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4 2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 )
A.朝鲜和日本 B.西亚和欧洲
C.美洲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戚家军九战九捷荡平倭寇的地区是( )
A.福州 B.杭州 C.广州 D.台州
3.“明初以如此巨大规模的船队,历时近30年,遍访‘西洋’30余国…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材料评价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包括( )
①时间长,规模大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
③发现了新大陆 ④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4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在澳门建立据点,并最终占据澳门。这一殖民者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6.在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纪的中国古瓷。这个地方是( )
A.阿拉伯半岛 B.古巴、海地 C.印度半岛和锡兰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情境新课堂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率领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术创新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灵活运用地形,善于利用水战和陆战的结合,成功击败了倭寇的多次进攻。据此,请你完成小题。
7.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为患现象愈演愈烈,当时受到倭寇侵扰的地区主要包括( )
A.辽东地区 B.京津地区 C.湖南、湖北地区 D.福建、浙江地区
8.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抗倭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9.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争。这一战争(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结束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扩大了疆域范围 D.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10.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事件,中外冲突升级。从“友好往来”到“冲突升级”的变化,说明了明朝( )
A.外交从开放走向闭关 B.国力由强盛走向减弱
C.明朝的皇权不断强化 D.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11.民族英雄是指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明朝率军抗击倭寇并取得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A.寇准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12.有学者称赞某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廓清了东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当时中国对国外的了解”,“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他赞扬的应是( )
A.玄奘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13.1561年(嘉靖四十年),该将领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后,与其他抗倭将领合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该“将领“是( )
A.戚继光 B.霍去病 C.郑成功 D.岳飞
14.1584年,当利玛窦第一次在广东肇庆向中国人展示世界地图时,一些士大夫对于地图不是将中国放在中央而是推到东方一角上,提出愤怒抗议。为迎合中国人的观念,利玛羹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以此为基础绘制成《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在当时被迫以身改变的原因是( )
A.传统观念的固化与保守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弱化
C.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二、材料题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 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1)材料一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写出两点即可)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集中反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哪一空前壮举 该壮举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当时能进行这一壮举具备的国力条件是什么
(2)进行这一壮举的目的是什么 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
(3)通过这一壮举,你能从图一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C D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C A A
15.(1)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
(2)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6.(1)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奇珍。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困难、一往无前、勇敢执着、敢于担当等。(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