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1 09: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
2、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形。
3、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城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教学,学生了解和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共2个教学班,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基础差,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浓,但他们淳朴、有求知欲。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重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形、位置。
难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处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这就是长江三角洲。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21cnjy.com
活动2【讲授】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讲授新课
(板书)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图7-30“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教学,引导学生完成:
①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②长江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③长江三角洲区域具有怎样的地形特征?
学生们分组讨论后,教师小结如下: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滨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三角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气候暖湿,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板书)1、地形
图7-30“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和阅读“长江三角洲的范围”,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长三角”大致范围: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几浙江省杭嘉湖地区
(杭州、嘉兴、湖州)。位置特点:处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板书)2、范围和位置
图7-31“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说出“沪宁杭”、
“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③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越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①长江三角洲区域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
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师生共同完成):②“沪宁杭”——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生共同完成):③如铁路纵横、公路密布、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等。
(板书)3、交通
活动3【作业】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布置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30-3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