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化学跨学科实践专题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上化学跨学科实践专题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17:21:12

文档简介

教材 跨学科实践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跨学科实践活动 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1.化学项目小组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展开了制作简易制氧设备的活动。
Ⅰ.如何获得氧气——选择制氧剂。
(1)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大规模制氧,这是利用了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不同。
(2)根据下面的资料选择适合家用简易制氧设备的制氧剂。
制氧剂 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氧化氢 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易发生分解,需避光,液体形态,使用携带不便
过碳酸钠 白色固体,遇水后可缓慢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遇催化剂二氧化锰后分
解放出氧气
氯酸钾 分解释放氧气需要较高温度,需要催化剂,制氧成本高
高锰酸钾 成本较高,反应产生氧气速度快,不易控制
同学们认为过碳酸钠更适合作为家用简易制氧设备的制氧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
一点即可)。
Ⅱ.制作家庭简易制氧设备。
化学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家庭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市售制氧器有三种。
(3)一种为便携式制氧器,采用加压液化的方法储存氧气。从微观角度解释便携式制氧器储
存氧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为分子型家用制氧器,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
气被吸附,氧气通过。
11/19
教材 跨学科实践

①请在方框中画出微观粒子图示。
②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据图甲所示工作原理推测氮分子
比氧分子体积________(填“大”或“小”)。
(5)还有一种为化学制氧器“氧立得”,如图乙,工作原理如图丙,将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加
入反应仓的水中,发生两个反应:过碳酸钠遇水后可缓慢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生成的
H O 继续分解产生氧气。A 剂为过碳酸钠,B 剂为二氧化锰。
①图丙中制氧的反应仓相当于图丁中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
②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仓中的水除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12/19
教材 跨学科实践
Ⅲ.了解航天制氧。
(6)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
①目前天宫空间站已实现电解水制氧气,电解时需要通入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氧
气在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上产生。
②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随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
题。为此,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13/19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1,答案:1.(1)沸点;(2)反应不用加热(合理即可):
Ⅱ.(3)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
00
(4)①00;②物理,大:
(5)①B: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过滤仓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气体为氧气:
③使产生的氧气具有一定湿度(合理即可)
Ⅲ.(6)①直流,正极;②A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