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花城版、广教版 《西风的话》(第1课时) 上课班级 四年级
主备教师 王小媚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5.4.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旋律进行的方式,能在聆听音乐片段中分辨出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或同音反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难点 能体验歌曲旋律的内在韵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 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听讲、跟唱。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你们知道它的名字 是什么吗 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喜悦的、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多情的季节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西风的话》。 回忆,展开想象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初学新课(初步探究) 2.播放歌曲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秋天);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柔美抒情).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中速、平缓级进、较慢)。朗读一遍歌词。4.播放范唱,让学生跟唱。5.让学生清唱,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的所在。 聆听歌曲;感受曲风;学唱。 初步感受音乐特征了解音乐节奏以及情感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 1.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2.老师教唱,一句句纠正。3.播放范唱,带领学生齐唱。4.播放伴奏,让学生们尽情演唱。 学生模仿;听音乐演唱。 体现知识与能力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展学习(深入探究) 1、作者和歌曲的介绍“同学们唱出的作曲者的心声,跟作曲家产生了共鸣,真不错,但是那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写得呢?”(展示课件——黄自: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这位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他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首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2、感受不同的风:(与西风对比,巩固秋天西风的感觉)欣赏古筝曲《战台风》这是什么样的风?(急促的、猛烈地、后半部分舒展的) 学生观看课件的作者和歌曲的介绍;学生欣赏古筝曲,感受风的力度; 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开阔视野。
当堂检测(学习诊断) 师:请同学们上台演唱; 学生踊跃参与;展现自我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课堂小结(梳理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 生:《西风的话》。 学生归类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师: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演唱《西风的话》,下节课检查。 西风的话1=F 4/4中速 歌唱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