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杭州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16:24:15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评估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含卷面3分)
一、“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2分)
1.阅读语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5分)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更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是田lǒng 间高粱摇曳的诗意,是演讲台上澎湃的激情,也是深宵灯火下锲而不舍的奋笔。它让我们在 ① 的文字中,读懂生活的真谛,也让我们在社会浪潮 ② 的时代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1)结合上下文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田lǒng ▲ ②澎湃 ▲ ③锲而不舍 ▲
(2)请根据上下文,为①②处选择正确的词语。(2分)
①( ▲ ) A.入木三分 B.淋漓尽致
②( ▲ ) A.迭起 B.叠起
2.请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4分)
当你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土地上驰骋,你是否会想起“(1) ▲ ,关山度若飞”的木兰?当你身处陕西蓝田的“竹里馆”,你是否会吟咏“深林人不知,(2) ▲ ”?
当你游走在洛城的街道,你是否会听见遥远的唐朝飞来的笛声“此夜曲中闻折柳,(3)
▲ ”?
当你望见晚春奇美的景色,你是否会深思“(4)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3.以下是七年级同学为学校2025年中考动员大会准备的对联,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2分)
A.上联:九年砺剑试今朝 下联:逐风六月明日辉
B.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C.上联:笔底风云凝浩气 下联:卷中锦绣展雄心
D.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二字平安值千金
4.人工智能(AI)也参与到了学校的中考动员会,以下是他们准备的宣传标语,你认为哪个最合适?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简述理由。(4分)

七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2025.04)
5.学校打算为这次中考动员大会制作一个短视频用于宣传,请一起完成脚本创作。(7分)
镜头序号 一 二 三
镜头时长 15秒 15秒 15秒
景别 特写 近景 远景
镜头运动 移 推 升
画面内容 七、八年级学生代表为九年级学长学姐送上中考祝福明信片。 九年级学生依次敲响立在校园中央的十个战鼓。 九年级各班挥动手中的“战旗”,依次喊出班级奋战的口号。
解说词(字幕) 祝福声声,像阵阵和煦的春风,送上温暖。 鼓声雷雷,像滚滚奔腾的浪潮,催人奋进。 ▲
音乐 《相亲相爱一家人》 ▲ 《追梦赤子心》
请撰写镜头三的解说词,与前两个镜头的解说词构成排比。(3分)

