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31 18: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语文课堂独立练习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李加祥 审核人: 刘德萍 2016年5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熔铸了大漠粗犷( )豪迈的军旅之诗,有饱含历史cāng( )桑巨变的呕心lì( )血之作。这些诗流传千古,哺( )育了一代代人,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诗诵诗,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
B.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C.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D.你不该轻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刘慧卿因参与“台独”分子研讨会,并发表支持“台独”的言论,连日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口诛笔伐。
B.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C.“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D. 主持人周涛、倪萍的煽情本领可谓一绝,任凭曹颖等小辈怎么“克隆”,也难以望其项背。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 默写,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君子坦荡荡, 。 (《论语》)
②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论语》)
③ 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望洞庭》)
④ 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 《登岳阳楼》)
⑤ ________________,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 《 》)
⑥ 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 (郑谷 《莲叶》)
⑦ 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______《赠荷花》)
⑧ 无情有恨何人觉, 。 (陆龟蒙《白莲》)
6、名著阅读。(9分)
(1)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__________。(1分)
(2)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1分)
(3)“慧骃国 ”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________大会。(1分)
(4)慧骃马族两大美德是什么?(2分)
(5)慧骃马国的畜生是什么?(1分)
(6)请简要答出飞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3分)
7、语文实践活动。(9分)
(1)请回忆“荷”专题的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爱荷,因为它的价值,具体说说荷对人类有哪些价值?(3分)
(2)《青年报》刊登了一则关于荷花节的新闻,请拟个标题。(25字以内,3分)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之际,珍稀太空荷花也将“登陆”上海古猗园。在6月底即将举办的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展出太空莲36号、风卷红旗、星空牡丹等13个品种,也是本市集中展现太空荷花品种最多的一次荷花展。
首届上海荷花展是本市集中展示太空荷花品种数量最多的一次花展。太空莲家族、红旗家族之外,还有花开飞舞,寓意飞天形象的“太空飞天”;纯洁优雅,花朵为极淡黄色的“如意观音”;花色亮丽,形似牡丹的“星空牡丹”;花姿潇洒,如同温柔吹笛女的“笛女”等多个品种的太空荷花,这些品种都先后在历届全国荷花展上获得过新品大奖。在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集中在古猗园小草坪名优新品种展示区内供市民游客欣赏。
(3)请根据语境,补全下列一段文字,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走进专题《荷》,我们感受到了古今文人墨客对荷的偏爱,对待的赞赏,可以说荷的每一部分都让他们怦然心动。你看,爱皎皎荷花者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节节玉藕者有之。
二、第二部分(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8.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 品格,这是典型的 手法。(3分)
9.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逐渐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11.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10分)
民间信仰中的猴
刘汉杰
①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像文化灵物:它是人类的始祖,能与人类交通,有封侯之兆,能觉察、预防马疾,等等。
②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猴子变人的神话。藏族神话这样讲述:有一只修行的猕猴,一个罗刹女欲与其结合,猕猴不允。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二者婚配,生下六只小猕猴,小猕猴被送到果实丰盈的树林中生活。三年过后,猕猴已经繁衍了500多只。由于林中果实有限,众猕猴面临饿死的危险。为使它们繁衍下去,老猕猴从观世音菩萨那里取来粮食种子撒向大地,此后大地便长满了五谷。那些猕猴因为吃到了充足的粮食,身体发生了变化,体毛慢慢变短,尾巴渐渐消失,后来又学会说话,最终变成了人。这些人便是藏族的祖先。
③羌族也有“猴子变人”的神话。汉族没有这样的神话,却有人猴交通的逸闻。民间流传着很多人猴婚配的故事,有研究者概括这类故事为“猴娃娘型”。其情节大致是:一个老婆婆的女儿被猴抢走;在喜鹊的指引下,老婆婆得以进入猴洞;然后,母女俩设法逃回;猴因思念其妻,频繁到村中啼哭;母女俩用某种方法伤到了猴,猴再也没有出现。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对人猴交通的现象曾有评说:猿猴好人间女色,每窃妇以逃,此吾国古来流传俗说,屡见之稗史者也。
④孙悟空本是文学形象,最早见于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猴行者”,曾自称“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后,这一形象经民间艺人不断演绎,至吴承恩写进《西游记》中,成了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在清代,孙悟空不但出现在戏曲、民间故事中,而且被民众奉若神衹。
