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古诗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①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②和学生共同感受这两首古诗带给我们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感受夏天的情趣。
二、教材分析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小池环境的幽静美丽。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小池生机勃勃的景象。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与“蜻蜓”相依存,“才露”与“早立”相呼应,有动有静,点出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
1、让学生提前了解夏天里我们身边能看到的动物。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同学提前观察各种动物在夏天的生活习性。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等。
3、要求学生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六、教学过程(分2课时)
第一课时(所见)
(一)激趣导入(演示第2张幻灯片):
1、老师知道咱们班很多同学会背一些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板书课题——所见。
提问:“所见”是什么意思? 答: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演示第4张幻灯片)。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同学们你们先来看一看通过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呢?简单介绍作者。(袁牧,清代诗人、散文家)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预习“三读”: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二读,记住生字,划出字形;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习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课文。把不懂得字、词、句子用横线加“?”画出来。
3、学习生字。(演示第3张幻灯片)21教育网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流利的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四人组内合作朗读)
4、在四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例如: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等。
6、理解诗意。
(1)(演示第5张幻灯片)
①师指“牛与牧童”的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②牧童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作答: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穿越。——(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21cnjy.com
③要求学生齐读诗句。
(2)(演示第6张幻灯片)“牧童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的动作。让学生试着说说第二句话得意思是什么?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在一起读一读: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穿越。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21·cn·jy·com
(4)挑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句)
(5)归纳小结(演示第7张幻灯片),和学生共同齐读古诗。让学生想:从“林樾”、“鸣蝉”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夏季)www.21-cn-jy.com
(四)拓展训练
学了这首古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组内谈论,编成小故事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家长进行评价。
2、在作业本上书写所学的生字并且牢记。
第二课时(小池)
(一)复习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演示第3张幻灯片)
1、复习生字,会写文中要求的3个生字。
2、熟读古诗并背诵。
(二)激趣导入。
1、复习《所见》,并示意:那穿越树林的歌声和不停的蝉鸣为我带来了一个郁郁葱葱的山野盛夏景象,下面我们来同学习轻风细柳下的池塘风景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课题——小池。
2、(演示第8张幻灯片)。让学生找找这幅图中都有哪些景象?(泉眼、细流、树阴、蜻蜓、小荷等)
简单介绍作者。(杨万里,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二)初读课文
1、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1·c·n·j·y
2、学生自由读诗。
3、检查自读情况。同桌互读,检查。
4、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
1、指导读一、二句。
(1)(演示第9张幻灯片)播放音乐,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示意: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柔和、甜美、速度要慢)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
2、指导读三、四句。
(1)(演示第10张幻灯片),播放音乐。教师示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
作答: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这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指名反复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4)全班朗读。
3、(演示第11张幻灯片)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诗。
(四)拓展训练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非常非常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更美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们去发现、去欣赏。当然更需要我们去保护。课下,小朋友们也赶快去找一处美景,并把它写或画下来吧。21·世纪*教育网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家长进行评价。
2、在作业本上书写所学的生字并且牢记。
七、板书设计(演示第15张幻灯片)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细流、树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蜻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教学反思(演示第13张幻灯片)
理解古诗意思对低年级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说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有些诗句看来非常浅显易懂,可他们还是一脸茫然,这其中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是语言组织不起来。
因此在教古诗《所见》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诗是有景而来,利用画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学习伊始,我首先让学生说说“所见”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说:“是把看到的东西说一说。”于是我把课文插图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画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学生说:“图上画着一个放牛的小孩骑在一头黄牛的背上,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眼睛看着树上的一只蝉。”我问:“你知道他想干什么吗?”学生说:“他想捉树上的蝉。”“对,那么,要想捉住那只蝉,他得怎么做呢?”学生说:“他得停下来,悄悄地接近那只蝉,然后猛地一敲,那只蝉就会掉下来。”看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图意,于是我告诉学生说:“这也是诗人袁枚所看到的情景,袁枚把他所看到的这个情景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古诗《所见》,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利用课文插图,想想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段思考时间过后,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每句诗意的理解,然后再集体交流,最后教师再把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做以梳理,总结,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出来。www-2-1-cnjy-com