(2)请结合画面和歌曲的特点,选择最适合镜头二的音乐,说明理由。(4分)
A.《怒放的生命》(激昂的)“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B.《我的未来不是梦》(奋发的)“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二、“体会生活真情”文学阅读活动(16分)
文章 批注
我的祖母汪曾祺祖母是个很勤劳的人,一年四季不闲着。做酱。我们家吃的酱油,都不到外面去买。把酱豆瓣加水,熬透,用一个牛腿似的布兜子“吊”起来,酱油就不断由布兜的末端一滴一滴滴在盆里。这“酱油兜子”就挂在祖母房外的廊檐上。逢年过节,有客人,都是她亲自下厨。她做的鱼圆非常嫩。上坟祭祖的祭菜都是她做的。端午,包粽子。中秋洗“连枝藕”——藕得有五节,极肥白,是供月亮用的。做糟鱼。糟鱼烧肉,我小时候不爱吃那种味儿,现在想起来是很好吃的东西。腌咸蛋。入冬,腌菜,腌“大咸菜”,用一个能容五担水的大缸腌“青菜”。我的家乡原来没有大白菜,只有青菜,似油菜而大得多。腌芥菜。①腌“辣菜”——小白菜晾去水分,入芥末同腌,过年时开坛,色如淡金,辣味冲鼻,极香美。自离家乡,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风鸡——大公鸡不去毛,揉入粗盐,外包荷叶,悬之于通风处,约二十日即得,久则愈佳。除夕,要吃一顿“团圆饭”,祖父与儿孙同桌,团圆饭必有一道鸭羹汤,鸭丁与山药丁、慈姑丁同煮。这是徽州菜。大年初一,祖母头一个起来,包“大圆子”,即汤团。我们家的大圆子特别“油”。圆子馅前十天就以洗沙猪 【赏析式批注】作者此处写祖母腌“辣菜”,语言生动而独特:
▲ 。
七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2025.04)
油拌好,每天放在饭锅里蒸一次,油都“吃”进洗沙里去了,煮出,咬破,满嘴油,这样的圆子我最多能吃四个。祖母的针线很好。祖父的衣裳鞋袜都是她缝制的,祖父六十岁时,祖母给他做了几双“挖云子”的鞋——黑呢鞋面上挖出“云子”,内衬大红薄呢里子。这种鞋我只在戏台上和古画上见过。老太爷穿上,高兴得像个孩子。祖母还会剪花样。我的小说《受戒》写小英子的妈赵大娘会剪花样,这细节是从我祖母身上借去的。祖母对祖父照料得非常周到。每天晚上用一个“五更鸡”(一种点油的极小的炉子)给他炖大枣。②祖父想吃点甜的,又没有牙,祖母就给他做花生酥——花生用饼槌碾细,掺绵白糖,在一个针箍子(即顶针)里,压成一个个小圆糖饼。祖母是吃长斋的。有一年祖父生了一场大病,她在佛前许愿,从此吃了长斋。她吃的菜离不了豆腐、面筋、皮子(豆腐皮)……她的素菜里最好吃的是香蕈饺子。香蕈(即冬菇)熬汤,荠菜馅包小饺子,油炸后倾入滚汤中,嗤啦一声。这道菜她一生中也没有吃过几次。她没有休息的时候。没事时也总在捻麻线。一个牛拐骨,上面有个小铁钩,续入麻丝后,用手一转牛拐,就捻成了麻线。我不知道她捻那么多麻线干什么,肯定是用不完的。小时候读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觉得我的祖母就是这样的人。祖母很喜欢我。夏天晚上,我们在天井里乘凉,她有时会摸着黑走过来,躺在竹床上给我“说古话”(讲故事)。有时她唱“偈”,声音哑哑的:“观音老母站桥头……”这是我听她唱过的唯一的“歌”。一九九一年十月,我回了一趟家乡,我的妹妹、弟弟说我长得像祖母,他们拿出一张祖母的六寸相片,我一看,是像,尤其是鼻子以下,两腮、嘴,都像。我年轻时没有人说过我像祖母,大概年轻时不像,现在,我老了,像了。 【赏析式批注】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得细致生动:
▲ 。
6.【做笔记,写提要】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3分)
7.【做批注,写赏析】根据要求,完成赏析式批注。(6分)
(1)画横线句子①写祖母腌“辣菜”,语言生动而独特,请从手法或句式角度进行赏析。

七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2025.04)
(2)请赏析画横线句子②一系列细致生动的动词。

