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联考高考模拟历史质检试卷A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权力与地位 B. 吉祥美好 C. 显赫富贵 D. 人口众多
2.汉武帝时期专门设官将郡国贡献的土产运去行市售卖,得钱归公,称为“均输”;国家在长安设立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称为“平准”。这一政策的实行( )
A. 冲击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B. 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
C. 体现国家对商业的控制 D. 阻碍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3.清代设理藩院,主管蒙、藏、维吾尔等北方少数民族事务,如理藩院下的旗籍司、柔远司、典属司主管蒙古、青海、西藏事务,新疆“回部”、四川土司事务则由徕远司所属系统办理。另外,典属司及其下的俄罗斯馆则负责对俄事务,这反映了清代统治者( )
A. 对民族事务的管理严密化 B. 采取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
C. 对少数民族地区因俗而治 D. 政治理念上的封闭落后性
4.“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5.明朝中期,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阍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主要表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
A. 商帮活动比较频繁 B. 丝绸消费数量急剧增大
C. 丝织技术全国领先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6.如表为1988~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修订内容。相关修订内容反映了( )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7.1933年1月,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在下列条件之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的上述主张( )
(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
(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
(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
A. 适应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 B. 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
C.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 推动了工农红军改编
8.据《中央日报》1947年4月20日报道:“有些人还认为米价上涨,……但对农村却不无补益。”其实,“(国统区)广大农民早已没有余粮,他们的粮食,远在年关或春节时,已被迫出售了。如果米价再涨,……其所受的痛苦,恐怕更甚于市民。”米价上涨( )
A. 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B. 说明农业歉收导致通货膨胀
C. 缓解了城乡经济的不平衡 D. 反映出国民党试图争取民心
9.“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
A. 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 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10.1980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制定的基本原则为“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这三项原则( )
A. 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 B. 不利于调节国民收如的水平
C. 会大大加重多数公民的负担 D.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财政收入
11.司马光治史“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章太炎认为“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翦伯赞提出,在反动统治下写历史文章就像制造炮弹,总想使它具有尽可能大的打击敌人的威力,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三位史家观点的共通之处是( )
A. 探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B. 注重历史叙述的现实意义
C. 发挥历史研究的教化功能 D. 强调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
1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世。即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可知( )
A. 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13.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旧金山,是华工漂洋过海登陆美国的第一站。1880年《哈泼斯周报》图绘(见下图),生动再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的场景:其中有数位白人面孔,各商铺的小伙子竞相高挑鞭炮,争夺头彩,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作为史料,该图反映了( )
A. 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
B. 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
C. 美国社会充斥对多元文化的偏见
D. 赴美华人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
14.美国关税在19世纪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如表是美国19世纪一些年份的关税平均税率数据,其税率状况反映了( )
1830年 19世纪40-50年代 1864-1866年 1875年 1880年 1897年
62% 20-30% 48.3% 40-50% 45% 57%
A. 美国经济竞争力有待提升 B. 与英国贸易政策基本相似
C. 美国经济的发展后劲乏力 D. 美国占有的市场份额增加
15.近代欧洲,商品、粮食等各种类型乃至到综合交易所先后在荷兰、英国成立;意大利、英国先后创立银行,接受存款和提供贷款;17世纪,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法国和德国相继开办百货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东印度公司等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在英国和荷兰成立。由此反映出( )
A. 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B. 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欧洲贸易中心
C. 欧洲的贸易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 D. 东印度公司加快殖民掠夺和资本原始积累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 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 “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C. “冷战”已经代替了直接对抗 D. “和平”成为“冷战”的表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官事权重大,设立初期可“纠绳天子”,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在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中央机构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分权制衡的状态,积贫积弱的局面也随之产生。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材料二孟德斯鸠最早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美国的政治分权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
