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澳门特别行政的旅游文化特色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2、了解澳门的历史,知道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3、了解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的特征。
4、了解澳门地图的变化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以及澳门面积的逐渐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以及澳门面积的逐渐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2、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对于区域,通过前面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一个区域,还缺少联系和发展差异的眼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图释以及学生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澳门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澳门经济的特点
2.教学难点:澳门经济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香港的内容,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澳门;教师展示澳门的相关图片,对澳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2【讲授】澳门的地理概况
澳门的地理概况
1、教师展示“澳门在中国的位置图”,由学生自己读图得出澳门在中国的位置。
2、教师展示“澳门的具体位置图”,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澳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师小结: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3、教师展示“澳门图”,学生活动:看一看澳门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4、学生活动:教师展示“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说一说,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趋势。(2)推测澳门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师小结:澳门陆地面积在不断增大,到2010年陆地面积约29.7千米2
5、学生阅读:“澳门回归”
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在此晾晒渍水货物,强行上岸定居,后来又侵占了整个澳门半岛和氹仔和路环两岛。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要求学生记住:澳门回归的时间:1999年12月20日
活动3【讲授】“海上花园”
“海上花园”
教师展示4张澳门美丽的图片,学生对澳门成为“海上花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教师展示“澳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学生讨论完成:(1)据图描述澳门的气候特征。(2)判断澳门的气候类型。
教师小结: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2、学生阅读:
(1)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高27米,宽23.5米,是1580年建成的圣禄大教堂的前壁。1835年该教堂毁坏后,仅剩下这堵墙壁,因其上的雕塑、装饰十分精美,故保留至今,是澳门的重要标志。
(2)澳门—唐城
唐城是一幢仿唐朝建筑风格的中式城楼,城楼内以购物商场为主,集各地潮流商品以至高级食府。天圆地方的城市格局,城头高檐四翘,华栋雕窗,威严庄重。中国式的四合院和园林,护城河小桥流水,柳条如荫,充分反映了中国儒家的建筑风格。
(3)妈祖阁
妈阁庙为澳门最着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东南方,枕山临海,倚崖而建,周围古木参天,风光绮丽。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其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师小结:澳门旅游资源丰富,有澳门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如大三巴牌坊、“唐城”、妈祖阁等。
3、学生活动: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你了解图中景点吗?除此之外,你还了解澳门哪些景点?请把它们介绍给同学。(2)议一议,澳门发展旅游业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教师简单作一个说明。
4、教师对澳门的经济情况简单作一个介绍
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
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澳门的是 ( )
A.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 B.青铜坐佛 C.大三巴牌坊 D.“宋城”
2.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 ( )
A.对外贸易、石油、钢铁 B.旅游、钟表、金融
C.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 C.化工、电子、汽车
澳门原仅有陆地面积10.3平方千米,当地人民断填海造陆,现已扩大到29.7平方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澳门不断填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 ( )
A.澳门人多地少 B.造陆成本低 C.澳门多山,平地少 D.人工陆地土壤肥沃
4.澳门可以大量填海造陆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造陆技术水平高 B.气候温和湿润
C.地势低平,深水港湾多 D.泥沙淤积,形成许多浅滩
5、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 侧,北部毗邻 ( 经济特区),由 、 和 组成。 集中了澳门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驻地。
6、 年 月 日,中国恢复对澳门的行驶主权,设立了 。
7、澳门属于 气候,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绿树繁花,素有“ ”之称。澳门最为著名的标志是 。
8、因 西侧泥沙淤积,尤其是当地人不断 ,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 。
9、澳门是 港,主要经济支柱有 、 、工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
活动5【活动】课后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澳门地理位置,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市相连。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素有“海上花园”之称,主要名胜有大三巴牌坊、“唐城”、妈祖阁等。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
活动6【讲授】板书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2、地理范围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2010年陆地面积约29.7千米2。
二、海上花园:
1、气候特征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2、主要名胜
澳门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如大三巴牌坊、“唐城”、妈祖阁等。
3、经济特征
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
活动7【讲授】教学反思
设计上追求创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理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
在知识的传授上,注意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如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课原来可以这样生动、有趣,在这样的氛围中对地理有了新的认识,自然就有了浓厚的探索精神。
课件25张PPT。地理概况活动 读图,归纳描述澳门的位置特征。澳门活动 读图,说一说澳门的组成部分和范围。一、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二、地理范围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2010年陆地面积约29.7千米2。活动 观察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说一说,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2)推测澳门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增大填海造田澳门回归
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在此晾晒渍水货物,强行上岸定居,后来又侵占了整个澳门半岛和氹仔和路环两岛。1987年4月
13日,中葡两国签署了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
明》。1999年12月20日,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阅读“海上花园”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澳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1)据图描述澳门的气候特征。
(2)判断澳门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一、气候特征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二、主要名胜
澳门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如大三巴牌坊、“唐城”、妈祖阁等。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高27米,
宽23.5米,是1580年
建成的圣禄大教堂的
前壁。1835年该教堂
毁坏后,仅剩下这堵
墙壁,因其上的雕塑、
装饰十分精美,故保
留至今,是澳门的重
要标志。阅读 澳门—唐城
唐城是一幢仿唐朝建筑
风格的中式城楼,城楼
内以购物商场为主,集
各地潮流商品以至高级
食府。天圆地方的城市
格局,城头高檐四翘,
华栋雕窗,威严庄重。
中国式的四合院和园林,护城河小桥流水,柳条如荫,充分反映了中国儒家的建筑风格。 阅读 妈祖阁
妈阁庙为澳门最着名的名胜古迹之
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
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原称妈
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东
南方,枕山临海,倚崖而建,周围
古木参天,风光绮丽。主要建筑有
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
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
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其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阅读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你了解图中景点吗?除此之外,你还了解澳门哪些景点?请把它们介绍给同学。
(2)议一议,澳门发展旅游业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唐城”妈祖阁大三巴牌坊、渔人码头等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环境幽雅,景色秀丽;长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风情。三、经济特征
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
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1.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澳门的是 ( )
A.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 B.青铜坐佛
C.大三巴牌坊 D.“宋城”
2.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 ( )
A.对外贸易、石油、钢铁 B.旅游、钟表、金融
C.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 C.化工、电子、汽车
澳门原仅有陆地面积10.3平方千米,当地人民断填海造陆,现已扩大到29.7平方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澳门不断填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 ( )
A.澳门人多地少 B.造陆成本低
C.澳门多山,平地少 D.人工陆地土壤肥沃
4.澳门可以大量填海造陆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造陆技术水平高 B.气候温和湿润
C.地势低平,深水港湾多 D.泥沙淤积,形成许多浅滩 CCAD练习一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 侧,北部毗邻 ( 经济特区),由 、 和 组成。 集中了澳门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驻地。
2、 年 月 日,中国恢复对澳门的行驶主权,设立了 。
3、澳门属于 气候,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绿树繁花,素有“ ”之称。澳门最为著名的标志是 。
4、因 西侧泥沙淤积,尤其是当地人不断 ,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 。
5、澳门是 港,主要经济支柱有 、 、工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1999东珠海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澳门半岛自由1220澳门特别行政区亚热带季风海上花园大三巴牌坊珠江口填海造田增大博彩旅游练习二教师小结: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2、地理范围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2010年陆地面积约29.7千米2。
二、海上花园:
1、气候特征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2、主要名胜
澳门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如大三巴牌坊、“唐城”、妈祖阁等。
3、经济特征
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