8.【做笔记,写心得】笔下吃食,即人生百味。请将本文与《骆驼祥子》进行对比探究,完成表格,并写下你的发现。(7分)
作品 地域 食物 描写片段 深层意蕴
《我的祖母》汪曾祺 江苏高邮 腌菜 入冬,腌菜,腌“大咸菜”,用一个能容五担水的大缸腌“青菜”。……自离家乡,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 (1) ▲ (2分)
大圆子 大年初一,祖母头一个起来,包“大圆子”,即汤团。我们家的大圆子特别“油”。圆子馅前十天就以洗沙猪油拌好,每天放在饭锅里蒸一次,油都“吃”进洗沙里去了,煮出,咬破,满嘴油,这样的圆子我最多能吃四个。
《骆驼祥子》老舍 北京 羊肉包子 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第十章) 祥子遇到老车夫老马时买了羊肉包送给他们吃,这里的食物代表着祥子的善良,也代表着祥子对未来充满着迷茫恐惧。
冻柿子 为更实际的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小福子。(第二十二章) (2) ▲ (2分)
我的发现 (3) ▲ (至少写出两点)(3分)(提示:可以从食物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或主旨主题的关系思考。)
三、“非遗文化”非文学作品阅读活动(14分)
【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39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4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春节申遗成功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成为新的课题。中国将继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推动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通过举办更多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展示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2025.04)
【材料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向海内外受众呈现了一场视觉奇观、听觉盛宴。
本届春节联欢晚会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整场晚会中,百余种非遗巧妙出现,与大家共度热热闹闹的“非遗版”春节。
热场节目《迎福》中,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的自媒体博主李子柒身着融合了十三项非遗技艺的长裙登场;开场视觉秀将五行元素与非遗相对应,通过“金如意、民俗剪纸、草木染、打铁花、五谷画”这些中国非遗工艺构筑了文化图景。小品《借伞》以《白蛇传》“断桥借伞”为灵感,融合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大剧种,其中的重要道具西湖绸伞出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之手。
“非遗”亮相春晚,为保护传承“非遗”作出了有益探索。积极推动“非遗”保护,还需要让它们见人、见物、见生活,唯有如此,“非遗”才能拥抱当下和未来。
【材料三】
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走访了全国多地的非遗传承人,学习相关技艺,共同创作了蛇年春晚的舞台造型:整件长裙由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制作而成,衣服上身的纹路运用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背后舒展的蝴蝶翅膀融合了潍坊风筝和织金工艺。
配饰上,同样别出心裁。右腰、肩膀以及手持的三朵花分别用到了北京绢花(使用绢布制作)、四川青神竹编(使用竹丝进行编织)和湖北英山缠花工艺(使用彩色丝线缠绕在其他材料上);身上其余花饰则结合了扬州绒花工艺(使用绒线制作花朵);而她头上的桂花发饰则采用了洛阳牡丹瓷工艺。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发饰分别结合了温州螺钿和成都漆艺。
这件特殊的衣服汇聚了非遗传承人身上的工匠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人都是春节的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精神。
七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2025.04)
9.阅读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截至目前,中国拥有最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
B.截止2024年,中国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中传统手工艺类最多,2009年入选的数量达到峰值。
C.《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无论从服装、道具,还是视觉效果、节目编排,都融合了中国传统非遗元素。
D.李子柒春晚所穿的非遗长裙上有许多花朵装饰,它们都以绢布为材料用全国各地的非遗技艺制作而成。
10.如果有机会遇到自媒体博主李子柒,就她参与春晚的经历,你会向她提出什么问题?请根据材料二或材料三的内容提出一个。(2分)

1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初中生能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做些什么。请写出至少两点。(4分)

12.为了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请你根据链接材料,向家里的弟弟妹妹介绍春晚的重要道具——西湖绸伞。(100字左右)(5分)
提示:关注介绍的对象,运用合适的介绍语言抓住事物主要特点介绍;
运用合理的介绍顺序,如从总体到局部。

四、“杰出人物”古诗文品鉴活动(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初授官题高冠①草堂
[唐]岑参
三十始一命②,宦情多欲阑③。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释】①高冠:地名,长安西部的高冠域。②一命:最低等的官职。③阑:衰落。
【材料二】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七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2025.04)
【材料三】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①,莫不讽②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入为右补阙③,频上封章,指述权佞④……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西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顺逆之理,抑挫佞邪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⑤,畅皇风于邛、焚。
(节选自唐代杜确《岑嘉州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戎夷蛮貊:泛指少数民族,这里指远边外族。②讽:不看着书本念,背书。③右补阙:与后文的“西川节度”一样皆为官职名。④佞:巧言谄媚。⑤梁、益:与之后的“邛、焚”一样皆指地名。
13.填写表格,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4分)
类型 例句 意思
异字同义 尤工缀文 (1) ▲
陈康肃公善射
同字异义 以 以求自结 (2) ▲
以我酌油知之 (3) ▲
著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 (4) ▲
著我旧时裳 穿
14.从重音、停连或语气等角度,对材料三画横线句进行朗读设计,并简述理由。(3分)

15.按要求填写思维导图,借此梳理并了解岑参的人生历程。(8分)
请根据你对《初授官题高冠草堂》《逢入京使》这两首诗的理解,为①和②处选择正确的一首诗,将诗名填入①和②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经历,填写③(不多于8个字)。(2分)

