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24-2025学年(下)乙丙级联盟校高一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未正确配平的,未正确标注反应条件、“↑”、“↓”等总扣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C C B A B C A B C C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4分)
(1) ④ (2) ② (3) ③ (4) ① (各1分)
18.(11分)
(1)第3周期ⅥA族 (1分) (2)S2->O2->Na+ (2分)
(3)① S (1分) ② HClO4 (1分)
(4)CH4(g)+2O2(g)=CO2(g)+2H2O(l) ΔH=-893.0kJ·mol-1 (3分)
(5) (3分)
19.(11分)
(1) ① X (2分) 15.2 (2分)
②石墨(银\金\铂等)(1分) 或等(1分) (2分)
(2) 氧化 (1分) 增大 (1分) (2分)
20.(16分)
(1) 离子键、共价键 (2分) A (2分) (2) 557 (2分)
(3) BC (2分) (4) ① (1分) (1分) ② I和III(2分)
(5) ① (2分) ② b d (2分)
21.(10分)
(1) (2分)
(2) 干燥NH3 (1分) b (1分) (3) 球形干燥管 (1分)
(4) 还原 (1分) (2分) (5 ) b d (2分)漳州市2024-2025学年(下)乙丙级联盟校高一联考
化学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本届冬奥会见证了中国冰雪运动的“热辣滚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场馆的照明由风力发电提供,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B. 运动员比赛服内层使用的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D. 冬奥会火炬改良了气源比例,使火焰在日光下也清晰可见,火炬燃烧过程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热能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 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 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3.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
A. 由制碳酸氢铵
B. 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氨养料
C. 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D. 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分子数目为NA
B. 溶液含有的数目为0.1NA
C. 常温常压下,92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D. 5.6 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5.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X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H2O弱
B. 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强碱
D. 可用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制备W单质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B.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C.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
D.碳酸氢铵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HCO+OH-=CO2↑+H2O
7.反应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②③;④。其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总反应为,电池工作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可为片
B.电极的作用是提供得电子场所
C.负极反应为
D.可为溶液,电池工作时向电极运动
9.铝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为了加快该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将溶液适当加热 B. 将铝片更换为铝粉
C. 将稀硫酸改为98%浓硫酸 D.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10.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 碘单质和苯受热变为气体 B. NaBr和HI在水中电离
C. 和CaO的熔化 D. HCl和乙醇溶于水中
11.反应4A(s)+3B(g)=2C(g)+D(g),经,B的浓度减少。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用B、C 、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
C.在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在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12.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喷泉实验 B.验证氧化性:
C.实验室制氨气 D.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13.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瓶内溶液向烧杯中扩散) (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14. 已知某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 生成2molAB2(g),放出热量(E1-E2)kJ
C. 1molA2(g)和2molB2(g)总能量高于2molAB2(g)的能量
D. 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15. 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Cu2O,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步骤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Na2SO3溶液洗涤
C.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步骤⑤可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16. 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A段产生的是NO
B. 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C. 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D. 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同素异形体 ②同位素 ③同分异构体 ④同一种物质
和 互为___________。
(2)16O 和 18O 互为___________。
(3)有机物常用结构式表示,和 互为___________。
(4)和 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它们互为___________。
1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A-G 7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D、E、F简单离子半径出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D、F的单质分别与A的单质化合时,较难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F、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常压下,8g化合物BA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6.5kJ的热,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C组成的阳离子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该阳离子在水体中过多蓄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将水体调节为酸性后加入适量NaClO溶液,可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如下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X为Ag,Y为溶液,溶液中的移向 (填“Cu”或“X”)电极,当电路中转移
0.2 mol时,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 g
②若用如图装置,依据反应设计原电池,则电极X可以用 (填电极材料)做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Y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铜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则:
a电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b电极附近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负极反应式为: 。
20.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化学物质在汽车的动力安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等物质。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分解为Na和,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①是助氧剂,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②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点火器点火引发迅速分解,生成氮气和金属钠,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关于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 C.
Ⅱ.汽车尾气主要为、CO、、NO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主要在因素之一。
(2)科学家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数据计算,分解2 mol 需吸收 kJ的能量。
(3)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和发生反应。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______(填标号)。
A. 扩大容器体积 B.升高温度 C.使用合适催化剂 D.移出
(4)为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Ⅰ 280 82
Ⅱ 280 b 124
Ⅲ 350 a 82
①上述实验中 ,
②上述实验中,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对比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5)为了测定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①前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c.NO的浓度与CO浓度相等
d.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e.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取干燥的NH3并验证NH3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若装置丙用于收集NH3,应将导管 (填“a”或“b”)延长至集气瓶底部。
(3)装置戊所用仪器的名称为 。
(4)观察到丁中红色Fe2O3粉末变黑,戊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收集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取反应后的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NH3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以下装量(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吸收多余NH3的是 (填标号)。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