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1 10:45:19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课前复习: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ABCD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1、——以南、——以东,东部和南部临——海和——海。2、面积占 %,人口约占 %3、民族主要 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省最多重庆上海广州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势 高 低,地形为 、 与 、丘陵交错秦岭巫山横断山脉武夷山脉南岭台湾山脉2、河湖众多,“水乡”之称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二、自然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2、河湖众多,“水乡”之称3、旅游资源三、农业与主要物产1、发展农业的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2、农业基地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热带作物基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全国最大作物产地: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3、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四、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秦岭淮河线 低于0℃ 高于0℃ 温带季风气候较少
(400mm-800mm)平原,高原,
山地 平原,高原,
丘陵,盆地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少多多
(8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气候)降水 小麦、花生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气候 )气温(气候)
降水 (气候)降水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
多用汽车,马车 一年二至三熟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水运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请欣赏南北方文化的差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方民居南 方填 游戏
根据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填写下列词语
1.耕地类型:南( )北( )
2.粮食作物:南( )北( )
3.交通运输:南( )北( )
4.民居建筑:南( )北( )
5.武术运动:南( )北( )
字水旱稻麦船马尖平拳腿本节重点知识回顾想一想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
你收获了什么?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平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0 ℃>0℃<800mm>800mm小大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旱田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小麦、花生、甜菜水稻、油菜、甘蔗陆路水运汽车、马车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滑雪,滑冰游泳,赛龙舟面食米饭例1: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台湾省属于 区域。
(2)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四大地理
区域名称:
,② ,
③ ,④ 。
(3)图中区域 ①和②分界线是:
A ,B 。
(4)由A和B组成的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 mm 以上 ,界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 °C以下。
(5)图中①区和③区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海拔 D. 夏季风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8000D例2:右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
①山脉东侧的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②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与该线大致一致的是( )
A.我国1月份0°C等温线
B.我国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C.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BA例3: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 材料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南方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 °C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1、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大致以_______
----_______一线为界。
2、位于北方地区的直辖市有______和_______,位于南方地区的直辖市有_______和_______。
3.“住窖洞,吃面食,唱秦腔”的人们多居住在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秦岭淮河北京天津重庆上海A4、“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描述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B巩固练习5、从植被类型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
________林和_____________林,
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_____________林,
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__________条件的影响;
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________,
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________,主要原因是与
当地的________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
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________因素。
针叶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气候小大降水气候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界线的确定,
主要因素是 ;
界线B与我国1月 ℃
等温线和年降水量 mm
等降水量线相接近。
界线C的确定,主要因素是 。
(2)界线B通过的著名山脉是 ,
著名河流是 。 ACB地形0800 季风(气候)秦岭淮河
6.下列省区中,出产煤炭最多的是( )
A.河南 B.山西
C.陕西 D.内蒙古1.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黑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3.不属于我国南方地区雅称的是( )
A.天府之国 B.紫色盆地
C.鱼米之乡 D.乌金之国4.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
A.成都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5.我国北方地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
全国的( )
A.20%、40% B.25%、55%
C.25%、1% D.30%、40%DADBAD13.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C.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D.以平原和盆地为主7.下列植被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林海雪原 D.常绿阔叶林8.不是东北“三宝”的是(  )
A.人参  B.鹿茸
C.白兰瓜 D.貂皮9.下列地区不是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西双版纳10. 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占全国首位的是(  )
A.天然橡胶 B.椰子
C.胡椒  D.剑麻11.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占优势的矿产资源是(  )
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有色金属12.湖南最著名的两个有色金属矿产地是(  )
A.铜仁、平果 B.个旧、东川
C.水口山、锡矿山 D.大余、德兴DCBADCB张家界温度带:亚热带
干湿 区:湿润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耕地 类型:水田
温度带:暖温带
干湿区:半湿润区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耕地类型:旱田
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0°C、800mmA:是真是假B:测测你的地理头脑C:身体力行 夏季来临前,你会在家里
准备哪些物品呢?A: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B:为何北方的寒假较长,
而南方的暑假较长,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气候气候气候、地形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西 北 地 区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青 藏 地 区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但也愿意去学,虽然以前对地理这门学科知之不多,在老师慢慢引导下,学习兴趣倒也有点的。上课纪律较好,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只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假以时日,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的。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 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4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5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南方地区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明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指图总结】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濒南海。它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提问】请说出南方地区有哪些民族? 【讲述】南方地区民族众多,以汉族为主。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板书】二、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录像】鱼米之乡。 【提问】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回答】南方地区河湖众多,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所以成为“鱼乡”;该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便成为“米乡”。因此,南方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提问】本区除水稻外,还有哪些农作物?一年几熟? 【讲述】本区热量充足,一年可两熟至三熟。除水稻外,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 【板书】1.温暖湿润的气候 2.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3.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等为主 【提问】南方地区有哪些经济作物?有哪些经济林木和水果? 【录像】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看完录像后,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总结。 【板书】三、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1.经济作物:甘蔗、天然橡胶等 2.水果: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 3.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竹、杉、樟等 【提问】在这些丰富的经济作物和林果基础上,可发展什么工业?(制糖、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板书】四、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讲解】紫色盆地指四川盆地。它位于四川省东部。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只有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有“天府之国”之称。 【提问】(1)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紫色盆地”? (2)四川盆地为什么物产富饶?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地底部,它们所含的铁、铝等矿物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了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红色的岩石经风化而成的土壤,称为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所以四川盆地物产富饶,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产区。 【板书】1.紫色盆地 (1)紫色盆地的形成 (2)肥沃的紫色土 【展示投影片】红壤。 【讲述】这是红壤,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板书】2.红壤丘陵 【提问】红壤有什么特性?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总结】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改良的途径有: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等。 这种酸性土壤中适宜生长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在红壤丘陵区发展了这些经济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板书】(1)红壤的性质和改良 (2)红壤的利用 【讲述】南方地区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丘陵的红壤外,在平原地区,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发育成为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水稻土,多呈青灰色。 【板书】3.平原地区肥沃的水稻土 【板书】五、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录像】长江 1998年洪灾。 【提问】结合所看录像,回答:为什么要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长江每年的输沙量虽然只有黄河的1/3,但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夏季常受洪水威胁。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就是一次惨重的教训。为避免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流失,减少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已势在必行。 【板书】1.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目的 【展示投影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 【提问】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包括哪些省?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图总结。 【总结】长江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湖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指湖口以上的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10省市145个重点县,预计30年内造林3亿亩,为保护长江建设起一道宏伟的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