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期中学情检测
化学学科等级考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B B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D BD C AD
16.(10分) 每空2分
(1)第二周期第VIA族
(2) Cl (1分) bd
(3)OH-+ Al(OH)3 = [Al(OH)4]-
(4)离子键(1分)
17.(14分)每空2分
(1) NH4Cl、ZnCl2
(2) 除去碳单质 (条件不写不扣分)
(3) 漏斗(1分)、玻璃棒(1分)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有利于低温条件下快速干燥(可除去产品表面的水分,防止其在潮湿环境下被氧化,并有利于后续低温烘干,答案合理即可)
18.(12分)每空2分
(1) 分液漏斗 (1分) 除去HCl气体,平衡气压,观察速率(任答两条)
(2)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3) 下(1分)
(4)
(5)
19. (12分)每空2分
(1)①a极(1分) ② ③ 0.05 0.4
(2)①正(1分) 三元锂电极 (1分)
②出 (1分) LinSi-ne-=nLi++Si
20. (12分)每空2分
(1)3.75 (2)60%
(3)通入H2,增大H2的浓度(或通入CO2,增大CO2的浓度)
(4)AC (5)A(1分) (6) >(1分) (7) 75%高一年级期中学情检测
化学学科试题(等级考)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共15题,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共5题。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Br 80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冬季奥运会速滑馆的曲面幕墙使用的超白钢化中空玻璃,其制备原料是氧化钠、氧化钙和石英砂
B.光导纤维由高纯二氧化硅制成,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C.葡萄酒中通常含有微量,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中含有极性键和离子键
B.与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C.NaOH的电子式为
D.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用α粒子轰击铝核试验放出中子,其核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质量数为27 B.核反应中的X元素的原子为
C.与互为同位素 D.该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装置或操作
实验目的 A.用于分离I2和固体 B.从碘水中萃取出碘单质 C.验证非金属性强弱:S>C>Si D.检验草木灰中钾元素的存在
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为为 B.、均为
C.为 D.为
6.“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当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高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C.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在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可以验证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NH3(g)+CO2(g),当混合气体分子量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7. 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的反应,为室温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中吸收能量使得钛氧键发生了断裂
B. 若2mol CO2完全分解生成2mol CO和1molO2 需要吸收30kJ能量
C. 步骤③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D. 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8.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B.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H2O2=I2+2OH-
D.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9.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发现了水及大量玻璃性质的物质,经分析,月壤中含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分别位于不同周期,为同周期相邻的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X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B.的简单离子半径:
C.非金属性:
D.与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10.NO2、O2和熔融KNO3可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O向石墨I电极迁移
B.电池总反应式为4NO2+O2=2N2O5
C.石墨Ⅱ附近发生的反应为2N2O5+O2+4e-=4NO
D.当外电路通过4mole-,负极上共产生2molN2O5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和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组成常见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M>X B.X、Y、Z三种元素可组成盐
C.、均可与水发生反应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W
12.某工厂以铍矿石(主要成分是BeO、、等)为原料,生产无水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Be与Al的性质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1可用作颜料
B.滤渣2的成分是
C.沉铍操作中可用足量NaOH代替氨水
D.BeO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 C(s)+2NO(g) N2(g)+CO2(g) ,n(NO)和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测得n(NO)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反应条件前,0~10min内,
B.a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使用了高效催化剂
D.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a)图可表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能量变化
B.通过(b)图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由(c)图可知,1mol O2(g)和2mol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b)kJ
D.由(d)图可知,A与C的能量差为: E4-E1-E3+E2
15.盐酸羟胺(NH3OHCl)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类似NH4Cl。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Pt电极是正极
B. 图2中,A为H+和e-,B为NH3OH+
C. 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NO(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区溶液的pH均下降
第 Ⅱ 卷(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I.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富硒酵母、二氧化硅、硫黄等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安全性已通过审查,这些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风味改良剂、结构改善剂、防腐剂,用于食品生产中,丰富舌尖上的营养和美味。氧、硫、硒为同一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硒(Se)是一种生命元素,有抗癌、抗衰老等重要功能。富硒酵母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其中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工业上用浓焙烧CuSe的方法提取硒(其中Cu转化为),且有和(固体)生成,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热稳定性: B.与的中子数之和为60
C.酸性: D.还原性:
II.A+、B2-、C-、D、E、F3+分别表示含10个电子的六种粒子。其中:
a.A+、B2-、F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b.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c.D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分子 d.E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e.往含F3+的溶液中滴加含C-的溶液至过量,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消失
(3)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
(4)含F3+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向(4)最终得到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7.(14分)废旧锌锰干电池内部的黑色物质A主要含有MnO2、MnOOH、NH4C1、ZnCl2、碳单质,用黑色物质A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如图:
已知:(未配平)。
(1)第I步操作是为了除去可溶性的 (填化学式)。
(2)第I步后在空气中灼烧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将MnOOH转化为MnO2,另一个是 。灼烧时,MnOOH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时开始分解;Mn2+在pH大于7.7时,开始转化为Mn(OH)2沉淀。第Ⅳ步中的多步操作可按如图步骤进行:
操作①加入NH4HCO3溶液调节溶液pH的过程中有CO2产生,则Mn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操作②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你认为操作③中检测的方法及现象是 时可继续进行操作④;操作④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答一条即可)。
18. (12分) 利用Zn和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的脱硝过程,并探究脱硝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硝速率的影响。模拟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用稀H2SO4洗涤Zn粒,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接近中性;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①仪器A的名称是 ,用稀H2SO4洗涤Zn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足量洗涤后的Zn粒,写出Zn与KNO3溶液反应生成NH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③锥形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套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节为2.5,并通入氮气;将其中一套实验装置浸入热水浴中(或浸入冰水浴中);向三颈瓶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等质量的同种Zn粒,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三颈瓶中的浓度。(已知: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②该实验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有生成。为测定反应液中的含量,取过滤后的滤液100mL,用酸性溶液滴定,消耗溶液的体积为16.00mL。(在此条件下不与酸性溶液反应)。计算过滤后的滤液中的物质量浓度__________。
19.(12分)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可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下图为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的一种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1)大气中存在温室气体CO2,写出C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碳有多种单质,一定条件下,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85kJ能量,则___________(填“石墨”或“金刚石”)更稳定。碳与硅同族,制备纯硅的一种中间产物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程I利用CO2制取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
已知:i.断开1molCH3OH(g)中的化学键共吸收2060kJ的能量;
1molCO2和3molH2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态CH3OH和1mol气态H2O放出178kJ热量。
ii.反应中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H—O
键能/(kJ·mol-1) 436 463
由此计算断开1molC=O需要吸收___________kJ的能量
(3)利用过程Ⅲ的反应设计的一种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d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若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则该电池理论上消耗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0. (12分)复合催化是工业合成甲醇()的重要反应,其原理为。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可再生清洁能源——甲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甲同学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催化剂、200°C的条件下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产物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乙同学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阅读文字材料及图1,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开始至2min末,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 。
(2) 已知:某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当反应到5min时,H2的转化率是 。
(3) 在不改变反应条件(催化剂、温度、容积)前提下,要增大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4) 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C.c(CO2):c(H2):c(CH3OH)=1:3:1 D.v正(CO2)= v逆(CH3OH)
阅读文字材料,及图2,回答下列问题:
(5)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
A.放热 B.吸热
(6)比较压强大小关系:p1 p2(填“>”、“=”或“<”)
(7) 计算C点时,CO的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