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5 08:01: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卷
(分值:60分 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根据你对七下课文的了解,填写相关内容。(5分)
  生活中很多看似普通的“小”,其实都蕴含着深意。北宋________(作者名)笔下的卖油翁当场展示了倒油的小本领,让射箭技术高超却不可一世的   (人名)无地自容;唐代文学家_______ (作者名)在《   》中,通过写一间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向;鲁迅在一篇散文中通过回忆“长妈妈”给自己买来《   》的小细节,赞美了普通人的善良朴实,表达了对“长妈妈”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2.填写文化常识。(4分)
(1)“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将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称为“   ”。
(2)“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的是夏季的第  个月。
(3)“丝竹”在古代泛指乐器。“丝”指   乐器,“竹”指   乐器。
3.中国古代建筑,各区功能分明。请将“阁”“廊”“亭”三字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处。(3分)
  堂以宴,①   以憩,②   以眺,③   以吟。
4.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并将对应的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4分)
5.最初的汉字大多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如:门( )、休( )、明( )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在文字体系中留下的记录。请根据下列两组汉字的形符,推测它们分别与哪类事物有关联。(4分)
A组:盛、盎、盏、盈、盟 ①___________
B组:酿、酌、酪、酬、醋 ②__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6.《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
7.“四书五经”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 )
8.《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
9.“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策勋十二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
三、选择题(36分)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庐山、恒山、衡山。“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是五岳之一,又名岱山、岱岳、东岳、泰岳。
B.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它跟清明、谷雨、端午、夏至一样,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C.古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卿”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孤”是王侯的自称。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的北面。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卖油翁》的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富有民歌刚健质朴的特色,是北宋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于齐、赵一带漫游时亲自登上泰山之顶写下《望岳》,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先写对阿长的厌恶,后写对她的佩服和敬意,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波澜起伏。
C.有农谚云:“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寒这天如果天气不寒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不会暖和。
D.对联又称对子、楹联,上下联写作要求其词性相对,字数相同,意义相关,仄起平收。如:上联:天地一家春:下联:江山千古秀。
13.大家在研究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过程中出现争执,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体多样,各具特色。“说”长于说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铭”多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孙权劝学》中的“孤”是古代王侯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C.古人在成年后,除姓和名之外还取字,供他人称呼,用于社会交往,以示尊敬。例如王维字摩诘,王安石字介甫,李白字太白。
D.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4.下列选项来自“课文中的语文”活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孙权劝学”“有为有不为”“游山西村”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看见”“深夜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介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D.律诗有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颔联。
1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B.春社日,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
C.齐鲁,春秋时诸侯国名称,泰山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D.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世称“韩昌黎”,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们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可以用来表达离别之情;“气冲斗牛”中“斗”“牛”本是星宿名,借指天空。
C.“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曲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在生前,朝廷据其功绩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如北宋政治家欧阳修,他的谥号是文忠。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博士”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其中的“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D.李商隐、欧阳修、岑参、韩愈、王维都是唐代的文人。
18.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陆游、杨万里、赵师秀都是我国宋代诗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中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19.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作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C.在古代“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出身不好。
D.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它们唱响了春天的旋律。
2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挂香袋,喝菊花酒的习俗。
B.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有吃年饭,守岁,拜年的习俗,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谓之“闹元宵”。
C.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打春”,有吃春饼的习俗。
D.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稻子快收,有芒的麦子可种”。
2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B.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C.小明对好朋友小王说:“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在家恭候。”
D.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明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22.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3.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颜回赞颂孔子的话,闻一多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也用来赞颂他的老师闻一多。
