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17: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它平时十分tān wán(①),不是追着蜻蜓到处跑,就是缠着玲玲玩皮球。但小花狗在看家护院方面格外jìn zhí(②)。晚上,大家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它时刻窥探着周围的动静。___________院子里有一点儿异常的响动,它___________会mǐn jié(③)地起身,jǐng jiè(④)地狂吠。我希望它能一直这样jiàn kāng(⑤)、快乐、永远陪伴着我。
1.请你根据语境,写出带拼音的词语。
① ② ③ ④ ⑤
2.为了方便低年级同学阅读,请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看家护院(kàn kān) 窥探(kuī guī) 狂吠(quǎn fèi)
3.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二、选择题
4.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屏(bǐng)息 书藉 拂拭
B.脂(zhī)肪 晕(yùn)皱 猛历 金辉
C.龚(gōng)自珍 一撮(zuǒ)毛 侍候 潇洒
D.白雪皑皑(ǎi) 枝折(shé)花落 珊珊来迟 生气勃勃
5.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空空如也 依山傍水 朦胧 开僻
B.白雪皑皑 一丝不苟 潇洒 脾气
C.车水马龙 无能为力 慰藉 需要
D.鸡犬相闻 欣喜若狂 稀疏 预防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错误的是(  )
A.因为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所以它们从不吃惊。
B.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C.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D.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三、填空题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A.从容不( ) B.欣( )若狂 C.成千上( )
D.大模大样 E.无( )无虑 F.细声细气
(1)再写两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
(2)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旅游旺季,每天到故宫游览的人( )。
②尽管飞船发生了出乎意料的险情,杨利伟还是( )地完成了任务。
(3)其中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的是( )。(填序号)
用这个词语写个句子:
四、补全句子
8.课文链接吧。
(1)《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顽皮可爱的诗句是: , 。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 。
(2)畅游诗歌世界,拾取文学瑰宝。在《繁星》中,冰心依恋着母亲:“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 。”
(3)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所以作家艾青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 , 。”
(4)诗人爱花、写花、赞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 ?”写出了桃花绚烂绮丽;毛泽东笔下的“ ,犹有花枝俏。”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骨铮铮。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也有闲逛时
①自古以来,蚂蚁一直给人一种“不知疲倦”的印象,真的是这样吗?生物学家们曾在人造蚁巢中做了实验,他们给每一只蚂蚁做上记号,用摄像机记录蚂蚁的活跃程度,最后在分析录像资料时发现,有五分之二的蚂蚁在“闲逛”,无所事事。科学家们很奇怪,于是继续实验,终于弄清了事情真相。实验人员从正在忙碌的蚂蚁中撤走了20%的劳动力,一周之内,他们发现,那些空出的岗位已由那些原来在“闲逛”的蚂蚁顶替了。科学家们顿时醒悟过来,那些“闲逛”的蚂蚁原来是“替班工蚁”。
②有关上述现象,有专家做了补充解释:对于蚂蚁王国来讲,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太多的行为反而带来“添堵”风险,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
③对付猎物,往往会有200至600只蚂蚁出动,每次战役总有5%左右的蚂蚁受伤。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先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有时候,救护蚁甚至会利用已死的其他昆虫身体上的某些部分为受伤的蚂蚁施行“手术”,“手术”成功率颇高。
④蚂蚁的行为真令人刮目相看。看来,世界上有些物种还需要好好研究。
9.短文写了蚂蚁两种令人刮目相看的行为,分别是 和 。
10.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想说明什么?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蚂蚁很勤劳,劳动效率很高。
B.工蚁每次只能完成三分之二的工作。
C.没有必要让所有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
11.救护蚁施行“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短文填空。
接收到求救信号→ → →施行“手术”
12.第③段中划线的“左右”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13.请你针对短文内容再提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
解答:
阅读与理解。
猫伯伯
