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广州深圳珠海导入新课内容导航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向型经济的壮大课堂练习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肈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1. 纬度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温 带 季 风 气 候热带和亚热带 充足的水分和热量◆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对农业有何影响?思考:这样的海陆位置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海陆交通便利2. 纬度位置3.相对位置观察本区与香港、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思考为什么称珠三角为中国的南大门?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并将答案填入下列空白图框中。 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临近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水热和地形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 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想一想你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的?30多年前的...如今的...珠三角地区30年前的珠三角地区现在的珠三角地区一、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二、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被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
“引进来”引进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本地区服务;
“走出去” 将本地生产的产品通过外部地区的销售渠道对外销售产品,拓宽本地产品的销售市场,将本地产品市场扩大化、全国化甚至国际化。改革开放的先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民工潮全国著名的侨乡: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 珠江三角洲发展探秘 区位因素(地利)政策因素(天时)人文因素(人和)纬度位置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华人、华侨的投资对外开放的前沿1、区位因素: 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 地区隔海相望,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穿 过,海陆交通便利,是祖国南大门。2、政策因素: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拥有包括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 放港口城市(广州)、 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 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招商引资优势巨大。3、人文因素: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著名的“侨乡”可以就近接受港澳产业扩散,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便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开放的区域优势: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情感教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和经济特征,通过探究了解了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利弊分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个主要城市及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新动向。小结1 .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是 ( )
A .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台湾省 D.云南与西藏
2.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比较劣势的条件是 ( )
A.地理位置 B.海陆交通
C.矿产资源 D.人口与市场BC课堂练习3、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
与其毗邻的B是________。
(2)C是珠海,其位置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是__________铁路。
(4)是珠江的重要支流______,
请说出珠江所具有的水文特征。
水量大,季节变化较大,
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等。香港深圳珠江口西侧,纬度较低京九东江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学会评价珠江三角洲位置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2、结合地图和资料,描述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指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结合生活实例,图文资料等学习外向性经济的特点、分析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通过资料认识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新动向。
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1、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状况,认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体会华侨爱国爱乡,投身祖国建设的高尚情操。
2学情分析
1.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感悟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5.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组成城市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并为学习“外向型经济的壮大”这部分内容做好铺垫
3重点难点
重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与位置特点
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
难点:评价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认识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提问
1、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_________ 、_________。
2、两个特区的位置、气候类型?
3、祖国内地与港澳经济发展的关系?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走近珠江三角洲
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政治区图
(1)判断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位置
(2)在图上找到深圳等9个城市
2、感知珠江三角洲地理环境。
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气候图
(1)纬度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对农业有何影响?
(2)海陆位置
从图中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想一想,这种海陆位置对珠江三角洲交通有何影响?
(3)相对位置
分析珠江三角洲,观察本地区与香港、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想一想,为什么说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的“南大门”。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过渡:你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的?展示“30多年前的……”和“如今的……”珠三角地区的图片。
引入:珠三角地区有今天的辉煌,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之外,还得益于适合她发展的经济类型——外向型经济。
(一)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
1、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
讲述: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2、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引导学生理解“引进来,走出去”的含义
3、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2)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师生归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a、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穿过,海陆交通便利,是祖国南大门
b、政策因素: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拥有包括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广州)、 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招商引资优势巨大。
c、人文因素: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著名的“侨乡”
(4)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活动4【活动】图片欣赏
活动(多媒体展示课本52页第2题)看图片,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
1、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的“南大门”请运用地图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课本55页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