⑤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本是古人为纪时而设的标识,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东汉时已与现在的完全相同,南北朝时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朝陈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相诗,其中有“猴栗羞芳果”句,猴栗是果子的一种,又名茅栗、柯栗,这句诗的大意是猴栗永远难以称得上是芳果。到后世民间,十二生肖又与人事相关联,具有了相生相克的神秘力量。古代相吉之书《玉匣记》上曾说:“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
⑥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猴”因与“侯”音同,猴便有了功成名就、官至极品的象征意义。在民间吉祥图案上,一只猴趴在枫树上挂印,有“封侯挂印”之寄托;一只猴骑在马上,有“马上封侯”之寓意;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有“辈辈封侯”之含义。其实,猴之所以得名“猴”,东汉班固《白虎通》中这样解释:“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⑦除此以外,民间又视猴为马的守护神,能预防马疾,因此养马人常于马厩中养一只猴。又一说,将母猴的尿与马料混合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免马生病。因此,猴才有了“避马瘟”这一别称;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因为有这样的信仰,在陕西渭南地区,旧时大户人家门前栓马桩的上端多雕有石猴。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马帮长途贩运时,常携一只猴同行,住店前要先让猴嗅一遍,认为这样可以预防马疾。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在民间信仰里,猴具有哪些文化意义 请概括回答。(4分)
15.第③段中引用钱锺书先生《管锥编》中的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6.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17.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1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18分)
母爱的脉搏
①“小心开车,到家打个电话!”电梯口,母亲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妹妹。其实,妹妹回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车子拐两个弯就到。
②送走妹妹,母亲一直坐在沙发旁等电话。老人嘴唇不停地嚅动,好像在念叨什么。不一会儿,母亲站起来,像是准备接电话。女儿眼尖,问我:“奶奶和姑姑有心灵感应?”话音未落,电话铃响了起来。
③接起电话,那端传来妹妹的声音:“妈,我们到家啦!”我抬头看了看挂钟,时间恰巧过去了五分钟。大字不识的妈妈,不会认挂钟,也不会认手表,她是怎么计时的呢?女儿哪里知道,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
④那年中考,正值盛夏。因为午觉睡过了头,我被监考老师挡在了门外。母亲央求校长,好说歹说才让我进了考场。成绩下来,与师范录取分数线仅有一分之差。不少老师都惋惜,按我平时的学习成绩,考师范是不成问题的。母亲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逢人就说:“是我误了孩子啊!”
⑤怎么能怪母亲呢?那时,对手头拮据的家庭来说,钟表都是奢侈品。前一天,她特意问了戴手表的邻居,按照时间就着太阳做下了记号。母亲想得不错,看看门前大槐树的影子,到了做记号的地方,就该叫醒我去考试啦。
⑥偏偏天公不作美,太阳在考试前躲进云层里了!叫早了,担心儿子没休息好影响考试;叫晚了害怕耽误了儿子考试。等母亲找到邻居,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庆幸的是,当年因为有人体检不过关,我被补录取,总算是圆了师范梦。
 ⑦有了这回教训,母亲被逼无奈,琢磨出了一套计时法:按着脉搏数数。我到现在都不清楚,经过多少次失败的尝试,她才将误差控制在十秒之内的。
⑧真正知道这个秘密,是五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晚,我离家到十里外的镇政府参加会议。怕母亲在家牵挂,就在半路上给老人打电话,撒了个谎说已经到啦。电话那头,是母亲的嗔怪声:“傻孩子,你才走了一半呢。”
⑨也许是母亲没搁好电话,我分明听到手机里有人在和着节拍说什么。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原来,母亲以为我关掉了手机,继续在按着脉搏计时呢!
⑩那一瞬,我泪流满面。只因为:人世间,有一种脉搏叫母爱。
18、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3分)
19、“奶奶的计时器装在心中”这句话有何作用?(4分)
20、“打开手机免提键,里面传来母亲清晰的数数声:‘3……4……5……’”和上文哪句话呼应?(2分)
21、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2、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用脉搏来计时,的确前所未闻,这就是母爱的创造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父母是怎样用特别的方式来爱你,表现他们“爱的创造力”的。(100字左右)(5分)
三、第三部分,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语文答题纸
命题人: 李加祥 审核人: 刘德萍 2016年5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4分)
2.( )(2分)
3.( )(2分)
4、(   )(2 分)
5. 默写,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②_______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_______ ④ ______ __________
⑤ ________ ________ (郑谷 《 》)
⑥_________ _______
⑦ 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赠荷花》)

6、名著阅读。(9分)
(1)____ ______。(1分) (2)____ ___(1分)
(3)__ ______。(1分)(4)(2分)
(5)(1分)
(6)(3分)
7、语文实践活动。(9分)
(1)(3分)
(2)(25字以内,3分)
(3)(3分)
二、第二部分(42分)
8. (3分)
9.(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
10.( )(2分) 11.( )(2分)
12.(3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10分)
14.(4分)
15.(2分)
16. (3分)
17.(1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18分)
18、(3分)
19、(4分)
20、(2分)
21、(4分)
22、(100字左右)(5分)
三、第三部分,作文。(40分)
座位号:
7
校区及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准考证号 0
………………………………密……………………………封……………………………线………………………………………
200
400
600
7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