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典型培优)专题01 归一归总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典型培优)专题01 归一归总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16: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专题01 归一归总问题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一、归一问题
1、含义归一问题是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的一类应用题。
2、数量关系
总量 ÷ 份数 = 1份数量
1份数量 × 所占份数 = 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 ÷ (总量 ÷ 份数) = 所求份数
3、解题思路和方法
(1)先根据题目条件找出总量和份数,计算出单一量(1份数量)。
(2)再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要求,利用单一量和相应的份数计算出所求数量。
二、归总问题
1、含义归总问题是在解题时,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的一类应用题。
2、数量关系
1份数量 × 份数 = 总量
总量 ÷ 1份数量 = 份数
总量 ÷ 另一份数 = 另一每份数量
3、解题思路和方法
(1)先根据题目条件找出总数量。
(2)再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要求,利用总数量和相应的份数或每份数量计算出所求数量。
三、归一归总问题的综合应用
在实际解题中,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和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先通过归一问题求出单一量,然后再利用这个单一量去解决归总问题。或者先通过归总问题求出总数量,然后再利用这个总数量去解决归一问题。
四、注意事项
(1)在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明确题目中的总量、份数和单一量等概念。
(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和顺序性,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3)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培优专练】
1.为迎接青岛啤酒节,奋进酒店新进一批啤酒。如果每次运4箱,那么28次正好运完。如果每次运8箱,多少次正好运完?
2.每年“小雪”节气前后,温州三烊湿地的果农们开始采摘瓯柑。48箱瓯柑共重864千克,照这样计算,16箱瓯柑共重多少千克?
3.三(2)班进行“关爱地球”的活动,环保小组为每个同学分配了相同的任务。小红计划每周收集45个废电池,收集8周就可以完成任务。小明计划6周完成任务,那么他平均每周需要收集多少个废电池?
4.3位老师4小时可以解决120道题。按这样的速度,4位老师解决400道题需要多少小时?
5.张晓同学6秒跑了42米。
(1)照这样计算,他9秒跑多少米?
(2)按同样的速度,他跑56米要花多长时间?
6.一个生产车间原来每月用水1200吨,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多用3个月。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吨?
7.一种玩具车原来每辆安装6个轮子,重新设计后只安装4个轮子。原来安装6辆玩具车的轮子现在可以安装几辆?
8.学校组织了一场歌咏比赛。如果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4组,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9.王阿姨用30元钱买了6斤鸡蛋,如果她买8斤鸡蛋,需要多少钱?
10.聪聪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0页,8天可以看完。现在聪聪想6天看完这本故事书,请你算一算,聪聪每天应该看多少页?
11.乐乐从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数学动物园》,共125页。他前4天看了80页。他要在一周看完这本书,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12.小明从书店借了一本故事书,共有185页;看了5天后还剩30页,如果小明想8天看完这本故事书,那么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13.某红色旅游景点十一黄金周前3天接待游客8970人。照这样计算,十一期间这个旅游景点7天可接待游客多少人?
14.小林读一本故事书,4天读了28页,照这种速度,8天可以读多少页?
15.惠民特产武定府酱菜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进贡”小菜的美称。王大伯也学着年青人做起了“直播带货”,3箱卖207元,小丽想买5箱,她要付多少元?
16.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000张A4纸有多厚?
17.100kg葡萄可以晒成24kg葡萄干,照这样计算,1t葡萄可以晒成多少kg葡萄干?
18.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13kg豆油。1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19.小丽读一本名著,如果每天读48页,12天可以读完。小丽打算8天读完,那么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20.图书馆借阅规定:免费借阅期限10天;超过10天的,从第11天起每天、每册收取0.5元延时服务费。王松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16页,15天能全部看完;如果要在免费借阅期限内归还,则王松每天至少要看多少页?
21.某纺织车间要织7200匹布,前4天织了3600匹.按照这样计算,加工7天后,还剩多少匹布没有织完?
22.香蕉每千克3元,苹果每千克9元。买12千克香蕉的钱可以买几千克苹果?
23.旅游公司原有12辆面包车,一天可收出租费3600元.按照这样计算,如果希望每天多收出租费2400元,应有多少辆面包车?
24.手工课上,同学们用5张纸折了20只纸船。
(1)8张纸可以折多少只纸船?
(2)全班要折36只纸船,需要多少张纸?
25.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10分钟会浪费350克水。照这样计算,1000分钟将浪费多少克水?合多少千克?
26.果农张大伯摘了30筐苹果,每筐装28千克。为了方便运输要把苹果分装在纸箱中,每个纸箱装15千克。共需要多少个纸箱?
27.妈妈的钱买24元一个的茶壶,正好可以买2个。用这些钱买6元一个的茶杯,可以买几个?
28.妈妈用微信零钱发红包,若每个红包15元,恰好可以发3个。妈妈打算用这些钱发9个红包,平均每个红包多少元?
29.学校买了一些皮球,装在6个纸箱里,每个纸箱装得同样多。体育老师从每个纸箱里拿出30个皮球后,6个纸箱里剩下的皮球相当于原来2个纸箱里的皮球数,原来每个纸箱里装多少个皮球?
