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六单元第2课时18.文言文二则 教案 统编版四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六单元第2课时18.文言文二则 教案 统编版四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17: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课题:文言文二则
内容分析: 《囊萤夜读》是关于古人勤学苦读的励志故事。该文包含34个字,两句话。第一句讲述了车胤非常好学,学识渊博。第二句举例说明车胤的勤学,讲了他家里穷苦,买不起灯油,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萤火虫照明,继续读书的故事。《铁杵成针》讲了学业不理想,正想要放弃的李白,被溪边磨铁杵的老妇感化,继续读书的劝学故事。粗长的铁杵与细小的缝衣针的对比,年迈的老妇与少年李白的对比,引起了小李白的深思。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是做人做事要锲而不舍定能有所成就。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文言文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与精神内涵。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掌握文言文朗读的停顿与节奏,积累文言词汇,能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提炼关键词句描述人物品质。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古今学习条件,辩证思考“勤学苦读”的现实意义。分析人物行为与品质的关联,培养逻辑概括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诵读与赏析,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悟古人高尚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感受古代少年勤勉刻苦、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认识抗日小英雄雨来;一起讨论小男子汉的标准是什么?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今,阅读成长故事集齐成长勋章。 活动流程:追寻,古之圣贤成长路——走进“文言文研学营”,在经典典籍中感受古人 勤学苦读、锲而不舍的优秀品共同收集象征着成长与蜕变的“勤学徽章”!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晚上没有电灯,你会怎么读书?”引导学生讨论。 引出课题《囊萤夜读》。 齐读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夜读:夜晚读书。)囊萤夜读——(车胤)把萤火虫装到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介绍人物:车胤(约333~约401) 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2.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 朗读指导——以“读”入境,感知文言韵律 听读模仿,标注重音与停顿 教师播放范读:学生闭眼倾听,想象画面(如夏夜萤火虫飞舞、车胤捧书苦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标注重音与停顿(如“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用“·”标出重音词(如“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分组赛读,强调“以夜继日”和“以夜继日焉”的不同感受。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一看这两句话,对比读一读,感受一下不同。 生:齐读两句话,自由谈论读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焉是文言文常用语气词。加上一个“焉”字感觉时间长,还能读出古人摇头晃脑的感觉。 2.字词突破: (1)学习生字“囊、恭、勤、倦”。以“形”解义,渗透汉字文化 结合甲骨文讲解“囊”的象形意义。 象形字溯源“囊”字。 课件展示“囊”的甲骨文(像用绳子扎口的布袋),学生观察字形猜测字义。 教师讲解:“囊”本义为“袋子”,引申为“用袋子装”(如“囊萤”),拓展成语“锦囊妙计”。 学生动手:用简笔画画出“囊”的甲骨文,标注字形与字义。 (2)生活联想: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带‘囊’字的词?”(如行囊、胶囊) (3)互动游戏“你说我猜”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动作或语言描述词语(如“倦”做打哈欠动作,“恭”做拱手行礼状),另一人猜词并解释词义。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注意文言文的停顿与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囊萤夜读》,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注意停顿和节奏。 分组朗读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指导。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通过甲骨文“囊”(象形“扎口布袋”)的讲解,直观感受汉字“因形见义”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大,学生易因字词障碍影响文意理解。通过聚焦关键词、结合注释,能快速扫除阅读障碍,为后续翻译和感悟奠定基础。通过甲骨文“囊”(象形“扎口布袋”)的讲解,学生能直观感受汉字“因形见义”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
第二节:理解文意,感悟精神
