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特殊视角
--儿童视角的特点和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理解之叙事视角
01 高三质量检测阅读理解示例
02 儿童视角的特点
03 儿童视角的作用
04 阅读练习
高三质量检测阅读理解示例
01
【模拟试题】2025高三湖北七市州 3月考
《日出日落》 朱山坡
外祖母带着我沿着一条废弃的旧铁轨来到了石羊镇。(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切入,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来到石羊镇,直接切入故事场景,沿着“废弃的旧铁轨”这一细节暗示了小镇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破败,也暗示了一种被时代遗忘的氛围。)
这里看上去很破败,充满沮丧和颓废的气息,从空气就可以闻出来。一条乌黑的河穿过镇区(环境被污染),两岸有一些低矮而杂乱的房子,其中一些是被丢弃的旧厂房,屋顶千疮百孔,墙面残破,机械拆掉后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见(曾经工业发达的印证,搬离后现在只留下破败的痕迹)。镇上的人不是很多(人员流失),反正,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数。(小镇环境描写,从视觉、嗅觉等多方面描绘出石羊镇的破败与没落,为故事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与后文外祖母回顾小镇曾经的繁华相呼应)我的到来,首先引起了一个高个子的注意。
我从铁桥那头走过来,在桥中央跟他相遇了。
高个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从哪儿来?”
我回头看外祖母。一路上,她都是我的发言人。我可不敢随便跟陌生人说话。(符合小孩子不敢跟陌生人搭讪的心理,使叙事更显真实)外祖母在我身后大约有三十米的距离。她步履蹒跚,走得很慢,走几步便要停下来歇一阵,一副很不情愿回家的样子。担心她走着走着便睡着了,我得经常回头唤她,尽管她未必能听得到。(展现了外祖母年迈体弱的形象,透过儿童的限知视角读者并不理解外祖母“很不情愿回家”的原因,引发读者的猜测与好奇,可能与石羊镇的破败有关?)
①外祖母没有抬头看我,因此我并没有贸然回答高个子的问题。
高个子说:“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我摇了摇头。“我要去西山看日落。”高个子兴致勃勃地说,仿佛是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要让所有的人知道。(高个子对日落的热爱也体现出他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生态度)
我抬头发现太阳不在头顶上了。他指着前面远处的山。那座山横向着,跟河流的方向是并列的,绵延起伏,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很陡峭,而且草木丛生,看不到路,要爬上去应该不容易。(自然环境描写,高个子看日落的路途是崎岖坎坷的)
高个子腰间挂着一只军绿色水壶,手里抓着一根细长的竹竿。除了高而且瘦,头颅偏小,嘴巴偏阔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说话的时候很和气,也一本正经,并不把我当一个小孩子,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亲近。我觉得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从儿童视角展开对高个子的外貌描写,简单朴素的外貌,言语间的和气与认真,以及与“我”平等友好的相处,都体现出他的善良和真诚。从外貌到语言再到态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物特点,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高个子这一角色。)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日落?”他问我,“对我来说,两个人看跟一个人看没有什么区别。”
我摇摇头。
“明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东山看日出?”他朝相反的方向指了指。
原来东面也有一座差不多同样高的山,跟西面的山遥遥相望,而且走向都一样。我还是摇了摇头。(面对高个子的问题和邀请,我始终保持一种沉默和拒绝的态度,这符合刚进入新环境面对陌生人的儿童的心理,但是高个子不懈的主动邀请也能够看出他随性和不计较的态度,但是高个子为什么会如此不懈地与儿童交朋友呢?)