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古诗《小池》很美,怎样让学生感受美,除了老师适当的语言描述,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强求。教师不能人为地去限制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重要的是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些思想的方法、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2-1-c-n-j-y
这两首古诗让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了盛夏和初夏的自然之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6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suǒ
bì
bǔ
chán
lì
chí
mù
1.认读生字
所 牧 捕 蝉
闭 立 池 惜
阴 晴 柔 露
2.书写字词
诗人 儿童 树林 关闭 牧童 鸣蝉
池塘 温柔 蜻蜓 晴天 阴冷 晴朗
柔和 露珠 树阴 起立 黄色 爱惜
xī
yīn
qíng
róu
lù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思考:同学们,通过这幅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举例:黄牛、牧童、树林、知了等
作者:袁牧,清代诗人、散文家
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穿越。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深入了解,继续探求
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想要做什么事情。
诗意: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深入了解,继续探求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思考: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探讨解答:泉眼、细流、树阴、蜻蜓、小荷
深入了解,继续探求
作者:杨万里 (南宋)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诗意: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诗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整体朗读,巩固提高
思考:本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拓展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我们没有发现呢?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我们了解了一幅盛夏和一幅初夏两幅美丽和谐的画面。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美丽的景色,在我们欣赏美景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在作业本上书写所学的生字并且牢记。
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古诗两首》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ī rén ér tóng shù lín bǔ zhuō21cnjy.com
( ) ( ) ( ) ( )
qíng tiān róu hé lù shuǐ guān bì2·1·c·n·j·y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后打“√”。
shuǒ ( ) bǔ ( ) cān ( ) qín ( )
所 捕 蝉 晴
suǒ ( ) pǔ ( ) chán ( ) qíng ( )
三、形近字组词。
问( ) 池( ) 借( ) 阴( )
闭( ) 他( ) 惜( ) 阳( )
四、加一加组成新字。
雨 + 路 = ( ) 纟+ 及 =( ) 亻+ 门 =( )
立 + 童 =( ) 日 + 青 =( ) 门 + 才 =( )
五、将下列意思相反的字连一连。
阴 闭 立 捕 先
开 坐 放 后 晴
六、根据句子内容圈出正确的词。
1. 我们都要(可惜、爱惜)书本。
他不能去春游,真(可惜、爱惜)。
2. (柔和、柔软)的春风吹来,暖洋洋的。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条(柔和、柔软)的毛巾。
七、选合适的代词填空。
我 你 他 她
1.爸爸上班去了,( )很忙。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姐姐在洗( )自己的衣服。21·cn·jy·com
3.( )的名字叫小明,( )叫什么?
八、猜一猜,选一选。
柔 闭 所 牧
1.一户一斤米。( )
2.骑牛写文章。( )
3.人才进门。( )
4.把矛放树上。( )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所见 小池
牧 童 骑 黄 牛, ( ) 无 声 惜 细 流,
( )振 林 樾。 ( ) 照 水 爱 晴 柔。
意 欲 捕( ), 小 荷 才 ( ) 尖 尖 角,
忽 然( )口 立。 早 有 ( ) 立 上 头。
十、阅读。
蜻蜓
蜻蜓身体瘦长,在空中飞翔时既轻盈又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巧,就像是一架迷你小飞机。夏日,蜻蜓经常嬉戏于靠近水面的空中,人们把这种优美的姿势称之为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是在喝水吗?不是,那是它们在往水中产卵呢!蜻蜓的两只复眼非常大,占据了头部的大部分。它的每只复眼由1~2.8万只小眼睛组成,这些小眼睛的数量大约是其他昆虫的10倍。大多数昆虫都是高度近视,但是蜻蜓是属于视力较好的,能够看到五六米远的物体。在蜻蜓的背部,有能够使蜻蜓翅膀不断拍打的强有力的肌肉。大多数昆虫的翅膀都是前后一起同时上下运动,蜻蜓却不一样,前一对翅膀是稍向上方拍动,后一对翅膀是稍向下方拍动,这有利于它飞行,所以蜻蜓比其他昆虫飞的快。在蜻蜓中,有一类叫蜉蝣的。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大约有1~-6年。成虫有两对翅膀,尾部有丝状物,它的寿命很短,最多的能活一个星期,大多数只能活几个小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蜻蜓的身体像什么? 。
2.蜻蜓点水是在喝水吗? 。那是在干什么? 。
3.蜻蜓的眼睛有多少只小眼组成? 。
4.蜻蜓为什么比其他昆虫飞的快? 。
答案及解析:
一、答案:诗人 儿童 树林 捕捉 晴天 柔和 露水 关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二、答案:
suǒ bǔ chán qín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生母和韵母的掌握情况。
三、答案:
问( 问 题 ) 池(池 水 ) 借(借 书 ) 阴( 阴 天 )
闭( 闭 门 ) 他(他 们 ) 惜(珍 惜 ) 阳( 阳 光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形近的字词。
四、答案:
露 级 们 童 晴 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新鲜字词的掌握情况。
五、答案:
阴 闭 立 捕 先
开 坐 放 后 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反义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答案:
1.爱惜 可惜 2. 柔和 柔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了解及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情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做这道题首先要明白所选字词的意思,然后才能根据句子的整体意思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答案:
1.他 2.她 3.我 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称代词的掌握情况。他指的是男性,她指的是女性。然后再根据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八、答案:
1.所 2.牧 3.闭 4.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掌握,同时用一种新颖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
九、答案:
歌声 鸣蝉 闭 泉眼 树阴 露 蜻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背诵情况的同时又将字词的考查融入了其中。www.21-cn-jy.com
十、答案:
1. 像飞机
2. 不是 它们在往水中产卵
3.1~2.8万只
4. 蜻蜓前一对翅膀是稍向上方拍动,后一对翅膀是稍向下方拍动,这有利于它飞行
解析:这篇短文让我们认识蜻蜓的生活习惯和它的外貌,学习到了很多一些我们平时理解不了的现象。比如说:蜻蜓点水,原来它们是那样在繁衍后代等。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