1.小组合作翻译——以“译”促思,理解文意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间合作学习,借助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方法回忆:同学们,谁还记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预设学生:看注释→扩词法→看插图→联系上下文。 教师:非常棒,下边同学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试着翻译这篇小文言文。 (1)分步翻译,化难为易 每小组借助注释、工具书完成以下任务: 解字:圈出句中难字(如“恭”“通”),查注释写释义; 连句:将字义连成通顺的现代汉语句子; 质疑:用红笔标出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如“家贫不常得油”与“囊萤”的关系)。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提问: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预设1:认真学习。 预设2:学问渊博。 教师引导: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学生预设“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教师出示课件 恭勤,肃静勤勉。不倦,不知疲倦。通,通晓,了解,知道。博学多通,博学多才、学识渊博。 教师总结:胤(车胤)恭勤(肃敬勤勉)不倦(疲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整句译文是: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3)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读一读“囊萤夜读”和“练囊”这两个词,谁来分别说一说这两个词中“囊”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预设:“囊萤夜读”的“囊”是用布袋装的意思。“练囊”的“练”指白色的布、囊”指布袋、“练囊”即白色的布袋。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囊中羞涩”中的“囊”是什么意思? 教师总结:你们看,同一个词语,有时候表示事物名称,有时候表示一种动作。 (4) 同学们,请你读一读课文,想一想,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先介绍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再说他是如何刻苦学习的。 提问:“车胤为什么选择‘囊萤’? 生预设:家贫不常得油。 师引导:古代油灯耗油,穷人买不起油。 师提问:那么,车胤想了什么办法呢,请你用文中的话来告诉我。 生预设: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事情的结果呢? 生: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总结:“囊萤夜读”是“恭勤不倦”的表现,是“博学多通“的原因 (5)故事接龙:每组派代表按顺序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要求语言生动,可添加合理想象(如“车胤满头大汗捉萤火虫”)。 “最佳编剧”评选:学生投票选出最有创意的复述,教师点评语言准确性与生 2.人物品质分析——以“问”导学,感悟精神 (1)师提问: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在文中选一个词形容车胤,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预设:勤奋认真 积极进取。 教师总结:少年时代的车胤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 (2)教师提问:大家猜测一下,这样的人,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人? 学生预设A:车胤为官刚正不阿,不屈权贵,做事不拘俗套,勇于创新。 预设X:车胤长大后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做了很大的官,名留青史。 教师:《晋书》称赞其“车胤忠壮。”他凡所历任,则任劳任怨,竭尽心力,会稽王司马道子示意众大臣联名上疏,要求孝武帝给予自己“假黄城,加殊礼。”而车胤拒绝署名,疏奏至皇帝,孝武帝大怒众臣,“而甚嘉胤。” (3)师引导:《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预设2:即使家境贫苦,也要克服困难刻苦读书。 教师总结: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我的勤学小故事”分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一次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经历(如雨天坚持上学、生病时补作业)。 班级倡议书:共同拟定“勤学公约”(如“每天阅读30分钟”“遇到难题不放弃”),张贴在教室墙上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用自己的话复述《囊萤夜读》的故事,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并纠正错误。 圈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结合课后练习提炼关键词。
设计意图:渗透文言文学习方法:通过“解字→连句→质疑”三步法,教会学生“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翻译策略,为独立阅读文言文奠基。 通过“故事接龙”小游戏将文言文转化为生动的现代故事,检验学生对叙事逻辑(起因、经过、结果)的掌握。以游戏化形式调动参与热情,降低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创造力与表达力:鼓励添加合理想象(如“车胤捉萤火虫的细节”),让学生在语言重构中体会文言文的留白艺术。
第三节:指导字词,扫清障碍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写字本,书写一下本节课的生字。每个字组两个词。老师先给同学们示范书写,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每一个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注意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师:“囊”是上中下结构,合理布局,避免拥挤。秃宝盖写得宽一些,各部件要写得紧凑,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恭”撇捺舒展,竖钩写在竖中线上,左点与右边两点形成呼应,有顾盼之势。注意最后两点是左右点,不是上下点。 “勤”左部略高,右部略低;左部最后一笔提与右部的竖撇要穿插避让。注意不要漏写第四笔的短横。 1.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三个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设计意图: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