七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2025.04)
五、“书写精神”文学创作活动(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你必须和这个世界去碰撞。”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用这句话诠释了他主动去塑造自己人生。闻一多以笔锋为剑、以热血为盾,在与时代的碰撞中成长为无畏的革命者;托尔斯泰用解剖灵魂的笔触,在与时代的碰撞中叩击人性本质。
同学们,属于你们的与世界的碰撞同样可以绽放独特光芒:我们可以如木兰执枪击碎战场偏见般,用篮球回击赛场嘘声;我们还可以似卖油翁专注化解质疑般,在各种赛道书写坚持的轨迹……
选择让你心潮澎湃的事物或精神,不论是参赛竞技、公益实践,还是自我挑战,以“我用 与这个世界碰撞”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将题目补写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500以上;(2)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提示:(1)注意详略得当,重点记述一两个典型的事件;(2)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用细节展现人物精神,力求生动;(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合适的抒情
方式。
七年级语文 第8页 共8页(2025.04)
A
B
C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评估
题次 卷面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语 文 答 题 卷
一、“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2分)
1.(1)(3分)① ② ③
(2)(2分)①( ) ②( )
2.(4分)(1) (2)
(3) (4)
3.(2分)( )
4.(4分)
5.(1)(3分)
(2)(4分)
二、“体会生活真情”文学阅读活动(16分)
6.(3分)(1) (2) (3)
7.(1)(3分)
(2)(3分)
8.(1)(2分)
七年级语文 第1页 共4页
(2)(2分)
(3)(3分)
三、“非遗文化”非文学作品阅读活动(14分)
9.(3分)( )
10.(2分)
11.(4分)
12.(5分)
四、“杰出人物”古诗文品鉴活动(15分)
13.(4分)(1) (2) (3) (4)
14.(3分)
15.(1)(6分)①《 》 ②《 》
理由:
(2)(2分)
七年级语文 第2页 共4页
“书写精神”文学创作活动(50分)
100
200
300
400
七年级语文 第3页 共4页
500
600
700
800
七年级语文 第4页 共4页
PAGE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评估级
语文参考答案
2025.04
卷面分(3分):
书写潦草、有涂抹、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一、“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2分)
1.(1)①垄 ②pài ③qiè(3分)
(2)①A ②A(2分)
2.(1)万里赴戎机 (2)明月来相照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杨花榆荚无才思
(1空1分,共4分)
3.C(2分)
4.示例一:我认为A更合适。从形式上看,相互对称,朗朗上口;从内容上看,“分秒”和“终生”形成对比,激励考生做好当下事,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为人生奋斗,不留遗憾。
示例二:我认为B更合适。从形式上看,标语简短有力;从内容上看,化用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语句,激励考生不放弃目标,努力奋进。
示例三:我认为C更合适。从形式上看,前后对仗,尾字押韵,朗朗上口;从内容上看,鼓励考生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的能力,预祝考生获得满意的成绩,铸就辉煌。
(4分,能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每个角度2分,言之有理即可)
5.(1)示例一:战旗飘飘,像片片燃烧的火焰,点燃激情。
示例二:口号阵阵,像声声嘹亮的号角,鼓舞斗志。
(句式相似,内容与镜头三画面内容相关,能正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共3分)
(2)示例一:我选择A。镜头二的画面里学生们敲响战鼓,是昂扬向上、充满力量的;而《怒放的生命》这首歌曲调也是激昂的,歌词中唱到“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这与画面相符。
示例二:我选择B。镜头二的画面是学生们敲响战鼓,是奋发向上、充满希望的;而《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一首奋发的歌曲,歌词中反复唱到“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追逐梦想,这与画面相符。
(能分析歌曲的特点,并与画面特点相契合,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
二、“体会生活真情”文学阅读活动(16分)
6.(1)善做菜 (2)关爱家人 (3)温柔慈爱 (各1分,共3分)
7.(1)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祖母腌制的辣菜颜色比作泛着淡淡的金光,生动地描绘出了辣菜光泽透亮,体现出祖母腌制的手艺极佳。