30.植树造林绿化家园,100m2的树林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9.5kg。照这样计算,10000m2的树林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14次。
【分析】由题意可知:啤酒总量为4×28=112(箱),“每次运8箱”实际上是求112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4×28=112(箱)
112÷8=14(次)
答:14次正好运完。
【点评】完成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不管每次运多少箱,啤酒总量不变。
2.【答案】288千克。
【分析】用864除以48先求出一箱的质量,然后再乘16即可求出16箱共重多少千克。
【解答】解:864÷48×16
=18×16
=288(千克)
答:16箱瓯柑共重288千克。
【点评】本题要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每箱的质量不变,所以先求出单一量是解答的关键。
3.【答案】60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环保小组为每个同学分配了相同的任务,小红计划每周收集45个废电池,收集8周就可以完成任务。可以用每周收集的个数乘周数求出小红收集的个数,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小红相同,用小红收集的个数除以6周就能求出他平均每周收集的个数。
【解答】解:45×8=360(个)
360÷6=60(个)
答:那么他平均每周需要收集60个废电池。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平均分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10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计算出一位老师一小时可以解决多少道题。再进一步求解即可。
【解答】解:每人每小时做:120÷3÷4=10(道)
4人做400道需:400÷4÷10=10(小时)
答:4位老师解决400道题需要10小时。
【点评】解决归一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到“单位量”,也就是把多倍的量“归”成单位的“一”。
5.【答案】(1)63米;(2)8秒。
【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先求出张晓同学的速度,然后乘9秒即可;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1)42÷6×9
=7×9
=63(米)
答:他9秒跑63米。
(2)56÷(42÷6)
=56÷7
=8(秒)
答:需要花8秒。
【点评】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240吨。
【分析】一个生产车间原来每月用水1200吨,一年共12个月,则原来一年用1200×12吨,现在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多用3个月,即原来一年用水现在可用12+3=15(个)月,则现在平均每月用水1200×12÷(12+3)吨,所以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水1200﹣1200×12÷(12+3)吨。
【解答】解:1200﹣1200×12÷(12+3)
=1200﹣14400÷15
=1200﹣960
=240(吨)
答: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水240吨。
【点评】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原来一年用水多少吨,进而求出现在平均每月用水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7.【答案】9辆。
【分析】用原来每辆安装轮子的个数乘原来安装的辆数,得出轮子的总个数,再除以重新设计后安装轮子的个数即可得解。
【解答】解:6×6÷4
=36÷4
=9(辆)
答:原来安装6辆玩具车的轮子现在可以安装9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归总问题,关键是得出轮子的总个数。
8.【答案】3组。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参加歌咏比赛的人有4×6=24(人),“每8人一组”实际是求24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4×6=24(人)
24÷8=3(组)
答:可以分成3组。
【点评】完成此题需要注意不管分成几个小组,总人数不变。
9.【答案】40元
【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斤鸡蛋的单价,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解答即可。
【解答】解:30÷6×8
=5×8
=40(元)
答:买8斤鸡蛋需要40元。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10.【答案】40页。
【分析】根据题意,用30乘8计算出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然后用总页数除以6即可求出6天每天看多少页,据此解答。
【解答】解:30×8÷6
=240÷6
=40(页)
答:聪聪每天应该看40页。
【点评】先计算出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15页。
【分析】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求剩下的页数,用剩下的页数除以天数(7﹣4)即可。
【解答】解:剩下的页数:125﹣80=45(页)
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5÷(7﹣4)
=45÷3
=15(页)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15页。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剩下的页数。
12.【答案】10页。
【分析】已经看了5天,还剩下(8﹣5)天时间,用剩下的页数除以(8﹣5)就是剩余时间平均每天要看的页数。
【解答】解:30÷(8﹣5)
=30÷3
=10(页)
答: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10页。
【点评】完成此题要注意干扰的条件,全书的页数与解答此题无关。
13.【答案】20930人。
【分析】用前3天接待游客的人数除以3就是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再用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乘7就是这个旅游景点7天可接待游客的人数。
【解答】解:8970÷3×7
=2990×7
=20930(人)
答:7天可接待游客20930人。
【点评】先求出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56。
【分析】根据题意,用28除以4求每天读的页数,然后再乘8,求8天读的页数即可。
【解答】解:28÷4×8
=7×8
=56(页)
答:8天可以读56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归一问题,关键是求一天读的页数,完成题目。
15.【答案】345元。
【分析】用3箱卖的钱数除以卖的箱数,即可计算出每箱的钱数,再用每箱的钱数乘5,即可计算出她要付多少元。
【解答】解:207÷3×5
=69×5
=345(元)
答:她要付345元。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16.【答案】10厘米。
【分析】用1厘米除以100张,就是每张纸的厚度,再乘1000张即可求解。
【解答】解:1÷100×1000
=0.01×1000
=10(厘米)
答:1000张A4纸有10厘米厚。
【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这样想:先求出1000张里面有多少个100张,也就是有多少1厘米,再乘1厘米即可,列式为:1000÷100×1。
17.【答案】240千克。
