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
1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重点: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本节课学生们已有学习北方地区的经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归纳。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记住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半岛、岛屿、河湖等分布。
3、知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知道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知道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矿,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6、知道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知道南方地区的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分布,并学会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2、了解南方地区的有我色金属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置情境 导入新棵 自主学习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棵
(一)播放视频,多媒体呈现“南方地区特色风光图片。”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风光图片,感知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
(二)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记住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2、记住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半岛、岛屿、河湖等
3、知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知道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知道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矿,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6、知道南方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三)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学生圈点标注。
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范围要抓住主要地理界线,如:重要山脉、河流等
2.学习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入手。
3.本区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要落实到图中。
(四)学生自学课文,划出重要知识点,标出疑难问题,试作学案。
1.自学方法指导:左图右书,一边看书一边把重点内容画起来,并独立做导学案。无法独立完成的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可以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巡视、辅导、督查,并收集学生生成的问题。
3.多媒体呈现导学诊断。
4.学生完成学案诊断后,多媒体呈现导学案的参考答案。
活动2【讲授】设置情境 质疑探究 学习新知
多媒体呈现南方地区政区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图、年降水图、河流分布图,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图能力和中国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读图总结:
1.位置: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邻东海,南邻南海。
2.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台湾岛,海南岛,学生回答省区
3.面积:20%4.人口:55%,人口密度大
5.民族:30多个,云南6.沿海城市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多媒体呈现:“南方地区地形图”,引导提问中下学生归纳小结。
指导:学生按下列三个步骤操作。步骤1:回答图上数字代表的山脉和地形区。步骤2:归纳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步骤3:了解南方地区的特色
探究:南方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比北方好,对不对?(P85活动1)媒体展示气候类型图和年降水图,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沿海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以上。
3、河流、湖泊
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归纳总结。
过去,我国南方重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现在,南方地区的运输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P85活动2)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众多,水网纵横,水量大,汛期长,适合发展水运,加上水运价格便宜,因此,过去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运输方式是内河航运。现在,除水运外,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发展迅速。
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归纳
1、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探究: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介绍本区的物产:是全国最大的水稻(介绍超级杂交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
3、本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小组讨论、互助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1、有色金属矿产2、水能资源3、旅游资源
活动3【活动】拓展情景 达标巩固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达标反馈
1.巡视、收集问题。
2.多媒体呈现学案诊断的参考答案。
3.针对学生答题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
(二)达标提高
1.根据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点再次进行强调和补充,以确保人人达标。
2.导练点睛:
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二、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河流湖泊
三、农业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
2、水能资源
3、旅游资源活动4【练习】自主测试 达标提高
一、概况(自主学习)
1、位置:以南,以东,东临、,南临
2、范围:、、
3、面积:占全国,人口:占全国
4、民族:以为主,广泛分布有多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二、自然地理(合作学习)
读图,在图5.8和5.15中及地理图册6——9页中找出下列内容
①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与分界线)、南岭、横断山脉、台湾山脉
②地形:地势,、、、交错分布
盆地:四川盆地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高原:云贵高原丘陵:东南丘陵
③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岛屿面积居我国前三位)
半岛:雷州半岛(南部)
④河流:长江、雅砻江、闽江、大渡河、嘉陵江、汉江、乌江、沅江、湘江、赣江、珠江、澜沧江、闽江
⑤湖泊:鄱阳湖(我国第大湖)、洞庭湖(我国第大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本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特点
⑥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均位于,它是我国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厦门(位于)、海南
⑦沿海开放城市:南通(省)、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都临海分布的优越性是什么?
①()交通便利,利用廉价的(),发展()
②便于利用(),引进国外先进()和(),发展()工业
③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⑧资源
(1)()和()极为丰富
(2)矿产资源
煤: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
铁: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
有色金属:
⑨气候
(1)云南省西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台湾省南部、海南省:(气候特征)
(2)秦岭—淮河以南除上述气候外的地区:(气候特征)
三、农业(合作探究)
1、条件:纬度,位于与地区,充足,充沛,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2、作物熟制:
3、农作物
粮食作物:
农产品:、、、、、、
4、商品粮基地:、、
5、热带经济作物
①条件:位于气候区,充足,丰沛,同期
②产区:、、、
③作物:(主产区海南)、、、、、
活动5【作业】课外延伸 巩固提高
1、工业(课外延伸)以()工业为主,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
2、交通(课外延伸)
传统交通工具(),现今、、、发达
3、思考: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地处,地势,季不热
纬度,受季风影响小,不冷
4、水能(课后提升)
(1)丰富原因:西部位于交界处,落差,水能
(2)西电东送
①含义:把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
②路线
(1)北线:把山西、陕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向京津唐地区和山东输送
(2)中线:以三峡水电站为核心,把三峡和金沙江的水电向华中、华东输送
(3)南线:把西南水电,云南、贵州的坑口火电送向广东
③意义
(1)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把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
(2)对东部能有效的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课件16张PPT。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南 方学习目标1、记住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2、记住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山脉、岛屿、河流、湖泊、半岛的分布;3、了解南方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领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4、了解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5、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一、概况位置与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34°N以南, 98°E~123°E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各省市区和西南三省一市。琼、粤、台、闽、桂、滇、川的大部、渝、黔、湘、赣、浙、沪、鄂、苏和皖的大部、港、澳。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多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等。(2)气候特征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降水在800毫米以上,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
③冬季气温在0℃以上,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滇两省南部在15℃以上
④东南沿海(台、闽、粤、琼)受台风影响严重。长江流域6~7月梅雨,7月中旬开始伏旱。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珠 江怒 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太平洋塔里木河澜沧江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支流、珠江干支流、钱塘江、
闽江、澜沧江、怒江等。(3)河流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不大,无结冰期。河流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中,水力资源丰富,下游航运价值较高。丰富的自然资源
①有色金属丰富:江西德兴、安徽铜陵、云南东川的铜,江西大余的钨,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
②丰富的黑色金属: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重庆綦江的铁矿。
③水力资源丰富:丹江口 葛洲坝 三峡 五强溪 二滩 天生桥 岩滩
④森林资源丰富:西南林区和东南人工林
⑤煤矿、天然气:淮南、六盘水、攀枝花。川渝盆地的天然气 能源矿产较少,能源供应紧张。
⑥核电:在华南和华东常规能源缺乏,需能多,建设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三、社会经济特征
(一)居民
人口比重:约占全国55% (面积比重25﹪)
民族:汉族人占大多数 少数民族有30多个, 人口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海南等省,其中壮族人数最多。(西南最多,其中云南最多)
人民生活:多以大米为主食;民居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夏季习惯睡竹床、用凉席。游泳、龙舟竞赛是南方人擅长的群众运动项目。(二)农业
1.水田为主:本区气候高温多雨,热量、水分充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以水田为主。
2.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3.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油菜(长江流域)、甘蔗(粤、桂、云)、桑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茶叶、淡水鱼、天然橡胶(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特色农产品。
(三)工业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
宁
杭
工
业
基
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