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4 18: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读学生代表在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完成下列问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藉是我们成长路上始终相随的良师益友。我们徜徉在名著的世界中,看到dǎo méi(  )的鲁滨逊1iú 1uò(  )到一个huāng liáng(  )的岛屿,在这个与以往生活jié rán bù tóng(  )的世界里他jīng huāng(  )失措,kǒng jù(  )万分,后来他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bǐ cǐ(  )互相照顾,最后在一位船长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英国。鲁滨逊这一次的探险之旅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诠释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无限可能。我羡慕被小狐仙变成拇指大小的尼尔斯,他_______能体验成长路上的艰辛和快乐,______能收获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我还期盼成为像汤姆·索亚一样的孩子,拥有指证凶手的勇气和正义,拥有善良、勇敢的品质……名著在我低落时宽慰我的心灵,kòng zhì(  )自己的情绪,使我在成长中zhú jiàn(  )变得lǐ zhì(  )与成熟。
1.根据拼音写字词。
2.加点词语“宽慰”的意思是: 。
3.在语段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 也 B.不但 而且 C.因为 所以 D.如果 就
4.下列句子中的“籍”字与“书籍”的“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的祖籍在湖北武汉。
B.《典籍里的中国》是一个值得看的节目。
C.这些簿籍中的账目登记得非常详细。
D.为了研究汉服的发展史,我翻遍了古籍。
二、选择题
5.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ái) 瞅(cǒu)了一眼 B.搅和(he) 锲(qì)而不舍
C.急遽(jù) 成群结(jiē)队 D.坚劲(jìng) 衣衫褴褛(lǚ)
6.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闹 呻吟 谰语 圣贤毫杰 B.覆盖 屏障 书藉 昂首挺胸
C.繁碎 仰慕 烦琐 淅淅沥沥 D.奥丧 独裁 赤裸 仁者见仁
7.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汤姆滔滔不绝地跟家人说起他探险的经历。
B.我校男子拔河队在比赛中拔得头筹,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C.虽然我们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取得胜利。
D.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未来移民火星也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填空题
8.根据要求填写。
(1)在古诗中徜徉,我们感受其景,如李贺诗中“ , ”描绘的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 , ”让人想起寒食节落花飞舞、斜柳依依的画面;如王建笔下“ ,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寂寥冷清的中秋月夜图。
(2)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
(3)俗语是智慧的浓缩。读书要仔细斟酌:“读书须用意, 。”做事要占领先机:“莫道君行早, 。”时间是衡量人心善恶的标尺:“ ,日久见人心。”
四、语言表达
9.【巧辩论】活动中,同学们展开了辩论。
正方: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多多阅读外国作品。
反方:中国文学名家辈出,作品浩如烟海,根本读不过来,我们要以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为主。
我支持 观点,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②大醉,去,遗③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④度⑤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⑥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濯(zhuó):洗。②以:因为。③遗:遗失。④公:这里指王华。⑤度:估计,猜测。⑥铤:同“锭”,货币的计量单位。
