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09: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记录坚定的脚步,岁月juān kè奋斗的足迹。三年的如歌岁月______,离别与伤感油然而生。面对老师、父母的殷殷期待,同学们有的夯实基础、弥补不足;有的深钻细研,向老师虚心请教……用砥砺奋进的青春 自己的人生篇章。当然,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学习的动力越来越浓。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青春的我们还要向榜样学习。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闻一多qiè ér bù shě、潜心钻研典籍,面对反动派的诬蔑拍案而起;有抗疫卫士逆行出征,挺身而出;有戍边战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有扶贫干部驻村帮扶,ǒu xīn lì xuè……青春的我们,要聆听时代回音,______时代精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juān kè( )(2)qiè ér bù shě( )
(3)ǒu xīn lì xuè(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稍纵即逝 谱写 发扬
B.转瞬即逝 谱写 弘扬
C.转瞬即逝 描绘 弘扬
D.稍纵即逝 描绘 发扬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学习的动力越来越高。
B.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C.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D.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学习的动力越来越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6、下面是小雨积累的部分语文知识,请你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 小雨积累了一些剧种: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和活泼风趣的川剧。
B. 小雨在阅读时发现:文学作品言不尽意时,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C. 小雨积累了“词”的常识: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可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D. 小雨给摘抄的语句这样批注:“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体现了孔乙己非常大方。
7.名著阅读
阅读《简·爱》,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选项内容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简·爱幼年失去父母,被舅妈里德太太收养,饱受表兄约翰·里德的欺辱。
B.圣·约翰要求简爱成为他的妻子,目的是带她去印度传教。
C.简·爱在桑菲尔德担任家庭教师,初次遇见罗切斯特时,帮助他扶起受伤的马。
D.谭波尔小姐在洛伍德学校教导简·爱:“生命太短暂,不该用来记恨仇怨 。”
(2).下面的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跟他有一样的黑皮肤而辱骂她。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而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而我不敢有丝毫闪失,干什么都全力以赴,人家还是骂我淘气鬼……
8.默写古诗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陶渊明《饮酒》)
(5)“月”在古诗词中寓意丰富。如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 , ”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李商隐《无题》的诗句“ , ”表达孤苦和思念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的诗句“ , ”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9.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学校正在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你班(九年级8班)决定4月1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比赛前,班主任想让你(宣传委员)去邀请学校文学社辅导员杜芝兰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你见到杜老师,你会这样说:
(2).中国古诗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中人民离散的痛苦。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1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蹴尔而与之 蹴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③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嗜
④其弟子谏曰 其
13.翻译句子
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14.【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15.【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16.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漫步城市街头,点上一杯以当季茶原叶为茶底的新茶饮,配上栀子花、桂花等调味,让层次丰富的味道绽放在舌尖;秋冬时节,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围炉煮茶,感受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一段时间以来,在社交媒体上,“90后”“00后”惊呼自己“爱喝茶的血脉觉醒了”。
②茶文化是中国文化里的大“IP”,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的重要载体。
③“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人喝茶由来已久,很早之前,人们会在茶中放入蒽、姜、枣、橘皮、薄荷等佐料以调味。“茶圣”陆羽对此很反感。他经过深入研究,编著了《茶经》一书,将源、具、造、器、煮、饮等一一道来。比如,他认为喝茶应保持茶叶本身的清香,即使曾经烤过肉,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有油烟的器具都不能用来煮茶。
④如今,喝茶品茗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年轻人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茶文化,传播茶知识,爱上喝传统中国茶,他们喝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摘编自《当年轻人爱上传统中国茶》,《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7日。图片来自《2024—2025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