B.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D.阿长是鲁迅幼时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专门为回忆和纪念她而作,被收入《朝花夕拾》中。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这篇散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C.《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全诗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D.《有为有不为》的作者季羡林,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学者、作家、翻译家。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中华书法中往往喻含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义,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
26.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窗口”,很多招牌富有深厚的文化意味。下列招牌名称和店铺类型的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招牌名称:杏花村 悬壶阁 陆羽坊 蝶恋花
店铺类型:花店 酒坊 药铺 茶馆
A.杏花村—花店 悬壶阁—茶馆 陆羽坊—酒坊 蝶恋花—药铺
B.杏花村—酒坊 悬壶阁—药铺 陆羽坊—茶馆 蝶恋花—花店
C.杏花村—花店 悬壶阁—酒坊 陆羽坊—药铺 蝶恋花—茶馆
D.杏花村—酒坊 悬壶阁—药铺 陆羽坊—花店 蝶恋花—茶馆
2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本名 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6%B0%E4%B8%AD%E5%9B%BD70%E5%B9%B470%E9%83%A8%E9%95%BF%E7%AF%87%E5%B0%8F%E8%AF%B4%E5%85%B8%E8%97%8F / 23778099"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D%8F%E5%B7%8D / _blank )”。
B.《山地回忆》的作者孙犁在文中表达了军民鱼水情美好温馨,老百姓对解放军的真挚热爱。
C.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白丁”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匹夫”。
D.“桑梓、故园、乡关、乡书”都是“家乡”的别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卷
(分值:60分 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根据你对七下课文的了解,填写相关内容。(5分)
  生活中很多看似普通的“小”,其实都蕴含着深意。北宋________(作者名)笔下的卖油翁当场展示了倒油的小本领,让射箭技术高超却不可一世的   (人名)无地自容;唐代文学家_______ (作者名)在《   》中,通过写一间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向;鲁迅在一篇散文中通过回忆“长妈妈”给自己买来《   》的小细节,赞美了普通人的善良朴实,表达了对“长妈妈”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欧阳修 陈尧咨(陈康肃公) 刘禹锡 陋室铭 山海经 
2.填写文化常识。(4分)
(1)“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将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称为“   ”。
(2)“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的是夏季的第  个月。
(3)“丝竹”在古代泛指乐器。“丝”指   乐器,“竹”指   乐器。
卫冕 一 弦 管
3.中国古代建筑,各区功能分明。请将“阁”“廊”“亭”三字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处。(3分)
  堂以宴,①   以憩,②   以眺,③   以吟。
亭 阁 廊
4.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并将对应的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4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元宵节(或上元节) ③七夕节(或乞巧节) ④重阳节
5.最初的汉字大多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如:门( )、休( )、明( )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在文字体系中留下的记录。请根据下列两组汉字的形符,推测它们分别与哪类事物有关联。(4分)
A组:盛、盎、盏、盈、盟 ①器皿、容器
B组:酿、酌、酪、酬、醋 ②酒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6.《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 )
7.“四书五经”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 × )
8.《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 )
9.“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策勋十二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 )
三、选择题(36分)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庐山、恒山、衡山。“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是五岳之一,又名岱山、岱岳、东岳、泰岳。
B.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它跟清明、谷雨、端午、夏至一样,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C.古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卿”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孤”是王侯的自称。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的北面。
【解析】A项,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B项,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D项,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的南面。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卖油翁》的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富有民歌刚健质朴的特色,是北宋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解析】《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传唱的北方乐府民歌,不是“北宋时期”;故选D。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
A.青年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于齐、赵一带漫游时亲自登上泰山之顶写下《望岳》,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先写对阿长的厌恶,后写对她的佩服和敬意,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波澜起伏。
C.有农谚云:“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寒这天如果天气不寒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不会暖和。
D.对联又称对子、楹联,上下联写作要求其词性相对,字数相同,意义相关,仄起平收。如:上联:天地一家春:下联:江山千古秀。
【解析】A.有误,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望岳》不是杜甫登上泰山之顶写下的;
B.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D.有误,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正确的应是,上联:江山千古秀;下联:天地一家春;故选C。
13.大家在研究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过程中出现争执,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古代文体多样,各具特色。“说”长于说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铭”多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孙权劝学》中的“孤”是古代王侯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C.古人在成年后,除姓和名之外还取字,供他人称呼,用于社会交往,以示尊敬。例如王维字摩诘,王安石字介甫,李白字太白。
D.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解析】B.“孤”是古代王侯的谦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故选B。