①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②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儿。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③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拱手作揖,很拘谨客套地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就像演话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没礼貌,想赶走它。贵客却抚摸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题转向了猫,紧张的会面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脖子上了!这贵客身体高大魁梧,背有点儿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以为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吃力!此时我见贵客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但贵客一边摇手阻止,一边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融洽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猫伯伯》丰子恺(选文时有改动)
14.有时给动物起个昵称能表达对它的感情,小语发现作家称他家的猫为“猫伯伯”是因为它( )
A.年岁大像老伯伯 B.特殊而引人注目
C.像鬼令人害怕 D.像贼让人讨厌
15.小文发现通过具体事例能表达家人对猫的感情,请你和她一起梳理。
事件 一家人对它的感情
16.表达对动物的感情,有时需要特别的方式,小语和小文讨论起第②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你认为其中体会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喻,表达作家对猫伯伯的嫌弃。
B.比喻,说明猫伯伯身上气味不好。
C.表面上说是牛粪,实际表达对猫伯伯的喜爱。
D.直接调侃猫伯伯太脏了。
17.因为猫伯伯,“我”和贵客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你梳理一下。
18.通过梳理猫伯伯的举动,你看到了一只 的猫,你认为主客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六、书面表达
19.在生活中大家一定有很多朋友吧,小动物和小植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请以“我的__________朋友”为题,写一写你的一位“朋友”,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写写他们的样子和特点,和他们一起经历过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意思连贯;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1.① ② ③ ④ ⑤ 2.kān kuī fèi 3.A
1.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贪”“捷”“戒”“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看”读“kàn”时,意思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读“kān”时,意思是守护、监视。
“看家护院”意思是守护家庭、院子,故选“kān”。
“窥”读“kuī”时,意思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暗中察看。读“kuǐ”时,通“跬”;半步。
“窥探”意思是暗中察看,所以应选“kuī”。
狂吠(kuáng fèi):意思是狗疯狂地叫,所以应选“fèi”。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A.“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强调只要满足“院子里有一点儿异常的响动”这个条件,就会出现“它会敏捷地起身,警戒地狂吠”这个结果,符合语境,说明小花狗对异常响动非常敏感,只要有动静就会有所行动。
B.“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即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但在文中,“院子里有一点儿异常的响动”并不是“它会敏捷地起身,警戒地狂吠”的原因,而是一个触发条件,所以该选项不符合文意。
C.“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即使存在某种情况,也不会影响后面的结果。用在此处不符合逻辑,因为原文表达的是一旦有异常响动,狗就会有反应,而不是即使有异常响动,狗也会怎样的假设情况。
故选A。
4.C
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A.书藉——书籍;
B.猛历——猛厉;
D.白雪皑皑(ǎi)——ái,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故选C。
5.A
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开僻——开辟。
故选A。
6.A
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A.分句“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和“它们从不吃惊”是假设关系,应该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连接。即:“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故选A。
7. 迫 喜 万 忧 大摇大摆 一心一意 C A B 他得知自己获奖了,欣喜若狂,立刻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词语仿写和选词填空。
A.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B.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C.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D.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E.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F.细声细气: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1)ABAC式的词语特点是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根据这个特点来写词语。
示例: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2)①句描述旅游旺季到故宫游览的人很多,“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符合语境,故选C。
②句中飞船出现险情,杨利伟完成任务时表现得很镇静,“从容不迫”表示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符合句子意思,故选A。