10.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大醉,去( )
A.离开。 B.距离。 C.除掉。
(2)公度其醒必复来( )
A.重复。 B.答复。 C.再。
(3)却不受( )
A.但是。 B.拒绝,推辞。 C.退。
11.〔新角度〕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把对话补充完整。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个人哭着来到这里)
王华:
那个人: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微信步数里的温暖》完成以下问题。
①蝉鸣撕扯着七月的阳光,我蹲在操场边大口喘气,手机屏幕上的微信运动显示步数12345,排名第二——又被张爷爷甩在后面。
②刚放暑假时,我像发现新大陆般迷上微信步数。每天天不亮就冲去公园跑步,运动鞋在沥青路上敲出急促的鼓点,晨露未干的跑道上,只有我和自己的影子较劲。看着步数从五千跳到一万,排名从二十多名升到第三,蝉鸣声里的每一次挥汗,都变成屏幕上节节攀升的数字,像夏天里疯长的爬山虎,把我的心填得满满当当。
③直到那天,张爷爷的步数突然超过我——这位总在公园石墩旁打太极的老人,走路时布鞋轻沾地面,怎么会比我还多?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没散尽,假山石在水汽里若隐若现,我躲在树影里看见张爷爷打完一套太极,忽然转身走向公园深处的垃圾站。他弯腰捡起几个被晨风吹得乱滚的塑料瓶,布兜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声,又帮晨练的阿姨扶起被露水压弯的晾衣绳,水珠顺着绳子滴在他洗得发白的袖口上。
④“爷爷,您捡瓶子是要卖钱吗?”那天傍晚,单元门口的梧桐树筛下斑驳的夕阳,张爷爷正坐在台阶上擦汗。他抬头笑时,皱纹里盛着橘色的光:“卖不了几个钱,就是看地上脏了碍眼。”他粗糙的手掌递来一颗水果糖,糖纸被折成小船模样。
⑤从那以后,我不再盯着步数排名。每天跑完步,我会跟着张爷爷学打太极——他说“步子稳了,心才稳”。有次暴雨刚过,地面还冒着热气,我们在长廊里打拳,廊檐滴水在青石板上敲出叮咚的节奏。一个小弟弟蹲在路边哭,雨水把裤脚泡得透湿,张爷爷摘下自己的遮阳帽扣在他头上,帽檐投下的阴影里,他变魔术似的掏出块芝麻糖,糖纸在潮湿的空气里发出清脆的响声,小弟弟的抽泣声渐渐消失在蝉鸣里。
⑥暑假快结束时,张爷爷的步数突然减少了。我敲开他家门,老式吊扇在头顶吱呀作响,穿堂风掀起桌上的报纸边角,露出他放在藤椅边的塑料瓶,整整齐齐码成小塔。“老毛病了,歇几天就好了。”他捶着腿,“你看,爷爷现在走不动远路,倒是天天看你步数呢。”他举起手机,屏幕上我的头像排在第一位,后面跟着个小小的点赞图标……
⑦那天以后,微信运动里张爷爷的步数明显变少了,更新时间也不规律了。想起他捶腿的样子,想起他蹲下来给小弟弟戴帽子时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些发酸——原来那个总在帮助别人的张爷爷,也需要有人关心啊。
⑧我第一次给张爷爷发消息:“爷爷,明天我陪您去菜市场吧,您教我挑菜好不好?”消息发出去后,手机屏幕上很快弹出三个抖动的表情,像他平时笑起来时颤巍巍的胡子。
⑨第二天清晨,张爷爷特意换了双轻便的布鞋,站在单元门口等我。菜市场上,虽然他脚步有些蹒跚,但能看出他非常愉悦,还耐心地教我:“带露水的菠菜最新鲜,叶子卷着的是刚摘的,你看这根须,越短越嫩……”
⑩开学前一周,张爷爷要去外地了。我们站在单元门口告别,爬山虎已经攀上二楼窗台,叶子在风里沙沙地响。他把攒了一夏天的塑料瓶卖了,执意要给我买笔记本,本子第一页写着:“每一步都有风景,别急着往前冲。”最后画了个戴歪帽子的小人,像极了他在蝉鸣里哄小弟弟的模样。
现在每天写完作业,我都会看看微信运动。张爷爷的步数总在傍晚七点准时更新,那时的晚霞正漫过教学楼的顶,像他当年递来的水果糖纸,闪着温柔的光。那天他还发来语音:“今天在楼下看见个穿蓝裙子的小姑娘,跟你可像了!”我摸着笔记本上凹凸的字迹,忽然明白,那些曾让我较劲的数字,原来藏着这么多温暖的故事。
微信运动的排名还在不断变化,但我不再盯着自己的数字。每当路过公园的长廊,看见爬山虎又绿了几分,就想起张爷爷蹲下身系鞋带的背影,想起他兜里永远备着的水果糖,想起那个我们一起走过的、蝉鸣与晨雾交织的夏天。原来最好的风景,从来不是步数排行榜上的第一名,而是有人陪你慢慢走,把平凡的日子,走成温暖的故事。
12.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
碍眼: 。
13.文章围绕“微信步数”依次写我盲目跑步、 、我受影响改变心态、 、与张爷爷告别等主要事件,其中详写的有: 详写的原因是:
14.文中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请用“ ”在文中标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15.从张爷爷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16.文章结尾提到“走成温暖的故事”,结合全文,说说“温暖”具体指什么?