②“看来你跟他们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高个子说。(高个子对“我”的评价和叹息,体现出他对“我”的期望与失望。这句话也反映出他与小镇其他人之间的疏离感,凸显出高个子内心的孤独。7B对句②表现出高个子希望“我”和小镇上的人们不一样,及对他们的失望,对。)
他可能对我有些失望,叹息一声,离我而去,很快便跟外祖母碰面了。他没有停下来跟她交谈,只是擦肩而过,我甚至不能断定他跟外祖母是否打了招呼或点头示意过。
外祖母的家在金沙巷的巷头,靠近主街道,豆腐铺的旁边。周边还有裁缝铺、打铁铺、理发铺和麻将馆,但傍晚时节冷冷清清的。小镇并不小,在矿业兴旺的那些年,这里曾经辉煌一时。外祖母说,那些年,四面八方的人拥进来,镇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像大都市。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高个子家竟然就在外祖母家的对面,只隔着五六米宽的石板路。一座破败不堪的院子。院门很窄,门板破损得像一块木筛子,上面还长了几朵瘦小的蘑菇。有三四间砖瓦房。屋顶的黑瓦几乎没有一片是完好的,上面还有一些长得老高的杂草。围墙很矮,是石头垒的,石头墙上不仅长着毛茸茸的青苔,还爬满了青瓜藤和牵牛花藤,如果再细看,还能看到硕大的福寿螺。
高个子站在他的院子里朝我喊:“喂,你好!”
我惊喜地朝他点了点头。(儿童心理的体现)
“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他说。围墙的高度才到他的膝盖,他只需要抬脚便可跨出来跟我握手。两个院子,彼此能一览无余。
我心里认同他的说法。(高个子主动与“我”打招呼,并表达了对“我”的友好,他的乐观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积极看法,使“我”感到惊喜并逐渐心里暗暗认同他。这也为后文“我”与高个子之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已经看日出回来了。”他兴冲冲地说,似乎这一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一切都会得心应手。
我终于开口回应了他:“好呀。”
“你见过日出吗?”他问。
我不能肯定。“你见过日落吗?”
他又问。我也不能肯定。
“那你每天都在干吗呢?”他对我很好奇。
我说,我还在上学,现在只是假期。
他沉默了一会儿,沉吟道:“可惜了。你年纪小小的便已经错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高个子独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语言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应该不断拥抱美好与新奇。)
我不认可他的话,反问:“日出、日落有什么好看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肯定不一样。甚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都不是同一个太阳。你明白吗?”高个子说话的时候仿佛高高在上,我得仰视才能看见他的脸。
我不明白。初来乍到,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对一切都很好奇。(高个子试图向“我”传达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的追求,但“我”由于年幼和缺乏阅历,并不能理解他的意思。这段对话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思想碰撞,也体现出“我”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
“就像什么呢……就像每天吃的豆腐一样,都是新鲜的。”高个子说,“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见过一个太阳,而我,见过无数的太阳……”
我觉得哪里不对头,但又说不出来,突然醒悟:可能是跟一个外人说的话太多了。于是我转身要回屋子里去。(高个子通过比喻试图让“我”理解他的观点,但“我”依然感到疑惑,并意识到与一个陌生人说得太多可能不太合适。这种心理变化体现出“我”的谨慎和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
“你得像我一样,不要虚度光阴,每天都要干有意义的事情。”(对日出日落这些美好与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在高个子看来就是有意义的事情。这句话可以看出高个子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并非下文外祖母口中的懒汉。)
他很诚恳地对我说。我回过头回答,好的。
然后,他还急切地告诉我,今天不要吃豆腐,③因为他闻出豆腐铺的豆腐不够新鲜。
“做豆腐的老杜今天早起了十五分钟,意味着今天的豆腐老了十五分钟。”
我回到屋子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外祖母。她却劈头盖脸地对我说,不要听对面的人胡说,他是一个懒汉,全镇最懒的人,每天除了看日出、日落,什么正事都不干。
