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60分)
1.如图中Ⅰ、Ⅱ为人体内某些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其中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相比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B.Ⅰ过程包含细胞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 性表达
C.图中的细胞从左向右细胞的全能性依次升高
D.Ⅱ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小,染色质染色加深,所有酶活性下降
2.为筛选观察有丝分裂的合适材料,某研究小组选用不同植物的根尖,制作并观察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下列关于选材依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选用易获取且易大量生根的材料 B.选用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的材料
C.选用解离时间短分散性好的材料 D.选用分裂间期细胞占比高的材料
3.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
B.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如图为某动物(XY型)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图中的BC段
B.AB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CD段的2倍
C.CD段细胞中含有一条X或一条Y
D.OA段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
5.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相关性状为显性纯合)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ra与e互为非等位基因
B.痕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
C.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D.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均为野生型,雌蝇均为菱形眼
6.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其中A,a、B、b表示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不考虑互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若甲细胞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C.丙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子类型有4种
D.该种动物的雌性个体内也可能观察到丁细胞
7.如图是一只纯合雌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果蝇的细胞内不存在基因e、 b的等位基因
B.该果蝇与红眼果蝇(基因型为XBY)杂交,子代会出现白眼果蝇
C.在减数分裂I后期,基因n、a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D.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同一极不可能出现基因n、a、e和b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来的两条染色体组成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不变
⑥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与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无关
A.②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姐妹染色单体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
B.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姐妹染色单体来自同一条染色体的复制
C.减数分裂Ⅰ各时期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各时期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减数分裂Ⅰ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姐妹染色单体数目的比例只能是1:2
10.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DE段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AE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该曲线中EF段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发生在CD段
11.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
B.若甲细胞正常完成分裂则能形成基因型相同的两个子细胞
C.乙图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
D.乙图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
12.某基因型为AaXD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C.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个
D.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1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借助显微镜观察发现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分离
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C.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且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14.美国科学家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染色体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C.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中的一个(条)来自父方,一个(条)来自母方
D.在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15.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的四分体时期会出现11个四分体
B.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雄蝗虫多2条
C.雌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共有48、24、12这三种可能情况
D.雄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46、23、12、11这四种可能情况
16.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纯合红眼和纯合白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实验过程见下图,从而最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2红眼∶白眼=3∶1,说明红白眼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B.F1的雌果蝇均为杂合子,F2的雌果蝇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C.F1的雌果蝇与亲本雄蝇杂交,可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D.F2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会出现白眼雌果蝇
17.经过多年的努力,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幅果蝇多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红宝石眼和深红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果蝇细胞内的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
C.控制棒状眼的基因与控制截翅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8.已知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且为完全显性。若只考虑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考虑互换,图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9: 3: 3: 1
B.若图示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互换,则它只能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相等
C.不考虑互换,该个体与aabbdd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1: 1: 1: 1的表型比
D.不考虑互换,该个体与aabbDd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3: 3: 1: 1的表型比
19.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是( )
A.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多于女性
B.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孙女一定患此病
C.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母亲不一定患此病
D.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来母亲那里传来
20.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系谱图,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谱图中的女性患者的病症均较男性患者轻
B.系谱图中表现正常的个体均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C.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生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2
D.Ⅲ4与正常女性结婚,优生指导应选择生男孩
21.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Ⅱ7不带致病基因,则Ⅲ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2
C.若Ⅱ7带致病基因,则Ⅲ10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若Ⅱ7不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22.“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研究发现,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母鸡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使得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鸡是ZW型性别决定生物,已知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公鸡的Z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B.性反转得到的公鸡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W
C.该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D.性反转的公鸡与普通母鸡交配,子代雌雄比为2:1
23.如图表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该种鸟类羽毛毛色的B、b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B.由F1可知,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
C.亲本雄性芦花鸟基因型为ZBW,亲本雌性芦花鸟基因型为ZBZb
D.芦花雌鸟和非芦花雄鸟杂交,子代雌鸟羽毛毛色均为非芦花
2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区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在染色体正常的男性个体中,Ⅲ区段上的基因不存在其等位基因
C.非同源区段(Ⅰ、Ⅲ)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D.Ⅱ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无关
25.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26.油菜花有黄花、乳白花和白花三种,受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A基因会使体内含a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选择黄花(AA)植株和白花( aa)植株杂交,正反交结果均为F1,全部开乳白花,F1植株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杀死部分雄配子,故基因A/a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B.根据F1油菜植株的花色可知,A基因对a基因为完全显性
C.F1自交,F2油菜植株中,黄花:乳白花:白花=3:2:1
D.以F1乳白花植株作父本,其测交后代中白花占1/3
27.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只考虑Y/y和D/d两对基因,图丁个体自交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C.只考虑Y/y和R/r两对基因,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其中纯合子占1/4
28.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2:1
C.A、a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2矮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29.某植物的性别有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纯合雄株和雌株亲本杂交,F1均为雌雄同株,F1自交得到F2,F2中雌雄同株∶雄株∶雌株的数量分别为100株、30株和30株。已知配子及各性状植株均无致死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有1/4的个体的基因型与F1相同
C.若F2的雄株与雌株杂交,后代中雌株占4/9
D.若F2的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
30.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6-14厘米 B.子代基因型共有12种
C.子代中基因型AaBbcc占1/16 D.子代纤维长度为12厘米的约占1/8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的某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和核 DNA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__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乙细胞产 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 头表示)
(3)图3中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段是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 目加倍原因____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4)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bb的精子,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 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2.(共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组和 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 (A+、 A、a) 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 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的基因型都是 。
(3)若 (2) 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为了测定某红花植株基因型,有人分别用 AA 和 aa 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
33.(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F2中纯合的三角形 果实植株约为 株。
(2)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 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
(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 传规律,请完成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果实)的 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
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____________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植株上果实形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F2植株上果实形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34.(共10分,每空2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中雌、雄蝇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性 6 0 2 0
雄性 3 3 1 1
(1)直毛与分叉毛这对相对性状中 毛为显性性状,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根据F1表型的比例,写出亲本的基因型是 。
(3)F1灰身直毛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4)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南充高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页 共页 南充高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页 共页2024级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D C D D 6-10 D D D C D 11-15 C D A D D
16-20 C A B B C 21-25 C A C B B 26-30 D B D C D
二、非选择题
31.(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丙 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分)(答对一个给1分)
(2)Ⅱ→Ⅰ(2分)
(3)CG 不完全相同
(4)A (2分)
32.(共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 B
(2)Aa
(3)4 A+A+和aa (2分)(答全2分,答对一个给1分,有错误答案0分) A+A(2分)
33.(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分) 60(1分)
(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3)卵圆形; 三角形:卵圆形=3:1 ;(表型及比列都对2分,只答比例1分)
三角形:卵圆形=15:1(表型及比列都对2分,只答比例1分)
34.(共10分,每空2分)
(1) 直毛 X (答性染色体1分) (2) AaXBXb、AaXBY(答全才给分)
(3)1/6
(4)据题意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 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 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或F1中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等于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