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六单元单元规划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六单元单元规划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17: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四年级/下 单元 5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通过文言励志故事、红色经典文本与当代儿童成长叙事的多元组合,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其余两篇课文为略读课文,无论是课文的选编、口语交际的话题,还是写作的内容,都与成长有关。从体会他人的成长,到分享、书写自己的“成长”,呈现学习层次的递进。编排内容紧扣单元导语页导语“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 课程标准要求 (1)识字与写字: 在单元的主题学习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的生字、词语,理解古诗意思。积累成语故事。 阅读与鉴赏: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内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列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讲讲童年精彩的故事;在讲故事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美好品质。 梳理与探究:讨论男子汉的标准,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的信息;能分类整理小组的意见,做到有条理地汇报。 表达与交流: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件自己学会做的事情,把学做这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体会。 语文要素进阶(可作思维导图截图) 本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小英雄雨来借助序号给各部分列小标题,在根据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家的男子还借助文中的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芦花鞋利用空行的提示,给各部分列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单元要素纵向比对: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二上第一单元就提出了“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四上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上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上第八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六下第二单元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材解读表格 内容教学要点内容主旨教学建议18文言文二则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古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一致的词语,把握课文内容与标题的关系。 古代少年求学的故事 从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书中提供的小标题和插图对照理解课文内容。19小英雄雨来(节选)本课介绍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重点是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一位12岁少年——雨来掩护八路军战士,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故事。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给每个部分列小标题,说说课文主要内容。20 我们家的男子汉本文介绍了我的小外甥的故事,重点是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课文通过讲述小男孩成长中的点滴事例,展现他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体现了真正的男子汉品质在于逐渐学会勇敢、担当和有责任感,传达了成长过程中独立自主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快速默读课文。 2.换标题,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1 芦花鞋本文主要写青铜卖芦花鞋的故事,重点是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课文描绘了青铜和葵花卖芦花鞋的故事,表现了两兄妹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但他们在苦难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1.默读课文,标小标题。 2.弄清事物的由来,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题目《朋友相处的秘诀》,重点是学会整理小组意见。 1.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2.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习作本次习作是写《我学会了 》,重点是写出学做事情的经历和体会。1.交流学做事情的经历和体会。 2.写作并修改。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如何抓住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比喻句的作用,理解古诗意思。积累成语故事。 1.学会积累古诗和成语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练习。
人文主题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
学习目标 ①文化自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围绕这样的主题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②语言运用:人文主题既是单元学习要落实的学习和成长目标之一,同时也为习作部分创设了特定的学习情境,因此本单元的阅读和表达训练要素的落实是紧密相关的。 ③思维能力: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审美创造:感受不同时代儿童成长的故事,体会人物的特点与品质。
重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时代儿童成长的故事,体会人物的特点与品质。 难点: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根据内容列小标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识字写字方面 四年级学生已掌握2500字左右,能自主认读单元内常见字词,但是文言文二则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红色经典文本中的历史专有名词(如"晋察冀")可能造成理解障碍。通过字源讲解、语境对比(如结合《铁杵成针》讲解“杵”字)、历史背景补充(如“晋察冀边区”地图标注),增强文化识字深度。 语文品鉴能力方面 学生已具备分段概括能力,能通过标题、插图预测内容。对多模块文本(序号/小标题/空行)的逻辑整合能力不足,易出现“碎片化阅读”。《小英雄雨来》长达六部分的叙事线索梳理困难。 教师可以设计“成长时间轴”任务,对比雨来、青铜(《芦花鞋》)的成长关键事件。另外由于学生年纪尚小还有历史时代离学生生活时代背景比较远,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行合一"的深层联系(如《文言文二则》中的修身之道与现代品格的传承)理解模糊。红色经典的时代隔阂导致共情困难。 教师可以开展"古今对话会"谈论"成长"。补充影视片段(如《小兵张嘎》),建立历史语境认知。 口语交际方面 学生能围绕"成长"主题分享个人经历(如学骑自行车)。但是在讨论红色英雄故事时易停留于情节复述,缺乏多角度评价(如"雨来为什么要冒死保护交通员?")。文言文话题讨论时语言组织零散,教师可以设计"成长思辨卡"(正面观点/反面观点/我的立场),引导辩证讨论。还可以开展"文言故事新编"活动,用课本剧形式演绎《囊萤夜读》。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成长的脚印 计划(9-11)课时
大任务: 循迹脚印追寻少年成长的足迹,阅读成长故事集齐成长勋章
任务一 追寻,古之圣贤成长路 (2)课时
活动1 传颂勤学故事
活动2 成语故事大赛
活动3 赏析敬亭山
任务二 聆听,优秀少年成长路 (4-6)课时
活动1 红色少年小雨来
活动2 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活动3 小男子汉的成长之路
任务三 谈谈我的少年成长之路 (3)课时
活动1 分享成长故事
活动2 谈一谈你的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