1 N=3.6 N,由题图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针筒的左端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右端针筒的2.0 mL刻度线与刻度尺的5.00 cm刻度线对齐,则针筒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5.00 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0.4 cm2,大气压强为p===9×104 Pa。
答案:(1)1 不变 (2)5.00 9×104
21.C [用吸管喝牛奶时,先吸去管中的空气,使管中气压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进入吸管再流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泰山山顶的大气压强比山脚下的小,故B不符合题意;潜水员在水中上升过程距离水面的深度越来越小,由p=ρgh可知,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小,故C符合题意;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C [飞机材料除需要较高的牢固度外,质量要较小,因此要选择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故A错误;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所受空气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错误;飞机匀速飞行时,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下方的流速,故C正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飞机在上升时,高度增加,机舱外的大气压将变小,故D错误。故选:C。]
23.解析: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机翼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相对静止的。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慢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答案:变小 静止 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