17.现如今,通过微信运动记录或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成为一种时尚,读了本文,再结合你此现象的了解,谈谈你对用微信运动记录步数的看法或想法。
①正值春光大好的时候,我因重感冒住进了医院。其实,重感冒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病,但是,一想到住院,心里就十分不痛快。一天清晨,阳光正好,我走出病房,来到了住院部楼前的草地上。
②那是一片翠色欲滴的草地,草地的四周错落有致地安放着几个长凳,供来往走累了的人歇脚,草地上三五成堆地坐满了人。我是个天生不爱热闹的人,所以往草地的边缘走去。在一个长凳上,我望见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七八岁光景,赤裸着上身,衣服都放在了长凳上,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一座雕塑。
③我主观臆断,他一定是被家长骂了,所以才赌气跑到这里,做出这么傻得可爱的事?要知道,此时虽然是暮春,但是,天气仍有些许寒冷,孩子这样做,确实令人想不通。
④我带着疑问上前搭讪:“孩子,赶紧穿上衣服吧,小心冻着。”
⑤“不,我不穿!我不怕冷。”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⑥“那就是小伙伴欺负你了?”我小心地迂回着探问。
⑦“也不是,我的人缘可好了,他们都挺喜欢我。”男孩一脸兴奋。
⑧“是不是妈妈批评你了?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啊!”我继续问道。
⑨“不是,妈妈从来不批评我。”男孩一脸委屈,“爸爸不要妈妈了,妈妈病了,我陪妈妈看医生,医生说,妈妈太消极了,要多留心身边阳光的事物。”孩子说着,几乎要掉下泪来。
⑩“那你也没有必要光着上身站在这里啊?”我仍对孩子的异常举动感到不解。
“因为我想让自己多吸收点阳光,让妈妈看到我,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够尽快好起来。”男孩说着,几颗豆大的泪珠终于掉了下来。
我不禁一怔,这才发现男孩站立的长凳旁,正是阳光最好的地方,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
我坚信,有男孩这样一盏小小的太阳在身边,再忧郁的妈妈也能尽快走出悲伤。
18.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9.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判断。( )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0.文中小男孩说:“妈妈病了,我陪妈妈看医生,医生说,妈妈太消极了,要多留心身边阳光的事物。”这句话中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什么?小男孩以为是什么?
21.文中“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语意未尽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2.文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盏小小的太阳”?
七、书面表达
23.习作
题目:我懂得了_______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懂得了感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懂得了宽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懂得了担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懂得了勤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懂得了坚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懂得了奉献……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品质,请你选择一种品质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收获到的美好品质。
要求:①把如何收获到品质的过程写清楚;
②能表达真情实感,并能灵活运用恰当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参考答案
1.倒霉 流落 荒凉 截然不同 惊慌 恐惧 彼此 控制 逐渐 理智 2.宽解、安慰 3.B 4.A
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霉”“荒”“逐”“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文章的最后一句“名著在我低落时宽慰我的心灵,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我在成长中逐渐变得理智与成熟”可找到“宽慰”一词。,这里是说名著在“我”低落时对 “我” 的心灵起到了安抚、慰藉的作用,让“我”能更好地控制情绪,变得理智成熟。所以“宽慰”的意思是安慰、抚慰。
3.本题考查关联词。
4.“体验成长路上的艰辛和快乐”与“收获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之间是递进关系,即不仅能有前者,还能有更进一步的后者。
A.“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而句中并不是假设的情况,所以该项不符合。
B.“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在这里指尼尔斯不仅能体验成长路上的艰辛和快乐,还能收获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符合句子的逻辑关系,故该项正确。
C.“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句中前后并不是因果关系,所以该项不正确。
D.“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符,所以该项也不正确。
故选B。
“书籍”中“籍”的意思是书册。
A.籍:个人对祖先居住地或本人生长地的一种认定。
B.籍:书册。
C.籍:书册。
D.籍:书册。
故选A。
5.D
A.瞅(cǒu)了一眼——chǒu;
B.搅和(he)——huo;
C.成群结(jiē)队——jié。
故选D。
6.C
A.圣贤毫杰——圣贤豪杰;
B.书藉——书籍;
D.奥丧——懊丧;
故选C。
7.B
B.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用来形容获得第二名的男子拔河队,不恰当。
8.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庭地白树栖鸦 轻烟 薄雾 一字值千金 更有早行人 路遥知马力
9. 正方 阅读外国作品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帮助我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审美体验。同时,这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因此,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阅读外国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10. A C B 11. 您在找您的金子吗? 对,我的金子在附近丢了,你有看见吗?如果你能帮我找到,我一定好好答谢你。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1)“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意思是看到一个客人来洗脚,因为大醉,(然后)离开了,留下了他所提的袋子。去:离开。
故选A。
(2)“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意思是王华估计客人酒醒后必定会再来,所以把钱袋投到水中,坐在旁边守着。复:表示再次、又一次。
故选C。
(3)B.“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意思是那个人很高兴,拿出一锭银子作为感谢,王华推辞不接受。却:拒绝、推辞。
故选B。
1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画横线句子为:“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意思是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果然哭着喊着来到这里,王华迎上去对他说:“你是在寻找你的银子吗?”