【材料二】①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世界最大产茶国。
②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还多次“以茶论道”,阐释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妙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倡导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价值理念。
③一杯“中国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亦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摘编自《一杯中国茶,氤氲全球文化新风尚》,“中国新闻网”2024年10月2日)
【材料三】①在2024乡村振兴大会平行论坛·茶产业论坛上,人民网数字人主持人白泽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话茶与健康,深入探讨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如何协同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与健康:成分决定功效
②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等多酚类及其氧化衍生产物、茶氨酸等氨基酸、咖啡碱等生物碱、茶多糖与黄酮苷等多种次生代谢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所以,坚持适量饮茶具有延缓衰老、调节糖脂代谢、调节免疫等生理作用,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茶产业未来: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③对于中国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未来发展,应该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赋能茶产业,提高茶品质、保障茶安全、开发茶新品、发掘茶功能、拓展茶利用;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为茶品牌铸魂,通过茶品牌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传播、健康功能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空间和消费群体,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享受茶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摘编自《从白泽与院士的对话理解茶与健康》,“人民网”2024年12月16日)
【材料四】①陕茶振兴,科技引领。咸阳市紧抓陕茶振兴机遇,以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茯茶产业转型升级。
②对于咸阳市如何以“茶科技”赋能茯茶产业转型升级,咸阳市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谈到,咸阳市组建了茯茶产业链专家团队,为茯茶产业发展把脉支招、提供技术支持。
③去年,咸阳市投资6.75亿元的泾渭茯茶数智化新工厂投入运营。新工厂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技术提升,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改变了茯茶手工制茶的传统工艺,填补了国内外茯茶智能化生产的空白。
④目前,我们的茯茶产品更加丰富多元,在样式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砖型,设计出更受市场欢迎的便携式小块装、袋泡装、小饼装,还与各类茶叶和多种药用、食用植物拼配,推出功效更多、口感更好、形态多样的系列产品,辣木茯茶、秋葵茯茶、灵芝茯茶等新品受到市场欢迎。另外,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茯茶文创产品、茯茶眼贴、茯茶化妆品、茯茶食品系列等衍生品。
(摘编自《科技赋能,茯茶产业凸显新优势》,《陕西日报》2024年11月28日)
17、如今,我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经过栀子花、桂花等调味的各色茶饮,还能喝到由茶叶、红枣等熬制的“罐罐茶”。如果“茶圣”陆羽穿越到现代,你认为他会喜欢这些茶吗?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明理由。
18、茶,这片神奇的中国树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要想让这片中国树叶在未来继续焕发光彩,可以采取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中已有的经验概括。
19、【悦读·辨析】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
B. 近两年,中国消费者选择喝茶的四大原因是休闲放松、个人爱好、生活习惯、保健养生。
C. 茶叶中富含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饮茶能起到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祛病治病等作用。
D. 在科技与文化的双轮驱动下,茶在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各题。
①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现在其实活在语言的垃圾场,里面堆满了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这些词有好多人在用,也有好多人反感。为啥讨厌这些词,并不是大家莫名其妙的偏见。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是死的,不是活的。
②检验一个语言是死是活,非常简单,只需把它扔在时间里就得了。有的语言是活的,尽管他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有的语言是死的,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
③比如活的语言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死的语言是:厉害了 word 哥。比如活的语言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而死的语言是:蓝瘦、香菇。
④和菜头说过一句话特好:“要想文章活的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这是人性的刚需。完美的表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那些经历被遗忘、已经褪色时,当你翻开那记述时,发现那些事物还在言语中闪闪发光。
⑤其实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的另一个真相是:你出于偷懒,就随手用一些粘粘乎乎、不清不楚的词语来打发自己。其实你的感情和经历远超出了这些词狭隘的范围,干嘛要用不称职的词语糟蹋你自己的宝贵经历呢?
