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2025年高考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2025.04
翻译: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最美文言翻译
原文:我喜欢你。
翻译: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翻译: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
翻译: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原文:我越来越喜欢你。
原文:我很想你。
原文:与你相爱,永不变心。
翻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无衣》
最美文言翻译
原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无眠。
翻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原文:太高兴了。
原文:别睡了,起来嗨。
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翻译:老头八十岁,当兵去了。
最
囧文言翻译
原文:老翁年八十,卒。
翻译:守着窗子望着外面的人,怎么只有我长得这么黑。
原文: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
原文: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翻译:我喝死都不怕,一杯酒怎么够呢?
原文: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翻译:三岁的时候嫁到你们家,每天操劳也很辛苦啊!
近五年该题考察情况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第13题翻译)(8分) 采分点 命题特点
2024 新高考Ⅰ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当、分、乡
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 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得当、愧、文 2023 新高考Ⅰ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骄侮、先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请、审 2022 新高考Ⅰ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岁不熟,奈何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折节、去 ①以考查实词、虚词为主,考查句式为辅。
②两句翻译,分值为8分,每句字数在15-25,采分点一般为二个或三个。
③翻译的句子多为对话句,少量为叙述性的语句。
④总有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近五年该题考察情况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第13题翻译)(8分) 采分点 命题特点
2021 新高考Ⅰ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患、受赇、密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恶、过、乐 2020 新高考Ⅰ 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已而、冀、图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所司、承追、趣 ①以考查实词、虚词为主,考查句式为辅。
②两句翻译,分值为8分,每句字数在15-25,采分点一般为二个或三个。
③翻译的句子多为对话句,少量为叙述性的语句。
④总有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做一做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引物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6.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做一做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我心里想的很远,眺望美人 ,(美人)却在天的那边。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况且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做一做
6.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译: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诸侯朝见天子,穿着礼服,带着礼帽,我愿意做一个小的司仪。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译: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家和国。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译: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险境,与各诸侯国结怨,然后才心里痛快吗?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来找茬
① 缺乏赋分点意识,关键点没翻译,非关键点倒翻译。
② 直译意识不强,遗漏了对某些词的翻译。
③ 不灵活意译,生硬直译造成译句生涩。
④ 多义词弄错意思,翻译不能切合语境。
⑤ 搞不清楚特殊句式,翻译不合乎现代语法规则。
⑥ 不明了句子的陈述对象,翻译时常遗漏主语。
⑦ 不注重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造成翻译不流畅。
⑧ 忽略补充原句中的省略成分,导致译句不连贯。
归纳常见八大失误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种意识
六种方法
五种句式
三条标准
两个原则
四个步骤
踩点得分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信 达 雅
审、切、连、查
五种句式
留、删、换
调、补、变
明晰高考评分标准能使我们解题方向更明,翻译关键点更清。为此,我们谨以2024年高考典题为例,精析深悟翻译题的评分标准,抓关键,明得失,准确把握翻译采分点。
一、培养踩点得分意识
(2024年新课标Ⅰ卷)把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真题示范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思考:假如你是出题人,你会把上面两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设为得分点?
当:率领
分:分散
乡:对付
得当:适当的机会
愧:惭愧
文:文饰,掩饰
(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审出得分点
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高频虚词
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
语后置句、固定句式
大意:联语境、找主干、补省略
课堂小练
请你运用刚才所学,从出题人的角度翻译下列句子,并明确得分点。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少焉: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固:本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二、把握两个原则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发语词、语气词等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词可不译。
原文:师者,所以 传 道 受 业 解惑也。
译:老师,是用来 传授 道理 教授 学业 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意译为辅,文通句顺:难以直译后,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意译需要根据词语的本意及上下文来揣摩。
原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不是善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利足:善于行走,为意译。)
三、遵从三条标准
1.“信”: 真实,准确。做到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
2.“达”: 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
从句顺。
例: 贼闻仁贵复起为将,素惮其名,皆奔散,不敢当之。
译文:薛仁贵仗着自己勇猛,想建立大功,于是改变自己衣服的颜色,穿着白色的衣服。
译文:敌人听说薛仁贵被再次起用担任将军,(因为)一向惧怕他的威名,(所以)全部逃亡溃散,不敢抵挡他。
三、遵从三条标准
3.“雅”: 生动、优美、有文采,能译出原文的风格。
例:曹公,豺虎也。
译文: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四、践行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 语境、得分点、关键词语、特殊句式。
第二步:切 以词为单位切分对译,字句落实莫疏漏。
第三步:连 将切分翻译的词连缀成句 。
第四步:查 检查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书面语表达规范。
(2023年新课标Ⅰ卷)把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真题示范