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已为接受新型的分权思想做好了准备,加之作为曾经被殖民的美洲人,民众渴望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为可以说分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分权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无权力中心,不存在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该原则是一个国家的权力的划分形式,一个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中、如何行使,决定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制约与平衡也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摘编自吕艳《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的再分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中枢权力制衡机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并分析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
18.贡回市茶
材料一明朝时藏区政教势力接受招谕,赴内地入贡。中央对入贡者回赐以茶叶、银钞、绸缎棉麻等。入贡者“潜带金银,侯回日市买私茶等货”。成化末年,明朝中央无力供应充足的赏赐彩缎,不得不折支生绢或茶叶,入贡者携运食茶渐成惯例。“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以故西陲宴然,终明世无番寇之患”。
材料二贡赐贸易带来的大量茶叶、绸缎等被用于寺院法会,或是熬茶、布施、供献等宗教活动。 1512年,二世达赖喇嘛对扎什伦布寺的二千名僧人熬茶供饭,借以展示宗教权威。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俨然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与明代茶马贸易商路渐趋合流。寺院大商队渐渐衍生形成商帮,成为贯穿藏区、辐射内地的长途贸易前奏。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述“贡回市茶”的影响。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它艰苦创造的业绩扬名海内外,引起了各方面的注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沙岭村有各类企业 234家,其中集体企业7家、私营企业20家、个体独资企业207家。234家企业中有工业制造业65家,年产值1.99亿元,利润679万元,实交税金39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1亿元。该村岳麓制鞋厂于1986年开始生产出口产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出口创汇企业日益增加,且越办越兴旺。全村在岳麓制鞋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先后创办铸件厂、服装厂等10个出口创汇企业。1989年,与省华湘公司、香港进监制鞋机械公司创办深圳湘益制鞋有限公司,这是湖南省第一家村级企业在深圳特区举办的合资企业。
——摘编自《长沙岳麓区志(1988-2002)》
材料二(观沙岭)先后建起了村办小学、幼儿园和集图书阅览、歌舞游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使村上文化教育和农民文化生活的物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从 1984年起,全村实行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由村上全包,对成绩优异者,另给奖学金。村上无辍学现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自1986年开始,村上公费为全村各户订报3份,为村民了解时事政策和学习生产科技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对村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孤寡,村上每月分别给予生活补贴或养老金40~60元,对职工和全体村民,医药费报销70%,村民集体福利有了一定保障。
——陈国政、曹固强《观沙岭改革开放兴工致富情况调查》
(1) 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哪些历史现象?
(2) 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说明这类史料的史学研究价值。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时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一一 马文 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不应该是死板的,它必须尽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弹性。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
一一一康拉德 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三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小题1】特点: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理民(行)政、军政和财政,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省、门下省形同虚设,尚书省的兵部、户部等职权严重削弱。
局限性:机构设置重叠,出现了“名实不符”的现象。
【小题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分权是为了加强皇权;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现了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性。
【解析】(1)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材料“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相关知识,要求结合所学解读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并回答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本题考查中外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偏高。
18.【答案】影响:明朝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稳定了西部边陲;增强了藏区民众对明朝中央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藏区人民通过贸易获得大量绢帛丝茶,改善了生活;藏区僧俗统治阶层积累了巨额财富,有利于稳固其统治;贡道和商帮加强了藏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发展,拓宽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商路),促进了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19.【答案】【小题1】 “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一信息“观沙岭村有各类企业234家,其中集体企业7家、私营企业20家、个体独资企业207家……全村在岳麓制鞋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先后创办铸件厂、服装厂等10个出口创汇企业”得出:材料一对内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由材料二信息“(观沙岭)先后建起了村办小学、幼儿园和集图书阅览、歌舞游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使村上文化教育和农民文化生活的物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自1986年开始,村上公费为全村各户订报3份,为村民了解时事政策和学习生产科技知识,提供有利条件”、“从1984年起,全村实行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由村上全包,对成绩优异者,另给奖学金。村上无辍学现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对村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孤寡,村上每月分别给予生活补贴或养老金40~60元,对职工和全体村民,医药费报销70%,村民集体福利有了一定保障”得出:材料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小题2】“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信息“摘编自《长沙岳麓区志(1988—2002)》”得出:地方志(方志)。“研究价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志是了解和研究一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自然地理风貌的重要依据;折射某一地区和时代的社会变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反映的社会内容丰富,可以与正史互补、互证。
20.【答案】【小题1】原因:二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历史上长期战争给欧洲带来严重灾难的教训;“冷战”中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相似文化传统和要求统一的情结;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的衰落;法德的和解奠定了基础.
【小题2】变化:由经济合作发展为政治、经济合作.影响: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