⑥从古到今的智者都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待认知的空间,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
⑦在传说中,阿里巴巴念叨着咒语“芝麻开门”,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迎接他的是一屋子的金银珠宝,由此变成富翁。
⑧当你使用“蓝瘦、香菇”这样的词作为通行证时,另一个神秘的屋子开了门: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棺材,还发着腐烂的气味。棺材里躺着的,都是那些曾经流行的词汇:猴赛雷、人艰不拆、累觉不爱、臣妾做不到、我好方……
⑨当你辛苦一点,追寻的是诗歌、文学的语言,这些语言会领你到达一个图书馆,里面坐满了西塞罗、李白、屠格涅夫、博尔赫斯……那些古老的灵魂躺在哪,只要你愿意,他们都能成为你最真诚可贵的朋友。
⑩人体要锻炼,饮食要健康,修辞和语言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啊,可以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词,自己的句,我们要好好说话。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1.结合全文内容,按要求答题。
(1)结合语境,分别说说“死的语言”“活的语言”的含义。
(2)文章第⑧⑨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2.借助本文观点,联系语境,在(1)、(2)、(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补全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
明明:我们来比较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成语“沉鱼落雁”“ (1) ”。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对啊,《范进中举》中胡屠户骂范进丑还知道用成语“ (2) ”。
明明笑着说:古人的表达真是 (3)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灿烂千阳(节选)
卡勒德·胡塞尼①
对莱拉而言,穆里的生活舒适而安宁。工作并不繁重,下班之后,她和塔里克会带孩子乘坐缆车上帕特里亚达山,或者去品第角。若是天气晴好,人们在品第角能看到远方的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的市区。他们在那儿的草地上铺开一条毛毯,吃着肉丸夹饼和南瓜,喝着冰冻的姜汁饮料。
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莱拉告诉自己,一种值得感恩的生活。实际上,在她和拉希德共同度过的日子中、在那些她的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中,她所梦想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莱拉每天都提醒自己想到这一点。
2002年7月某个温暖的夜晚,她和塔里克躺在床上,低声说起家乡发生的一切变化。那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联军把塔利班赶出了每一座大城市,把他们逼到邻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和阿富汗东南部的山区。一支国际维和部队开进了喀布尔。现在这个国家有了一位临时的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
莱拉决定现在把事情告诉塔里克。
一年前,只要能离开喀布尔,她愿意付出一只手的代价。但过去几个月来,她发现自己开始怀念那座童年的城市。她怀念熙熙攘攘的索尔市场、巴布尔花园、那些挑水的人提起羊皮袋时的呼喊声。她怀念小鸡街道那些卖衣服的商人和雅德梅湾那些卖甜瓜的小贩。
但是,令莱拉在这些日子里如此怀念喀布尔的,并不是单纯的乡愁。她变得心绪不宁。她听说喀布尔盖起了学校,重新铺设了路面,女人再度获得工作;而她在这儿的生活,虽说非常愉快,虽说她对它满怀感激,却似乎……不能让她满足。她觉得在这里的生活并不重要。更糟糕地说,在这儿生活是一种浪费。后来,她开始听见爸爸的声音在她脑里响起:“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莱拉,他说,这一点我很清楚。我还知道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莱拉也听见妈妈的声音。她记得当爸爸提议他们离开阿富汗时妈妈的回答:“我想看到我的儿子梦想成真。当阿富汗解放的时候,我要亲眼看到,这样那两个孩子也就看到了。他们会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这是莱拉现在想返回喀布尔的部分原因,为了爸爸和妈妈,为了让他们能够通过她的眼睛看到这一切。
然后,对莱拉而言,最迫切的还是为了玛丽雅姆②。玛丽雅姆因为她的生活而死去了吗?莱拉问自己。玛丽雅姆为了她———莱拉——能够在外国当一名女服务员而牺牲了吗?也许只要莱拉和她两个孩子平安快乐,无论莱拉做些什么,玛丽雅姆都会觉得没有关系。但莱拉认为有关系。突然之间,她认为非常有关系。
“我想回去。”莱拉说。
塔里克在床上坐起来,俯视着她。
莱拉再次为他的英俊感到吃惊:额头的完美曲线,手臂上修长的肌肉,深邃而聪慧的眼睛。一年过去了,莱拉有时候依然无法相信他们已经重逢,尤其是在像这样的时刻,她会无法相信他真的就在这里,和她一起,成为她的丈夫。
“回去?回喀布尔?”他问。
“只有你也想我们才回去。”
“你在这里不高兴吗?你看上去很开心。两个孩子也是。”
莱拉坐了起来。塔里克在床上挪了挪身体,给她让出空间。
“我是很开心,”莱拉说,“我当然很开心。但……离开这里之后,我们去哪里呢,塔里克?我们会在这里住多久?这里不是我们的家乡。喀布尔是,而且那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变化是好的。我想参与它的变化。我想为它做点事情。我想做出贡献。你能理解我吗?”