然而,我从没有见过高个子做坏事,相反,我还看到他做过不少好事,比如,清理巷子水沟里的死老鼠,帮街坊捣掉屋檐下的马蜂窝,给外乡人带路,帮被风雨摧毁巢穴的鸟重建家园……(外祖母对高个子的负面评价与“我”对高个子的正面观察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代人对高个子行为的不同理解,也反映出小镇上人们对外来者或异类的偏见和误解。同时,“我”的矛盾心理也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冲突。)
高个子不仅晴天去看日出和日落,下雨天也去。(高个子对日出日落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新事物的渴望。)“不管下不下雨,太阳每天都会出来的,也会落下去。”他说,“我想去海边看一次日出日落,很想。”
我告诉高个子一个秘密,而且他相信了:只要一直沿着这条河走,一定能看到大海。为此,他十分兴奋,仿佛是迎来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我”的秘密则成为高个子新的希望和动力,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高个子的离开埋下伏笔。6A,对,“我”和高个子的关系从陌生人发展到能分享秘密的熟人,在这种变化中,高个子的形象得以逐步展现。6B.高个子和周围人的对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展现一个小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光芒。)
但我很快便后悔了。不止外祖母、舅舅,还有镇上所有的人,都责怪我做了一件错事。因为几天之后,高个子第一次离开石羊镇,沿着河流,去见识大海。
④高个子的消失在镇上引起经久不息的恐慌。
仿佛他离开后石羊镇的人口骤减了大半,街道、店铺、院落和内心都突然变得空空荡荡。他从没有过那么让人牵挂,甚至还有人将他的离开作为石羊镇继续衰败的标志性事件。
“连他都走了,证明石羊镇彻底没有希望了。”
可是,高个子在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觉得石羊镇有什么希望。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我告诉了他去往大海的秘密。他们认为,高个子此去必死无疑……虽然他是一个傻瓜、懒汉,死不足惜,但他毕竟也是我们的街坊,他的母亲还是一个好人……
问题: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和高个子的关系从陌生人发展到能分享秘密的熟人,在这种变化中,高个子的形象得以逐步展现。
B.高个子和周围人的对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展现一个小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光芒。
C.高个子执着于看日出日落,并不在意人们的看法,看上去是荒唐可笑的行为,这其实是小说独特韵味的元素之一。
D.人们从来没有这样牵挂他,还将他的离开作为小镇的标志性事件,说明人们对高个子有着矛盾复杂的心理。
答案:B “高个子和周围人的对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错。我和高个子的对话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
问题: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①表明外祖母可能对高个子有偏见,与后文她对高个子评价形成照应。
B.句②表现出高个子希望“我”和小镇上的人们不一样,及对他们的失望。
C.句③中写高个子能闻出豆腐的不新鲜,表明高个子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敏感。
D.句④中写高个子消失引起恐慌,是因为人们认为他留在小镇有着重大的意义。
答案:D “人们认为他留在小镇有着重大的意义”过于绝对化,且与文本中的描写不符。文本中并没有明确提到高个子留在小镇有“重大意义”,而是通过他的离开引发的反应,暗示了他曾经的存在对小镇的精神价值。高个子离开后,小镇和镇上的人们因此而“空空荡荡”,甚至有人认为是“石羊镇继续衰败的标志”这种价值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和希望。
问题:8.文学作品中很多故事是在小镇上演的,请比较文本中石羊镇和《祝福》里的鲁镇社会环境有何不同。(5分)
【答案】
石羊镇:
①处在经济转型期,破败凋敝:
②人们消极颓废,生活按部就班,不愿主动改变现状。
③对于小镇的变化,人们心里有触动,有危机感。
鲁镇:
①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封闭沉闷;
②人们受封建思想束缚,落后保守,麻木愚昧。
问题:9.有评论说“朱山坡的短篇小说有一种藏得住秘密的大优雅”,请从高个子形象塑造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1)藏得住秘密: ①通过“儿童”视角观察,真实地把“我”眼中的高个子形象展示出来,让读者思考其人物形象背后的意义。 ②以第一人称叙述,其视角的有限性,让小说有一种神秘感,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 ③运用象征手法含蓄表达,每天“看日出日落”象征了高个子对理想的坚持。 ④自描式的外貌描写,简略地勾画出人物的特征,但普通的外貌下隐藏者与众不同的追求。 (每点两分,任答两点即可,4分)
大优雅:指的是主人公高个子的坚持理想、追求美好,热情友好、真诚普良。(2分)
儿童视角的特点
02
1 纯真性
