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新人教版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下列有关棉花种子在探测器中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的胚可发育成棉花幼苗
B.种子萌发时要吸收水分
C.棉花的嫩叶是由子叶发育而来
D.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质量要先减少
2.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知识的源泉,很多生活生产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人工授粉可以弥补传粉不足的问题,达到增产的目的
B.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C.对棉花去尖可以提高产量,是因为抑制了植物的顶端优势
D.早春播种后,采取地膜覆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合适的湿度
3.下列关于根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冠具有保护根尖的作用
B.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C.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伸长区长有大量根毛
4.植株的生长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吸水的主要场所是根尖的根冠
B.蒸腾作用产生促进水吸收的拉力
C.水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各器官
D.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5.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根冠细胞排列疏松,细胞体积较大
B.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茎中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
D.芽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侧芽的是叶原基
6.玉米开花时遇到连绵的阴雨,果实产量就会降低。下列说法中可以正确解释玉米产量降低的是( )
A.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B.风大,气温低,花粉不能成熟
C.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D.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7.下图为玉米和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单子叶植物
C.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D.②和⑥发育成芽
8.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从花蕊的情况看,该花属于两性花
B.观察此花时, 轻轻抖动②可见粉末落在白纸上
C.此花开放前套上透气、透光的纸袋,也可能结出果实
D.②中的花粉经①落到④上, 在④上完成受精作用
9.玉米开花时如果遇到连绵阴雨,产量就会降低,其原因是( )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易成熟
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C.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D.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10.下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③是叶脉,只能运输水 B.①④具有保护作用
C.②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和闭合
11.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的某种生理活动,M为细胞内的某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进出叶片的结构是气孔
B.若a、b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则M是线粒体
C.若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M内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D.若M是线粒体,则该生理过程中可以释放能量
12.如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结构的示意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b控制
B.b为保卫细胞,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C.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
D.该植物叶上下表皮相比,上表皮上分布有更多的a
13.微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合理地控制培养条件,既可以增强微藻的光合作用,也可以增加微藻的数量。下列有利于增强微藻光合作用的措施是( )
A.增加氧气浓度 B.降低培养温度
C.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D.延长光照时间
14.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B.乙装置②③内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④内滴加碘液用于检验淀粉
C.丙装置放在光下,蜡烛会燃烧很长时间,如放暗处,则很快熄灭
D.丁装置中蜡烛熄灭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一致的是( )
A.①暗处理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部分遮光目的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水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染色目的是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16.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2点左右曲线I短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失水死亡
B.曲线I代表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C.18点时植株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
D.植物的呼吸作用无时无刻都在进行
17.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市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动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8.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实现碳中和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19.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D.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和动物的生存
20.关于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不能增加降水
B.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管网是连通根茎叶的导管
C.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不能进行
D.植物参加水循环是通过光合作用这一生理功能实现的
二、读图理解题
21.下面是梨花、梨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梨花最主要的结构是[ ]和[ ]。
(2)图二中的[B]和[D]所食用部分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来的。
(3)图二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 ]发育来的。
(4)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 ]。
(5)一个梨里面有多粒种子说明图一结构[ ]里有多个 。
22.草莓因其果实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图为草莓植株及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该区域吸收的水约99%用于 作用。
(2)草莓植株生长过程中,细胞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图中 (填字母)所示的生理过程释放的。
(3)农业生产中,要提高草莓的产量,主要是提高 (填名称)作用的效率,提高该作用效率的措施有 (请写出一条)。
23.某生物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到西瓜大棚基地参观,并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绘制了相关图形。如图1为该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西瓜叶片的甲、乙、丙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图3为正常生长的西瓜植株,一天中甲、乙的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填序号)。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可将水和无机盐由根往上运输,这主要依靠图2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提供拉力。
(2)图2中的甲表示 作用,该生理活动在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夜晚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甲”、“乙”、“丙”)。
(3)据图3分析,一天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是 ,图中点d产生的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太高,叶片表皮上的 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种植西瓜的农田生态系统离不开人的定期管理,因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能力弱。
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C
8.D
9.B
10.A
11.B
12.A
13.D
14.D
15.A
16.A
17.B
18.B
19.D
20.B
21.(1)⑦;
(2)⑩;子房壁
(3)a
(4)①
(5)胚珠
22.(1)成熟区/根毛区;蒸腾作用
(2)B
(3)光合;合理密植
23.(1)③;丙
(2)光合;碳—氧;乙、丙
(3)b;气孔
(4)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