(3)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的词语是“欣喜若狂”,故选B。
要用“欣喜若狂”写句子,就要先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创设一个能体现出高兴到极点这种情绪的情境。比如可以是因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收到心仪的礼物、得知某个好消息等情况而欣喜若狂。
示例:听到自己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小明欣喜若狂,高兴得跳了起来。
8.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儿童急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已是悬崖百丈冰
本题考查古诗句与课文的积累与默写。
(1)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全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词意:茅屋矮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由此可知,描写小儿顽皮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再积累一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书写时要注意“园”“藤”“萝”“膝”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要注意“挤”“重”“叠”“静”的正确写法;
(4)盛唐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全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意: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由此可知,描写诗人爱花、写花、赞花的诗句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书写时要注意“悬”“崖”的正确写法。
9. 蚂蚁中有“替班工蚁” 救护蚁会救助受伤的蚂蚁 10.C 11. 送受伤的蚂蚁加蚁巢 为受伤的蚂蚁舔伤口消毒 12.不可以删去,“左右”表示估计,用在句中表示在每次对付猎物的战役中,会有大概5%的蚂蚁受伤,并不一定就是5%。若删去后就与愿意不符,就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13. 为什么有的蚂蚁会“闲逛”? 因为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那些“闲逛”的蚂蚁是“替班工蚁”,会顶替空出的岗位。
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科学家们顿时醒悟过来,那些‘闲逛’的蚂蚁原来是‘替班工蚁’”可知,蚂蚁令人刮目相看的行为之一是:蚂蚁中有“替班工蚁”;结合第③自然段中“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先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可知,蚂蚁令人刮目相看的另一个行为是:救护蚁会救助受伤的蚂蚁。
1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太多的行为反而带来‘添堵’风险,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可知,这句话主要描述了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
故选C。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先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可知,救护蚁施行“手术”的过程是:先是接收到信号,接着救护蚁将它们送回蚁巢,然后是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消毒,最后是施行“手术”。
1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左右:大约;上下。结合第③自然段中“对付猎物,往往会有200至600只蚂蚁出动,每次战役总有5%左右的蚂蚁受伤”可知,“左右”在句中是说明在战役中大约有5%的蚂蚁受伤,是一个表示不肯定的词语。若是去掉,就表示在每次战役中一定有5%的蚂蚁受伤,与原意不相符,故不能去掉。这个词语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3.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结合短文内容来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如:救护蚁是怎样救治受伤的蚂蚁的?
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先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有时候,救护蚁甚至会利用已死的其他昆虫身体上的某些部分为受伤的蚂蚁施行“手术”,“手术”成功率颇高。
14.B 15. “我”的女儿喜欢猫伯伯。 喜爱 猫伯伯亲近贵客的举动,拉近了我和贵客的关系。 16.C 17. 18. 调皮可爱 、与人亲近 猫伯伯的出现给我和客人带来了交流的话题,它的顽皮可爱让客人很喜欢,拉近了我和客人之间的距离
【导语】这篇《猫伯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作者丰子恺对家中猫咪的深厚情感。文章以“猫伯伯”这一昵称为切入点,既体现了猫咪的特殊性,又通过具体事例,如猫咪在稿纸上睡觉、与贵客互动等,生动地刻画了猫咪的可爱与顽皮。作者运用幽默的笔触,将猫咪的行为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既表达了对猫咪的喜爱,也通过猫咪的举动拉近了主客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整体上,文章语言轻松诙谐,情感真挚,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可知,作者称猫为“猫伯伯”是因为它特殊且引人注目。