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把对话补充完整。根据上下文,王华主动询问对方是否在找金子(“求尔金耶?”),需用简洁口语表达关切。失主因丢失财物焦急哭泣,回答时应体现感激与急切,符合人物心理。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王华:您是在找丢失的金子吗?
那个人:是啊!我的金子丢了,您知道在哪里吗?
参考译文:
王华六岁的时候,和一群小孩在水边嬉戏玩耍,看见一个客人过来洗脚,因为喝得大醉,离开了,遗落了他所提的袋子。王华拿过袋子来看,里面有几十两银子。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会再来,担心别人把银子拿走,就把袋子投到水中,坐在那里守着。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果然哭着喊着来了,王华迎上去对他说:“你是在寻找你的银子吗?”为王华向他指明银子所在的地方。那个人很高兴,拿出一锭银子来表示感谢,王华推辞不接受。
12.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13. 观察张爷爷步数多的原因 陪张爷爷去菜市场 我受张爷爷影响改变跑步心态 文章明写微信步数,实际是在写“我”受了张爷爷品质的影 响,突出生活的、人情的温暖。即详写是为了突出主题。 14. 蝉鸣撕扯着七月的阳光 用“撕扯 ”“ 阳光 ”等意象,烘托“我”最初对步数排名的急躁与较劲。 15.善良热心、热爱生活、知足常乐、细腻温暖 16.“温暖” 是张爷爷通过日常言行传递的善意 与关爱,是“我 ”与张爷爷相互牵挂的情感,更是从平凡小事中发现的生活真谛。 17.以后我也想用微信步数督促自己锻炼或跟同学比赛,与朋友交流
12.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他抬头笑时,皱纹里盛着橘色的光:‘卖不了几个钱,就是看地上脏了碍眼。’”可知,“碍眼”在文中指张爷爷看到地上的瓶子等垃圾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及对详略安排及其作用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直到那天,张爷爷的步数突然超过我——这位总在公园石墩旁打太极的老人,走路时布鞋轻沾地面,怎么会比我还多?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没散尽,假山石在水汽里若隐若现,我躲在树影里看见张爷爷打完一套太极,忽然转身走向公园深处的垃圾站。他弯腰捡起几个被晨风吹得乱滚的塑料瓶,布兜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声,又帮晨练的阿姨扶起被露水压弯的晾衣绳,水珠顺着绳子滴在他洗得发白的袖口上。”可知,“我”发现总在公园石墩旁打太极的张爷爷步数超过了“我”,于是好奇跟踪,看到张爷爷打完太极后去捡塑料瓶、帮晨练阿姨扶起晾衣绳等行为。故可概括为:观察张爷爷步数多的原因。
文中第⑧自然段“我第一次给张爷爷发消息:‘爷爷,明天我陪您去菜市场吧,您教我挑菜好不好?’消息发出去后,手机屏幕上很快弹出三个抖动的表情,像他平时笑起来时颤巍巍的胡子。”第⑨自然段“第二天清晨,张爷爷特意换了双轻便的布鞋,站在单元门口等我。菜市场上,虽然他脚步有些蹒跚,但能看出他非常愉悦,还耐心地教我:‘带露水的菠菜最新鲜,叶子卷着的是刚摘的,你看这根须,越短越嫩……’”可知,暑假快结束时,张爷爷因身体原因步数减少,“我”主动提出陪他去菜市场,他愉快地答应并耐心教“我”挑菜。故可概括为:陪张爷爷去菜市场。
仔细阅读,文中详写的部分是“我受张爷爷影响改变跑步心态”这一情节。在这部分内容中,详细描述了“我”观察张爷爷的日常行为,如捡塑料瓶、帮助他人,以及“我”跟随张爷爷学打太极,看到他帮助小弟弟等场景。文章虽然以“微信步数”为线索,但实际上是通过微信步数的变化来展现“我”的成长和心态的转变,以及“我”与张爷爷之间温暖的情谊。详写“我受张爷爷影响改变跑步心态”这部分内容,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张爷爷的美好品质对“我”的影响,突出文章的主题——生活中的温暖和人情的美好比单纯的数字排名更重要。通过详细描写“我”的转变过程,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温暖和美好,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更好的体现。
14.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识别与分析能力。
首先要逐段阅读文章,留意带有自然景观、天气状况、时间场景等描写的语句,快速定位出环境描写的内容,比如文章第①自然段“蝉鸣撕扯着七月的阳光”第⑤自然段“有次暴雨刚过,地面还冒着热气”等这类句子。确定语句后,思考其运用的手法,像修辞、感官描写等,并分析所营造的氛围。同时结合上下文,判断它对人物形象塑造、情感表达、情节推进以及主题凸显的作用。最后,按照先点明语句内容及手法,再阐述具体作用的顺序,有条理地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示例:有次暴雨刚过,地面还冒着热气,我们在长廊里打拳,廊檐滴水在青石板上敲出叮咚的节奏。
作用:“暴雨刚过,地面还冒着热气”描绘出雨后闷热的环境,而“廊檐滴水在青石板上敲出叮咚的节奏”则以声衬静,为“我”和张爷爷在长廊里打拳的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跟张爷爷学打太极时内心的平静与美好,也象征着“我”在张爷爷的影响下,心境逐渐发生变化,从追求步数排名的浮躁变得更加沉稳、平和,同时也体现了“我”和张爷爷之间温暖的情谊。