儿童视角的特点
儿童的思维相对单纯,没有受到太多世俗观念的影响,看待事物往往更注重其表面的、直观的特征。
例如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对成人世界的虚荣、贪婪等现象感到不解,他更关注玫瑰的美丽和狐狸的真诚,以纯真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
2 好奇性
儿童视角的特点
儿童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追问“为什么”。
像在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小英子对惠安馆前的疯女人、草丛中的小偷等都充满好奇,她的好奇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也让读者跟随她的视角去探索那些神秘的人和事。
3 情感性
儿童视角的特点
儿童的情感表达较为直接和强烈,他们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桑桑对纸月有着朦胧的好感,他会为了保护纸月而与欺负她的同学打架,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
儿童视角的作用
03
1 使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在《城南旧事》中,以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展开故事。英子不谙世事,她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没有成人的偏见与预设。例如,她与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交往,不觉得秀贞疯癫可怕,只是单纯地听她讲述故事,如实记录下秀贞的言行和自己的感受,让读者能更客观地了解秀贞的真实遭遇,而不是被外界的传言所误导。
儿童视角的作用
2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
在《小王子》里,以儿童般纯真的小王子的视角进行叙述。小王子的语言简单直接,如他对玫瑰的感情表达:“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这种平易亲切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纯真的世界,更能感受到小王子内心的情感。
儿童视角的作用
3 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
在《铁皮鼓》中,奥斯卡三岁时决定不再长大,以他独特的儿童视角来观察成人世界。他看到成人世界的荒诞和虚伪,比如在纳粹统治时期,大人们的种种行为在他眼中是那么不可思议。奥斯卡的视角使读者以一种陌生的眼光去审视熟悉的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的黑暗面。
儿童视角的作用
4 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的儿童视角推动着情节发展。汤姆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带着小伙伴们去墓地探险,意外目睹了一场谋杀案,这一情节成为故事的转折点,引发了后续一系列寻找真凶、躲避追杀等情节,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波折。
儿童视角的作用
5 丰富人物形象
在《呼兰河传》中,以萧红童年的视角来塑造祖父的形象。萧红通过描写自己与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如祖父教她辨认谷子和狗尾草、陪她在园子里玩耍等细节,从儿童的眼中展现出祖父的和蔼可亲、善良慈爱,让祖父的形象生动而丰满。
儿童视角的作用
6 凸显问题,深化主题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以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个青春期少年的视角来凸显主题。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虚伪深恶痛绝,他渴望守护纯真。通过他的经历和内心独白,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青少年成长困境的关注以及对纯真与美好的追求这一主题。
儿童视角的作用
阅读练习
04
我们看海去
林海音
因为放学后要练习跳舞,今天回来得晚一点儿。在兴华门的土坡上,我还是习惯地站了一会儿。城墙上面的那片天,是淡红的颜色了,海在这时也会变成红色的吗 我又默默地背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那么现在不可以说是“金红的太阳,从天上落下去”吗 对的,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
我看见收买破烂货的挑子又停在隔壁人家门口了。挑挑子的人呢 我不由得举起脚步
走向空草地那边去。这时门前的空地上,只见远远地有一个男人蹲在大槐树底下,他没有注意我。我迈进破砖墙,拨开高草,一步步向里走。
还是那个老地方,我看见了他!
“是你!”他也蹲在那里,嘴里咬着一根青草。他又向我身后张望了一下。招手叫我
也蹲下来。我一蹲下来,书包就落在地上了。
“我猜你在这里。你该来了!”