材料一: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1.审语境。根据上文可知,语境是襄子从围困中被救出之后,让高赫做了受赏人里的第一名,有人问他为什么高赫没有大功劳还要让他做第一。翻译的句子是襄子的答复。
2.审得分点,抓住重点。“骄、侮、先”
3.切分字词,连字成句。步步为营,落实“三招六式”。
吾 群臣 无有 不 骄 侮 之 意 者 , , 唯 子 不 失 君 臣 之 礼 , 是以 先 之 。
, 。
我的
各位大臣
没有
不
骄傲
轻慢
的
意思
的人
只有
高赫
没有
失去
君主
臣子
之间的
礼节
因此
在前面
他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4.查 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书面语表达规范。
直译之后,发现“没有不骄傲轻慢的意思的人”和“因此在前面他”不通顺。
①根据直译,可以知道句子大意是,他的群臣都有骄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去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没有不骄傲轻慢的意思的人”改为“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
因为前面有了“群臣”,所以这里承前省略可以把“人”删去。
②根据语境,张孟谈问的是为什么高赫“为赏首”,即为啥是第一,所以此处就可以把“因此在前面他”改为“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③到这里所有语句就都通顺了,可以作为答案写下来。
答案:
翻译: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或先奖赏他)。
采分点:骄侮,高傲轻慢,(1分);先,以……优先,放在前面(1分);准确通顺的句意(2分)。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
真题示范
(2023年新课标Ⅰ卷)把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请 略 说 一隅 , 而 君子 审 其 信 否 焉 。
,
请允许
简略
说
一小部分
而
您
审查
它
真实
不
不译
答案:
翻译: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采分点: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1分);“审”,仔细考察(1分);准确通顺的句意(2分)。
五、牢记五个注意
五个注意即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牢记五种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省略句
④倒装句
⑤固定句式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③复造候风地动仪。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规律一: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仪器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通用的词、成语,皆保留不动。
留
课堂小练
(2022·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靡使有余,何如 ”王曰:“不可。”
译文: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说:“该拿那些商朝的将士和民众怎么办
保留词语 武王、太公
关键词语 克、奈.…何、士众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
规律二:删除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和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删
“夫”发语词
“也”表句中停顿,无实义。
“出入”偏义复词,“出”是衬词,无实义。
“也”语气词
“来”语气助词
课堂小练
(2023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
译文:他以后如果回国,必然要诛杀那些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必定首当其冲。
删除词语 也
关键词语 无礼、首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②)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③ 草行露宿。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规律三: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换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换
疏远;信任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在草地里;在露天下
通“悦”,高兴
课堂小练
(2021·新高考卷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
译文: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着贿赂他们。
关键词语 “患””吏”“受””密”“赂”是单音节词,应换成双音节词“担心”“官吏”“接受””秘密”“贿赂”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 夫晋,何厌之有
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规律四: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周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调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课堂小练
(2021·全国卷Ⅰ)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译文: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
特殊句式 “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法断之”。
关键词语 忿、信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 沛公谓张良曰:“……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③ 竖子,不足与 之 谋。
④ 今以钟磬置 于 水中。
规律五:“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隐含的成分,使句意完整。
补
主语
谓语
宾语
介词
课堂小练
(2022年全国甲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陈轸)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译文:楚王不听从(陈轸的建议),说:“我的计划已经很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来等着看我(得到割地)吧。。
补充内容 句中的“楚王不听从”省略了宾语“陈轸的建议”,“以待吾事”后省略了“事”的具体内容“得到割地”。
关键词语 善、弭口
六、熟知六种方法
翻译下列句子,探究翻译技巧
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②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③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规律六: 古文中使用比喻、借代、用典、委婉、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才用“意译”,“变”即“意译”。
变
比喻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
杯杓代酒,可译为“酒力’。
指发动战争。
指陈涉。
课堂小练
(2019·浙江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闽藩。
译文: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变通词语 毛发之用: 微小的用处
关键词语 尚、薄
巩固提升
(2022年新高考Ⅰ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1)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 (大意2分;“岁不熟”“奈何”每处1分)
(2)如果燕国不能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大意2分;“折节”“去”每处1分)
巩固提升
(2021年新高考Ⅰ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1)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得分点为:“患”“赇”“密” )
(2)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得分点为:“恶”“过”“乐”)
巩固提升
(2020年新高考Ⅰ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1)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使左光斗家破人亡。(得分点为:“所司”“承追”“趣” )
(2)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就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法司,可以缓死,为以后考虑。 (得分点为:“已而”“冀”“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