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潮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21:11:39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
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下列物质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
A.吴川陶鼓 B.揭阳木雕 C.潮汕英歌舞服饰 D.佛山剪纸用纸
【答案】A
2.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下列物品中用到硅单质的是( )
A. 陶瓷餐具 B. 石英钟表 C. 计算机芯片 D. 光导纤维
【答案】C
3.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氮氮三键很强
B. 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 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答案】B
4.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5.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CH4 + 2O2 CO2 + 2H2O B. 2FeCl3 + Fe =3FeCl2
C. 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D. HNO3 + NaOH=NaNO3 + H2O
【答案】D
6. 粗盐提纯时,为了除去Mg2+、Ca2+和SO等杂质,加入的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NaOH、BaCl2、 Na2CO3、过滤、HCl B. Na2CO3、 NaOH、BaCl2、 过滤、HCl
C. BaCl2、 NaOH、Na2CO3、 HCl、过滤 D. Na2CO3、 Ba(OH)2、 过滤、HCl
【答案】A
7.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文艺创作:设计师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B 工厂生产: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C 学农活动: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应深施盖土 铵盐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分解
D 家务劳动: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能与CaCO3发生反应
【答案】D
8.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用铝粉代替铝片
B.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C.KClO3分解制取O2时,添加少量MnO2
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答案】D
9.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C(s)2CO(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容器中CO2、C和CO共存 B.CO2和C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中CO2、C、C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答案】C
10. 小梅将铁钉和铜片插入苹果中,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制成“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水果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 负极反应为Fe-3e-=Fe3+
C. 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
D. 工作时,电子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答案】A
11. 如图所示为氮元素 “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d能与水反应生成e,该反应中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e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
D. 若g为盐酸盐,则g与Ba(OH)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12.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u与浓硫酸反应,体现H2SO4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 a处变红,说明H2SO4具有挥发性
C. 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答案】A
13. 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X(g)和Y(g),发生反应生成Z(g)。测得各物质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提示:净反应速率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b点:净反应速率等于零
C. 上述可逆反应中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D. 该条件下,Y的平衡转化率为60%
【答案】D
1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L CH4分子中所含的C-H数目为4NA
B. 0.1mol/L 的NaCl溶液中所含的Na+数目为0.1NA
C. 56g Fe与足量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 2mol SO2与足量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小于2NA
【答案】D
15. 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产物,把生成物通过如图所示连接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则说明此反应有水生成
B. 若B的品红褪色,则说明此反应生成了SO2
C. 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SO2
D. 若D中出现白色沉淀,就能证明此反应生成了CO2
【答案】D
16. 锌—空气电池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作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源,该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2Zn +O2 +2H2O=2Zn(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空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外电路中电子流向:石墨电极导线电极
D.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17. (10分)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
2NO2 (g)(红棕色) N2O4 (g)(无色),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曲线____(填“X”或“Y”)表示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在0~3 min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N2O4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4) NO2的平衡转化率为
(5)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填标号)。
A.增大NO2的浓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恒容条件下充入He
【答案】(1) Y (2). 0.4 mol/(L·min) (3).CD (4). 60% (5). AC
18. (15分)Ⅰ.地球上的氮元素对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其中氨的合成与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人工固氮最主要的方法是Haber-Bosch法。通常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2)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
(4)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 (填“甲”、“乙”或“丙”);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6)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
(7)为防止环境污染,如图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答案】(1)
(2)
(3)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4)乙 (5)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说明满了
(6) ①. 丙 ②. 不能
(7)②④
19. (17分) (i)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电池,目前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正极:O2+2H2O+4e-=4OH-,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质溶液为 。(填“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
(2)负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其电极反应式 。
(3)若反应后得到5.4 g液态水,此时氢氧燃料电池转移的电子数为 。
(ii)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iii)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答案】 ①.氢氧化钾溶液 ②. 氧化 ③. H2+2OH--2e-===2H2O ④. 0.6NA ⑤. D ⑥. 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Cu沉积在其上,质量增加 ⑦. 2Fe3++Cu===2Fe2++Cu2+ ⑧Cu-2e-===Cu2+. ⑨2Fe3++2e-===2Fe2+ .