塔里克慢慢地点头。“那么,这就是你想要的?你确定吗?”
“是的,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我确定。但还有别的原因。我觉得我必须回去。我不再认为留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
塔里克看着自己的双手,然后看着她。
“但是……只有……只有你也想,我们才会离开。”
塔里克笑了起来。他紧锁的眉头松开了,刹那间他又是原来那个塔里克了,那个还没有患上头痛的塔里克,那个说在西伯利亚鼻涕还没甩到地上就变成冰的塔里克。也许这仅仅是她的想象,但莱拉认为她最近更加频繁地见到这个往日的塔里克。
“我啊?”塔里克说,“我会追随你到天涯海角,莱拉。“
她紧紧地抱着他,吻上他的嘴唇。她相信在这一刻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爱他。“谢谢你。”她说,她的额头抵着他的额头。
“我们回家吧。”
他们需要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安慰两个孩子。阿兹莎依然做着噩梦,前一个星期,有人在附近的一场婚礼上朝天空开了几枪,她还被吓得眼泪直流;莱拉只好和激动的阿兹莎一起坐下来。莱拉只好向阿兹莎解释说,当他们回到喀布尔,塔利班将不会在那儿,那儿将不会有任何战斗,她将不会被送回恤孤院。“我们将会一起生活。你父亲,我,察尔迈伊。还有你,阿兹莎。从今以后,你将永远不会和我分离。我发誓。”她对她的女儿微笑,“直到有一天你想离开我。等到你和某个小伙子谈恋爱并想嫁给他的时候。”
他们离开穆里那天,察尔迈伊十分难过。他紧紧地抱着阿里安娜的脖子不肯放手。
“我可没办法劝他离开它,妈妈。”阿兹莎说。
“察尔迈伊,我们不能带一只山羊坐客车。”莱拉又解释了一次。直到塔里克在他身旁蹲下,向他承诺到了喀布尔之后给他买一只和阿里安娜一模一样的山羊,察尔迈伊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松手。
他们还含泪和萨伊德道别。为了给他们带来好运,萨伊德在门口举起一本《古兰经》,让塔里克、莱拉和两个孩子分别亲了它三次,然后把它高高举起、以便他们能从它下面走出去。他和塔里克一起将两个行李箱放进他的轿车的后备厢。萨伊德开车送他们到车站,客车突突开走的时候,他站在人行道上和他们挥手作别。
莱拉起身向后望去,透过客车的后窗,看着萨伊德渐渐后退;这时她脑海中响起了一个质问的声音。他们离开安全的穆里,她寻思,是不是很愚蠢?回到那片葬送了她的父母和两个兄长的土地,回到那个炸弹的烟雾刚刚散去的地方,是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然后,在她那混乱的黑色记忆中,两句诗冒了出来,那是爸爸和喀布尔道别的诗句: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③
莱拉回到她的座位坐好,眨了眨湿漉漉的眼睛。喀布尔在等待他们。需要他们。他们回家是正确的选择。
但最后一声告别还没有说出来。
【注】①卡勒德·胡塞尼:美籍阿富汗作家,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②玛丽雅姆和莱拉都是拉希德的妻子,她们为了抵抗他的家暴,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在一次斗争中她们杀死了拉希德,为了让莱拉获得自由和幸福,玛丽亚姆一人承担了罪责。③这是一首赞美喀布尔的诗歌,诗人用太阳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妇女。
2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莱拉要提醒自己“她所梦想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是因为这是他乡的美好,而不是故乡的舒适安宁,她的灵魂处在一种漂泊的状态。
B.喀布尔的索尔市场、巴布尔花园、挑水人的呼喊声和小鸡街道卖衣服的商人等一幕幕往日的生活回忆体现了莱拉的思乡之情。
C.莱拉两次跟塔里克表达“只有你也想”的内容,是因为她的丈夫塔里克不想回到千疮百孔的喀布尔,她试图说服他。
D.阿兹莎做噩梦,当有人在婚礼上朝天空开了几枪,她还被吓得眼泪直流,从侧面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2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头描述穆里的生活是为了凸显后文莱拉想要离开穆里前往故乡的心灵冲突,这样的情节设计富有张力。
B.萨伊德让塔里克一家亲《古兰经》三次,又让他们从它下面走出去,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萨伊德悲天悯人的情怀。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莱拉的心理描写,表现出她对带领家人离开安全的穆里这一行为产生了自我怀疑。
D.小说以“回家”为线索,一方面表现战争阴霾里的人民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又展示了阿富汗人想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念。
25.作者说莱拉想回喀布尔“并不是单纯的乡愁”,还有哪些原因?请加以梳理概括。


26.莱拉在离开穆里的车上想起爸爸与喀布尔道别的诗句,请分析诗句的作用。
三、作文
如果你的内心住着太阳,就算外面风雨大作心中依然有阳光普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晴天,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乐观,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信念,有的人的晴天源自热爱……那么,你呢?