故选B。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儿。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可知,在女儿写稿这个场景下,猫伯伯会跳上书桌,要么端坐在稿纸上,要么直接在稿纸上睡觉。女儿的反应是“不忍驱逐”,还和它玩耍 ,这一行为可概括为“我”女儿对猫伯伯的喜爱,进而反映出一家人对猫伯伯的感情是喜爱。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没礼貌,想赶走它。贵客却抚摸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题转向了猫,紧张的会面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脖子上了!这贵客身体高大魁梧,背有点儿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以为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吃力!此时我见贵客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但贵客一边摇手阻止,一边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融洽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可知,猫伯伯亲近贵客,先是跳上矮桌嗅衣袖,又爬上贵客脖子。“我”虽表面呵斥,但并非真的生气,贵客也十分友好,没有丝毫不悦,还配合猫伯伯让它坐得舒服 。这一过程中,家人没有因为猫伯伯可能对贵客“无礼” 而厌恶它,反而默认了它的行为,并且因为猫伯伯的举动,原本拘谨的主客关系变得亲密融洽。这说明家人从内心是喜爱猫伯伯的,才会接受它的这些行为,没有将其视为冒犯而加以斥责驱赶,故可概括为:猫伯伯亲近贵客的举动,拉近了我和贵客的关系。
无论是女儿对猫伯伯在写稿时打扰行为的包容、玩耍,还是家人和贵客对猫伯伯在客人面前“无礼”举动的友善态度,都能清晰地体现出一家人对猫伯伯是喜爱的感情。这种喜爱贯穿在这些具体事件中,通过人物对猫伯伯行为的反应得以展现。
16.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可知,将猫比作牛粪,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说猫不好,但结合上下文可知,这是一种反讽的表达方式,是作者用看似嫌弃的话语来表达对猫伯伯的独特情感。作者描述女儿对猫的喜爱,以及一家人对猫种种行为的包容,都体现出他们对猫的喜爱之情。
故选C。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我拱手作揖,很拘谨客套地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就像演话剧”可知,这表明在猫伯伯未做出特别举动之前,“我”与贵客之间的交流充满了客套和拘束,气氛比较紧张。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可知 ,猫伯伯坐上矮桌这一举动打破了主客间原本严肃的氛围,让交流有了新的话题。贵客对猫表示喜爱并抚摸它,使得紧张的气氛开始缓和。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上”可知 ,猫伯伯爬上贵客的背进一步亲近贵客,这种看似“无礼”却又可爱的行为,让主客之间的互动更加有趣。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脖子上了!这贵客身体高大魁梧,背有点儿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以为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吃力!此时我见贵客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但贵客一边摇手阻止,一边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可知,猫伯伯坐在贵客的脖子上这一系列举动持续拉近主客之间的距离,贵客不仅没有生气,还配合猫伯伯让它坐得舒服,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和亲切。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如此甚好,我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融洽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可知,经过猫伯伯的这些举动,“我”不再觉得需要刻意保持拘谨的态度,贵客也与“我”的交流愈发和乐,原本生疏、客套的关系转变为亲密融洽,彼此的交情也更进一步。
18.本题考查对文中动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仔细阅读文章,从文中可知,猫伯伯跳上女儿写稿的书桌玩耍、睡觉,还在客人面前跳上矮桌嗅衣袖,爬上客人的背和脖子,这些行为充分展现出它调皮可爱的一面,同时也说明它不惧怕生人,乐于与人亲近。一开始 “我” 和贵客交流拘谨客套,氛围严肃。但猫伯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它的一系列举动成为“我”和客人交流的话题,客人对它的喜爱以及友好互动,让交流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不再刻板,从而拉近了“我”和客人之间的距离,使主客关系变得亲密融洽。
19.例文:
我的仙人掌朋友
在我家的窗台上,摆放着一盆不起眼的仙人掌,它是我特别的“朋友”。
仙人掌身披绿色铠甲,浑身布满尖刺,就像一位全副武装的战士。它的身体呈椭圆形,表面凹凸不平,厚实的肉质茎储存着大量水分。这些尖刺其实是它的叶子,为了适应干旱环境退化而成,仿佛在时刻提醒人们:“别靠近我,小心被扎!”
记得去年暑假,我和家人外出旅游半个月。回来后,家里的多肉植物蔫头耷脑,奄奄一息,而仙人掌依旧精神抖擞,绿意盎然。从那以后,我对它充满敬佩。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到它,被扎得眼泪直流。本想将它扔掉,可看到它在阳光下挺拔的模样,又于心不忍。渐渐地,我发现它虽外表坚硬,却默默净化空气,点缀窗台。
如今,每当我写作业疲惫时,就会看看这位“朋友”。它教会我坚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它一样,在困境中努力生长。我爱我的仙人掌朋友,它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题目“我的_______朋友”为半命题作文,横线处可填人、动物、植物等。需重点描写“朋友”的样子、特点,并叙述与 “朋友” 之间一件有趣的事,要体现“朋友”在生活中的特殊意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彼此情感联系,语言需生动,符合字数要求。
二、立意
通过书写与“朋友”的故事,表达对朋友的喜爱、感激或赞美之情,展现友谊带来的温暖与成长,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如从朋友身上学到的品质,或朋友给予的陪伴与力量。
三、提纲
开头:点明“我的______朋友”是谁,用简洁语言引出下文。例如以回忆场景开篇,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中间:描写朋友的样子和特点;详细叙述与朋友经历的一件有趣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加入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对朋友的感情,点明朋友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升华主题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