20(14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1mol/L KMnO4溶液 3mol/L H2SO4溶液
1 3.0 13.0 2.0 2.0 8.0
2 2.0 14.0 2.0 2.0 10.4
3 1.0 V1 V2 2.0 12.8
请回答:
(1)请完成上述实验设计表:V1=_______,V2=________。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反应速率为v(KMnO4)= (写出计算过程)。
(4)该小组同学依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1mol/L KMnO4溶液 3mol/L H2SO4溶液 少量
4 3.0 13.0 2.0 2.0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15.0;2.0
(2)草酸浓度越来越小,褪色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反应速率越来越(3)1.25x10-3mol·L-1min-1
(4)①生成物中的 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②MnSO4③与实验1相比,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小于8min)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
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下列物质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
A.吴川陶鼓 B.揭阳木雕 C.潮汕英歌舞服饰 D.佛山剪纸用纸
2.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下列物品中用到硅单质的是( )
A. 陶瓷餐具 B. 石英钟表 C. 计算机芯片 D. 光导纤维
3.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氮氮三键很强
B. 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 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4.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5.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CH4 + 2O2 CO2 + 2H2O B. 2FeCl3 + Fe =3FeCl2
C. 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D. HNO3 + NaOH=NaNO3 + H2O
6. 粗盐提纯时,为了除去Mg2+、Ca2+和SO等杂质,加入的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NaOH、BaCl2、 Na2CO3、过滤、HCl B. Na2CO3、 NaOH、BaCl2、 过滤、HCl
C. BaCl2、 NaOH、Na2CO3、 HCl、过滤 D. Na2CO3、 Ba(OH)2、 过滤、HCl
7.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文艺创作:设计师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B 工厂生产: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C 学农活动: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应深施盖土 铵盐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分解
D 家务劳动: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能与CaCO3发生反应
8.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用铝粉代替铝片
B.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C.KClO3分解制取O2时,添加少量MnO2
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9.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C(s)2CO(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容器中CO2、C和CO共存 B.CO2和C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中CO2、C、C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10. 小梅将铁钉和铜片插入苹果中,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制成“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水果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 负极反应为Fe-3e-=Fe3+
C. 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
D. 工作时,电子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11. 如图所示为氮元素 “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d能与水反应生成e,该反应中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e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
D. 若g为盐酸盐,则g与Ba(OH)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2.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u与浓硫酸反应,体现H2SO4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 a处变红,说明H2SO4具有挥发性
C. 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3. 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X(g)和Y(g),发生反应生成Z(g)。测得各物质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提示:净反应速率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b点:净反应速率等于零
C. 上述可逆反应中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D. 该条件下,Y的平衡转化率为60%
1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L CH4分子中所含的C-H数目为4NA
B. 0.1mol/L 的NaCl溶液中所含的Na+数目为0.1NA
C. 56g Fe与足量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 2mol SO2与足量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小于2NA
15. 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产物,把生成物通过如图所示连接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则说明此反应有水生成
B. 若B的品红褪色,则说明此反应生成了SO2
C. 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SO2
D. 若D中出现白色沉淀,就能证明此反应生成了CO2
16. 锌—空气电池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作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源,该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2Zn +O2 +2H2O=2Zn(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空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外电路中电子流向:石墨电极导线电极
D.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17. (10分)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
2NO2 (g)(红棕色) N2O4 (g)(无色),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曲线____(填“X”或“Y”)表示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在0~3 min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N2O4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4) NO2的平衡转化率为
(5)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填标号)。
A.增大NO2的浓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恒容条件下充入He
18. (15分)Ⅰ.地球上的氮元素对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其中氨的合成与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人工固氮最主要的方法是Haber-Bosch法。通常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2)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
(4)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 (填“甲”、“乙”或“丙”);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6)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
(7)为防止环境污染,如图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19. (17分) (i)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电池,目前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正极:O2+2H2O+4e-=4OH-,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质溶液为 。(填“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
(2)负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其电极反应式 。
(3)若反应后得到5.4 g液态水,此时氢氧燃料电池转移的电子数为 。
(ii)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iii)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20(14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1mol/L KMnO4溶液 3mol/L H2SO4溶液
1 3.0 13.0 2.0 2.0 8.0
2 2.0 14.0 2.0 2.0 10.4
3 1.0 V1 V2 2.0 12.8
请回答:
(1)请完成上述实验设计表:V1=_______,V2=________。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反应速率为v(KMnO4)= (写出计算过程)。
(4)该小组同学依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1mol/L KMnO4溶液 3mol/L H2SO4溶液 少量
4 3.0 13.0 2.0 2.0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