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1教学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和相互间的交通联系。
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特点的差异。
3.理解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4.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2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长株潭,对自已所生活地区是熟悉的,很多知识都是已知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开启学生思维。
3重点难点
1.理解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2.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视频:长株潭城市群是我们生活的地区,它现在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
提问: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哪三个城市?
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三部分:概况、差异和联系。
提问:现在让我们来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况,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概况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自学第一部分。
活动2【活动】【城市群概况】
学生活动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学生回答概况,教师予以肯定和点拔。
提问:长株潭地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否有差异?
板书并讲述: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东部,三者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之间铁路、公路、湘江相联系。
活动3【活动】【三市的发展差异】
讲述:三市的发展却各具特色,有谁知道长沙、株洲、湘潭的城市特色吗?
学生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和教师、教材提供的三市的材料,发表对三市的认识,谈三市的定位和发展。
明确:三市现状有差异、定位有不同、发展有侧重。
学生活动3:为什么三市发展要各有侧重?
要求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把握三市发展的方向。从“避免雷同,各有侧重”的角度理解其原因——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活动4【活动】【三市的发展联系】
提问:三市发展有侧重,是否孤立发展呢?
阅读教材P.66第一段文字。
讲述:布局紧凑;交通发达是紧密联系的基础,一体化的目的是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发展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学生活动4:长株潭一体化措施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教师应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图文材料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①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一个高效能和生态型的城市群,你认为上述举措合理吗?
②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办法?
转承:在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区域得以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持!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呢?
(1)阅读教材中的“两型社会”材料,说一说你对“两型社会”的理解。(最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学生活动5:建设两型社会之我见
活动5【讲授】【总结全课】
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
课件17张PPT。图7-40 长株潭地区在湖南省的位置图7-41 长株潭城市群城区交通分布长沙:省会
株洲:铁路枢纽
湘潭:工业和旅游城市 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专家的观点有道理吗?
议一议三市为什么要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编制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的过程中,有些专家认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各有侧重,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长补短,加强协作。就城市定位来说,长沙是省会,株洲是铁路枢纽,湘潭是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三市共同构建湖南的核心城市群。就机械行业来说,长沙侧重工程机械,株洲侧重铁路机械,湘潭侧重电工机械,三市共同构建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就冶金行业来说,株洲侧重有色冶金,湘潭侧重黑色冶金,长沙侧要限制冶金行业的发展。活动一、长株潭的一体化建设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更是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近些年来,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电信部门:把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三市之间通话按市内标准而不是按长途电话标准收费,为市民节省话费。旅游部门:把三市的观光旅游项目整合起来,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圈。交通部门: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三市之间开行城际公共汽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环保部门:湘江流经三市市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株洲、湘潭和长沙,要明确各个城市的环保责任,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二、“两型社会”建设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面推行节约措施,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和各种污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景观——昭山 “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下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些措施,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即在三市城市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城市群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形式,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卫星城镇或发展工业,或承担居住、旅游、商贸等功能
湘江作为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对于城市群的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要严格保护沿江湿地和山水景观,使之成为景色秀美的滨江风光带。
提高绿化率,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力度,重污染型企业限期退出。
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建立“两型社会”风尚。活动 (1)上述措施是否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2)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你认为有哪些积极意义?
(3)议一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贯彻“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活动 上述措施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 上述措施体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如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构建湘江风光带。谢谢各位听课http://www.lxshjs.com/Infor/default.asp内容导航 城市群概述三市的发展联系三市的发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