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教材分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教材内容是围绕“特别”二字展开的。在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地理概况,“发达的交通运输”两部分内容,“地理概况”部分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必要步骤,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三个方面要求:一是香港的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二是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三是认识香港“地狭人稠”的发展环境。而“发达的交通运输”部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力求让学生明白发达的交通运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版权所有:21教育】
2教学目标
(一)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二)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国际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理解交通运输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通过对香港国际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原因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与必要的引导与帮助。香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着比较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完成,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重点难点
香港的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国际交通运输中心重要地位。
5信息技术及媒体资源运用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人计划运用交互式的电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板和演示文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的将电子白板的导入、拖拽、移动、遮屏、放大、画笔等功能合理的应用到本课的教学中,目的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这样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知识落到了实处。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1*cnjy*com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图分析)
“地理概况”部分,因学习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不大,而且学生已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教学时我计划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书,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发达的交通运输”部分,力求让学生明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港国际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图片,对设置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探究、讨论来达到教学目地。
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
8.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问导读:
我们国家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有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个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吗?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告知学习目标,激活原有的相关知识。
活动2【活动】 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组成
思考: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读图7-1,图7-2回答:指出香港的海陆位置 ,组成范围
教师归纳:
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组成(感受香港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的重要性: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接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香港地形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1/6。香港面积80平方千米,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半岛想望。21·cn·jy·com
活动3【活动】香港的人口状况
完成下列问题:(让学生感受香港“特别”之处“地狭人稠”“严重缺水”的发展现状)
2010年,香港行政区的人口为710万。请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想一想,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香港人口状况-----地狭人稠)www-2-1-cnjy-com
活动4【活动】香港缓解用地紧张的措施
读图7-3思考:(1)想一想,香港城区高楼林立,其自然原因是什么?
(2)为了缓解香港用地紧张,一般采取哪些措施?
教师归纳:
香港正是由于地狭人稠,可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才促使香港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正是所谓的“上天”,不仅“上天”,还“下海”——填海造陆。“寸土寸金”的香港却有大面积的城市绿地。2-1-c-n-j-y
活动5【活动】香港的气候特征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年降水量2398.4毫米。读图7-2、7-5,完成下列任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图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2)香港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主要缺水原因是什么?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源:21cnj*y.co*m】
活动6【活动】香港的历史和社会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一国两制,港人制港”,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含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含义。
教师讲述香港被英国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1cnjy.com
活动7【活动】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
阅读教材P44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为什么说香港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图7-6、7-7)
(发达的海洋运输与航空运输)
2、说一说香港发展海洋运输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货物运输大等)
4、在图7-8中找出维多利亚港、京九铁路和香港主城区内的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和地铁)。
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香港毗邻哪个经济特区( )
A.珠海经济特区 B.海南岛经济开发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汕头经济开发区
2、关于香港的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在五带中位于热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C.在五带中位于热带,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香港人多地狭,往往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上天”和“下海”等方式扩大建筑用地,以下各项中,对这两种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居住在船上③向月球移民④填海造陆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4、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B.用水量大 C.蒸发量大D.浪费和污染严重
5、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货运方式主要依靠( )
A.铁路 B.公路 C.海运 D.航空
6、下列铁路线中,与香港直接相连的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活动9【讲授】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香港的认识多了那些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教师: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祖国的香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行政区地理概况、发达的交通运输等知识,香港的经济繁荣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相信在伟大祖国的大力支持下,香港这颗明珠会更加熠熠生辉,明天会更好。21教育网
活动10【作业】板书设计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一、地理概况
1、香港位置与陆地组成 2、地形与气候
3、人口与历史 4、香港“一国两制”政策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1、国际航运中心 2、与祖国大陆的交通联系
3、香港便捷的交通体系
活动11【作业】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自我评价肯定的地方
1、课前能够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认真研读课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www.21-cn-jy.com
2、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信息的活动较多,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读图与分析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比较的清晰,也比较有兴趣。2·1·c·n·j·y
3、在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运用交互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能将教师讲解、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板书配合使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知识落到了实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1*cnjy*com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语言亲和力不够。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不能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思想情感中去.
2、个别语言不够精炼。
3、对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还是不够深入。学生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交互活动频率还有待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1、将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充分融入到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激情,用情感的投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1·世纪*教育网
2、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同样的关注,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引导作用。
3、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灵活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喜悦,实现自己的价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合理的运用电子白板等数字化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提高教师、学生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频率,挖掘教学内容与数字化资源的联系,将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地理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更恰当的组织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探索出更加适合地理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