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和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侧面反映出( )
A.封建社会末期矛盾尖锐 B.文学作品创作脱离实际
C.文学艺术创作环境自由 D.文学创作决定物质生活
2.《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3.下图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昆曲
4.明朝时期,汉蒙双方在长城沿线进行马市贸易,既有官市又有民市,在这里游牧民族常用马匹及畜产品与汉族人民换取茶叶、铁器、粮食、布匹等生产及生活用品,双方在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由此可知长城( )
A.可以有力抵御外族入侵 B.成为各民族之间交往的纽带
C.旨在推动边疆地区开发 D.见证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5.以“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6.著有《农政全书》,被后世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是(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郭守敬 D.徐光启
7.顾炎武《日知录》言:“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主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 )
A.完全恢复西周分封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地方分权与中央监督结合 D.推行民主选举制度
8.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清朝中期,昆曲刻意追求风雅、歌功颂德,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此后,昆曲日趋衰微。材料表明昆曲“日趋衰微”的原因是( )
A.表演形式单一 B.缺乏创新能力
C.唱词枯燥无味 D.脱离广大民众
9.歌曲《说唱脸谱》中唱到:“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一个劲的来称赞,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这道歌里要称赞的中国国粹是( )
A.豫剧 B.昆曲 C.川剧 D.京剧
10.某书序言写道:“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据此判断,该书是( )
A.《唐本草》 B.《千金方》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1.图1至图3是张明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图1:元代戏曲演出壁画 图2:清代《红楼梦》插图 图3:京剧角色示意图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传统节日的起源
C.行省制度的创立 D.文学艺术的发展
12.将下图片命名为( )
A.秦朝长城示意图 B.明朝长城示意图
C.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D.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二、材料题
1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多彩的文学】
材料一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
材料二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材料三 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智慧之光】
材料四 如下列四幅图是明朝某一科技巨著的插图,这部书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材料一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分别属于王国维所说的哪种文学形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本明清时期的小说。
(3)材料三中介绍了我国古代哪项著名的建筑?
(4)根据材料四,指出图片出自哪部科技巨著?它在国际上享有什么盛誉?
三、综合题
14.图说历史,归纳主题,某班开展“图说历史”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几幅图片,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请仿照示例,从②—⑥五幅图片中任选一幅,撰写图片解说词。
示例:①毕昇像:毕昇是北宋时期的匠人,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同学们把以上六幅图片分为了两类,分别是科技类和文化类,请按照示例把图片的序号对号入座。
科技类:① 、
文化类:③
(3)据上述图片,请你为本次“图说历史”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C D C D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13.(1)唐诗;宋词。
(2)《水浒传》《红楼梦》等。
(3)故宫(或紫禁城)。
(4)巨著:《天工开物》。盛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1)②南宋持罗盘陶俑:宋代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③ 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窦娥冤》。 ④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了《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⑤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⑥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 ②④ ⑥ ⑤
(3)主题: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