【分析】先把1吨化成1000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用1000除以100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几个100千克,有几个100千克,1000千克葡萄就能晒几个24千克的葡萄干,所以再乘24即可解答。
【解答】解:1吨=1000千克
24×(1000÷100)
=24×10
=240(千克)
答:1t葡萄可以晒成240千克葡萄干。
【点评】本题考查了归一归总问题,关键是得到1000千克里面有几个100千克。
18.【答案】0.13吨。
【分析】1吨=1000千克,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豆油的质量除以100,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再用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油的质量乘1000,可以计算出1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豆油,最后把结果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
【解答】解:13÷100=0.13(千克)
1吨=1000千克
0.13×1000=130(千克)
130千克=0.13吨
答:1t大豆可以榨出0.13吨豆油。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9.【答案】72页。
【分析】每天读48页,12天可以读完,用48页乘12天,求出总页数,再除以8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解答】解:48×12÷8
=576÷8
=72(页)
答:平均每天要读72页。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不变的总页数,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
20.【答案】24页。
【分析】用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计算出这本书的总页数,再用这本书的总页数除以10天,即可计算出王松每天至少要看多少页。
【解答】解:16×15÷10
=240÷10
=24(页)
答:王松每天至少要看24页。
【点评】本题考查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抓住归总问题总数不变,再利用每天读的页数、读的天数、全书总页数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按照这样计算”说明每天加工的数量相同,先用3600匹除以4天,求出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匹布,再乘7,就是已经织布多少匹,再用总量减去已经织布的匹数,就是还剩多少匹布没有织完.
【解答】解:3600÷4×7
=900×7
=6300(匹)
7200﹣6300=900(匹)
答:还剩900匹布没有织完.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不变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7天加工的量,进而求解.
22.【答案】4千克。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香蕉的单价乘数量求出总钱数,然后用其除以苹果的单价即可。
【解答】解:3×12÷9
=36÷9
=4(千克)
答:买12千克香蕉的钱可以买4千克苹果。
【点评】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按照这样计算”说明每辆面包车收费是相同的,先用3600除以12,求出每辆面包车出租的费用,再用2400元除以每辆面包车出租的费用,求出需要增加的辆数,再加上12辆即可求解.
【解答】解:2400÷(3600÷12)
=2400÷300
=8(辆)
12+8=20(辆)
答:应有20辆面包车.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每辆车每天的收入,再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出需要增加的辆数,进而求解.
24.【答案】(1)32只;
(2)9张。
【分析】(1)根据题意,先求出一张纸可以折几只纸船,即:20÷5=4(只),然后求8张纸可以折多少只纸船,实际上是求8个4只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根据题意,先求出一张纸可以折几只纸船,即:20÷5=4(只),求折36只纸船,需要多少张纸,实际上是把36只平均每4只一份,求可以分几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20÷5=4(只)
4×8=32(只)
答:8张纸可以折32只纸船。
(2)36÷4=9(张)
答:需要9张纸。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一张纸可以折多少只纸船。
25.【答案】35000克、35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分钟浪费的水为:350÷10=35(克),求1000分钟将浪费多少克水,用35乘1000即可解答。
【解答】解:350÷10=35(克)
1000×35=35000(克)
35000克=35千克
答:1000分钟将浪费35000克水。合35千克。
【点评】完成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读题,找出关系式,即:1000分钟浪费的水=1分钟浪费的水×时间。
26.【答案】56个。
【分析】用每筐的质量乘筐数求出张大伯一共摘了多少千克苹果,然后用总质量除以15即可求出纸箱的个数。
【解答】解:28×30÷15
=840÷15
=56(个)
答:共需要56个纸箱。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不变的苹果的总质量,再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进行求解。
27.【答案】8个。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24元一个的茶壶,正好可以买2个”可知2个茶壶需要2个24元,即:24×2=48(元),用这些钱买6元一个的茶杯,即把48元平均每6元一份,求可以分几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24×2=48(元)
48÷6=8(个)
答:可以买8个。
【点评】考查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题,根据茶壶的数量和茶壶的单价求出不变的总价,进而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茶杯的数量。
28.【答案】5元。
【分析】根据每个红包15元,恰好可以发3个,根据乘法的意义,利用乘法可以求妈妈发红包的总钱数,再用总钱数除以9,即可求出平均每个红包多少元。
【解答】解:15×3÷9
=45÷9
=5(元)
答:平均每个红包5元。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9.【答案】45个。
【分析】根据题意,6个纸箱里拿出的皮球个数总和等于原来4个纸箱里的皮球个数之和,用一共拿出的皮球的数量除以4,求出原来每个纸箱里有多少个皮球即可。
【解答】解:30×6÷(6﹣2)
=180÷4
=45(个)
答:原来每个纸箱里有45个皮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原来4个纸箱里有多少个皮球。
30.【答案】0.95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一平方米树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9.5÷100=0.095(千克),用树林的面积乘每一平方米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10000m2的树林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9.5÷100×10000
=0.095×10000
=950(千克)
950千克=0.95吨
答:10000m2的树林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0.95吨。
【点评】考查了简单的归一问题,先要求出每一平方米树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