14.下列选项来自“课文中的语文”活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A.“登飞来峰”“孙权劝学”“有为有不为”“游山西村”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看见”“深夜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介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D.律诗有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颔联。
【解析】A.“游山西村”是动宾短语;故选A。
1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B.春社日,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
C.齐鲁,春秋时诸侯国名称,泰山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D.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辨析。
D.“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有误,“白丁”指平民,没有功名的人。“布衣”,古代指平民百姓,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故选D。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韩愈世称“韩昌黎”,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们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可以用来表达离别之情;“气冲斗牛”中“斗”“牛”本是星宿名,借指天空。
C.“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曲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在生前,朝廷据其功绩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如北宋政治家欧阳修,他的谥号是文忠。
【解析】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在生前”错误,应是:“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功绩给予的称号;故选D。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博士”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其中的“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D.李商隐、欧阳修、岑参、韩愈、王维都是唐代的文人。
18.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王安石、陆游、杨万里、赵师秀都是我国宋代诗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中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解析】A.“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选项“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说法错误,这四位宋代诗人只有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A。
19.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作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C.在古代“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出身不好。
D.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它们唱响了春天的旋律。
【解析】C项表述错误,在古代“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2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挂香袋,喝菊花酒的习俗。
B.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有吃年饭,守岁,拜年的习俗,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谓之“闹元宵”。
C.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打春”,有吃春饼的习俗。
D.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稻子快收,有芒的麦子可种”。
【解析】A. 重阳节才有喝菊花酒的习俗;B. 除夕夜不眠迎新年到来,称“守岁”,“闹元宵”是正月十五;C. 正确; D.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2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B.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C.小明对好朋友小王说:“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在家恭候。”
D.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明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解析】A.说法有误,小满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B.“尊君”是对人称别人的父亲;C.恭候,指敬辞,恭敬地等候。用在别人身上不合适。
22.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B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A句与“清明节”有关;B句与传统节日无关;C与“重阳节”有关;D与“春节”有关。据此,答案为B。
23.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颜回赞颂孔子的话,闻一多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也用来赞颂他的老师闻一多。
B.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D.阿长是鲁迅幼时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专门为回忆和纪念她而作,被收入《朝花夕拾》中。
【解析】第一个闻一多为臧克家。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这篇散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C.《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全诗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D.《有为有不为》的作者季羡林,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学者、作家、翻译家。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解析】A项,《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不是散文。
中华书法中往往喻含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义,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C )
【解析】C项的楷书符合题干中“方正质朴,扎实稳重”的要求。
26.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窗口”,很多招牌富有深厚的文化意味。下列招牌名称和店铺类型的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招牌名称:杏花村 悬壶阁 陆羽坊 蝶恋花
店铺类型:花店 酒坊 药铺 茶馆
A.杏花村—花店 悬壶阁—茶馆 陆羽坊—酒坊 蝶恋花—药铺
B.杏花村—酒坊 悬壶阁—药铺 陆羽坊—茶馆 蝶恋花—花店
C.杏花村—花店 悬壶阁—酒坊 陆羽坊—药铺 蝶恋花—茶馆
D.杏花村—酒坊 悬壶阁—药铺 陆羽坊—花店 蝶恋花—茶馆
【解析】根据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知,“杏花村”应为酒坊的名称;根据“悬壶济世”的成语可知,“悬壶阁”应为药铺的名称;根据陆羽被誉为“茶圣”的知识可知,“陆羽坊”应为茶馆的名称;根据“蝶恋花”中的“花”字可知,此名称应为花店的名称。
2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本名 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6%B0%E4%B8%AD%E5%9B%BD70%E5%B9%B470%E9%83%A8%E9%95%BF%E7%AF%87%E5%B0%8F%E8%AF%B4%E5%85%B8%E8%97%8F / 23778099"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D%8F%E5%B7%8D / _blank )”。
B.《山地回忆》的作者孙犁在文中表达了军民鱼水情美好温馨,老百姓对解放军的真挚热爱。
C.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白丁”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匹夫”。
D.“桑梓、故园、乡关、乡书”都是“家乡”的别称。
【解析】B项“解放军”应为“八路军”;C项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匹夫”“白丁”。
D项“乡书”指家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