示例二:长短句的运用错落有致,形成了节奏感和层次感,先是用长句讲述腌菜过程,而后用短句,从视觉、嗅觉和味觉多个角度简洁明快地描绘开坛情景,体现了祖母的勤劳能干。
(从不同角度分析即可,特点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2)运用“碾”“掺”“压”等一系列细致生动的动词,详细形象地描绘出祖母给祖父做花生酥的场景,突显出祖母做得细致认真,体现祖母对祖父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
(描绘场景1分,体现人物形象和情感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8.(1)“腌菜”“大圆子”都是家乡的特色菜,是祖母的拿手好菜,这里的食物代表着祖母的能干出众,也代表着对家乡、对祖母的浓浓深情)。
(点明食物特点1分,点明背后的深层含义1分,共2分)
(2)虎妞难产而死后,祥子找到了曹先生拉包月,小福子也可吃住,这里的食物代表着祥子内心的爽快,也预示着小福子悲惨的结局。
(概述大致情节1分,点明背后的深层含义1分,共2分)
(3)食物在文学作品当中往往可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也可以暗示人物的心理、蕴含人物的情感;食物还可以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变化、情节的发展;食物可以揭示人物的生活现状,揭示文章的主旨主题。
(写出2点,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三、“非遗文化”非文学作品阅读活动(14分)
9.D(3分)
10.示例:在向人们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请问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围绕春晚经历,依据材料内容提问即可,共2分)
11.示例:我们初中生可以举办或参与有关于非遗的文化活动,比如与家长一起过传统节日,参与二十四节气美食制作等;积极关注非遗相关的新闻咨询,观看非遗电视节目,学习非遗相关的知识。(1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
12.示例一:西湖绸伞设计十分精巧,它撑开是一把伞,收起像一节竹子。无论是伞面还是伞骨,设计都十分巧妙:伞面采用了精巧的“三花”工艺,分别是运用丝绸刷印的刷花、传统绘画的绘花、刺绣的绣花;伞骨运用古老的套合技术,不用任何黏合剂。
示例二:西湖绸伞具有浓厚的杭州本地特色。无论是从伞面到伞骨,还是从制作原料到装饰图案,都体现着杭州特色:伞面采用的是杭州丝绸的原料,上面绘制的图案为杭州西湖风景;伞骨的制作原料是杭州本地独有的淡竹,运用的是古老的套合技艺。
(5分)
四、“杰出人物”古诗文品鉴活动(15分)
13.(1)善于,擅长 (2)来,用来 (3)凭、靠 (4)写(1空1分,共4分)
14.示例:将“莫不”加重音,“焉”语音延长,用赞叹的语气朗读。“莫不”双重否定突出强调了所有的人都会背诵、吟咏、学习岑参的文章,“焉”这个语气词表达了对岑参过人才华的无限赞美之情。
(朗读设计1分,结合内容、情感说明理由2分,共3分)
15.(1)①《初授官题高冠草堂》(1分)
②《逢入京使》(1分)
理由:《初授官题高冠草堂》感叹为微薄的俸禄背弃理想,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仕途的无奈、不满,对之前隐居生活的喜爱,符合此时诗人“进士高第,结束隐居”的经历;《逢入京使》既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符合此时诗人“得以任命,远赴边塞”的经历。(4分)
(2)无几使罢,寓居于蜀(罢官被贬,居住蜀地)
(可摘录原文,可自行概括,填写准确,不多于8个字即可,共2分)
五、“书写精神”文学创作活动(50分)
26.写作评分细则(50分)
等级 得分 评分条例
一等 45-50分 ◆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叙事完整,内容充实,事件典型。◆细节生动,感受真切,语言流畅、生动。◆书写工整,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基本无病句和错别字。
二等 38-44分 ◆题目补充完整,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构思合理,结构完整。◆叙事较完整,内容具体,事件较典型。◆富有细节,有一定感受,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个别病句、错别字,不影响文意。
三等 31-37分 ◆题目补充完整,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构思较合理,结构完整。◆叙事不够完整,内容欠具体,事件欠典型。◆细节较少,感受较肤浅,语言欠通顺。◆书写规范,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个别病句、错别字,不影响文意。
四等 21-30分 ◆题目补充欠完整,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构思不清,结构欠完整。◆叙事不完整,内容空泛,事件不典型。◆细节缺失,感受不真实,语言不通顺。◆书写不规范,病句、错别字较多,影响文意。
五等 20分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内容不积极健康;②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③抄袭、套作;④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⑤文不成篇,字数不足200字。
1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