1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仔细阅读文章,从张爷爷主动在公园捡塑料瓶、帮阿姨扶起晾衣绳,还耐心哄路边哭泣的小弟弟,用遮阳帽和芝麻糖安抚孩子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的善良热心,总是默默为他人提供帮助;他坚持每天打太极,即便暴雨后也在长廊打拳,还将糖纸折成小船模样,展现出对生活充满热爱,善于发现生活乐趣;面对捡瓶子换钱这件事,他直言只是看不得地面脏乱,不在意收益多少,住在老式房子里,在穿堂风中悠然看报,体现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他关注“我”的微信步数并点赞,临走前特意卖塑料瓶给 “我” 买笔记本,还写下寄语、画上可爱图案,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他的细腻温暖,给予“我”长辈般的关怀与引导 。
16.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结合文中第 自然段“原来最好的风景,从来不是步数排行榜上的第一名,而是有人陪你慢慢走,把平凡的日子,走成温暖的故事。”联系上下文可知,文章中“温暖”贯穿始终,张爷爷在公园捡塑料瓶、帮阿姨扶晾衣绳、用糖果安抚小弟弟,以及赠予“我”折成小船的糖纸、临别笔记本等举动,将善意与关爱无声传递;而“我”对张爷爷步数减少的担忧、主动陪伴去菜市场,与张爷爷生病仍关注“我”步数并点赞的互动,则体现出跨越年龄的相互牵挂。在这一来一往间,“我”从盲目追求步数排名的浮躁,到领悟“步子稳了,心才稳”,懂得生活的美好不在于数字,而在于有人相伴的平凡日常,正是这些点滴让普通的日子成为充满温情的故事。
17.本意考查开放性作答。
微信运动记录步数成为时尚,其背后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问题。从积极层面看,它如同文章中激发“我”早起跑步的动力,能有效督促人们走出家门、增加运动量,将健康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步数排名与点赞互动,也为亲友间搭建了新的社交桥梁,让运动成为交流话题。然而,若像文中“我”最初那般盲目追求排名,容易陷入数字攀比的误区,忽视运动本身带来的身心愉悦,甚至为刷步数而过度运动,背离健康初衷。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微信运动,将其作为培养运动习惯的辅助工具,既要借助它保持运动热情,更要像文中张爷爷那样,在行走中感受生活细节,不让数字成为束缚,真正享受运动与生活的美好融合。
示例:微信运动记录步数有利有弊。它能激发运动热情,促进社交互动,让人们更关注健康。但过度关注排名易引发盲目攀比,使人忽略运动本质。我们应理性对待,将其作为健康生活的助力,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不忘感受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
18.吸收阳光的男孩 19. 主观臆断 斩钉截铁 20.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的是健康美好的事物。小男孩以为是太阳光。 21.C 22.因为小男孩有一颗为母亲排忧解难的孝心。
18.本题考查标题拟写。
通读文本可知,文中的关键情节是小男孩在阳光下做出特殊举动 —— 赤裸上身站在草地边缘的长凳上,试图吸收阳光。从第 段“因为我想让自己多吸收点阳光,让妈妈看到我,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够尽快好起来。”可知,文中主要表达了孩子对于母亲的爱。可以把握主旨的基础上对于标题的拟定,如“阳光下的爱”“小小的太阳”“温暖的力量”等。
1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在文中第③段“我主观臆断,他一定是被家长骂了,所以才赌气跑到这里,做出这么傻得可爱的事” 这句话中,“我”没有了解真实情况,就凭自己的想象认为小男孩是因为被家长骂才做出奇怪的举动,“主观臆断”符合“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判断”的意思。
(2)在文中第⑤段“‘不,我不穿!我不怕冷。’男孩斩钉截铁地说”,通过小男孩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拒绝穿衣服的态度非常坚决,毫不犹豫,很好地体现了“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⑨段可知,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的是能让人感受到积极、乐观、充满希望和正能量的事物,比如温暖的阳光、美丽的花朵、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这些事物可以帮助妈妈调整心态,变得积极乐观起来。结合第 段“因为我想让自己多吸收点阳光,让妈妈看到我,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够尽快好起来。”从小男孩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以为“阳光的事物” 就是真正的阳光。文中提到小男孩在暮春还有些寒冷的时候,赤裸着上身站在阳光最好的地方,他想让自己多吸收阳光,希望妈妈看到自己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尽快好起来。所以小男孩把医生说的 “阳光的事物”理解为了实际的阳光,并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带来阳光和希望。
