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跨学科实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跨学科实践活动 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
构的历程”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 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特征。
【提出问题】在化学课上,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观粒子
之间有间隔、微观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那么,如何从化学视角来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呢?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微观粒子的运动。
【分析实验】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同
学认为图乙实验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任务二: 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分析史料,构建模型】
(1)19 世纪末,汤姆孙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荷
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5/19
教材 跨学科实践
(2)1909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 粒子散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③金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
④金原子核的质量与α 粒子质量相当
⑤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认识原子,制作钠原子结构模型】
(3)准备好材料(胶水、卡纸、绳子、橡皮泥等),用橡皮泥搓 11 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
表示质子,12 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____________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把所
有________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放在卡纸中心,并以此为共同的圆心,用绳子绕
3 个直径依次增大的圆表示核外电子层,然后在各电子层上粘上剩余小球,作品如图。
6/19
教材 跨学科实践
【认识分子,搭建分子模型】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球搭建了四种模型,其中可表示混合物的是___。
A B C D
(5)万物皆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
如图为氖、钠、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以氖气和氯化钠两种物质为例,从原子直接或间接构
成物质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探究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奥秘。
小华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及分子、原子、离子间的转化关
系归纳如图。请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入图中相应的圆圈内。
7/19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1,答案:任务一:【分析实验】B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节约试剂(合
理即可);
任务二:
(1)原子不显电性:
(2)①⑤⑥:
(3)11,红、黄:
(4)C;
(5)氖原子直接构成氖气;氯原子和钠原子先分别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再间接
构成氯化钠这种物质:
任务三:
元素
分子
物质
离子
得失电子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