27.请你以“我有一片晴天”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规范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的相关信息。
答案
1.镌刻 锲而不舍 呕心沥血 2.B 3.B 4.D 5.B 6.D 7.(1).D (2).选文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大量的内心独白可以直接祖露主人公的心迹,抒发主人公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简·爱追求平等、善于思考、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瀚海阑干百丈冰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9.(1).示例:尊敬的杜老师,您好!我是九(8)班的宣传委员,我班将在4月1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我代表我们班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期待您的光临。感谢! (2).①思乡之情;②宁死不屈,忠心报国
10.少年狂气(狂气)
11.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12. ①用脚踢②通“辨”,分辨。 ③特别喜欢(很爱好)。④他,指公孙仪
13. ①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②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1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15.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16.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17. 示例一:不会喜欢。陆羽认为喝茶应保持茶叶本身的清香,即使曾经烤过肉,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有油烟的器具都不能用来煮茶。而现代的茶饮加入了各种调味,不符合陆羽对茶的追求。
示例二:会喜欢。陆羽虽然反感在茶中加入葱、姜、枣、橘皮、薄荷等佐料,但他深入研究茶艺,编著了《茶经》一书,将源、具、造、器、煮、饮等一一道来。现代的茶饮在茶底的基础上加入栀子花、桂花等调味,丰富了茶的层次,符合他对茶艺的深入研究。
18.①加强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提高茶品质、保障茶安全、开发茶新品、发掘茶功能、拓展茶利用;②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为茶品牌铸魂,通过茶品牌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传播、健康功能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空间和消费群体;③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改变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填补智能化生产的空白;④开发茯茶文创产品、茯茶眼贴、茯茶化妆品、茯茶食品系列等衍生品,不断推陈出新。
19.C
20、网络热词泛滥的时代里,我们要好好说话。
21.(1)“死的语言”指一种刚被说出来时间不长就已经不再有人使用的没有生命力的语言。“活的语言”是指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被无数后代传颂的生命力旺盛的语言。(要扣住“时间”和“生命力”两个点)
(2)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突出强调、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世界上充满了待认知的空间,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的观点。
22、(1)例如:貌比潘安 玉树临风 倾国倾城 闭月羞花(2)尖嘴猴腮
(3)例:很有文化味。/很形象。/很会说话。(观点、表述正确即可)
23.C
24.B
25.①为了爸爸和妈妈,为了让他们能够通过她的眼睛看到阿富汗的解放。②为了搞清楚玛丽雅姆的生死现状。③为了看到喀布尔好的变化,并参与这种变化,为祖国变好做出自己的贡献。④穆里不是她的家乡,她觉得独自享受这里舒适安宁的生活是一种浪费,她要追寻一个阿富汗人的生命意义。
26.①照应了小说的标题。②凸显了莱拉勇敢、爱国爱家的高大形象。离开穆里莱拉疑虑重重,这首赞美诗打消了她的疑虑,坚定了莱拉“回家”的决心,这一变化凸显了她勇敢、爱国爱家的精神。③这两句诗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太阳”象征着阿富汗光明、美好的未来,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眷恋之情。④增强了抒情意味,使得文章更有感染力。
27、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