“我该来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惊奇地问。
“没有什么意思呀!”我也惊奇地回答,“你还有故事没跟我讲哪!不是吗 ”
“对对对,咱们得讲信用。”他点点头笑了。他靠坐在墙角,身旁有一大包东西,用
油布包着,他就倚着这大包袱,好像宋妈坐在她的炕头上靠着被褥垛那样。
“你要听什么故事儿 ”
“你弟弟的,你的。”
“好,可是我先问你,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儿呢 ”
“英子。”
“英子,英子、”他轻轻地念着,“名儿好听。在学堂考第几 ”
“第十二名。”
“这么聪明的学生才考十二名 应当考第一呀!准是贪玩分了你的心。”
我笑了,他怎么知道我贪玩 我怎么能够不玩呢!
他又接着说:
“我就是小时候贪玩,书也没念成,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兄弟,那可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他说,他长大毕了业,还要飘洋过海去念书。我的天老爷,就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奔窝头,我们娘儿仨,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呢!唉!”他叹了口气,“走到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明白我的话吗 ”
我似懂,又不懂,只是直着眼看他。他的眼角有一堆眼屎,眼睛红红的,好像昨天没睡觉,又像哭过似的。
“我那瞎老娘是为了我没出息哭瞎的,她现在就知道我把家当花光了,改邪归正做小买卖,她不知道我别的。我那一心啃书本的弟弟,更拿我当个好哥哥。可不是,我供弟弟念书,一心要供到让他漂洋过海去念书,我不是个好人吗 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 坏人 嗯 ”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 我摇摇头。
“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我抬头看看天,忽然想起来了,“你分得清海跟天吗 我们有一课书,我念给你听。”
我就背起“我们看海去”那课书,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我念一句,他点头“嗯”一声。念完了我说:
“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 可是它也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 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
“对,”他点点头很赞成我,“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你分得清这些。将来,等我那兄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可以看见大海了,看它跟天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高兴得又念起来。
“对,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还有什么太阳来着 ”
“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
我一句句教他念,他也很喜欢这课书了,他说:
“小妹妹,我一定忘不了你,我的心事跟别人没说过,就连我兄弟算上。”
什么是他的心事呢 刚才他所说的话,都叫做心事吗 但是我并不完全懂,也懒得问。
只是他的弟弟不知要好久才会坐轮船到外国去 不管怎么样,我们总算订了约会,订了“我们看海去”的约会。
他从口袋掏出一串珠子,但是我不肯接过来。
“你放心,这是我自个儿的,奶奶给我的玩意儿多啦!全让我给败光了,就剩下这么一串小象牙佛珠,不知怎么,扯在镜柜上,就始终没动过,今天正好送给你,这是咱们有缘。小英子,记住,我可不是坏人呀!”
他的话是诚实的,很动听,我就接过来了,绕两绕,套在我的手腕上。
几天后,我和同学走进新帘子胡同,也有几个巡警向胡同里面走去。又是谁家丢了东西吗 我的心跳了,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幸。
前面一个巡警手里捧着一个大包袱,啊!是那个油布包袱!那么这一定是逮住他了,我拉紧了宋妈的衣角。
“小子不是做贼的模样儿呀!人心大变啦!好人坏人看不出来啦!”
一群人过来了,我很害怕,怕看见他,但是到底看见了,他的头低着,眼睛望着地下,手被白绳子捆上了,一个巡警牵着。我的手满是汗。
我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
妈妈说:“小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 你不是喜欢作文章吗 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反抗妈妈这么教我!
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决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
“我们看海去”。
答案:
①使故事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充满了童真。“我”要分清天和海、好人和坏、疯子和贼子,“我”为他被抓而紧张担心,都能体现儿童独特的思维。
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故事的悲剧性。对叙述者“我”来说,“我”无法体会小偷的心事,只当成是一个故事来听,不谙世事、单纯幼稚的儿童不会洞察悲剧的意蕴。
③使故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有限性,增加了作品内部的张力。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既单纯美好又充满疑惑,“我”同情小偷,又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大事小言甚至言不及义,引发读者的思考和代入感。
④凸显深刻的社会问题,深化小说的主题。儿童眼光的单纯和逻辑思维的简单,反衬出成人世界的理性与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
问题:本文以儿童视角叙述故事,请结合文章简析其好处。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