2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在文本中第 段“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这句话描述了男孩在阳光下的影子,以及这一画面给“我”带来的心灵触动。省略号在这里并不是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因为文中并没有列举多个事物;也不是表示话未说完,这里“我”并没有说话被打断或没说完的情况;更不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文中没有体现出说话方面的特征。而是通过省略号来营造一种意境,暗示男孩的行为和他对妈妈的爱给“我”带来的触动是深远而持久的。
故选C。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文中第⑨段提到的妈妈生病且心态消极,小男孩听医生的话,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吸收阳光,想把阳光带给妈妈,希望能让妈妈好起来。他的这份爱和努力就像太阳的光芒,能驱散妈妈心中的阴霾,给妈妈带来温暖和对康复的希望。与此同时,“我”看到小男孩在暮春寒日里为妈妈所做的一切,被他的纯真和对妈妈深深的爱所打动。小男孩的行为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与美好,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温暖和触动,如同太阳给予人们温暖一样。
因此,小男孩是“一盏小小的太阳”,是因为他像太阳一样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23.例文:
我懂得了感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我读到这句诗,心底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曾经的我,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直到那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我才真正懂得了感恩的意义。
那是一个普通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赖床到最后一刻。睁开眼时,闹钟显示已经七点二十分,距离早读课只剩四十分钟。我猛地从床上弹起来,衣服胡乱往身上套,书包也来不及整理,抓起桌上的面包就往门外冲。妈妈被我的动静吸引过来,看到我慌乱的样子,二话不说,转身去推电动车。
寒风如刀割般刮在脸上,我缩在妈妈身后,冻得直打哆嗦。妈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寒冷,把车速放慢,还时不时回头叮嘱我:“抱紧妈妈,别冻着。”我迷迷糊糊地应着,靠在妈妈背上,渐渐有了困意。就在这时,电动车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我和妈妈重重地摔倒在地。
我从地上爬起来,膝盖擦破了皮,正想抱怨,却看到妈妈膝盖渗出的鲜血,手掌也被粗糙的地面磨得血肉模糊。妈妈顾不上自己,先查看我的伤势,见我只是擦破点皮,才松了口气,说:“没事就好,妈妈送你去学校。”我看着妈妈一瘸一拐地扶起电动车,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眼眶不由得红了。
到了学校,我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那单薄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那么弱小,可在我心里,却无比高大。一整天,我都在担心妈妈的伤势,脑海里不断浮现她受伤的样子。
放学回到家,我看到妈妈正忍着痛给我做饭。厨房飘来阵阵香气,那是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跑过去抱住妈妈,眼泪止不住地流:“妈妈,对不起,都怪我赖床,让你受伤了。”妈妈笑着摸摸我的头:“傻孩子,只要你没事就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妈妈的爱藏在每一顿可口的饭菜里,藏在每一次的唠叨中,藏在为我遮风挡雨的行动里。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关心父母。早晨,我会早早起床,自己整理好书包;晚上,我会给辛苦一天的爸爸妈妈捶背;周末,我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与感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父母对我的爱。我懂得了,感恩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语,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们的付出。就像小草报答春晖,我要用我的成长,为父母带来温暖与慰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